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與田楷書法:明珠璀璨耀中華

田英章與田楷書法:明珠璀璨耀中華
田英章與田楷書法:明珠璀璨耀中華

明珠璀璨耀中華

——田英章和田楷書法

黃紹華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之中的璀璨明珠!在書法領域裡,就目前來看,根本沒有可以拋棄前賢而自由發揮的餘地。因此,我告訴各位不要學我,要學古人。如非要學我,可以學我的練字精神和習字的方法。”文質彬彬的楷書大師田英章在許多隆重的場合總是這樣自我表白。

其實,家喻戶曉的田英章,在書法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早已令人矚目。據相關部門統計,多年來,田英章各種字帖發行量僅次於當年《毛選》的發行量。在全國500餘家出版社有15O多家發行過田英章各類的毛筆、硬筆書法教程、字帖、教學光盤,總類達20OO餘種,累計總印數近4億冊。

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和2OOO多個縣,都有教授田體楷書的書法培訓班,教授田體楷書的書法老師高達20萬人,全國有七、八千萬人學習田楷書法。田體楷書直接的,間接的書法年產值達24O多億元,遠大於當代書家年產值總和。如今,在中國能知道書法家田英章這個名字的少說有兩億多人。

田英章與田楷書法:明珠璀璨耀中華

家傳練硬童子功

1950年出生的田英章在天津長大。7歲的時候,父親教他唱京劇,而書法的學習早在他3歲的時候就開始了。說到書法,他家是祖傳,英章的祖父,當年在祖籍河間縣城裡就從事文秘工作。因寫一手好字,在縣城裡很有名氣。英章的伯父田起山、父親田蔭亭不僅是曲藝表演藝術家,在當時的天津也是頗有名氣的書畫家。他與胞兄田蘊章從小酷愛書法。並得到父輩們嚴格訓練。他的父輩們當時的生活並不寬裕,但為了自身的學習和對下一代的培養,節衣縮食買下了上千幅古人字畫和幾百本古人字帖。世家收藏之巨,當今罕見。

說到田英章在書法方面的刻苦和用功,不能不說到父輩們對他的教育和培養。他從三歲執筆寫字,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田英章幼年時寫字沒有墨汁,那時候都是用墨塊在硯臺裡磨墨,由於長年累月堅持磨墨練字,幾十年間,他用光了多少墨塊己經記不清了,將硯底磨穿的硯臺就多達3O餘臺。當年紙張也非常缺少,他惜紙如金,一張廢紙,都會將紙的兩面全部寫黑才戀戀不捨地扔掉。直到如今,他還時時告誡他的後人和學生,不可暴殄天物,要愛惜紙墨,節約是一種美德。

田英章不僅練毛筆字,而且鉛筆、鋼筆、粉筆樣樣都練。他家的地面當年都是水泥地面,一年四季,親友們無論何時進到他家,地面都有粉筆字,幾間屋的地面一片白色。當各房間的地面寫滿時,便用墩布擦掉再寫,有時一天要擦寫好幾遍。有的親友見此情景婉轉地向他父親提出,地上都是粉筆字,似有礙觀瞻,而他父親卻根本不去理會,每天下班後無論多忙多累,也要對他兒子滿地習作進行點評,甚至有時蹲在地上親自示範。這對田英章是極大的鼓勵。

6O年代初,學校學習毛筆字沒有字帖,班主任發現這個十幾歲的田英章毛筆字寫得非常好,於是就讓他給同學們寫仿影,後來校長又讓他給全校寫,再後來此事傳開,又發展到給全區各小學寫。寫不過來了,只有每個學校給寫幾張,由學校自刻蠟板,學生們自行填墨了。這樣以來,田英章也就練出了過硬的童子功。

田英章與田楷書法:明珠璀璨耀中華

躍上書壇試鋒芒

1970年,田英章因京劇的特長在天津當上了文藝兵。十年的部隊生活,沒有使他丟棄書法,反而隨著寫字機會的增多,他在書法方面更加刻苦,更加用功。

1981年,全軍舉行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田英章投稿參展,一舉奪冠。作為當時軍隊的代表,他被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同年,他被國家人事部看中,脫下軍裝,開始擔任《國務院任命書》書寫員,從此,田英章走上了專職書法道路。

