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之後,大唐國力驟減,國土大片喪失,為何還能續命150年?

清風飛花


安史之亂非常可怕,它使唐朝人口由戰前的5300萬銳減為戰後的1700萬!古今中外沒有哪一個政權,敢說自己能承受這樣一場曠世大戰亂。極盛之時的大唐,能平定這場大叛亂並延續近150年,主要是做到了兩點:重塑財政秩序,重塑軍事平衡。

一、重塑財政秩序

唐朝前期的財政是皇帝牢牢掌控的集權模式,尚書省戶部是頂層財政機關,其下由太府寺掌管錢帛、司農寺掌管糧谷,州府縣則設有各級司倉、戶司負責具體辦事,一級壓一級絲毫不亂。

但是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的短時間內,中原、關中等要地失於叛軍之手,河北的錢糧不再南下,江南的錢糧也難以北上,唐初以來所建立的財政集權模式快速失靈,財政權在整個戰亂期間落到了各路節度使手中。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行政官也因兼治軍務而截留稅賦,許多刺史因此演變成軍政合一的方鎮勢力,其實力甚至與節度使不相上下。由於財政和軍事集權模式的快速瓦解,種種跡象都表明,安史之亂中的唐王朝正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

而且在安史之亂艱難平息後,這種局面也並沒有得到改觀,反倒是殘喘的租庸調製被戰亂徹底破壞,唐王朝的財政體制再也無法迴歸原先的集權模式。

《資治通鑑》記載:時成德節度使李寶臣、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相衛節度使薛嵩、盧龍節度使李懷仙,收安史餘黨,各擁勁卒數萬,治兵完城,自署文武將吏,不供貢賦。

成德、魏博、相衛、盧龍都是河北藩鎮,他們在安史之亂後在政治、軍事、財政已經與李唐的長安朝廷相割裂。

又如《舊唐書》記載:河南、山東、荊、襄、劍南有重兵處,皆厚自奉養,玉賦所入無幾。

所以除東南和長安附近之地外,其它地區的稅賦全部落在了藩鎮之手。而且由於新的賦稅制度不可能快速建立起來,各地的財政非常混亂,大致的情況是“紀綱廢弛,百事從權,至於率稅多少,皆在牧守裁製”,權力全部下沉到了州縣長官手中。

對於這種財政局面,經過唐代宗李豫和唐德宗李適父子兩代皇帝十多年的努力,最終以“兩稅法”,重塑了唐王朝的財政秩序,為唐朝延續奠定了穩健的財政基礎。

二、重塑軍事平衡

安史之亂在軍事上給唐王朝帶來的危害,一個藩鎮做大,另一個是邊防削弱。

對於藩鎮,唐肅宗李亨是籠絡和利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則主要是姑息和驕縱。而到了唐憲宗李純之時,唐軍先後平定四川節使度劉闢、鎮海節度使李琦、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招降范陽、成德、魏博等藩鎮,證明了李唐政權已經能夠應對藩鎮問題。

對於邊防,最棘手的就是長安西北的危局,由於安西、北庭、隴右、河西、朔方等邊地總兵內調平亂,致使西域和西北走廊地帶失於吐蕃之手。吐蕃軍隊甚至攻入唐都長安,迫使唐代宗出逃陝州。

因此在安史之亂後,能不能重建和鞏固長安西北邊防,成為關係到唐王朝能否延續的頭等大事。

第一個做這項工作的自然是唐代宗李豫,他重建方鎮兵、神策鎮兵和關東戍卒三大系列邊兵,並創建了為後世漢人王朝所沿用的防秋制度,在隴州、靈州、鹽州、銀州、夏州、坊州、邠州佈置重兵構築防線,最終是唐蕃對峙維持在邠州、隴州一線。

第二個做這項工作的是唐德宗李適,李適改變其父代宗的軍事強硬態度,改行“以和為主,和戰相濟”的策略應對吐蕃,雙方維持了十餘年的和平。

在此期間,唐德宗為了避免朔方軍做大,而將其一分為三,並加強神策軍作為替代。

貞元三年(787年年)平涼劫盟事件發生後,唐德宗採取築城守地戰略,將防線向西北推進到鹽州、原州一帶,依靠防秋諸軍和神策行營軍逐步取得與吐蕃作戰的主動權,基本解除了唐都長安的戰爭威脅。

第三個做這項工作的是唐憲宗李純,李純雖然表面上與吐蕃通好,但實際上志在收復河徨,進一步將防線向西北推進到靈州、宥州、夏州一帶,使長安西北八鎮徹底擺脫了吐蕃的侵擾。

