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如果總統、州長、市長同屬於一個政黨,那麼他們政黨內是不是屬於上下級關係?

三俗姜大師


許多回答都在說三者沒有隸屬關係,跟其他國家的政黨內關係絕對不同。理論上來說確實如此,形式上看起來也是如此,但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簡單地就理解為三者互不隸屬真的是膚淺了……

首先美國的政黨是一種鬆散型的掮客類政黨沒錯,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選舉,這都對。可是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分成兩個黨?甚至還有其他小黨的存在?那還不是因為他們的政治傾向上,確實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果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國家,不報團組黨就絕少機會。

即便是鬆散的政黨,他們自己內部也是有一套組織結構,也是政治立場相近觀點類似的人的一種集合,也必然會分出層次來。這不是政治制度決定的,這是人性決定的。既然作為一個政黨,只有有了相對固定的組織結構,才可能把人集合的力量發動起來,不論是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影響和教育跟自己政治觀點相近的民眾,培養為自己政治觀點服務的政客,還是為了選舉而籌款,這些政治活動都離不開,組織指揮。

可是獲得政治權力的目的是什麼呢?顯然是要讓整個國家和社會按照自己所喜歡或者說理想的狀態去發展,這是掌握政治權力的人是必然行為。政治權力是對社會資源進行再分配的最有效最直接手段,他們必然也會從中間獲益最大。

那麼政治權力最大的那位顯然是獲益最多的,往下按著層級依次不同。一個政治人物通常都是希望自己能夠獲得的政治權力越來越多,那麼她顯然必須要在自己所在的政黨內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層級。只要有了這個想法,他又如何能不在意來自自己上一個層級的態度?

只不過是鬆散型的政黨,在這方面沒有什麼明確的考核規範,也沒有什麼太固定的選拔模式,但是政治規則是永恆存在的,只不過是有時候明顯和剛性有時候是隱含和彈性的,所謂明規矩和潛規則嘛!要不然美國哪裡會來“政治正確”這個潛規則?

在美國特殊的情況是,許多人對於自己獲得洲長或者市長層次的政治權力就已經滿意了,他們並不想在政治上進一步發展,這樣他們對於美國總統手中握有的權力能夠帶來的好處渴望也就不大。可是這種人就能因此對於自己所在政黨的上一個層級毫不在意了嗎?那顯然是天真了……

政治圈裡還有一個叫作政治交易的東西。掌握著較多政治權力的人必然會對掌握著政治權力覺少的人有重大影響。具體說美國的例子,如果一個聯邦總統想對某個州長施加政治影響力,他也許不能直接了當的給州長下命令,但是他完全可以通過聯邦層面制定某種特殊的政策政策作為槓桿去驅使著這個州長順從自己的意圖。同樣,他還可以通過與國會內部影響力巨大的參議員或者某些眾議員進行政治交易,利用這些議員回升去影響所在的州政治格局,比如扶植起來一個新的州長候選人來作對,或者利用黨派內部的影響驅使州參議院中的議員跟州長作對等等。這個就是州長,不得不在乎的事情了……

更簡單粗暴一點的就是,黨派的機器直接能夠在選舉的籌款中間發揮威力,總統從全國的黨派機器角度,有足夠的手段讓某一個州的黨派分支能夠獲得更多的籌款,還是不斷籌款受阻。到了這個時候,州長就會好像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同樣州長對市長也可以玩一樣的遊戲。

所以說,在美國明面上總統州長和市長這三個層級互相不直接隸屬,但是美國政治遊戲中有足夠的潛規則重新建立層級。


千里巖


答案很簡單:他們即使都是一個政黨,也沒有半毛錢關係,誰也管不到誰。

熟悉美國政治的朋友都知道,美國總統是選民選舉產生的,州長是選民選舉產生的,市長是選民選舉產生的,縣長也是選民選舉產生的,他們都只對選民負責,既不對議會負責,也不對各自所在的政黨負責。這其實反映了美國的特殊國情,在政黨政治方面,美國是西方民主國家裡面的奇葩分子。

其實在美國的國父圈子裡,基本上是都反對政黨政治的,尤其是第一國父華盛頓,他就公開反對政黨政治,認為美國不需要政黨政治,更不需要黨派的對立,他認為多個政黨參與政治,會讓大家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黨派競爭中,反而把真正的國家利益拋在腦後。因此在國父們的眼中,政黨政治對於美國來說是弊大於利的,或者說是無意義的。

因為美國1787年制憲的時候,就確立了聯邦制和三權分立的原則,那基本上就把美國的政治運作給定了調,那就在於聯邦的權力運作,是聯邦政府、國會參眾兩院、最高法院三權分立,然後總統及其內閣、參議院和眾議院、最高法院,這三家各司其職,都做好本職工作,那麼聯邦權力運作也就沒啥問題了。對於地方各州來說,因為美國是個高度自治的社會,民眾擁有極大的獨立性和自發性,不需要進行引導和管理,大夥們“各家自少門前雪”,在一定程度上都不需要政府的管理,那自然也不需要政黨政治。

