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嫡長子楊勇是最好的繼位人選,為何隋文帝選楊廣丟了江山?

用戶64589163


楊廣這個人從小就聰明伶俐,而且他很會隱藏自己,很會演戲。明明是一個心狠手辣,六親不認的人。在父母面前卻裝的非常的乖巧孝順,騙過了所有人。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被楊堅封了王。但是楊廣並沒有滿足著區區一個王位,他想要得到的是皇位。這麼多年一直處心積慮的,隱藏著自己。陷害太子楊勇,讓父王母后厭棄了太子,廢了太子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

後來獨孤皇后因為生病去世了,獨孤皇后去世之後,楊堅採納了兩個寵妃。獨孤皇后去世之前,楊堅一個妃子都沒有的。在她死後才敢納妃,而那的這兩個妃子就是宣華夫人和容華夫人。這兩人生的十分貌美,是前朝皇帝陳叔寶的寵妃。後來楊廣見到她們倆之後,立刻就被他們倆迷上了。隋文帝楊堅知道之後,非常的生氣。立刻將楊廣叫了過來,楊廣被叫進寢殿沒有多久,楊堅就過世了。因此有很多人懷疑,楊堅是楊廣因氣急敗壞而將他殺死的。


趙小多多丫


隋文帝本人勤於政務,生活節儉,在他的治理下,隋朝呈現出繁榮景象,史稱“開皇之治”。當時,楊勇為太子,楊廣為晉王。

一,從性格上。

太子楊勇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又能禮賢下士,與文武百官相處融洽。但在隋文帝眼裡,他這樣倒成了有失君臣之道,亂了禮制;(隋文帝下令:臣下不得再以朝禮去見楊勇,對他的寵愛也日益消減。)

相比之下,晉王虛懷若谷、勤勉恭謹,為人深沉,在大臣中頗有聲望。

二,論戰功。

楊勇一直在後方,並沒有什麼戰功;楊廣則率軍消滅了南陳,統一了中國,所以楊廣的戰功大於楊勇。

從戰功方面來說,楊廣更得隋文帝歡心,足以託付江山。

三,生活上。

首先,太子楊勇喜愛奢侈,且不知收斂,讓隋文帝非常生氣;要知道隋文帝一生節儉,打了布丁的衣服都捨不得扔掉,奢侈就是犯罪呀!更何況你將來還是一國之君,萬民表率!

楊廣呢,也很奢侈,但他偽裝得好。府中的樂器,就算絃斷了,落滿了塵埃也不捨得扔,所用的侍女穿著樸素,多為老醜婦女。這一切都是隋文帝親眼所見,心中自然對他多了一份偏愛。

四,女人。

在這一點,太子與晉王本質上沒有分別,二人都極其好色。

楊勇有正妻元妃,還納了許多妾侍,且姿色嬌美。

而楊廣呢,表面上,他只與蕭妃(六味地黃丸?)廝守,寵愛蕭妃一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楊堅與獨孤皇后對楊廣的德行大加稱讚,他們哪裡知道,漂亮的姬妾都被他藏於密室之中。

太子比楊廣多了幾個姬妾有什麼了不得?隋文帝還能由於這點屁事兒廢了楊勇的太子之位?――嘿,還別說,真了不得!楊勇還真是由於這屁大點事丟了整個天下!

這事兒得從楊堅與獨孤伽羅說起。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女人爭風吃醋,每每都鬧得雞飛狗跳。

不巧,我們的獨孤信大將軍家裡真是這樣,獨孤伽羅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心裡有了莫大的陰影;她生怕楊堅將來功成名就之後,會嫌棄自己已經人老珠黃,去另尋新歡。所以在婚後,她就要楊堅發下誓言:終此一生,都只愛獨孤伽羅一人,如果有違此誓,必遭天譴。

我們美麗的小獨孤得到了承諾,安心了。可是,英明的隋文帝當時並不知道,她的小蘿蔔頭其實給他挖了好大一個坑。

在獨孤伽羅當皇后以後,就迅速制定了一個規矩,也就是“婦官制度”,她頒令實行“一夫一妻”制,虛設六宮,不置嬪妃!――“嘿嘿,小堅子!三宮六院隨你建,七十二妃就別想了!”