第四個做這項工作的是唐穆宗李恆,這時候吐蕃第37任贊普赤松德贊早已去世,吐蕃因長期陷入內亂而衰敗,無力與唐朝爭鋒。於是,雙方於長慶元年(821年)在長安西郊會盟,重申了雙方歷史上 “和同為一家”的甥舅關係。

此次會盟標誌著唐朝與吐蕃力量對比的一長一消,唐憲宗收復河徨的志願在後續幾代唐皇手上成為了現實。

例如,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唐軍收復原州、石門關、驛藏關、木峽關、制勝關、六盤關、石峽關、長樂州、蕭關、秦州。大中五年(公元849年)陷於吐蕃的沙州首領張義潮歸唐,入朝獻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等十一州圖籍。

唐懿宗鹹通二年(861),張義潮收復陷於吐蕃的最後一州涼州,至此失於敵手百餘年的河、湟故地全部迴歸唐朝之手。


讀歷見聞


這就好比一個億萬富翁,賠了一半的資產,他依然是個千萬富翁。只要他不死,他的下一代不至於太敗家,那麼他這個家族就算不能恢復到億萬富翁的巔峰時期,也會是個千萬富翁的富裕家庭。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為何還存活了150多年,大致有這麼幾個原因:

1、安史之亂主要集中在河北北方一代,南方地區還在唐朝的掌控之中。打仗就是打錢嘛,唐朝有了堅挺的後勤保障,就有了翻盤的可能性。

2、唐朝的皇帝還活著,那麼他《執政合法性》就還存在。如果唐玄宗和崇禎一樣是個暴脾氣,上吊自殺了,那麼唐朝沒準就這麼結束了。唐玄宗在國破家亡之際選擇了退守南方,他的運氣又比較好,沒有像楊廣一樣被手下捅死,只要皇帝還活著,那麼唐朝還有錢,有地盤,有人口,就能夠撐下去。

3、軍事上,唐朝意識到沒有自己的軍隊不行,後來組建了自己的神策軍,槍桿子裡出政權,慢慢的就硬氣了,那些地方諸侯也不敢搞事了。

4、安史之亂髮生在唐玄宗時代,後來他被架空,成了太上皇,他的後代們乾的都很不錯。所以唐朝一直延續了150多年。

李亨:幹了6年,一直在平叛打仗。

李豫:幹了17年,蕩平了餘孽。

李適:幹了26年,勵精圖治,愛民如子。

李勇:幹了1年,打擊宦官,革除弊政。

李純幹了15年,削藩成功,重塑中央政府威望,成為元和中興。

李恆,幹了4年,敗家子一個。李湛幹了2年,18歲被宦官謀殺。李昂,幹了14年,一直被宦官欺負,憂鬱而死。

李炎:幹了6年,知人善用,會昌中興。

李忱:幹了13年,人稱小太宗,牛人一個。

李漼:幹了14年敗家子1個。李儇:幹了15年,敗家子1個。李曄:幹了16年,窩囊廢1個。李裕,李柷窩囊廢2個。

5、安祿山的叛軍不是農民起義,不是為了顛覆唐朝的統治,不是一場正義的戰爭,純粹是一幫僱傭軍不滿老闆的政策,造反搗亂。安史的叛軍很多都是仇視漢人的胡人,他們每佔領一地,姦淫掠虐,無惡不作,老百姓無不恨之入骨,覺得就是這幫土匪破壞了老百姓的安居樂業。沒得人心的作亂,不被鎮壓才怪


陳正有話說


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朝廷一度遇到很多難題,甚至不得不借兵於回紇,才終於將安史之亂壓下去,但是也僅僅是壓下去了,朝廷沒有能力徹底平定叛亂,而且安史之亂剛結束,吐蕃大軍就攻進了長安,唐代宗繼唐玄宗出逃四川之後又出逃陝州,可以說,當時的大唐真的是強盛不在,彷彿離滅亡已經很近了。

但是,即便如此,大唐卻還是又堅持了150年的時間才滅亡,即便大唐天子在此期間又數次被迫逃離長安,然而想滅亡大唐卻並不是那麼容易。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裡四姑娘就試著總結一下。

755年的冬天,安祿山擁兵近20萬發動叛亂,當時的中央軍還不到8萬,而邊鎮的兵力調動不夠及時,以及唐玄宗的策略出現錯誤等等原因,錯過了平定安史之亂的最佳機會。但在之後,郭子儀、李光弼和僕固懷恩這幾位著名的將領還是在宦官們的讒言中硬是將安史之亂壓了下去。當然壓下去的結果就是造成了藩鎮問題。

