五糧液“瘦身”後續:有人笑了,還有商家漲價

五糧液“瘦身”後續:有人笑了,還有商家漲價

經銷商視角,全面解讀五糧液“瘦身”計劃。

文 | 雲酒團隊

由五糧液集團專門啟動的“品牌管理優化項目”,近期的一系列新動作,備受市場關注。

“為保護‘五糧液’核心品牌形象,提升品質的純正性、系列包裝的一致性、產品的等級性,增強品牌辨識度”,2019年4月,五糧液集團正式頒佈《“五糧液”品牌產品開發及清退管理標準》《五糧液集團系列酒品牌和產品開發及清退管理標準》等相關文件,責成各營銷單位對照相關管理制度,按照“三性一度”要求,全面梳理現有品牌及產品結構,在依法合規和與經銷商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分類分步推進整改和清退工作。

伴隨多款“同質化產品”下架,白酒市場再起波瀾。

在採訪了多位涉及“同質化產品”的經銷商後,雲酒頭條發現,絕大多數經銷商對五糧液此舉表示支持和配合,但也有不同聲音。出乎意料的是,很多被清理的同質化老產品逆勢提價,給品牌運營商帶來了相當收益。

一場“同質化產品”下架背後,酒業新的廠商關係隱約可見。

下架≠停止合作

4月11日,宜賓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銷售部下發了“情況說明”:公司4月下發的相關通知中,只有三個品牌停止合作,其餘品牌,則是對高仿同質化產品進行梳理和調整。

多位品牌運營商向雲酒頭條表示:公司都曾接到下架產品的通知,但產品下架不等於停止合作,經銷商對現有同質化較高的包裝進行修改調整,得到廠家認可備案後,產品依然可以生產銷售。

由此可見,品牌運營商只要不涉及三個停止合作品牌,能完成廠家年度任務,合作關係仍將延續。

“第八代五糧液即將上市,廠家希望運營商對同質化較高的產品換包裝,避免搭便車,這和取締品牌有很大區別”,另有品牌商分析稱。

值得關注的是,同質化產品下架,意味該產品成為“絕版”,反而引發了二批和零售商的進貨熱。部分運營商下架產品紛紛漲價,某公司產品單箱價格上漲了30元,以庫存5萬箱計算,可以帶來150萬利潤。

因此,多位運營商表示,五糧液此次要求“同質化產品下架”,並非簡單的砍品牌,更不是對品牌運營模式“關大門”。對大多數經銷商而言,“產品下架”帶來的衝擊,長遠大於現實。

經銷商反應不一

經歷此次品牌梳理,多位運營商向雲酒頭條表示,商家對未來發展,必須重新思考和規劃。

經營“感恩酒”的品牌運營商表示,公司只有一款產品涉及下架,但因其價格較高,庫存較少,對經營沒有實質影響。未來,公司要突出“感恩”的文化特色,進一步挖掘感恩文化,向文化營銷轉型。

經營“五糧迎賓酒”的運營商指出,五糧液此舉表明,搭“順風車”、依靠品牌開發在渠道粗放招商的路,未來將越走越窄。品牌開發不會消失,但品牌開發商的營銷模式要做出重大調整。“未來公司將聚焦渠道,精耕細作,通過精細化運營開拓市場。”

有品牌運營大商表示,2018年起,公司已開始逐步開展內部“瘦身”,對運營品牌進行精簡,同時清理庫存。下一步還將對粗放的招商模式進行調整,導入社交和新零售模式。該大商表示,儘管此次“產品下架”對公司經營影響不大,但更加堅定了公司加快轉型的決心。

據悉,五糧液渠道策略調整後,有品牌運營商已經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從過去的省區辦事處模式,改為自負盈虧的分公司模式,同時在渠道招商上向發展“城市合夥人”過渡。

一名不具名的運營商分析稱,如果說此次“同質化產品”下架對渠道完全沒有影響,肯定不符合實際。但短期看,只要商家資金週轉不是很困難,基本都不會影響生存。重新洗牌後,有市場運營能力和渠道優勢的經銷商,反而可能脫穎而出,這也是“有人笑”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在經歷此次調整後了,很多運營商已經意識到,未來有前途的商家,要麼精耕細作渠道,要麼做出差異化和特色,才能在廠商鏈條上擁有一席之地。這或許才是五糧液此次對“同質化”品牌梳理,給渠道帶來的變革和思考。

廠商新時代的降臨

對於五糧液此次品牌梳理,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觀峰諮詢首席戰略專家楊永華表示,五糧液是OEM模式的創立者之一,曾一度成就了國內最多的大商。此次祭出品牌梳理,是對一段時間以來品牌氾濫的修正,對企業長遠發展非常有利。

楊永華表示,在品牌梳理推動下,大商制不會消亡,但廠商關係會發生變化。經銷商首先要跟上廠家步伐,在營銷模式、組織架構、產品推廣上做出調整,才能適應變化,不被淘汰。

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北京卓鵬品牌營銷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卓鵬認為,縱觀國內外快消品行業,打造大單品都是趨勢。“五糧液品牌資產是企業最重要戰略資產,各種同質化產品氾濫,無疑稀釋了這一資產,五糧液進行梳理,符合行業趨勢和市場實際。”

田卓鵬同時表示,此次五糧液“同質化產品”下架,只和3個品牌停止合作,其他只要整改,依然保持合作,這體現出五糧液瘦身“放與收”的統一。未來,白酒行業品牌整合,打造大單品的趨勢不會改變,經銷商應該認識到這一趨勢,提前謀局。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五糧液和茅臺大力瘦身,在酒業並不具備代表性,二線品牌和區域強勢品牌未必敢效仿。同時,白酒行業週期性明顯,一旦行業進入下行,可能又將進入“一緊就放”的循環。

雲酒頭條在採訪中發現,絕大多數觀點均表示,此次五糧液品牌梳理,“放與收”的尺寸把握較好。雖然有個別商家退場,從長遠看,更有利於善於運作市場、鏈接消費者、打造品牌的酒商脫穎而出。通過這次廠家倒逼改革,渠道商分化將提速。而鏈條更短、效率更高、更能服務消費者,將是未來廠商關係演進的大方向。

五糧液的“瘦身計劃”,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