身為一代賢明帝王,納個妃子都不行,你說楊堅他憋屈不?――憋屈,太憋屈了!天下沒有不偷腥的貓。於是,楊堅逮到一個機會,找了一個宮女,一夜風流快活下。誰知此事,被孤獨伽羅知道了!她讓人將這個宮女亂棍打死,還把宮女的人頭裝在盒子裡,拿給楊堅看!楊堅嚇得屁滾尿流,王冠TMD也不要了,連夜跑進了終南山中!!

而國不可一日無君,眾大臣苦苦相勸才把楊堅勸回來,獨孤伽羅也知道,這次自己做的是過了些,所以在楊堅回來後,也哭著向他懺悔,但是也請楊堅不可再與其她的女子有染。楊堅無奈,只能認命了。不光楊堅是這樣,他手下的文武大臣也同樣如此,獨孤伽羅不許他們納妾,誰要是納了妾被她知道,必定一番嚴懲。估計,這在我國曆朝歷代之中也算是獨一份了。

這都是題外話,言歸正傳。

楊勇啊楊勇,你千不該萬不該,你不該寵愛姬妾雲昭訓,氣死元妃,還讓那個小賤人主持太子宮。

你這不是讓獨孤皇后認定了是你與雲昭訓合謀害死嫡妻嗎?果然,獨孤皇后不但責備了楊勇,還派人去暗中調查。獨孤皇后一比較兩個兒子,就更加喜愛楊廣了,不斷地給隋文帝吹耳邊風;於是,隋文帝不顧某些大臣的反對,不但廢了楊勇的太子位,還把他貶為了庶人。

為了能見自己的父親一面,楊勇甚至都爬到了樹上,差點沒摔死,而一直暗中支持楊廣的楊素卻對隋文帝說他已經神志混亂,鬼魂附體,瘋了,沒救了!隋文帝也就再也沒見他。

寵愛女人丟掉江山的人,中國歷史上不勝枚舉,而楊勇無疑是最奇怪的一個;怪就怪在,他一失足斷送了萬里江山,卻恰恰成雙了他父母的愛情故事千古流傳。

當獨孤皇后撒手人寰,先於楊堅離世時,62歲的楊堅悲痛欲絕,慟哭失聲。他不顧垂暮之年,頂風冒雪,辛苦跋涉數百里送愛妻下葬。而且一反節儉的作風,為獨孤皇后修建了氣勢恢宏的陵園,專門為獨孤皇后供奉珍貴的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獨孤皇后走了,楊堅終於不用怕了,也納了妃,之後,他就像脫了韁的野馬,開始縱情聲色。可是,不料,有一日他竟然發現楊廣正在調戲自己的妃子!――這還了得?不行!得廢了這逆子,再立楊勇為太子。但是,當時,整個局面已經被楊廣控制住了,隋文帝無力迴天。而不久之後,隋文帝就駕崩了。太子之位,乃至後來的皇位就是楊廣的囊中之物了。

所以,隋文帝廢楊勇立楊廣,獨孤皇后和楊素兩個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內一外,讓隋文帝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以至於,隋文帝臨死前頓悟,拍床大罵:“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

可見,歷史的偶然常常也決定著歷史的必然,隋文帝廢了楊勇的太子的之位也間接導致了隋朝的短命。





時光Read


隋文帝廢除太子楊勇而選擇了楊廣作為皇位繼承人,且世人皆說楊廣“弒君父 ,殺兄弟, 驕淫無度” “虐民已極,怨聲盜起” “好大喜功”最終將江山斷送掉。



如果是讓楊勇來繼承皇位, 隋朝的江山就能守得住嗎? 我看也不一定,楊堅一死,已無人能壓制得住皇親國戚(特別是姓李的那家表親),封疆大吏們那顆異心 ,他們早就覬覦皇位已久,“政權的鍋蓋”楊勇也是很難壓得住的。

