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童閱讀:詩經中藏匿的歷史事件


書童閱讀:詩經中藏匿的歷史事件


書童閱讀:詩經中藏匿的歷史事件

詩經·唐風·揚之水

揚之水,白石鑿鑿。素衣朱襮,從子於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於鵠。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揚之水,白石粼粼。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

書童閱讀:詩經中藏匿的歷史事件

【詩詞解讀】

小河裡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潔的山石被沖刷激盪。士兵白衣紅領整裝待發,跟隨他從曲沃奔赴疆場。我們見到了勇武的桓叔,還有什麼不歡樂的地方?

小河裡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潔的山石白得發光亮。士兵白衣紅袖整裝待發,跟隨他從鵠邑奔赴疆場。我們見到了勇武的桓叔,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地方?

小河裡的水啊汩汩流淌,水底山石映出粼粼波浪。我剛剛得到起事的命令,不敢輕易告人傳播四方。

書童閱讀:詩經中藏匿的歷史事件

【書童閱讀】

此詩詞創作於大約公元前745年一場叛亂的前夕。這年晉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師於曲沃,號為桓叔。三年後,晉大臣潘父殺死了晉昭侯,而欲迎立桓叔。正當恆叔欲進宮上位,怎奈朝堂之上發兵進攻桓叔。桓叔抵擋不住,只得敗回曲沃,潘父也也在這場戰亂中被殺身亡。詩詞作者當時可能亦在叛軍之列,有感於當時的這場政治鬥爭,在事發前夕寫了這首詩。

詩詞引用揚之水寫出了當初叛亂前期的興奮之事。他們簇擁著恆叔,希望在他的膀臂之下,事成之後得到一杯羹。普天之下,依附叛軍著皆是這種心理。他們沒有普度眾生的想法,有的只是如何為自己著想,天下之事,萬民之苦與我何干的自私心理。

書童閱讀:詩經中藏匿的歷史事件

這是一群投機倒把之徒,兵敗命喪不值得憐憫,也不值得我們嚮往。流淌的揚之水預示著風平浪靜,清澈水底的石頭在流水的沖刷下靜靜地躺著給人一種山雨欲來寧靜。

最終,叛亂者兵敗身死,成為歷史的笑柄,而揚之水依舊靜靜流淌,千年不曾停息,但已是物是人非,這條小河成為了這場事變的唯一見證者,為後世之人靜靜地訴說曾經發生在那裡的那段可笑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