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屏山——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双修”

四川新闻网宜宾4月11日讯(胡先映 胡姜伟)2012年,受向家坝库区蓄水影响,屏山县县城从金沙江畔搬迁到了岷江河畔。随着移民迁建工作的完成。新屏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在屏山落户安家。

2018年2月,屏山县作为四川省17个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通过“绣花功夫”不断完善新县城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展现城市新风貌,”城市双修”取得初步成效。 所谓“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宜宾屏山——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双修”

走好规划一盘棋

家住在屏山镇安上社区的何英说“刚搬来新县城的时候,占道经营、乱泼乱倒、违章搭建、乱停乱放等现象随处可见。风貌缺乏、特色缺失、管理粗放使新县城成了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通过开展问题调查、明确方向,启动相关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编制。截止2018年,屏山县15个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及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已完成。县城江南片区城市设计、县城绿地凤凰山建设控制规划、县城核心区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相继出炉。城市建设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宜宾屏山——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双修”

走好建设一盘棋

在屏山县“城市双修”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的马湖公园,一处栽种有茶树的坡地前,屏山县住建城管局园林绿化所所长罗诚说“这个地方以前是城市建设堆积的一些废弃的弃土。总共有十几万方,一遇到下(大)雨,极容易发生滑坡。去年年底这里作为我们生态修复重点治理的地方。截止目前共栽种4万株茶叶(树苗)。”

通过规划指导,县城商业步行街、滨江大道、滨江公园、宜屏快速通道、马湖公园、凤凰硒谷森林康养项目、公共停车场等建设项目相继开展。依托公园、市政道路、风貌打造等开展建设,结合绿化景观为城市“清肺提神”。 以问题,功能,民生为导向,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空间、便民公益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岷江沿岸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更多的惠及百姓。 截止2018年,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5.25公顷,绿地率增加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1平方米。江北片区还将建设一个生活区和一个占地1194亩的牛鞍溪湿地公园。

宜宾屏山——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双修”

走好管理一盘棋

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控新治旧、司法保障”原则下,全面开展城区内违法建筑拆除行动,同步开展增补绿化、公共设施工作。2018年,拆除违法建筑15340.66平方米。完成新建公共停车场2个,新增车位300余个,新增市民活动场所5处,在建已建绿地面积约600余亩。

如今,通过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一幅美丽迷人的画卷在屏山大地上铺展开来。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屏山在城市双修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创新突破,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双修"。让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城展现在市民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