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屏山——用“繡花”功夫推進“城市雙修”

四川新聞網宜賓4月11日訊(胡先映 胡姜偉)2012年,受向家壩庫區蓄水影響,屏山縣縣城從金沙江畔搬遷到了岷江河畔。隨著移民遷建工作的完成。新屏山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在屏山落戶安家。

2018年2月,屏山縣作為四川省17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之一,通過“繡花功夫”不斷完善新縣城基礎設施,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展現城市新風貌,”城市雙修”取得初步成效。 所謂“城市雙修”是指生態修復、城市修補。

宜宾屏山——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双修”

走好規劃一盤棋

家住在屏山鎮安上社區的何英說“剛搬來新縣城的時候,佔道經營、亂潑亂倒、違章搭建、亂停亂放等現象隨處可見。風貌缺乏、特色缺失、管理粗放使新縣城成了典型的“城鄉結合部”。”

通過開展問題調查、明確方向,啟動相關專項規劃、城市設計編制。截止2018年,屏山縣15個鄉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及縣城綠地系統規劃已完成。縣城江南片區城市設計、縣城綠地鳳凰山建設控制規劃、縣城核心區重要地段修建性詳細規劃等相繼出爐。城市建設邁入發展的“快車道”!

宜宾屏山——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双修”

走好建設一盤棋

在屏山縣“城市雙修”重點建設工程之一的馬湖公園,一處栽種有茶樹的坡地前,屏山縣住建城管局園林綠化所所長羅誠說“這個地方以前是城市建設堆積的一些廢棄的棄土。總共有十幾萬方,一遇到下(大)雨,極容易發生滑坡。去年年底這裡作為我們生態修復重點治理的地方。截止目前共栽種4萬株茶葉(樹苗)。”

通過規劃指導,縣城商業步行街、濱江大道、濱江公園、宜屏快速通道、馬湖公園、鳳凰硒谷森林康養項目、公共停車場等建設項目相繼開展。依託公園、市政道路、風貌打造等開展建設,結合綠化景觀為城市“清肺提神”。 以問題,功能,民生為導向,大力推進城市綠化空間、便民公益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岷江沿岸水生態修復與保護。讓城市建設的成果更多的惠及百姓。 截止2018年,新增公園綠地面積15.25公頃,綠地率增加2.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增加1平方米。江北片區還將建設一個生活區和一個佔地1194畝的牛鞍溪溼地公園。

宜宾屏山——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双修”

走好管理一盤棋

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控新治舊、司法保障”原則下,全面開展城區內違法建築拆除行動,同步開展增補綠化、公共設施工作。2018年,拆除違法建築15340.66平方米。完成新建公共停車場2個,新增車位300餘個,新增市民活動場所5處,在建已建綠地面積約600餘畝。

如今,通過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一幅美麗迷人的畫卷在屏山大地上鋪展開來。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著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宜居性。屏山在城市雙修的道路上攻堅克難,創新突破,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雙修"。讓一座宜居宜業的新城展現在市民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