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G20峰会前习近平访问西班牙有何着力点?


陈冰:G20峰会前习近平访问西班牙有何着力点?

当地时间1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德里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QUESTION

直新闻:习近平主席已经与西班牙国王及首相进行会晤,你如何解读这次国事访问?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陈冰:在全球瞩目的G20峰会来临之际,人们主要看两大焦点,一是中美贸易战如何演变,这事关世界经济的前途;二是看美国如何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表态,这事关全球安全,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相关联。特朗普政府在两大关切上都是搅局者,向中国及其他国家发动贸易战,把世界经济增长打入不确定状态,在中美领导人会晤之前仍在对中国施压;特朗普怀疑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美国已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议。也因此,G20成员国参与公报起草的官员们已经觉得气氛紧张,进展缓慢,分歧较多。

欧美官员已经放出风,说如果峰会最终没有公报,像刚结束的APEC会议一样,这次G20峰会,是今年世界大变局的总结,两件大事决定未来走向,与各国都密切联系。两件大事上,中国和欧盟在气候变化上立场一致,在自由贸易上主张相似,都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但仍需要强化共识。为维护世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和多边贸易体制,习近平把欧盟的西班牙作为首访国,希望通过对西班牙的国事访问,来推动欧盟站稳立场,形成对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制约。

习近平与西班牙国王和首相的会晤中,突出讲的就是经贸关系,强调的是中国与欧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西签署近20项经贸合作协议,包括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两国企业合资合作竞标在非洲和拉美的基础设施、能源建设项目。习近平的国事访问,一是凸显中国全面开放的格局和行动,鼓励西班牙在欧盟中发挥积极作用,强化中欧关系;二是给欧盟其他国家一个样板,希望从中西开放与合作中得到启发,坚持走合作共赢的自由贸易之路,欧盟不用在中美之间左顾右盼;三是贸易不平衡是可以通过持续的经贸合作来解决的,不一定非要热战、冷战。

西班牙和中国也存在贸易逆差问题,但通过中国加大进口西班牙产品,贸易再平衡是可以实现的。2016年中国进口西班牙货物,比前一增长2.3%,2017年进口额比2017年增长了28.3%,可见解决贸易不平衡的正确选择在,在于加大经贸合作,而不是相互冲突。这也给了美国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要解决贸易不平衡哪个方式更明智、更有效:是选择谈还是战!


陈冰:G20峰会前习近平访问西班牙有何着力点?

当地时间1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德里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共同会见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双方代表。

QUESTION

直新闻:中国和欧盟能在贸易上站到同一个阵营吗?美欧可是同盟,他们能各自为政吗?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陈冰:美国和欧盟,是盟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关系密切,且相互照应,这没有错。但是,在攸关自身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欧美之间常有分歧。同样,当中国站在公道、公平的立场上时,也会得到欧盟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欢迎。我这里可以举出一连串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和欧盟,包括俄罗斯,是如何站在同一阵营,来反对和遏制美国的霸道行为的。

美国在毫无根据地发动伊拉克战争时,欧盟主要国家和俄罗斯、中国就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战争;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时,欧盟、中国和俄罗斯也站在一起,敦促奥巴马总统签署了巴黎气候协议,当特朗普退出这个协议后,中欧站在一起反对美国退群;在对待伊朗核协议时,欧盟、中国、俄罗斯又站到一起,反对特朗普政府的退群行为和后来对伊朗实施的制裁。现在对于热门的WTO改革上,中国和欧盟又站在一起,成立高级别的协调小组,就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形成共识,分别提交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中欧在WTO改革上形成共识,已经深入到贸易领域了,所以中国和欧盟在针对美国的贸易战上站到一起,不是说没有可能。

只要有可能,中国就要争取,因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是利己利他的好事情。也因此,习近平这次去参加G20峰会前后,要访问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欧盟国家,副总理刘鹤也到欧盟大国德国访问,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中德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对欧盟国家的外交和经贸出击,本身就是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一种牵制。


陈冰:G20峰会前习近平访问西班牙有何着力点?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Larry Kudlow)11月13号表示,美国非常高兴与中国恢复贸易磋商,特朗普将在本月G20会议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QUESTION

直新闻: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在G20峰会前又放风,说中美有很大可能达成更可接受的协议,化解中美贸易摩擦,你如何看待?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陈冰:这仍然是特朗普惯用的“极限施压”手法,只不过是借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的口说出的。他本人在前些天说中美有很大可能达成贸易突破,但后来改口,说中国不能满足美国的条件,就要在1月1日如期增加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库德洛也一样,11月20日说中美领导人在G20会议期间的会晤,将对中美贸易谈判注入乐观基调,两国的各级部门都在进行非常详细的沟通。但在27日又变了调,说总统认为很有可能达成更好的协议,但前提是必须满足一些条件,例如解决所谓的知识产权、强制性技术转移、高关税等问题。他还无端指责中方至今对贸易课题的反应和态度没有多大改变,让白宫失望。

由此看来,尽管特朗普和白宫对化解中美贸易摩擦持开放态度,但关键是要中国满足美国的一些条件。哪些条件呢?就是在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和高关税方面。但这些问题是一次会晤能解决的吗?稍稍懂一些经贸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不是拍脑袋的事,双方需要进行深入的沟通和磋商,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中美能在G20峰会期间达成贸易协议吗?我对此也持开放态度,一切可能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