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互联网公司如苹果、亚马逊、谷歌等是不是也实行996工作制?

大嘴说道


感谢您的阅读!

连马云都夸奖:996是修来的福报!你要是没准备好一天工作12小时,你来阿里干什么?

996工作制是什么?可能你还有些疑惑。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小时,合成996工作制。这是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我们看看劳动法的规定:

每日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除了6能够符合外,996工作制和劳动法相悖!


而马云这样说:

  • 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机会。我庆幸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我目前工作的企业每天8小时,一周休息两天。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保证了充足的休息。
  • 马云说如果年轻时不996,什么时候996,一辈子不久,并不是一件骄傲的事情。
  • 加入阿里,你要做好上一天12个小时班的准备,要不然来阿里做什么,我们不缺8小时上班很舒服的人。
  • 这就是生活,你选择排名中国第一的企业,就要付出代价。

我们虽然不认同,可是马云确实说出了很多目前企业的事实,在一些企业,可能不是996工作制,而是2班倒,我朋友就是在这样的企业,晚上8点到第二天8点,也有工作时间更长的。

《硅谷传奇》中乔布斯手下的员工每周工作超过80个小时,实际上在美国,可能很多人工作时间长达60个小时的情况下,美国虽然劳动法规定8小时工作,并且4小时就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实际上,有20%的员工每周超过60小时,有40%的员工每周50小时。

在美国,大多数美国公司都享有“随意”的雇佣政策,只要不违反合同,公司可以用任何理由来解雇雇员。所以许多美国员工,他们在休假的时候宁愿去工作,因为害怕公司会解雇他们。

但是,从我的角度,工作是为了生活,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休闲娱乐,教育,恋爱,家庭等等都不能兼顾,那么,12个小时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并不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LeoGo科技


国外对超时工作是比较敏感的,一旦遭受劳动者投诉,雇主会非常被动,面临巨额罚款。

硅谷科技产业崛起已经快半个世纪了,很多劳动法规已经比较周密完备,劳动者权益受到全面的保护。



人才竞争,在硅谷很普遍。很多优秀的技术大牛跟雇主谈条件平起平坐,而且怪脾气还必须得到尊重。

很多人才要求的特殊待遇,在中国听起来完全是不太可能,而在西方都有可能落实,因为尊重人才。

硅谷很多高科技企业也非常注重员工福利,懂得激励团队士气,这方面劳动纠纷,其实并不多见。

谷歌是非常推崇员工下班以后继续发明创造的,他们有个20%的制度:员工要花费自己工作时间20%的时间,用于设计与工作完全无关的科技创意。



如果该创意过关,企业还将拨付资金加以扶持。谷歌公司很多储备项目就来自于员工20%创意发散的体制。

EBay公司也不太主张加班。劳动者在下班相对秩序比较平稳的公司工作,时间段都相对固定。

但eBay认为,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加班是必须的。每年圣诞节以及黑色星期五都是电商平台加班的高峰。但是也没有像中国996这样变成大家都认可的习俗。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中国业界弥漫的996的情况,其实就是资本家想尽办法压榨劳动者,他自己本身不去反思自己到底有没有智商。

如果国家法规不及时出面干预,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到最后就是巴不得24小时都在公司上班,资本家一毛钱都不付,认为弱势群体是应该的。


互联网产经价值


国外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公司虽然也普遍存在加班的现象,但不可能像国内这样全员996,而且一搞就持续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亚马逊甚至一度尝试让员工一周只工作30个小时,微软的一些员工也可以选择在家里加班。

这是因为国外拥有完善的工会制度,一旦被工会发现企业强制要求员工超时加班,即使企业给足了加班费,工会也会阻止这种行为。这一方面是因为越是发达的国家,人力资源的成本就越昂贵。一些关键的位置很难找到可以替代的员工,一旦出现员工因为压力太大而辞职,企业很有可能陷入运营困境。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就业率,而996工作制的本质是“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儿,拿四个人的钱”。虽然看似用更少的人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但原本五个人的工作被三个人干了,省下的两个人就相当于失业了。如果所有企业都搞996,那么失业群体就会增加,就业环境也会变得更加恶劣,这对于整个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仍然处于“人口红利”期。由于互联网高薪的吸引力,每年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大量应届毕业生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原本并非相关专业的社会人士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加入到“码农”这一行业当中来。这就导致互联网从业者实际上是“供大于求”的,互联网企业可以任意从“码农”大军中挑选“性价比”高的员工,愿意接受996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则淘汰出去。