我們再回過來說說歷史上的楊廣真的是那麼不堪嗎?首先隋煬帝第一大罪名是“好色荒淫”,奪兄弟之妻。

記錄隋朝歷史的《隋書》和《北史》中均未記載過隋煬帝有奪兄弟妻妾之事,《隋書》 中《 后妃傳》 記載 隋煬帝雖然好色 ,但與正宮蕭皇后仍相守終生。所以說唐代的編修史書說楊廣“荒淫無度”是有失公允的。



還有就是歷史學家們筆下隋煬帝最大的罪過就是開鑿運河。

但是當時開鑿運河主要是為了北方軍事防務,把南方的糧食,稅收運往北方,同時也促進了南北貿易交流 ,為南北文化交流會各民族遷移融合 ,為沿岸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後世絕大多數經濟發達城市都是坐落於運河兩岸,運河自隋朝以後就是中國的命脈,正如明朝的 于慎行 所說:隋煬帝“為後世開萬世之利 可謂不仁而有公功矣”

隋煬帝還創建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科舉制 ,為下層優秀的寒門子弟能出仕為官改變命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科舉制度的創建,重才學而不重門第 ,削弱了門閥大氏族的特權,並恢復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這對後世中國教育的影響也是極為深遠的。



所以我們在批判隋煬帝急功近利, 好大喜功, 不體恤百姓 ,在短時間內修建龐大的工程 ,並且多次發動對外戰爭, 給當時的百姓帶來極大災難的同時也應該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不應抹殺他的歷史功績。

借用日本研究明清史學者 神田信夫 的一句話來結尾:

“中國歷史上的秦,隋兩大暴政,卻催生了後人眼中的兩大文明瑰寶(秦長城 與 隋運河),這就是所謂的歷史 惡之花 ”


申報七十七載


01



廢立乃政治需要

歷史上任何一位太子的廢立都不會是皇上一句話那麼簡單,無論是以何種方式進行,最終誰廢誰立,都無非是政治需要以及政治勢力鬥爭的結果。太子楊勇的廢立更是如此。

隋文帝楊堅四十歲登上皇帝之位,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並且在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滅掉陳朝統一了中國。作為開國之君,深知創業之艱,更明白守業之難。他之所以在開皇二十年廢立太子,當然有諸多因素存在,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隋朝長遠安定考慮。

太子作為皇位繼承人,是未來國家最高的統治者。作為在位帝王,確定繼承人時自然有個人偏好因素的影響,但絕不會僅僅以此作為最重要的因素,特別是隋文帝這樣打天下,有作為的首位帝王,考慮最多的還是選定能夠掌控天下,繼承大統,傳承萬代的接班人。

02



太子楊勇難當大任

楊勇,隋文帝楊堅長子。家有長子,國有大臣。楊勇一直是被作為繼承人來培養的。北周時,曾任洛州總管、上柱國、大司馬,統領禁衛,隋文帝很早就立為世子。隋建國後第三天,就立為太子,軍國政事等,皆令楊勇參與決斷。可見作為政治家的隋文帝,對楊勇寄予的信任和期望。

然而,身處高位的楊勇,既沒有沒有管理的才能和手段,更沒有令人信服的工作業績,這不僅是不稱職的,更是危險的。最大的問題還是楊勇缺乏政治家的韜略和愈挫愈勇的鬥志。

太子楊勇悠哉悠哉的時候,他的兄弟晉王也就是他的政治對手都在幹嘛呢?



