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航空2.4億淨利超八成來自補貼 上市首年募資8.3億債務反淨增10億

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支線航空第一股華夏航空(002928.SZ)迎來近6年盈利能力大幅降低之時。

年報顯示,2018年華夏航空實現營業收入42.60億元,同步增長23.54%,而淨利潤只有2.47億元,同比下降33.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為1.86億元,接近腰斬。

這是華夏航空登陸A股後的首份年報,也是自2013年以來首次淨利潤同比下降的財務報告。更為重要的是,下降三成的淨利潤中,獲取的各種補貼合計約2.13億元,佔比達86.23%。

對於去年淨利潤大幅下滑,華夏航空將其歸究為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升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所致。

備受關注的是,華夏航空債務飆升。2017年,其有息債務為11.17億元,去年,在IPO成功募資8.36億元的情況下,仍然大幅飆升至20.96億元,淨增約10億元,資產負債率74.93%。

債務飆升帶來的是吞噬淨利潤的鉅額財務費用。去年,公司財務費用2.23億元,同比增長179.70%。此外,公司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同比勁升65.12%,經營現金流淨額同比下降23.97%,這些數據表明,公司財務呈現惡化狀態。

面對財務壓力,華夏航空再度籌劃募資。去年9月,上市僅半年,公司籌劃發行規模為7.9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

補貼佔淨利潤86.23%

雖說支線航空利潤空間有限,但胡曉軍執掌的華夏航空還是一頭扎進去經營了10多年。只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華夏航空是靠補貼活著,至少,去年基本是這樣。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華夏航空實現營業收入42.60億元,相較2016年、2017年的增幅有所下降,但仍然有23.54%的同比增幅。與之相比,淨利潤數據要遜色得多。去年,其淨利潤為2.47億元,同比下降33.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只有1.86億元,同比下降48.26%。

上市首年淨利潤就變臉,華夏航空也表現得十分充分。2013年至2017年,其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0.99億元、1.24億元、2.42億元、2.46億元、3.74億元,上市之前逐年穩步增長,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也是逐年增長。由此看來,2013年至今,僅有去年的淨利潤一改升勢轉而掉頭向下。

當然,公司解釋也很有道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公司淨利潤受到衝擊。橫向對比發現,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也因此受到重大影響,但同為民營航空公司的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受到的影響並沒有這麼大,龍頭中國國航也抵禦住了這波衝擊。

問題還不在於抵禦風險能力,而在於華夏航空過於依賴補貼。財報顯示,去年,公司其他收益為2.05億元,其中,航線補貼合計達1.97億元,具體為民用航空總局支線補貼1.14億元、新疆民航支線航線補貼7805.40萬元、河南機場集團航線獎勵金165.60萬元、重慶臨空開發投資集團航線補貼133.17萬元、海南財政廳新增航班獎勵103.50萬元、湖南國內航線航班開發專項獎勵85.35萬元。此外,還存在民用航空總局返還獎勵607.89萬元、稅務局返還三代手續費77.61萬元及其他132.39萬元。公司稱,獲取的這些全部與公司經營有關,因而全額計入2018年度其他收益。

此外,去年,公司還存在6583.07萬元的營業外收入,其中政府補助為761.20萬元。

上述補貼合計達2.13億元,約佔當年淨利潤的86.23%。

有息負債年增87.65%

與盈利能力降低相對的是,華夏航空的債務急劇飆升,雖然密集募資,仍然存在較大的償債壓力。

截至去年底,華夏航空負債總額為56.61億元,較上年底增加13.26億元。其中,增長最為明顯的是長短期債務。公司短期借款9.53億元,同比翻了一倍,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55億元,同比增長13.29倍。長期借款5.58億元,同比減少0.30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為20.96億元,較上年底的11.17億元增加9.79億元,增幅高達87.65%。

隨著債務大幅增加,公司財務費用急劇增長。去年,其財務費用為2.23億元,較2017年的7984.35萬元增長1.80倍。

對於財務費用大幅增長,華夏航空還將其歸結為匯率波動。其稱,去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波動,累計貶值約5.5%,公司因此產生匯兌損失3604萬元。上年同期,公司產生匯兌收益5578萬元。

債務大幅增長不僅帶來大筆財務費用,更帶來了償債壓力。截至去年底,公司貨幣資金8.23億元,與短期債務相差15.08億元。考慮到使用募資購買的1.25億元理財產品快速贖回補血還債,加上經營現金流淨額及同比下降23.93%的變動幅度,公司存在一定的流動性壓力。

不可思議的是,這種迅速惡化的財務狀況還是出現在華夏航空在成功IPO募資8.36億元的當年。其實,公司僅過半年再次募資亦可說明其資金之渴。

華夏航空成立於2006年4月,當年9月實現首航,公司於去年3月2日在深交所掛牌交易。截至去年底,公司在飛航線123條,其中國內航線120條,國際支線航線3條,獨飛航線114條,通航城市107個,其中國際航點城市2個,支線航點佔全部國內支線機場比例達41%。

公司IPO時成功募資8.36億元,上市半年後的9月21日,公司推出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發行總額不超過7.9億元。

令人擔憂的是,此次募資,公司並不是用於補充流動性,而是用於購買2架A320系列飛機。

業績不理想、財務狀況不佳,二級市場上,華夏航空的投資者也不給力。公司發行價為20.64元,上市後最高觸及49.30元,4月9日收盤價為21.85元,最大跌幅為55.68%,其中,近一年跌幅達到四成,市值蒸發6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