而朝中宦官們的猜忌又逼得李光弼在徐州擁兵不動,僕固懷恩則選擇反叛,只有郭子儀始終以大局為重。長安兵力空虛之際,吐蕃軍長驅直入,郭子儀在半個月之後故布疑兵趕走了吐蕃軍,又平定了僕固懷恩叛亂,憑藉自己的力量為帝國帶來了二十年的和平。

當然提到安史之亂就不得不提死守雎陽的張巡,正是張巡的堅守,堵住了安史大軍的南下江南之路,不僅保住了大唐的半壁江山,更是保證了南方的糧食能夠源源不斷運往北方。而帝國也稍微能夠喘喘氣,因此帝國的將領為帝國的長存貢獻了不少的力量。

安史之亂之後,帝國出現了三大問題:藩鎮、宦官和朋黨。這三者,尤其是前兩者的共存,同樣是帝國國祚綿長的原因之一,雖然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皇權,但是正是他們的平衡制約關係給帝國帶來了穩定。

首先我們看藩鎮問題,安史之亂之後出現了最著名的河朔三鎮,之所以著名是因為這三鎮割據,也就是在治內自治,但這種自治又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半獨立狀態,他們還要依賴朝廷的威望來提高自己的威望。況且帝國為了壓制這三鎮還設下了數量極多的藩鎮,這些藩鎮多數是不割據的,但是擁兵自重的情況是大量存在的。

藩鎮之間相互制約,都很享受這種狀態,即便是河朔三鎮也只是希望在治內自治,不給朝廷交稅以及自己握著官員的任免權,但是他們並沒有反叛或者做皇帝等的野心,保持現狀是他們想要的。如果有哪個藩鎮與朝廷為敵,其他的藩鎮就會派兵助朝廷平叛。

而朝廷也需要各個藩鎮的強大兵力威懾四夷,因此即便是對外戰爭中勝算不多,但也不至於失敗太多。

藩鎮之間有平衡制約關係,藩鎮和宦官之間也有這種平衡制約關係。安史之亂之後,尤其是唐憲宗時期,宦官不僅干預朝政,甚至掌管了神策軍,這支禁軍正是朝廷對付藩鎮的最主要兵力。再加上朝中的朋黨之爭,就形成了最穩定的關係,因此,帝國能夠在此基礎上長久的存在。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即便是在中晚唐時期,大唐的天子也沒有放棄帝國的復興,出現了好幾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即便他們沒有將大唐恢復到盛唐時期,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讓大唐的國祚延長。他們從來沒有放棄打擊宦官和藩鎮,比如開創元和之治的唐憲宗,開創會昌中興的唐武宗以及開創大中之治的唐宣宗,吐蕃佔領的河湟地區正是在唐宣宗時期被收回。

他們為大唐帶來了短暫的復興,但是因為大唐的積弊已經很深,並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力量就能徹底割除的,況且除了這三位勵精圖治的皇帝之外,還有三位安於享樂的皇帝,比如唐穆宗、唐懿宗和唐僖宗。但即便如此,李唐王室還是能得到普遍的擁護。

正是基於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大唐在安史之亂後還繼續存在了150年,只是黃巢起義的發生,徹底打破了這一切,雖然起義被平定了,但是大唐的氣數也盡了,終於在藩鎮割據的戰火中於907年被朱溫所滅。



蕭曉四姑娘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因此次叛亂的將領以安祿山、史思明為主,故稱之為“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歷時八年之久才被平定,這場內戰席捲半壁江山,多年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經濟蕭條,唐王朝在此次戰爭中元氣大傷,國勢由盛轉衰,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狀態。

安史之亂的平定歷時八年之久,這期間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唐玄宗在位時期,從安史之亂爆發到馬嵬兵變,這期間唐軍先後在河北和洛陽地區和叛軍展開交鋒,由於唐玄宗的錯誤決策和楊國忠等朝廷高層的內部鬥爭造成了前線唐軍連戰連敗,洛陽、長安相繼失陷,大量唐軍主力被消滅,唐軍主帥哥舒翰被俘,唐玄宗攜朝臣撤往蜀中避難,最終在馬嵬驛遭遇兵變,宰相楊國忠被殺,楊貴妃被逼自盡,此後,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靈武。第二階段,太子李亨於公元756年農曆七月十三日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市區)為朔方諸將所推而自行登基。遙奉玄宗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為唐肅宗。唐肅宗先後任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領兵平叛,唐軍合兵進攻河北並收復部分失地,與此同時,安史叛軍在經歷一系列的勝利之後,內部矛盾也逐漸激化,叛軍內部發生內訌,安祿山之子安慶緒聯合宦官李豬兒殺死安祿山,自立為帝,隨後,安慶緒為唐軍擊敗,餘部歸附史思明。在這之後,唐軍與安史叛軍在河北、河南等地展開交鋒,唐軍優勢逐漸擴大,史思明降而復叛,但不久為其子史朝義所殺,最終,公元763年,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兵敗自盡,部將田承嗣獻莫州投降,安史之亂結束。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王朝為安撫歸降朝廷的叛軍餘部,任命田承嗣為魏傅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李寶成為成德節度使,這也就是唐中後期著名的河北三鎮,這三鎮節度使名義上歸屬中央,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擁有自置屬官、徵收賦稅、保留軍隊的權利。這三鎮節度使擁有強兵數萬,節度使職位由內部家族世代承襲,隱然呈現出國中之國的態勢。

