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為網站“打義工”或成歷史

4月9日,一個真正將粉絲經濟與每位作者收入掛鉤的資訊平臺——《共贏資訊》在京正式上線,標誌著互聯網公司和作者之間的利益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


文化人為網站“打義工”或成歷史


來自《共贏資訊》傳播的信息顯示,該平臺將拿出每年利潤的50%分配給所有簽約作者,分配方式主要考核兩個維度,一是作者的粉絲量在平臺上的比重;二是文章的評論閱讀比在平臺上的比重,有效避免了唯流量論給作者和公眾帶來的誤導。同時,這種做法解決了互聯網享受作者給帶來的粉絲紅利,而作者卻是義務勞動者,這種不公平的問題獲得了突破性地解決。

從互聯網一誕生,人們就不斷為互聯網提供免費的資訊,一開始,人們更多是一種對互聯網的新鮮感,是一種獲得了不經過媒體即可與公眾溝通的快感。而網站回饋給這些作者的是:“你出名了”,“是網站為你提供了出名的機會”,“網站為你提供了免費的交流機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更希望能夠享受到自己為網站創造的粉絲經濟的紅利,對為網站“打義工”的不平等關係越來越不滿意,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共贏資訊》誕生了。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意味著作者免費為網站提供資訊的時代結束了,文化人免費為網站打工的歷史結束了。

就媒體的發展而言,目前中國媒體的碎片化已經幾乎發展到了極致,被學者稱為“粉末化”,《共贏資訊》顯然提供了一個由“粉末化”向“再中心化”轉變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下,過於分散的自媒體將聚集在一杆大旗下,從而形成新的強勢媒體集團,甚至可能改變多年來形成的流量入口關係。在這個平臺上,一些新人或因發表了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粉絲量因此暴增,從而引起社會的關注,進而比傳統的網站更容易出名。或者說,《共贏資訊》具備一定的自動“造星”功能。

據介紹,在傳播的表現形式上《共贏資訊》和《今日頭條》等平臺沒有本質區別,也不具備特別的或超人的技術,唯一的也是最明顯的區別在模式上。正因為《共贏資訊》是一種可以給作者帶來實際利益的模式,因此在模式上具有明顯的創新性,所以有企業家將《共贏資訊》的模式稱之為“準合夥人模式”。


文化人為網站“打義工”或成歷史


有消息顯示,《共贏資訊》的發起人和投資人管學軍是中國汽車界著名媒體人,在汽車界已深耕40年,從最開始當汽車修理工,然後到原北京汽車摩托車聯合制造公司的流水線上當工人,之後轉戰《中國經營報》等諸多媒體,並曾就職於中國汽車工業諮詢發展公司,在汽車業界可謂履歷豐滿。2008年他放棄《中國工業報》首席記者的職位,毅然“下海”創辦了《選車網》,致力於為公眾選車提供服務。儘管《選車網》在業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始終擺脫不了文人羞於談錢的問題,導致《選車網》業務難以做大。2018年他發誓,要為天下羞於談錢的文化人創建一個大平臺,使之成為天下文化人共創、共贏的平臺,成為沒有圍牆“作者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