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中欧跨越贸易分歧 会携手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吗?


陈冰:中欧跨越贸易分歧 会携手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吗?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4月9日下午,在布鲁塞尔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欧会后一致同意发表《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

QUESTION

直新闻:中欧领导人会晤最后一刻达成协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对此,你怎么看待?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陈冰:在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前,海外媒体多做出预测,认为中欧关系可能不会有大的突破,甚至连联合声明都没有。实际结果是,中欧领导人会晤不仅发表了联合声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还说,“这是一个突破”。这一结果来之不易,按照参加参与谈判的中方官员的话说,中欧进行了“通宵达旦”的努力,在最后一刻达成了一致。

从欧盟的角度看,这次联合声明中加入了他们多年想要的内容,有好几个“首次”,比如中国首次同意对保护企业专利技术做出承诺,同意不得强制技术转让,并且设定了时间表,要在2020年同欧盟达成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市场的协议;中国首次同意就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工业企业补贴政策进行改革。这一点被容克称之为“突破性”共识。还有就是双方重申愿加强经贸合作,愿相互给予更加广泛、更为便利、非歧视的市场准入,这也是欧盟经常抱怨的,说中欧企业在进入对方市场时不够平等。

那么我们再从中方的角度看,也有好几个“明确”,比如欧盟明确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继续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泛欧交通运输网络对接,并欢迎签署中欧铁路可持续通道框架协议。再比如,欧盟明确支持中欧在5G产业上展开技术合作。欧盟以前在这两个中国的重大关切上,态度是模糊的,摇摆的,现在比较明确,比较坚定。如果明年中欧能够达成投资协定,那么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时间就不远了。


陈冰:中欧跨越贸易分歧 会携手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吗?

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美国将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征收关税。涉及商品包括商用飞机、多种奶酪和酒、滑雪服及摩托车等产品。

QUESTION

直新闻:中欧跨越了贸易分歧,也被一些媒体看做是中欧对特朗普总统形成了统一战线,是这么回事吗?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陈冰:最先说中欧形成统一战线对阵特朗普的,是美国的彭博新闻社。报道说欧盟和中国达成协议,凸显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挑战多边秩序的形势下,中欧决心团结一致。这一说法不胫而走,特别是在海内外中文媒体上,变成了“中欧统一战线”、“中欧联手对抗特朗普”等等。但是,“统一战线”这个词,主要是指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用起来要特别谨慎。中欧尽管有很多共识,包括反对单边主义,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处理国际争端,在WTO框架内处理贸易争端,但要说所谓联盟,那完全是牛唇不对马嘴。

其实,中欧关系有很明确的界定,就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说得更明确一些,是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也因此,中国和欧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携手,以伙伴姿态面对美国的贸易大棒。中美贸易磋商经过了九轮谈判,仍没有结束,美国总是在扩大谈判范畴,要所谓“极好的”协议才签署。而欧盟和美国的工业产品关税“三零”谈判正处在最后阶段。在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和零补贴的谈判还没落锤时,他们又打起来了。美国举起关税大棒,要向欧盟的11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以应对欧盟对空客的补贴。欧盟也不示弱,要对等地进行关税报复,应对美国政府对波音的补贴。

在这种背景下,中欧携手超越贸易分歧,以合作的姿态出现,会让美国感受到压力。这也许会打消美国得寸进尺的念头,对中国、对欧盟的贸易谈判都有所收手,符合中欧各自的利益。不过我们一定要清醒,美国和欧盟才是统一战线,他们是政治联盟和军事联盟,尽管现在分歧越来越多。欧盟今年在对华经贸态度上,就时不时地表现出“美国化”特征,这是不能不警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