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3月社融和信貸超預期,A股週一漲多少?

重磅利好!3月社融和信貸超預期,A股週一漲多少?

央行發佈重磅利好,週一看A股起舞

4月12日下午4點,央行發佈重磅利好數據。在A股收盤後,央行公佈3月份社會融資總額和銀行新增信貸數據,社融新增2.86萬億,信貸新增1.69萬億。思投社昨天提示,如果社會融資總額如果超過2萬億,算是超預期的,但是今天數據直接快到了3萬億。

社會融資總額是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投放的資金彈藥。這個數據大幅高於預期,可以看作經濟復甦先行指標。

社會融資總額均領先實體經濟大概一個季度掉頭好轉。據國信證券統計,自2003年以來,社會融資同比增速在2005年二季度、2008年四季度、2012年二季度以及2016年二季度達到階段性底部,貸款增速則分別於2005年二季度、2008年二季度、2012年一季度、2014年四季度到達階段性底部,隨後開始觸底反彈,GDP增速隨後則分別在2005年三季度、2009年二季度、2012年三季度、2016年四季度止跌回升。

歷次數據驗證,中國特色的就是先有信貸大水,後有經濟復甦。

央行選擇在週五下午收盤後,下午4點公佈數據,也是儘量減少對市場短期刺激的考慮,A股市場週一上漲值得期待。

釋放的增量資金會流向哪個領域?在拉動股市後是否會流向樓市?

判斷資金可能的流向,需要從高層對經濟加槓桿的“顧慮”出發。2018年經濟去槓桿的目的,即為了降低經濟和金融體系爆發嚴重危機的可能性。

而自今年1月來,金融體系加速釋放資金彈藥,一改此前擔憂。而這裡的轉變,可能跟業內對風險引發因素重新定位有關。

3月21日,在首屆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在發言中指出,從跨國數據分析來看,金融危機爆發前,私人部門即居民和企業的槓桿率增速明顯快於政府槓桿率增速,居民槓桿率增速明顯快於企業槓桿率增速。

也就是說,如果為了預防危機發生,那麼控制居民槓桿率是重中之重。而居民槓桿率,即可以理解為主要流向樓市的資金。

決策層對風險的重新理解,意味著,短期內對樓市的“房住不炒”主要思路不變,凍住樓市提升經濟的做法,可能拉昇樓市成交量,而對樓價促漲效果不會太大。

更多數據和獨家信息,歡迎vx關注“思投社”,收聽專業財經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