晉王楊廣知道獨孤皇后對太子楊勇厭妃寵妾十分不滿,於是只按照規制確定姬妾,而且只和蕭妃廝守。於是獨孤皇后更討厭楊勇,並對楊廣的德行大加稱讚。獨孤皇后每次抱怨雲氏專寵、感嘆元氏夭亡時,楊廣也跟著痛心疾首,讓皇后更加喜愛次子楊廣。

楊廣知道他的父親崇尚節儉,隋文帝巡視揚州,幸臨楊廣的府邸,看到樂器的琴絃大多斷絕,又有塵埃,好像沒有使用,以為楊廣不喜歡歌舞藝妓,很讚賞他,當時人們稱他仁孝。

楊廣不僅在品行上與大老闆保持高度一致,而且戰功赫赫,政績斐然。

開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興兵平南朝的陳,剛二十歲的楊廣是領銜的統帥。

開皇十年(590年),江南各地發生反叛。隋文帝派楊素去討伐,徹底平定了江南之後,楊廣奉命到江都任揚州總管,十年之功,揚州大治。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孰優孰劣,不言自明。

楊勇在太子之爭中都不能勝出,在隋朝初立,政權不穩固,地方勢力虎視眈眈,面對如狼似虎的各方諸侯又能如何擺的平?!

大多詬病楊廣採取欺騙手段上位,更沒有道理。一個政治家不懂得韜光養晦,戒急用忍,是不會有作為的。

雖然太子楊廣最終被歷史證實未能擔當起讓大隋長治久安的重任,但是,他的失敗主要是當上皇帝以後盲目追求發展速度,好大喜功的結果。他的這種性格,在當皇帝之前並未充分暴露。僅以當時的情況而言,廢立太子,其實並沒有什麼錯誤。 魏徵在《隋史》傳論中批斥隋文帝及獨孤皇后廢立太子,其邏輯起點在於證明李唐取而代隋朝的合理性,把隋煬帝戰略錯誤上升為罪行,有失公允。



豹眼看歷史


(楊廣畫像)


廢立太子是國家的第一號大事,而隋文帝偏偏能在這“第一號大事”上失察,廢楊勇而立楊廣,為隋朝滅亡埋下地雷。要想徹底理解這件事,必須弄清楚隋文帝楊堅這個人。

首先,隋文帝是個什麼樣的人?一言以蔽之,德高而道薄之人。

隋文帝德行之高歷來為人稱道。他生於寺院,從小被一個比丘尼撫養,養成了良好的個人品德(寺院生活對他的薰陶實際上很深),注重個人威儀,能控制感官享受,儉樸,厭惡奢靡。他的妻子獨孤氏在這一點上與他高度相似,可謂“夫妻同心”(從行為看,二人都是真正的佛教徒)。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較高的德行也成為這對夫妻的一種強烈執著,對任何浪費、奢靡、放縱感官、違背禮法的行為都深惡痛絕。

隋文帝雖然德行頗高,但心性的體察功夫並不怎麼高,只能說很一般,德高而道薄。用唐太宗的話來說就是“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表現在外就是多疑,總怕別人騙了自己,分析、解決問題時不時就要犯錯,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等。

也可以說,隋文帝天生不信任任何人,而妻子獨孤氏性格強勢,與他有共同信仰、共同的患難經歷,對他的決策保持著強烈的影響力,甚至連代周稱帝這樣的大事都是獨孤氏幫他下決心的。

這樣一個人,長期執政,出現開皇之治,被人稱為“聖人可汗”一點也不奇怪,但他必然要給後人埋一點雷,而改立太子無疑就是最大的那個。

其次,楊勇是在楊堅剛登上帝位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的。他容貌俊美,溫和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善於辭賦,但楊堅和獨孤氏對他卻是越看越不順眼,原因正是楊勇在個人品德方面的“不檢點”。

楊勇與父母不同,他喜好奢靡(家中珍寶無數,曾精心裝飾一件鎧甲被隋文帝告誡),放縱感官(喜愛美色,有許多侍妾),違背禮法(冬至接受百官朝賀被皇帝訓斥)的事情也幹過。尤其令母親獨孤氏憤怒的是,楊勇寵愛姿色嬌美的侍妾雲昭訓,對太子妃元氏頗為冷落,以致元氏早亡,更是觸及了獨孤氏的內心。