另一方面,国内的优秀互联网企业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里房价水平高、生活压力大。所以一部分年轻工作者为了生活,甚至会主动要求996工作制,以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当一家企业有一个员工开始主动加班的时候,尝到了甜头的企业主往往就会要求其他员工效仿。

同样的,在整个国内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996工作制的情况下,如果有少数企业为了照顾员工,继续推行965工作制,那么势必会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甚至无法生存下去。

所以国内互联网行业996工作制是多方面导致的,若想改变这一现象,必须由劳动部门牵头,强制所有企业不允许搞996。企业如果想要提高竞争力,不能依靠压榨现有员工,而是要想办法招聘更多员工。同时国家也应该对愿意招聘更多员工的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负担,让企业在提升员工福利待遇的同时,也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互联网行业有序竞争,良性发展。


猫眼看数码


首先题主所列举的公司都是美国科技类公司,但其实日本、美国、欧洲各国的工作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日本、韩国等科技互联网公司就有可能也存在加班严重的情况。

而美国的互联网科技类公司相对来说是很少在内部发邮件通知大家加班或实行996工作制的,因为国外对于8小时工作制是严格执行的,而且很多国外互联网科技公司都拥有员工福利保障部门,是认真执行员工保障措施的。

而且一旦加班严重的公司被媒体曝光后,会受到强烈的舆论压力,而且还要面临国外监管部门的审查,甚至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和处罚。

在2004年,曾经发生了一宗程序员因为加班问题起诉Electronic Arts公司的案件,并最终赢得了1500万美元的赔偿。

沃尔玛也曾经多次因为员工加班问题被罚款数亿美元。

所以在美国,加班是一个昂贵的工作方式,甚至贵到老板都付不起这笔加班费。因此国外公司很少要求员工加班,当然特殊情况短期加班除外。

(程序员理想的加班环境)

在Github上,除了996ICU的项目,也有程序员建了一个995WLB的项目,主要是列举实行955工作制,不加班的公司名单。其中很大一部分公司都是国外公司。


CEO来信


因为最近一些互联网企业相继要求员工主动或者被动的实行996工作制。导致大家建立了一个996.icu来让大家吐槽。目前点赞的已经十多万了吧。可见这个制度是多不受大家欢迎。

所以精英菌也有意了解了国外的公司,如苹果,亚马逊和谷歌这些企业的工作时间。在这几个企业里面,谷歌应该说是工作时间最有弹性的,给员工的待遇也高,大家都知道,谷歌食堂是非常棒的。相对来说,亚马逊的待遇会比苹果和谷歌稍差一点。苹果的待遇也非常好。工作环境非常棒,并且,苹果的工作压力不大,让员工会非常放松。

但是,这几家企业,没有让员工主动或者被动实行996工作制。一是他们这些企业非常讲究效率,在单位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快速高效完满的完成,这就非常棒了。再就是,劳动法律很严格,如果有公司这样做,恐怕工会就首先会出来代表员工说话了,也许很快就会收到法院的传票。要知道,这些企业都给予员工超出同行业的薪资水准。就是说,他们的高薪并不是通过多加班换得的。

至于国内互联网企业普遍的996,应该会随着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员工的自己觉悟,慢慢会减少。

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高薪职位,猎头服务就上无忧精英网(www.51jingying.com)


无忧精英网


谷歌一周工作五天,其中一天让你搞创新研究,半天啤酒会(工作时间),三天半赚工资。


秒天秒地秒喷卵


如果,我是说如果,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效率高,是不是可以避免996?从事软件行业多年了,感概我们的(大部分)软件行业的确从业者水平一般(包括我自己)。计算机语言,基本是用英文编码的,许多人这一关都不过,总不能都用拼音做变量名吧?再说设计模式,基本的观察者模式真的好多人只听说过。再加上动不动就跳槽的现象,好多人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挖完坑就走了(气人的是跳槽就涨工资)。我们真的缺少沉淀。如果前面说的都不成立,好吧,这家公司值得离开,现在就离开


谁家的可可爸


996没关系,不给加班费,说是福报,这个有点偷换概念。给了加班费,997也有人干,那些企业高管宣扬996,是因为别人996本该拿到的加班费都转化成了高管和大股东的利益。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剥削剩余价值实例。


那些事和那些人


国家要出面,这个涉及到就业率吧,大家好好的工作不行吗?非要工作到死吗?马云为什么会说出996很幸福,原本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


ForW207


苹果谷歌微软基本都没,亚马逊加班挺多的,谁让程序员没工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