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4月9日

位於老城區康樂巷33號的

《新洛陽報》舊址紀念館

暨洛陽新聞博物館建成開館.....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好的消息,因為為了這座破廟,我曾多次呼籲保護,總算有了結果。

館內展陳的諸多文獻資料

生動再現了《新洛陽報》

創刊經過及寶貴精神財富.....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1948年4月5日,陳謝兵團第二次解放洛陽,千年古都從此回到人民手中。

為了宣傳黨的政策和解放戰爭形勢,恢復和發展生產,動員群眾支援前線,中共洛陽工委在洛陽解放當天就決定創辦自己的報紙,並從陳謝兵團調來錢抵千、艾柏、趙慎應等人開始籌備。

當天下午,趙慎應來到洛陽縣前街(今老城區民主街),奉命接管國民黨開辦的舊《洛陽日報》。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他找到排字工人任中龍,請他把工人們叫回來。第二天,工人藍玉傑等人陸續回到報社。舊洛陽日報社的設備在戰爭中丟失、損壞,工人們想方設法,用木刻字代替缺失的鉛字,用剪刀代替鍘刀,記者、編輯們積極採寫稿件、設計版面。

沒有電臺,大家就用收音機抄收新華社播發的口播新聞。

經過3天的緊張準備,《新洛陽報》於1948年4月9日正式創刊出版,由此也宣告了河南省首家中共地方黨委機關報的誕生。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新洛陽報》創刊號,在醒目位置刊登了陳謝兵團領導陳賡、謝富治的題詞:“為人民解放而戰。”.....

2018年10月,洛陽日報社在市文物部門指導下啟動了館址的規劃設計、修繕保護、史料徵集等工作。---修繕期間,我曾去過兩次,很開心這個“三官廟”被保護的利用。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紀念館共設兩個展廳,分為“河洛報業 初露崢嶸”“古都春曉 雛鳳清聲”“忠誠團結 創新擔當”三個部分,分別展現洛陽近現代報刊史、《新洛陽報》創刊出版歷程和洛陽日報建設新型主流媒體新篇章等。

我的姑姑家就在這裡居住,看到三官廟成了危房要倒塌心裡很難受,我多次呼籲修繕這僅剩下兩間快要倒塌的市級文物。總算有結果啦,文物與博物館結合,既保護也展示了洛陽的新聞歷史,這是多好的一件事兒啊。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鏈接:三官廟又稱延福宮,據《洛陽縣誌》記載:“大明弘治二年(西元1489)伊王建,內祠三官,範銅為像。”俗稱銅三官廟後改為延福宮。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到了大明嘉靖皇帝時因其崇信道教,在北京重修大慈延福宮,此時朱元璋的第七代孫、世襲伊藩王朱典模在洛陽大力推崇道教。強佔農田出資修建道場延福宮,並請上清宮道士張玄慕來幫助建宮。延福宮為伊藩王府家廟,只對河南府官吏開放。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天官節,七月十五地官節,十月十五水官節,河南府大小官吏和伊王及家人都集體到延福宮祈福迎神。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三官廟原建築有三官殿、三清殿、後殿、玉皇閣,廟前有戲臺等。如今明代的三官廟建群僅存後殿一座,其他建築遺址現為居民樓房。佔地約130平方米。這座快要坍塌的殿宇竟然還是:洛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想要絕對恢復“三官廟”已經不太可能了,目前這樣的修繕保護,我已經非常滿意啦。

我呼籲多次的“三官廟”保護有結果變成了洛陽新聞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