與此同時,在安史之亂中崛起了一批手握兵權節度使,這些節度使也逐漸為唐中央王朝所忌憚,而河北三鎮的驕橫跋扈更是為朝廷所不容,故此出於制約這些新崛起的節度使和防範河北三鎮的目的,唐王朝先後在河南、河北三鎮的周圍設立大大小小十數個節度使。這些節度使有大有小,力量有強有弱,彼此之間相互制約,中央王朝佔據大義名分,通過制衡手段維持平衡,保持中央政府的權威。

而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統治者意識到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危害,但也無力改變藩鎮割據的狀態,只能通過各藩鎮的相互制約維持中央的統治,但唐朝統治者也意識到軍隊的重要性,故此組建了一隻直屬中央的禁軍——神策軍,神策軍是唐朝中後期中央北衙禁軍的主力,原為西北戍邊部隊,後進入京師成為中央禁軍,負責保衛京師和宿衛宮廷,這隻軍隊在建立之初,戰鬥力強悍,東征西討,是維護唐王朝中後期統治最重要的軍事支柱。

故此,雖然在安史之亂後,唐王朝雖然元氣大傷,對地方各節度使的控制力下降,但是從政治上,李唐皇室依然擁有民心,有天下士族的認可和支持;從經濟上,唐王朝控制著富庶的江南地區,有錢糧和賦稅支持;從軍事上,依靠節度使之間相互制衡減小軍事壓力,並且大部分節度使依舊忠於李唐皇室,唐中央神策軍依舊保持著強大的武力,為唐王朝提供武力支持;從文化上,盛唐高度發達的文化讓唐人對唐王朝具有認同感和向心力,保證了天下民心的歸屬。綜合以上幾點,安史之亂儘管讓唐朝元氣大傷,國力大減,但是唐王朝依舊擁有延續統治的能力和實力,這也就是它能夠續命150餘年的原因。


小何雜談


太子李亨靈武即位是唐朝革新天下、一掃唐玄宗因安史之亂帶來的昏庸形象

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寵信楊國忠,如果沒有安史之亂的發生,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但安祿山起兵是以誅殺楊國忠為清君側口號的。但唐玄宗不但沒有殺楊國忠,反而宣佈安祿山是叛軍,就激起了唐朝內部原本對楊國忠不滿的官員更為不滿。

鎮守潼關,原本的計劃是讓太子李亨為主帥率領哥舒翰等大將把守的。結果楊國忠怕太子李亨因此得到兵權,威脅自己,就勸唐玄宗不讓李亨出戰。結果哥舒翰守潼關失敗,導致唐玄宗不得不入蜀,唐朝的官民不得不跟隨,對楊國忠甚至唐玄宗的怨怒更甚。

馬嵬驛之變,就是唐朝官民對唐玄宗不滿的變相發洩。但事情還沒有結束,在唐玄宗到達扶風時,官民的怨言再起,唐玄宗甚至不得不說出“去住任卿”來撫慰人心。

李亨靈武即位不是偶然,這是對唐玄宗不滿的唐朝官員的反水。李亨在即位詔書中也說即位是為了刷新天下的目的:

“朕聞聖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時。知皇靈睠命,不敢違而去之;知歷數所歸,不獲已而當之。在昔帝王,靡不由斯而有天下者也。”

李亨定年號為至德,也是刷新天下的目的。

李亨靈武即位的意義就是告訴唐朝臣民:唐朝並沒有失去天命;我因應天命即位,重新修德,刷新天下,希望大家支持我;安祿山不是真命天子,我才是天命所在。

為修復因唐玄宗寵信楊國忠帶來的昏聵形象 李亨做了哪些努力

1、李亨靈武即位,將唐玄宗推上太上皇,給予唐朝臣民新朝新氣象的期待,給了效忠唐朝的人收復江山的信心。

為什麼李亨能夠給唐朝信心和期待:

A、本來由李亨率軍出戰的潼關之戰,因為楊國忠的阻攔而不能去,給人一種李亨去了哥舒翰不會失守潼關的影響——畢竟李亨是太子,是監國,可以抗衡楊國忠,哥舒翰沒有辦法抗衡。當然李亨出戰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守住潼關,但概率較大;

B、開元18年到20年,李亨以河北道元帥身份率領8總管兵打破奚和契丹。這是李亨的戰功,雖然只是調度之功,並非親臨戰場。但足以給人李亨率兵作戰的印象。

C、李亨曾任朔方大使、單于大都護,因此得到朔方節度使的大力支持。朔方留後杜鴻漸就是力勸李亨即位的核心人員。

D、李亨即位後,迅速形成新權力中心,擁有朔方、范陽、河西、隴右四節度使的支持,擁有郭子儀、李光弼兩位大將;在外援上,更有吐蕃、回紇主動派使者來要求和親和發兵援助。

河西、朔方、隴右三鎮是李亨即位太子時的傳統勢力範圍。這三個地方也因此成為了李亨即位的支持力量。

2、去年號行王號改正朔,和安祿山、史思明等爭奪合法性。

760年,李亨改年號為上元,這個年號曾經是唐高宗李治使用過的年號。當時:757年,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758年,史思明在鄴城之戰擊敗唐軍,之後又殺了安慶緒,自立為帝;760年,“米價翔貴,人相食,餓死者委骸於路。”

李亨重新使用上元這個唐高宗年號,目的應該是讓陷於戰亂中的臣民思念往日的和平和繁榮,集攏人心。

761年9月,李亨宣佈廢年號實行王號,以11月為正朔,表達復古周禮、崇尚儉樸的目的。當年3月,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所殺。勝利的曙光已經不遠,李亨因此以復古周禮來籠絡人心,以崇尚節儉來表達重建繁榮的希望。

綜述

唐朝在安史之亂時之所以能夠不亂並延續,原因就在於唐肅宗李亨一心刷新天下籠絡人心,讓天下人沒有失去對唐朝的信心,即便是歷經了8年的安史之亂。這是天下大局上的原因。

靈武不告而即位、非年號行王號改正朔等都是李亨和安祿山、史思明等反叛勢力爭奪合法性和民心的手段。

其次是李亨即位後完全清洗了唐玄宗朝朝廷結構,完成了朝廷派系的新平衡,讓文官集團得以煥發新的生命。

第三是李亨依靠宦官集團掌握兵權,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共同構成了唐朝延續的兩個支柱力量。讓唐朝在以軍事實力說話的藩鎮面前,依然有天下之主的底氣。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因為大唐內外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這保證了唐朝能夠繼續走完它150多年的後半生。



755年,震驚中外的“安史之亂”爆發,遠在長安千里之外的胡胖子安祿山拉著史思明舉兵叛亂,敲響了大唐盛世的喪鐘。

由於中原經歷了長達百年的和平,多數人不識兵戈,因此對突如其來的叛亂毫無招架之力,很快潼關以東盡陷敵手。

其實本來安祿山起兵初期,唐軍地方官員是有提防的,並做了大量準備。其中就有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哥哥顏杲卿和其子顏季明死守常山(正定)並誘殺安史之亂叛將李欽湊。後顏真卿也英勇就義在叛軍刀下。可惜,顏氏一門的忠烈沒有換來朝廷的有效應對。很快潼關被破,長安淪陷,玄宗逃入蜀地,太子在靈武繼位,是為唐肅宗。



安史之亂雖然來勢洶洶,但是沒有一個穩定的核心,很快安祿山和史思明都被兒子殺害。唐肅宗也隨即調動西域軍隊,並向回紇借兵,用時八年,終於平定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如同一把亢龍鐧,打斷了唐朝脊樑,盛唐氣象一去不返,唐朝進入衰落時期!

不過,有意思的是,實力大不如前的唐朝卻沒有就此打住,反而繼續延續了150多年的國祚,這是為何呢?


