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三個要素細分說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前面給大家初步介紹了靜脈血栓栓塞症,包括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形成,也給大家舉了幾個例子,都是現實中接觸到的患者,今天就血栓形成的三個要素,也就是Virchow三角,跟大家詳細解讀。

01

血栓形成三要素

知道血栓怎麼得的,才能知道怎麼樣預防!

現實中血栓形成往往不是單一因素,因此Virchow三角似乎不太合適,或者說不夠完美,我更傾向於把損傷、血流減慢和血液高凝狀態理解為血栓形成的三個要素。單一因素就可以導致血栓形成,如前面提到正在上學的健康中學生髮生下肢血栓,多數情況血栓形成是兩個因素組合,甚至三個因素同時存在導致的(圖1)。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圖1 血栓形成三要素

(一) 損傷導致血栓形成

無論血管結構或者單純血管內皮損傷,還是組織、器官的損傷、創傷,都可以通過兩種止血機制的相互配合形成血栓。

損傷導致內皮下組織直接暴露於血液,與血液直接接觸,血小板粘附、活化和聚集,我們稱為一期止血(primary hemostasis);組織因子釋放進入血液,啟動外源性凝血系統形成凝血酶,凝血酶將將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血栓,這個過程我們成為二期止血(secondary hemostasis),見圖2。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圖2 人體止血和血栓形成的機制

損傷因素包括以下情況:

外傷或者創傷

感染和膿毒血癥

休克

生物、物理、化學因素導致的損傷,例如蛇咬傷、放射治療、化學毒氣或者藥物

免疫性原因導致的損傷,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

手術,尤其大手術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

血管炎症等

(二) 血流減慢導致血栓形成

正常流動著的血液不容易發生凝固,也就是血管內不容易形成血栓。一旦某些因素導致血流速減慢,則血液中一些凝血因子(因子XII)與存在損傷的血管內皮作用,導致凝血系統接觸激活,並形成纖維蛋白血栓。

導致血流減慢的因素包括 」

1. 血液動力學因素,如血壓下降或者血管局部壓力減低,心力衰竭等

2. 心臟收縮異常,如房顫導致心房失去收縮,心房內血流減慢,導致血栓形成;心衰患者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減退

3. 靜脈血液迴流受阻

(1)右心或者全心衰竭

(2)心包炎、心包積液

(3)靜脈狹窄、外來壓迫或者腔內堵塞

(三) 高凝狀態導致血栓形成

高凝狀態

hypercoaguable state

可以認為是血液容易凝固和形成血栓的狀態,也叫做易栓症(thrombophillia),高凝狀態分為先天性或者遺傳性和獲得性或者後天性。高凝狀態的原因可以是凝血物質增加,如因子VIII升高,高纖維蛋白原血癥;抗凝物質減少,如抗凝血酶缺乏;或者纖溶活性降低,如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抑制劑(PAI-1)增加。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1. 遺傳性高凝狀態

抗凝血酶缺乏,包括抗原的減少和/或活性減低;蛋白C、蛋白S缺乏或者抵抗(因子V leiden突變);凝血酶原基因突變等。

2. 獲得性高凝狀態

包括紅細胞增加或者血液濃縮,口服避孕藥或者激素替代治療,惡性腫瘤患者,肥胖,抗磷脂綜合徵,慢性炎症性腸病等免疫性疾病等。

02

血栓形成危險因素劃分

除了按照三要素劃分,導致靜脈血栓栓塞症的危險因素可以有如下分類:

內科和外科或者手術和非手術

短暫、長期和找不到危險因素

低危、中危和高危

遺傳性和獲得性

1. 遺傳性因素:

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因子V Leiden突變、不存在因子V Leiden突變的活化的蛋白C抵抗、凝血酶原基因突變、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纖溶酶原缺乏

2. 獲得性因素

活動減少、高齡、惡性腫瘤、急性內科疾病、大手術、創傷、脊髓髓損傷、懷孕或者圍產期、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抗磷脂抗體綜合徵、口服避孕藥、激素替代療法、肝素類、化療、肥胖、中心靜脈置管、制動器或者打石膏

3. 可能危險因素:

脂蛋白(a)升高、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因子VIII, IX和 XI、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活化的纖溶抑制物水平升高