覺個例子說,假如在美國的一個社區,發生了一起火災,當民眾通知政府部門來救火後,基本上就自己先去救火了,如果火勢不是那麼誇張,當救火隊趕來後,這場火基本上就被該社區的民眾給撲滅一半了,救火隊員只需要把後續的事務打理好,在專業範圍內排除完安全隱患,基本上就沒啥問題了。即便在19世紀初期,很多歐洲人到了美國,也是很不適應的,因為在美國,什麼事都得靠自己,比如說道路很泥濘,那怎麼辦?這個政府是不管的,主要還是美國的幾個社區,每家每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然後靠自己把路給修好了,過了幾個月州長來視察,驚訝的發現多了一條路。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的公共事務,成本是比較低的,因為很多時候都不需要公共事務,所以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其它事務上。在民間,美國人基本上就形成了“自發秩序”,實現了“無為而治”,美國人不願意給政府添麻煩,喜歡自食其力,這就使得美國政府的管理成本非常低,非常省錢。

因此,美國社會有個共識,那就是關於權力的分配,講究“各司其職”。美國人認為,總統只需要幹好總統手裡的活,議員幹好議員手裡的活,州長幹好州長手裡的活,市長幹好市長手裡的活,縣長幹好縣長手裡的活,這就足夠了,不會再有其它的要求。

即便是美國政府關門了,美國社會照樣是馬照跑,舞照跳,沒啥區別。因此在權力分配方面,就已經決定了美國社會沒有政黨政治的空間,換句話說,美國根本就不需要政黨。

美國的國父們認為政黨政治無益,但是為了解決部分問題,還是建立了“聯邦黨”,但是聯邦黨只是個“政治俱樂部”,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現代政黨。在美國國父們的心目中:無黨制優於One黨制,One黨制優於兩黨制,兩黨制優於多黨制,假如是多黨制,那將是美國社會的災難。

雖然美國現在存在民主黨和共和黨,但是皿煮檔和共和檔,本質上都是個“政治俱樂部”。因為美國存在諸多利益集團,真正參與政治的,其實是以利益集團的力量。比如說美國有代表軍火商的利益集團,有代表工業資本家的利益集團,也有代表工人的利益集團,代表農民的利益集團,代表婦女的利益集團,代表有色人種的利益集團,代表少數族裔的利益集團,甚至還有代表小賣鋪店主的利益集團,總之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團充斥著美國社會,大家在政治上博弈,以實現某種平衡。因此才有了民主黨和共和檔這兩個俱樂部,這兩個檔,只是眾多利益集團的結合部而已,僅僅是一種政治表態,並沒有其他別的意義。

假如一個美國人是民主黨成員,僅僅能表示:他的政治思想,偏左,偏向於開放和變革。

假如一個美國人是共和檔成員,僅僅能表示:他的政治思想,偏右,偏向於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認同美國傳統價值觀。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意義,就拿現在的美國總統川普來說,他2012年才加入的共和黨,如果放在英國的政治中,一個只有6年黨齡的新人,是不可能成為領袖人物的。總的來看,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美國存在的意義就兩條:

1.政治表態,價值觀表態。

2.總統選舉。

至於有人說參議院和眾議院也反映“政黨政治”,但這不是主要的,因為牽扯到議員認定方面,比如說一個來自加州的參議員,即便他是民主黨,但是他自己首先要代表的是加州的利益,在宣傳上,他會說自己是加州參議員,而不是民主黨參議員。

綜上所述,總統、州長、市長和縣長,就算是拜把子兄弟,也是誰也管不到誰,更何況只是個俱樂部會員呢。


圖維坦


美國的政黨與中國人所理解的政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如果將中國的政黨制度代入到美國的政治中就會感覺非常奇怪了。



美國的政黨,遠遠不是中國共產黨這樣等級分明,組織嚴密的政治組織,而是一個非常分散的政治團體。對於美國政黨來說,紀委、組織部、宣傳部這種東西都是聞所未聞的。美國的黨員甚至沒有黨籍!入黨既不需要宣誓也不需要交黨費,更談不上對黨負有什麼義務,美國政黨甚至沒有黨綱!相比於中國人理解的政黨,美國的兩黨完全是小孩子過家家,可以說毫無戰鬥力。

事實上,美國兩黨也不需要戰鬥力,兩個黨存在的意義只有一個——競選!