“靜Yes”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大唐皇室還在,依然眾望所歸

雖然安史之亂讓唐朝斷了腰,但是保全了性命。

由於玄宗一夥人跑得快,因此唐朝的核心,也就是唐朝皇室依然得以保全。這和明朝不一樣,如果唐玄宗也來個“君王死社稷”,那唐朝基本就要打住了,因為皇帝一死,民心基本就要渙散,天下必然大亂,比如南明。

唐朝皇室保全的最大效果是繼續保持了唐朝在周邊政權心中的正統和大哥地位。因此唐朝得以向回紇借兵,最終消滅叛軍。

所以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玄宗當上了太上皇,唐肅宗成為大唐皇帝,唐朝又開始了新的篇章。

2、賦稅重地一直都在

安史之亂最嚴重的時候,河北、河南、陝西大部淪陷。但是由於隋唐大運河的作用,江南地區已經成為唐朝的賦稅重地。這一地區,一直沒有被叛軍佔據,因此唐朝雖然喪城失地,但是經濟大權一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不僅如此,連唐玄宗出逃的四川盆地也是千年以來的天府之國,所以一路上唐太宗並沒有餓著。

正是因為江南地區稅負的巨大支持,加上京杭大運河的不斷輸送,唐朝得以源源不斷地組建軍隊平定叛亂。



3、藩鎮改組,魚龍混雜

唐朝地方就這麼大,能養活的藩鎮是有數的。安史之亂前期,唐朝有十幾個藩鎮。但是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唐朝不斷默許武將擁兵自重,他們成為新的節度使,而且原來屬於叛軍的武將見無力迴天,也反正投降唐朝,唐朝不能得罪,只能就地安置。

所以,安史之亂後,唐朝藩鎮數量翻了好幾番。

雖然看起來唐朝的地方威脅更大了,但是藩鎮多了,再也不會出現安祿山這樣總領三鎮的節度使。而且,各藩鎮各懷鬼胎,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這客觀上使中央政府更加安全。

4、中央改革,組建強軍

安史之亂後,唐朝痛定思痛,組建了強大的神策軍,這是中央震懾地方的重要力量。

為了徹底掌握強大力量,皇帝將軍權交給了親近的宦官,這是唐朝宦官專權的根源。

宦官掌握軍隊後,爭相開始以下犯上,頻繁廢立皇帝,但是他們始終沒有終結唐朝。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不能作為獨立政治力量,而且如果推倒唐朝,勢必天下大亂,利益再分配,節度使們得到的利益只會更少,所以他們不會允許唐朝倒下。

神策軍在震懾地方節度使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為唐朝延續了百年國祚。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唐朝是我國古代最強大的兩個王朝之一,另一個是漢朝。唐朝的治世有很多,有名的有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和唐宣宗的大中之治。這三個治世又恰好對應唐朝三個時期,分別是初唐、盛唐和晚唐。唐朝是我國封建王朝的巔峰,而盛唐又是唐朝的巔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等景象也只有在唐朝才能見到。可是安史之亂斷送了唐朝的盛世,使得唐朝由盛轉衰,除了唐宣宗李忱治理下的大中之治成為晚唐一抹餘暉外,其餘時間唐朝都在不斷衰落,再也沒有當初的盛世光景。

雖然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是唐朝並沒有立刻滅亡,反而還苦苦支撐了150年才轟然倒下,整個唐朝才立國二百八十九年,安史之亂後的衰弱時間就佔了一半,為什麼大唐能在安史之亂後堅持那麼久?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就帶著楊貴妃出逃蜀地,封太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去鎮壓叛亂,而太子也不負眾望在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的幫助下將安史之亂鎮壓了下去。但雖然叛亂被鎮壓了,卻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唐朝中後期最為嚴重的藩鎮問題和宦官專權問題。不過這兩者共同存在雖有隱患卻也有好處,他們互相制約,讓大唐的國祚得以繼續。

安史之亂後河朔三鎮割據,雖然沒有建立政權卻也有高度的自治權。朝廷為了鎮壓這三鎮無奈之下又設置了更多的藩鎮,這些朝廷設立的藩鎮雖然不割據卻也多是擁兵自重,對大唐是個威脅。這些藩鎮之間會互相制約,就算是割據的河朔三鎮也沒有反叛的心,畢竟他們還要依靠朝廷,自己獨立不如在大唐過得好。

而唐朝作為我國宦官專權最為嚴重的朝代之一,宦官權力極大,甚至能左右皇帝的決定。直接死在宦官手裡的皇帝就有唐敬宗李湛,是被宦官劉克明所殺。間接死在宦官手裡的就有唐肅宗李亨,唐憲宗李純和唐文宗李昂。由於安史之亂後的皇帝多為宦官擁立,所以宦官才能專權,除了裝瘋賣傻三十六年的唐宣宗李忱被馬元贄看走眼外,其餘的很多皇帝都能被專權的宦官所掌控。