03

血栓形成三要素

1. 損傷導致VTE

我第一個接觸到的下肢血栓患者是一位農民,還是我在讀碩士研究生的時候,在田裡摔倒一側小腿受傷,幾天後受傷側腫脹、疼痛加重,後來老師給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給予華法林抗凝治療,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華法林。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下肢血栓大多數與損傷有關,例如前面提到被狗咬後發生下肢血栓和肺栓塞,還有的原因真是沒有想到,如針灸後發生下肢血栓,還有一個患者按摩師手有點重,幾天後因下肢腫脹找我就診,一查還真就是下肢血栓。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至於手術後引起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情況那簡直就是不勝枚舉。記得多年前一個夜班,馬上早8點交班了,婦產科一個患者術後3天下地上廁所,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驟停,雖經積極搶救,還是迴天無力。

2. 血流減慢導致VTE

最早讓國人瞭解下肢血栓和肺栓塞是50年代末一次外交事件,老師講的,當時我還沒出生呢。一個匈牙利的外交人員,下飛機就猝死了,當時政府高度重視,組織全國權威專家和法醫討論原因,屍檢結果肺動脈內血栓堵塞造成死亡,事件得以妥善處理。

我原來一位同事去歐洲開學術會議回來,下飛機覺著氣短和無力,回來診斷肺栓塞,還做了溶栓治療。

連續24小時打遊戲的男孩兒,就是因為坐了一天一夜,血液從下肢不容易回到心臟,導致下肢血栓和肺栓塞,差點兒就沒命了。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還有位50剛剛出頭的男性,開了一上午會,坐了一上午沒有動,後來見下肢腫脹找我看病,我一查,就是血栓啊。

現在還在吃抗凝藥的一位朋友,退休後出去玩,走了半個多月,連續坐飛機、坐遊輪,又是開車,結果回來一查下肢有了血栓。還有個患者朋友連續開了6小時車,從北京到甘肅遊玩,結果下肢出現了血栓。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多年前我們病房一個心肌梗死患者,治療都很好,他本人特別不愛動,1周後下地感覺不錯,下樓吃了一碗牛肉麵,都回到病房了,鄰床病友大聲喊大夫,患者當時正在嘆氣,第一次心電圖還算正常,就是有點慢,心肺復甦沒能成功,患者死亡,還是肺栓塞。

3. 高凝狀態導致VTE

前面提到中學生,好好的就得了下肢血栓,還兩腿反覆發生,後來證實是抗凝血酶缺乏導致的易栓症。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有個40多歲男性,常常因為腹瀉去消化科就診,診斷慢性炎症性腸病。1周前腹瀉加重,不久發現一側下肢腫脹,一查下肢深靜脈發生了血栓,慢性炎症性腸病導致獲得性的易栓狀態。

4. 混合因素或多因素

臨床發生靜脈血栓栓塞很多情況是2個甚至3個因素共同導致的,比如手術後壓迫止血和臥床、制動,加上液體入量減少導致血液濃縮呈高凝狀態。

有易栓傾向的患者臥床制動、手術或創傷後更容易發生靜脈血栓栓塞。存在的危險因素越多,強度越大,暴露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症。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關節置換患者,如果是高齡,患糖尿病等疾病,手術時間越長,發生血栓栓塞的風險也越大。當然是否採取預防措施往往成為是否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的關鍵因素。

惡性腫瘤患者,無論疾病本身,如腫瘤活動、浸潤和轉移;還是相關治療,如手術與操作(如中心靜脈置管),放化療及生物治療,都是導致靜脈血栓栓塞的危險因素。

下期預告:

下一期,我將繼續給大家講述靜脈血栓栓塞症相關的問題,包括有什麼表現,怎麼能診斷,怎麼治療,尤其怎麼進行風險評估和積極預防,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一個領悟,一次正確的行動,關鍵時能防病甚至能救命,錯誤的理念和行動可能要命!

敬請關注~

血栓形成,三个要素细分说

往期精彩回顧:

常用心血管藥物 :用藥常識與常見問題

抗凝大升級:新型口服抗凝藥物

血栓防治門診的概念與創建

血栓防治門診的實施

口服華法林,患者和家屬能做什麼?

抗凝藥華法林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華法林適應症及目標INR水平

華法林的用藥和劑量調整

華法林的抗栓作用與監測

華法林的作用及其影響因素

華法林抗凝的神奇之旅

血栓與出血:好一對因果糾纏的“冤家”

血栓與栓塞-初識廬山真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