因此綜合來看,楊勇並無太大的過錯,只是觸犯到了楊堅與獨孤氏這對“佛化夫妻”的強烈執著,引發二人對楊勇的深度失望,才有廢除楊勇太子之位的打算。

與此同時,楊廣這個兒子的“完美”表現,也讓楊堅和獨孤氏堅定了廢太子的心意。

楊廣與哥哥楊勇截然不同,他壯志凌雲,功績卓著(滅陳,治理江南等),德行足為天下人楷模(力戒奢靡、不寵侍妾、謙卑有禮,不過都是裝出來的),反倒是頗有父母之風。與此同時,楊廣又暗結重臣楊素,不斷在隋文帝面前說楊勇的壞話,稱讚晉王楊廣和德行和功業。

一反一正,如此情勢,隋文帝徹底淪陷了。

以他的智慧,無法看透這種反差,無法看透楊廣這個人,更無法理解這種“大偽似真”的背後情形。他似乎也沒有專屬於自己的情報網絡,對楊勇的真實情況也沒有了解和分析。在獨孤氏和楊素等人的反覆勸說下,終於在開皇20年廢掉楊勇的太子位,立楊廣為太子,同時剪除他認定的楊勇的羽翼。這完全符合他一貫的行為模式。

隋文帝的經驗教訓引起了唐太宗的高度警惕。

唐太宗曾與大臣房玄齡、蕭瑀專門討論隋文帝,對他的心理和行為模式進行過剖析: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又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恆恐群臣內懷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決斷,雖則勞神苦形,未能盡合於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順而已。朕意則不然,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於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豈如廣任賢良,高居深視,法令嚴肅,誰敢為非?

隋文帝,正是由於這種對德行的強烈執著(德行也重要,但強烈執著,看誰都不順眼就是一種病)和“至察而心不明”的心理結構,導致決策失誤,最終害人害己。所以,李世民特別重視決策民主,專門引入魏徵這個刺頭進入最高決策層,防止自己出現類似的錯誤。


歷史達人VIP


為什麼會選楊廣繼承皇位而不選嫡長子楊勇,這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由於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又稱獨孤皇后)從中作梗;第二,楊勇性格耿直,不會弄虛作假,不善掩飾喜形於色,不受文帝待見;第三,楊廣工於心計,善於偽裝,善於拉攏朝中重臣。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是一個擁有現代思想的古代女子,也就是說她的思想很前衛,主張一夫一妻制,需要丈夫從一而終,不得三妻四妾。隋文帝楊堅一生也只愛獨孤伽羅一人,後宮佳麗三千也形同虛設。楊勇生性好色,喜愛奢侈,有許多妾侍、珍寶,其中有位雲昭訓,因姿色嬌美,特別得到寵愛,並生下三個兒子,受到的待遇甚至與正室不相上下,這讓楊勇的母親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相當不滿。楊勇的正妻元妃不得寵愛,氣出了心病,沒兩天就死了,楊勇隨即讓雲昭訓主持太子宮。楊勇的所作所為觸了母親獨孤伽羅的逆鱗,不受母親待見。於是獨孤伽羅就在文帝耳邊攛掇,導致太子楊勇被廢。

楊勇容貌俊美,生性好學,善於詞賦之道,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他的朋友包括明克讓、姚察、陸開明等,都是當時的文人。由於楊勇生性耿直,不善交際。在一次生日宴會上,朝臣以朝見之禮祝賀,這引起隋文帝楊堅的猜忌。楊勇又不少掩飾,喜形於色,最後導致被廢。

楊廣則工於心計,善於偽裝。在外裝的儉樸孝順,謹小慎微,與髮妻蕭氏的感情十分親密。這一點得到了獨孤皇后的認可。並且在朝上善於拉攏大臣,當時的開國功臣楊素就是被其拉攏,處處在文帝面前說楊廣的好話,而詆譭楊勇,楊廣終於如願以償的被立為太子。





風中寄憂思


首先從這兩個人的性格上先分析:楊勇性格溫和,不善做假,所以跟大臣們都能談的開。但是楊堅不喜歡楊勇這樣的性格,認為不符合君臣之理。而楊廣從小就善於偽裝,從小就心狠手辣,但是在楊堅面前,表現的是那麼的謙卑。