不過即便是宦官專權,唐朝的皇帝都沒有放棄復興唐朝,晚唐也出現了好幾個能力出眾的皇帝,最為閃耀的就是唐宣宗李忱,另外唐憲宗李純、唐武宗李炎等皇帝也是十分不錯的。唐宣宗整頓吏治,擊敗吐蕃,收復失地;唐憲宗對待藩鎮態度十分強硬,使得各地節度使重新向中央交稅,完成唐朝形式上統一;唐武宗對不聽話的澤潞節度使劉稹使用武力大獲全勝,讓河朔三鎮臣服,從而也得到一個武宗的廟號。

中晚唐時期藩鎮勢力、宦官權力和皇權三者可以說是相互制約,使得國內相對和平,讓大唐能在安史之亂後苟延殘喘一百五十年,不過黃巢起義後打破了這種格局,最後盛極一時的大唐也是亡於藩鎮之手。


風塵講歷史


因為,中唐以後,唐朝的皇帝並非都是昏庸之君,當中也有不少是有作為的,他們都曾為唐朝的中興而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雖然最後沒能讓大唐恢復往日的榮光,但至少讓江河日下的唐朝得以延續國祚。

安史之亂後,大唐王朝出現了斷崖式衰退,塞外大片國土淪喪,原本繁華富庶的中原地區變得民生凋敝,大唐從極盛一下子走到了滅亡之邊緣。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安史之亂雖然對唐朝的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但戰爭大部分集中在河南河北一帶,淮河以南的地區卻得到了保全。

因此,唐朝的國力其實還較周邊勢力要強的。只不過由於安史之亂並非是由官軍的徹底勝利而告終,而是因朝廷和部分藩鎮勢力的彼此達成妥協而結束,讓唐朝留下了藩鎮割據的後遺症,再無法有效的壓制周邊。

但是,此後的唐朝也並非完全是一副藩鎮割據、朝政昏暗、積貧積弱的破落景象。在中唐和晚唐時期,也相繼出現了幾位較有作為的皇帝,為衰落的大唐不斷帶來振興的曙光。

比如,著名的中興之主唐憲宗李純,在位十餘年,勵精圖治,改革弊政,力主削藩、力圖中興大唐。唐憲宗期間,收復魏博,平定淮西,剿滅李師道,一度讓藩鎮割據的局面得到極大的改善,重塑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史稱“元和中興”。

又如,素有小太宗之稱的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打擊皇親和宦官勢力,並讓死於甘露之變中的百官得以昭雪。

於此同時,唐宣宗時期,唐朝在對外戰爭中也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在愛國將領張議潮的努力下,唐軍接連擊敗吐蕃,並一舉收復河湟的千里河山,這可是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對吐蕃最大的軍事勝利。在唐宣宗的努力下,唐朝再次獲得了安定和繁榮,史稱“大中之治”。

所以,唐朝能在安史之亂後得以繼續延續150年之久,這幾代中興君主的努力是功不可沒的!


這些歷史要讀


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國號唐,令後人引以為傲的大唐自此建立,;此後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昇平之況,成為後世追求的典範;但是好景不長,755年,邊將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叛亂,長達八年的動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此後唐朝進入藩鎮林立、宦官專權的混亂局面,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但是細細思考,我們就會發現唐朝的盛世局面不過一百三七年,而自安史之亂起到亡國卻長達一百五十餘年。這的確是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

這個現象說明了唐代吸取了東漢分裂而亡的教訓而採取的措施起了相當的作用。自安史之亂後,中央一直想要維持安史之亂之前中央控制州縣的狀態,而藩鎮則想控制所屬州縣以獲取本身最大的利益。唐代後期即在這種拉鋸爭奪的動態均衡過程中維持了一百五十年之久。安史之亂,邊境龐大的軍團——不論是叛軍還是援軍——紛紛進入中原,叛亂平定後,這些軍隊大多留在了駐地。儘管這位後來的藩鎮林立奠定了基礎,但也恰恰為中央削弱或控制地方提供了契機。中央通過不斷分割藩鎮、拉攏打壓、相互制衡等手段,實現了政權延續一百多年的壯舉。


老照片


安史之亂後,大唐帝國不僅丟失了西域、安西、北庭等大片領土,還造成關東地區藩鎮割據的局面,可以說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但在這種困境下,大唐帝國仍然還能夠堅持150多年,不得不說是個奇蹟。而造成這個奇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川蜀和江南這兩塊最繁華的地區仍然大唐帝國牢牢控制在手中,也就意味著大唐帝國依然擁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在這種背景下,大唐帝國戰鬥力最強、最精銳的西北軍,就不敢脫離大唐帝國。