如果比起競選來,那世界上沒有哪些政黨能比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更擅長的了。兩黨沒有什麼常設機構,只有一個“全國委員會”,也談不上什麼固定成員,而是在選舉時招來的臨時組織。對於普通黨員來說,今天可以支持民主黨,明天心情不好,也可以支持共和黨,沒有人會說你叛黨——只要你不參與競選,黨內多你一個少你一個無所謂~

因為黨內沒有什麼等級機構,所以兩黨內以議會中各自的議員領袖為黨首。除了黨首還有黨鞭一類的副手,但只有有限的幾個人。總統(如果是本黨的人的話)依然是政黨內的一號人物,但黨首領導著黨內一切。一般來講,總統是多數黨所推上臺的,那麼多數黨黨首會成為眾議院議長,成為美國僅次於總統副總統的三號人物,地位極高。

但無論從政府體系中還是黨內體系中,州長與總統都沒有任何上下級關係,州長完全可以不理總統,市長和州長同理,這點讓很多中國人感到不可思議,但這就是現實中魔幻的美國政治。


小約翰


這個當然不是,這又是在以我們的視角看美國政治。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都是鬆散型政黨,組織架構形態基本相同,細微處略微不同。政黨組織內部不存在級別差異,也就是說黨的全國委員會主席跟普通黨員地位一樣。

兩黨都各有一個全國委員會,這個組織與其說是黨中央,更不如說是一個競選協調機構和政策分析導向機構,主要任務就是協調聯邦層面的選舉活動,如:總統大選、聯邦參議員選舉、聯邦眾議員選舉等活動。具體行為為,協調組織全國代表大會(黨的最高權力機構)的召開;組織黨內總統大選初選;制定總統競選策略、募集資金、民意測驗、統籌集會等,總之一切以選舉為中心。



每個州也都存在各自州的黨部和相應的選舉委員會,兩者人員基本重合,人員來源為本州內勝選在任的官員或者議員組成,黨部的主席從中選出。同樣州一級負責協調本州內州長或者州議會選舉工作,而州一層級下面縣、市也有更小的組織,負責同樣工作。

美國的政黨組織結構形式,跟美國的國家結構形式聯邦制類似,都是自下而上,互不相干。總統跟州長同為一黨的情況下,相互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地位等同,甚至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全國委員會主席跟地方黨部主席也沒有原則上的大小從屬之分,擔任黨內的職務,更多是服務於本黨的黨員選民,而不是為了攏權,再說其職務本身也沒有什麼權力。黨員之間就是大家政見相同,聚到一起,政見不合大不了一拍兩散。那麼,沒有好處還擔任黨內職務幹嘛?好處肯定是有的,那就是曝光率和人氣的提升,為以後能夠入閣參政或者角逐大位積累政治資本。

本文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1為特朗普與時任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雷恩斯·普利巴斯(右1),2為美國民主黨2012年全國代表大會,3為美國選民集會,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美國總統、洲長及其它各級官員如果是一個黨派的人,只能在政府官員裡是上下級關係,和黨派無任何關係,因為這和一黨制國家有巨大的區別,總統沒有權力任免洲長,洲長也沒有權力任命任何下級官員,各級政府官員只對自己管轄範圍的人民負責,什麼黨派黨員在民主國家是可有可無的組織,其本上沒什麼用途。



開拓進取創新篇


美國的制度很難跟農民解釋明白更何況中國農民連續五千年超過工人,但是美國的制度卻可以對工人解釋明白。

美國的制度對受國家五千年根深蒂固的思維影響他們需要花很長時間接受美國的制度,但是工人超過農民會加速這個進程。

對於農民短時間內不管再有道理的文章解釋給他們都不會有所改變,美國的制度對於中國來說爭取工人比爭取農民容易,儘管農民五千年內一直超過工人,但是這已經是歷史了工人已經超過農民了,不管農民再怎麼反對也改變不了工人超過農民的現實。


汝州文化園


美國的政黨和我們不一樣,不是嚴密的組織關係,事實上他們只是基於參選需要的兩個團體符號而已。

你平時可以不是任何黨的“黨員”,但在打算參加競選時選邊站隊就行了,有的甚至中途還改弦易轍加入對方的黨派都有。

相對於這些參選者,選民對某黨派的支持態度要穩定些。比如各選區的穩定的選票傾向。群體,甚至家庭,都有自己固定的長期支持的黨派,比如長期以來,好萊塢整體上支持的是民主黨。

各政黨在選舉時都有自己的支持者貢獻競選活動所需要的鉅額費用,候選人自己卻不需要向所在的政黨交什麼“黨費”!


鴉雀有聲\n


美國的自由民主有著它的經濟和人文基礎,更多的依賴對《獨立宣言》的遵從,依賴契約精神!尊重個性意識,私人利益,但更加遵守規則和集體利益原則和國家利益!遵守誓言承諾!很多平行化的管理無疑是先進的!大量的法律織造起來的國家機器還是非常強大的,它有一以貫之的意識形態基礎,還有相對開放的思維表達,但是現在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熵效應”的概念!


愚公挖河


美國有很多政黨,不同政黨情況不同。就主流兩黨民主黨共和黨而言,這兩黨內部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僅在各級別議會和國會內有黨團組織,各黨全國委員會各地委員會僅是為競選提名而成立的,各黨內成員之間沒有上下級關係。


春風化瑜


美國各黨派的名稱不同,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因此申請加入黨十分簡便,退出也十分隨意,跳槽也自作主張。

人們對黨派沒有多少忠誠度。

總統、州長、市長先由黨內初選產生,不是由黨內大佬決定的。

最後由選民選舉產生。

所以總統、州長、市長在黨內沒有上下級關係。

#凌遠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