其二,在對於美色上,我們都知道楊堅是很愛獨孤皇后的,在獨孤皇后生前,楊堅沒有任何側妃的。而楊勇卻納了很多側妃,這一點上,很受楊堅和獨孤皇后的不待見。楊廣又是怎麼做的呢?楊廣也是個極其好色的主,跟楊勇差不多,但是會隱藏呀。表面上只有一個蕭妃。在獨孤皇后死後,楊堅納了兩名側妃,這兩個妃子就是宣華夫人和容華夫人,這兩人長得那叫一個漂亮,誰知這兩人一直跟楊廣偷偷摸摸的。有一次,這三人正在偷偷摸摸的快活,結果被楊堅發現了。沒過幾天,就傳出了楊堅病逝的消息,所以很多人覺得,楊廣是弒父得來的皇位。

楊勇在生活上,也是極為奢華的。但這對於節儉了一輩子的楊堅來說,簡直是不能容忍。而楊廣呢,在這方面隱藏的很好。等楊廣當了皇帝,這些性格才都暴露了出來,比如修建京杭大運河,只是為了自己玩耍。所以,隋煬帝楊堅只所以選擇楊廣繼位人選,主要是因為楊廣善於隱藏,善於揣摩楊堅的內心。而在這方面,楊勇又做的實在是太差勁了。


洛辰


隋文帝為什麼選擇楊廣繼任呢?

首先看下王夫之先生對於楊勇和楊廣的評價:太子勇耽聲色、狎群小,而逆廣立平陳之功,且矯飾恭儉以徼上寵、釣下譽,聲施爛然。文帝廢勇而立廣,雖偏聽悍妻,致他日有獨孤誤我之嘆,然當廣惡未著、勇德有愆之日,參互相觀,亦未見廢立之非社稷計也,而奚以辨之哉?

從王夫之先生的意見來看,楊勇沒有功勞,並且不會做人。而楊勇卻是有平陳之功勞又會做人,把老爹和大臣哄得很高興,認為他是個更加合格的繼任者。

本來楊勇能成為太子就是因為比楊廣大了幾歲,在古代來看的話,一般選用即位者嫡長子的機會要大得多,在我看來楊勇能夠成為太子生世好才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因為能力出眾。

楊廣懂得藏拙,我認為這一點對於他能夠當上皇帝非常之重要,隋文帝老爹及皇后老媽都是非常節儉之人,不喜歡驕奢淫逸,楊廣恰恰就能在登基之前做到這一點,裝得像也是一種本事。

隋文帝作為一個皇帝,而且是古代的皇帝,在皇后老婆的監督之下(也可能是自覺)一輩子就是一夫一妻制。


但是楊勇就沒有眼力勁兒了,在老爹老媽的眼皮子底下還經常鋪張浪費,奢侈的很,這種行為很不得隋文帝的喜愛。

所以一個聰明人和一個愚鈍的人爭奪皇位,就算是先天條件再好也會被自己和對手玩死。<strong>


悠悠千載中國事兒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極其強大卻又短命的大一統王朝,就是秦朝和隋朝,這兩個王朝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就是繼承它們的漢朝和唐朝都十分強大,其次就是它們都是二世而亡,且兩個王朝的開國皇帝在選太子的問題上都有著差不多的遭遇。秦始皇把扶蘇貶到邊疆,但是在駕崩前想立扶蘇為太子卻被李斯和趙高合夥篡改了密詔,賜死了扶蘇然後迎立胡亥為帝。隋文帝楊堅不喜歡楊勇貶他為庶人,但是臨死前看清了楊廣的真實面目想重新立楊勇為太子卻無能為力,楊廣矯詔賜死楊勇,自己登基為帝。


但說起來楊勇為人寬厚,喜愛文學,隋文帝又培養他很久,讓他處理了不少政事,有了從政經驗。且楊勇是隋文帝的嫡長子,從政水平也得到了大臣的肯定,為何隋文帝還是選擇廢掉了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呢?