田英章對書法的痴迷和用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在北京生活的30多年間,只要條件允許,他幾乎每天都要寫上十幾個小時,不寫字時,手中也要拿一本古人字帖,隨時研讀和揣摩。當別人問他還有什麼生活技能時,田英章總是詼諧而謙虛地說:“我平時喜好甚多,但無一技之長,只有書法,也僅算作是不長的一技吧。”由於長期臨池,田英章右臂經常著桌子的地方,有一大塊肉磨出銅錢厚的硬繭子。這也是他苦練書法的見證。

1989年4月,田英章,田蘊章胞只弟二人應邀赴日本辦書法展覽。此舉轟動了日夲朝野。參觀者絡絳不絕。展出的作品令人嘖嘖稱讚。田蘊章先生的用筆挺秀,結體險峭,意態疏朗,形體多變,寓詩於書,字字聰慧,且於歐書之外,另具一番逍遙自得的書風和田英章筆麗墨暢,剛柔並濟,結體嚴謹,佈局精當,意態縝密,氣勢雄強,於歐法之外另具一番威武豪放之姿的書法作品,令日本友人大開眼界。尤其是兄弟二人的合書,字字相呼,行行互顧,既無湊攏之隙,又無拼合之罅,如渾然一體,若熔鑄一鼎,妙合天衣,令人稱絕。素以措辭謹慎著稱的日本《每日新聞》撰文驚呼:“田氏兄弟皆為中國最有實力的一流書道家”。此後的歲月裡,田英章又多次應邀率團赴日本進行國際書法展覽或進行學術交流。日本授予田英章先生國際書法終身成就獎。

2016年5月,應英國劍橋大學邀請,田英章率領20多名學生出國進行學術交流。在劍橋大學田英章作了題為《中國書法之文化與美學》的演講,並在劍橋大學成立了“中國楷書網英國研究會”,田英章親自題寫匾牌,受到了劍橋大學廣大師生的高度讚譽。

田英章與田楷書法:明珠璀璨耀中華

繼承發展成一家

從1981年起,田英章教過無數學生,但他從不好為人師。和朋友們相交總是低姿態,不嗜張揚。他總是告誡學生和世人不要學他,要學古人。是的,無數在書法上取得成果的先師們,無不講求臨、立、創、變。田英章的書法之路也是循著這條軌跡。

田英章的楷書總體來講是宗法歐楷,又受清代、民國時期楷書各家的影響甚深,雖然在險絕,勁挺方面遜於歐楷,但其俊秀、端莊方面於歐楷有過之而不及。田英章與其兄田蘊章的墨跡,結體嚴謹,婉麗平和,點畫精妙,規範俊美,準確地說,其楷書己經達到了今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特別是田氏家族的歐楷俱是標準的工楷,也被稱為田氏楷書,對時下一般書法愛好者來說,恰好比是看不見巔峰的高山,望不盡邊際的大海。

田英章與田楷書法:明珠璀璨耀中華

德藝雙馨育後人

書學有道,楷法無欺。近些年,針對社會上出現的違背傳統,鼓吹狂怪,肆意“創新”的醜陋現象,田英章時常是嬉笑怒罵,深惡痛絕。他曾不止一次地在新聞媒體上大聲疾呼:“中國書法已處在中國歷史最低谷”! 田英章身體力行,經常深入到基層指導講課,傳授書法知識,普及傳統文化,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在他的帶動影響下,全國各地掀起了學寫規範字的熱潮,特別是中小學生紛紛臨摹田老師的範本或歐陽詢的字帖。到目前,全國已建起田英章書院75家,各地下屬分院總計達6O餘家。

2014年,筆者有幸成為田老師的學生。在北京接受田老師手把手的教育。田老師每節課親臨現場,親手為我們“正腕”,在接受書法技能培訓的同時,也學到了田老師為人和善,慷慨大方,處事低調,不激不厲,爽朗幽默,溫良寬厚,平易近人的風格。

記得有個三伏天的下午,黃驊市有兩位書友慕名想見田老師。開車趕到北京後因堵車延誤了時間,田老師己經下課,該回家休息了。可聽了我的來電,告訴我們彆著急。他竟在教室裡等了近兩個小時,待我們趕到後,他不急不躁,如沐春雨,談笑生風,一直送走了我們才回家。此情此景,令我終生難忘!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田老師有句名言:以書揚德,以德養書。他老人家真的做到了。

做為田英章老師的學生,我作了一幅對聯相贈:英才百代興文脈,田楷千秋著錦章。

田英章與田楷書法:明珠璀璨耀中華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原國家人事部幹部,先後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書法研究生,中國楷書網名譽壇主,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書法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國學社顧問。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書》高級書寫員、原國家人事部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首任會長、歐陽詢書法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