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李克强访欧行程夯实中欧合作基础

陈冰:李克强访欧行程夯实中欧合作基础

当地时间4月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埃格蒙宫会见比利时首相米歇尔。

QUESTION

直新闻:李克强总理今天到达欧洲访问,你认为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中欧关系会更好吗?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陈冰:李克强去欧洲,参加两个领导人会晤。一是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另一个是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也就是16+1会晤。他此行的目的,就像他在德国《商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所预告的,一是向欧洲解说中国的新政策,包括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外商投资法的实施将会更好保护和吸引外国投资,打造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希望中欧继续推进务实合作。二是希望通过会晤,能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充实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三是讨论中欧共同关心的话题,包括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维护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伊核全面协议、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继续开展合作。四是向欧盟领导人澄清一些他们对中国的误读和偏见,比如中国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希望看到一个团结而繁荣的欧洲,而不是有些人鼓噪的中国试图分裂欧洲。

再比如,中国与意大利、卢森堡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是为了更好地共商共建共享,更好实现共同发展,并不是要冲击欧盟的团结。他的访欧行程,会夯实中欧合作基础。至于中欧关系能否更好,还要看明天会晤后的结果,看会不会发表联合声明,还要看欧盟如何评估中欧关系。

陈冰:李克强访欧行程夯实中欧合作基础

4月2日,数千名脱欧支持者聚集在英国伦敦的议会广场,抗议英国推迟脱欧。

QUESTION

直新闻:李克强总理今天到达欧洲访问,欧盟现在似乎对中欧合作不像以前那么纯粹,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看待中国的?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陈冰: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随着英国脱欧而导致的欧盟力量减弱和内部不齐心,其自身的麻烦导致对中国政策的不确定,或者说摇摆不定。一方面,他们担心中美贸易协议达成的话,会牺牲欧洲利益,因为美国和欧盟于中国市场而言是竞争者,所以希望中国也能给予欧盟与美国同等的地位,生怕吃了亏。在李克强出访前,欧盟就在嚷嚷要中国兑现向欧洲开放市场的承诺,要中国降低对企业的补贴,使得双方企业在市场准入上能够平等。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内部的分歧,使得欧盟根本无法统领各国,以同一种立场处理对外关系。加上英国脱欧减弱了欧盟的力量,所以常常显得不知所措,对成员国都无力约束。

一些学者观察说,欧盟在处理外交关系越来越像个“怨妇”,带着负能量的情绪,嘟囔着无法实现的主张。鉴于这双重因素,欧盟对待中国就不像以往那么纯粹、友善,心态非常矛盾。担心丢失中国的投资和市场,也担心一贯坚持的多边主义被双边主义给替代了,最后可能还要被美国盟友踢一脚。正是欧盟的飘忽不定,对中国也便忽冷忽热。欧盟对中国的政策从确定到不确定性,倒是值得重视的,说明当今世界的确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陈冰:李克强访欧行程夯实中欧合作基础

QUESTION

直新闻:欧盟和美国已经接上火了,美国针对欧盟给空客的补贴,计划对欧盟的奶酪、葡萄酒等110亿美元输美产品增加关税,你怎么看?会有怎样的结果?

ANSWER

特约评论员 陈冰:这是美国与欧盟的飞机诉讼战的最新动向,也意味着美欧贸易争端升级。欧美相互指责对方给波音和空客进行补贴,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在WTO进行诉讼和反诉讼已经有14年时间了。现在WTO裁决双方都存在补贴行为,于是美国先动手了,要对欧盟的110亿美元进口产品增加关税。美国宣布征税计划几个小时后,欧盟也准备要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这一最新动作,将使欧美贸易谈判更加复杂化。

自从美国去年对欧盟加征钢铝关税后,昔日盟国变得对立。为了保护欧洲汽车产业,欧盟决定和美国以贸易谈判来解决冲突,避免贸易战扩大。现在,欧盟正处于和特朗普政府就工业产品关税“三零”授权条款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也就是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和零补贴的谈判。但新的贸易冲突,可能延误“三零”谈判,欧美关系将变得更为不确定,同时会影响世界贸易的波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