首先就是因為楊廣太善於偽裝,而楊勇性格直率。都說楊勇奢侈好色,但是在楊廣當了皇帝后他的奢侈好色程度可不亞於楊勇,流傳楊廣還說過“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餘無不可”這句名言,可見其多麼好色。但是楊廣在當皇子時偽裝的特別好,對於自己的行為很收斂,無論是隋文帝還是獨孤皇后都認為楊廣是一個自律的人。但是楊勇卻不會偽裝,史書記載他曾“文飾蜀鎧”,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在鎧甲上增加些紋飾,但是隋文帝見了卻擔心他染上奢侈的陋習,於是大肆批評了楊勇。至於楊勇的好色,也只不過是他不寵愛太子妃而寵愛雲昭訓,但是這在獨孤皇后眼中就是好色,畢竟獨孤皇后很看重這一塊,要知道隋文帝一生也就娶了獨孤一人。

其次就是楊勇太耿直,別人做什麼他都接受。有一次冬至節,百官來東宮朝見楊勇,楊勇命人奏樂歡迎。但是隋文帝得知後卻很不高興,認為太子也是臣子,不應該受百官朝賀,這是僭越,並下詔禁止此事。還有一次隋文帝選侍衛要挑最好的人的時候,楊勇的一個手下對隋文帝說應該給太子也選最好的侍衛,這又加劇了隋文帝與楊勇之間的矛盾。其實這兩件事都不是楊勇自己主動做的,但是別人做了楊勇也接受,他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可誰知這已經觸動了隋文帝的皇權,作為一個通過政變上臺的皇帝,隋文帝怎麼會容忍有人威脅自己的地位,可惜楊勇不懂得這一點,於是太子之位越來越坐不穩。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楊廣比楊勇狠毒多了。楊勇被廢后多次想見隋文帝,但是都被楊廣阻攔了,最後楊勇沒辦法爬上樹大喊著求見隋文帝,楊廣卻說他這是瘋了,隋文帝遂沒有召見他。但是在隋文帝臨終前發現了楊廣的真實面目,想要重新立楊勇為太子,可此時隋文帝卻死了。對於隋文帝的死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中唐馬總的《通曆》中記載隋文帝死於張衡之手,另一種是趙毅的《大業略記》記載隋文帝被毒死,無論是哪種說法,都與楊廣有關,所以普遍認為楊廣是殺害隋文帝的兇手。可見其有多狠心。

當然,楊廣登基後雖然擁有雄才大略,也確實做了些利在千秋的事,但是通過陰謀詭計奪取天下,始終是坐不穩皇位的,強大的隋朝也在他手中被斷送了。


風塵講歷史


其實李楊兩家不僅是親戚,開國皇帝的長子的境遇也差不多異曲同工。

兩人才能對比競爭優勝者或有不足,但是兩人也絕不是傳說中的草包,但是樓主說楊勇是最合適的繼承人選,就是過於武斷了。

才能上,其實正常按照他們的表現來看,楊廣比楊勇才能優勝有餘。

1、楊廣很早就在未雨綢繆,謀劃帝位,楊勇確在聲歌逐色;

2、楊廣和李淵滅南陳,楊勇表現乏善可陳;

3、楊廣數年的城府之深,在父母面前偽裝數年而使他們不覺,楊勇確因為小事傳到獨孤皇后耳朵裡心遭厭棄。

所以,才能楊廣是甩楊勇一條街的。

性格上的話,楊勇確實溫和一些,或許上臺後矛盾不會這麼快激化,隋朝可以延緩一段時間,但是沒有手段,根本問題不解決,還是會走向滅亡。

我們分析隋末反王的背景就會發現,李淵祖上是李虎,西魏八柱國之一。李密的祖上是李弼,同西魏八柱國。然後宇文化及是北周上柱國宇文盛之孫。他們基本都出生於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隋朝滅亡深層次分析就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反撲。

唐朝同樣有這種問題,直到高宗李治時期才完全解決。


所以wwwh,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樓主問題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我是日月千年依舊,日月光陰流轉千年,如今依舊是當年明月,歷史背後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相通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