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真正的劍法,還原古代真實的戰爭場面!

說起劍法,很多人想起的可能是武俠小說或影視作品裡那些神乎其技的描寫。實際上,現實中的劍法並非那麼奇妙,如明代吳殳在其著作《手臂錄》中提及劍訣所說:"長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長兵進退手已神,短兵進退須足利,足如舞兔身如風,三尺坐使丈八廢。"可見劍法的精髓在於步伐急促、近身而擊,直來直去並不帶點花哨。 吳殳在《後劍訣》中又說:" 劍術真傳不易傳,直行直用是幽元。若唯砍斫如刀法,笑殺漁陽老劍仙。"可見大開大合的劈砍與其說是劍法,還不如說是刀法更準確一些。 劍法的關鍵在於如何迅速地接近對手,迫使對方無法脫離自己的攻擊範圍,進而壓縮對方的移動和攻擊範圍。如果以日本劍道技法來形容的話,就是"切入一攻擊—殘心"的連續動作。突入合適的攻擊距離是用劍的不二法門,畏懼退縮對於劍手來說是最為致命的弱點。不畏對方的刀刃,突破其防禦尚能活命,而一旦退卻便是萬劫不復。

聊一聊真正的劍法,還原古代真實的戰爭場面!

劍相對於其他武器勝在靈巧。儘管劍在劈砍方面並不落下風,但是其戳刺的威力卻更在劈砍之上。同時我們]應當注意,無論劍的形制和長度如何變化,可以單手或者雙手靈活使用這點一直是劍類武器必備的要點。這便要求劍在刺擊和斬斫兩方面均需有優秀的表現。這一要求也被延續自漢環首刀的唐代橫刀所繼承,並流傳至日本,融入日本劍道的技法之中。

聊一聊真正的劍法,還原古代真實的戰爭場面!

除了傳統的劍法外,從匕首演化而來的劍同樣具有投擲這種出其不意的攻擊方式。在戰國時代,便已經出現了在匕首篇中說到的"蘭子弄劍"的故事。"飛劍"在當時是一種獨特的實戰技藝, 而非後世我們所謂"踏劍虛空"的幻想。與畫聖吳道子、 "草聖"張旭並稱"開元三絕"的裴旻便擅長飛劍。其中裴旻劍術神乎其技,在走馬如飛中,擲劍入雲數十丈,依然可以穩穩地用劍鞘接住落下的寶劍。這等技藝也並非獨見於此,在宋太宗時代,這種"舞劍"技藝多為鼓舞士氣而在軍中盛行。在當時劍已經成為一種表演性的武器,而非用於上陣搏殺的實戰兵器了。明代成宗猷的《單刀選法》中也記載有從日本倭寇傳入的"扔刀入空"等技法,據稱是唐代傳入日本而後反向流傳回來的。

聊一聊真正的劍法,還原古代真實的戰爭場面!

上面說到的大多是個人劍法的使用,要論及在戰陣中用劍,其作為戰場主流兵器時戰爭的主要形態是我們不能不考慮的客觀因素。著名的《戰國水陸攻戰圖》給我們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戰場。圖上武土都佩戴劍作為副兵器,但站在後排的弓箭手或使用長杆兵器的戰士並沒有拔劍。使用長劍的都是在第一線進行激烈肉搏的勇猛 士兵,甚至有手中雙持戈劍或捨棄戈而只持短劍殺敵的畫面。

聊一聊真正的劍法,還原古代真實的戰爭場面!

因此可知,戰場上用劍的基本都是一線最精銳的士兵,近身格鬥是用劍的關鍵。劍的長度和便於戳刺等特性,對於勇猛而又技巧嫻熟的戰士來說,在對攻中甚至可以單純依靠靈活的移動來制敵,捨棄戈而拔劍奮進的武土形象便是其代表。但搏命的突擊並非什麼情況都是如此,在攀梯而上的強攻中便需要配合盾牌來進行防禦,並非僅靠悍勇就可以成功。

就如《戰國水陸攻戰圖》中所展示的一樣,劍之利在險在疾。相對僅戈頭有殺傷力的戈而言,劍的殺傷範圍更廣,使用也更為靈活,但是卻需要更加貼近敵人。我們可以在圖上看到,幾乎所有拔劍在手的人都保持著一種前衝姿勢。在這種姿勢中,劍手使用刺擊和砍削這兩種格鬥方式是最為有效的。

聊一聊真正的劍法,還原古代真實的戰爭場面!

劍又被稱為"直兵",《晏子春秋》中記載崔杼在殺了齊莊王后威脅其他將軍、大夫時言道:"有敢不盟者, 戟拘其頸,劍承其心。"可見當時劍戳刺的威力更勝於砍削,一擊便可以制敵。但是在戰陣中這兩種格鬥動作都不能做得很大,持劍左右遊走或者大開大合地劈砍都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做不僅會導致周圍同袍受到影響,同時閃開的空當極有可能被對方的銳卒突破而入,從而導致整個陣線的崩潰。因此"有進無退"便可以說是劍陣劍法的真諦。對劍手的掩護並非依靠劍手自身或手中的盾牌,而是依靠後面手持長柄武器同袍的支援。只有戰陣整體配合緊密,前後一致直行而進才能攻破敵人陣線。另外我們也可以在圖上看到,除了格鬥外,割取首級的人也是持劍在手而非使用其他武器,可見劍在給予敵人最後一擊上也是作用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