大家知道,唐朝從李世民開始,再到高宗、武周和玄宗時代,一直不斷對西北用兵,西域、安西、北庭等大片領土,都是靠著西北軍打下來的,這支部隊常年和外族交戰,不僅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還擁有最精良的裝備,比如傳說的陌刀和明光鎧。

毫不誇張的說,西北軍就是大唐帝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甚至是當時世界上最頂尖的精銳部隊,而且這支部隊也是名將雲集,比如大家大家熟知的名家哥舒翰、郭子儀、李光弼,都是出自西北軍。

對於西北軍來說,由於所駐紮的地區經濟相對落後,無法從當地獲得足夠的後勤資源,所以只能靠大唐帝國給他們源源不斷的輸血,否則他們很容易出現經濟危機。而且,西北軍與土蕃、回紇相接,他們的主要對手,正是這兩個強大的外族,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沒有穩定的大後方給西北軍持續供血,西北軍隨時可能崩盤。

也正因為如此,雖然安史之亂後的大唐帝國已是搖搖欲墜,但由於它仍然牢牢控制著川蜀和江南,基於西北軍區的利益,他們肯定普遍希望繼續維持大唐帝國的統治,因為只有如此,他們才可以依靠大唐帝國的經濟、政治體系,從西南、江南獲取源源不斷的穩定的後勤供給。

所以每每在關鍵時刻,西北軍總是願意站在大唐皇帝這邊,並充當皇帝的槍桿子和打手,幫助其平定叛亂。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大唐帝國皇帝手中,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太監。

說起太監,肯定很多人會嗤之以鼻,覺得他們就是邪惡的化身,皇帝重用太監,就是一種腦殘行為。因為按大道理去講,隨便放個初中生坐也知道,不可以重用邪惡的太監。

但問題是,大唐帝國從唐肅宗開始,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是一門心思的重用宦官,雖然期間有好幾個皇帝直接被太監給害死,但仍然阻擋不住他們一心重用太監的決心。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時帝國的軍人勢力已經崛起,但官僚政治還未構建成熟,皇帝除了用宮廷力量鞏固自己的權力,一時還找不到更好的力量。

雖然說太監勢力大之後,也會反咬皇帝一口,但不管皇帝和太監有多少矛盾,也不論太監權力有多大,他始終是依附於皇權之上的力量,所以太監並沒有改朝換代的能力,而且每到關鍵時候,都是太監最可信。

最經典的就是唐代宗在危難之際,突然發現自己真正可以倚靠的,就是太監魚朝恩掌握的軍事力量。再經典的就是唐德宗一度打壓太監勢力,最後終於發現,在關鍵時候還是太監控制的力量最為可靠。

也正因為如此,皇帝通常只是清除幾個越來越膨脹的大太監;或是適當壓制一下太監的勢力,絕不會想著剷除太監的勢力。相反,從肅宗開始,就不斷擴張太監的權力,而經過肅宗、代宗等幾代皇帝的努力,大唐帝國的太監繫統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制度化,並且掌握大唐帝國最龐大、待遇最豐厚、裝備最精良的神策軍。

在這種背景下,晚唐的政治格局,就變成內廷、朝臣、軍人三種力量相互制衡的局面。雖然軍人集團力量強大,但是被內廷、文職制約著;內廷佔據權力中樞,卻受朝臣、軍人制約著;朝臣上裡面有內廷、外面有軍人勢力制約。總的來說,他們誰想挑戰皇權,通常都是沒有好結果的。

因為類似的原因,所以的晚唐政局看似不穩定,而且皇帝一個比一個看似腦殘,但是皇權始終高高在上,一直維持了一百多年。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後的大唐帝國,雖然面臨藩鎮割據的局面,但藩鎮割據的地方,僅限於關東地區而已,而不可一世的河朔三鎮,也就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軍閥,因為區區一個河北省,就有四五個軍區,所謂的河朔三鎮,也就是這四五個軍區最牛三個軍區罷了。

這種軍閥實力,之所以能夠割據河北一百多年,不過是因為當時軍人勢力已經崛起,皇帝如果強行削藩,會引得所有的軍人都不滿,而大唐帝國又無法有效控制地方上的軍隊,這才讓河朔三鎮得以長存。

但時,如果他們想靠這點實力來推翻大唐帝國,那絕對是痴心妄想。因為當年安祿山一個人控制整個關東地區(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時,他造反尚且不能成功?現在河朔三鎮加起來所控制的地方,也就是三分之二個河北省,又哪裡有能力推翻中央政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