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居街“有氧街區”開放,老人孩子有地兒去

再過幾天,西城區廣外街道紅居街社區的“有氧街區”就將開放,街坊鄰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民服務。

“有氧街區”位於紅居街13號翔峰大廈地下二層,前些年這裡曾是群租房,2016年被清退。閒置的空間經過一番改造,如今已換了新模樣,變身為融黨建活動、社區公益、養老為老、老年大學、健康諮詢、早教、課後託管、藝術培訓、場地租用於一體的社區綜合服務空間。

北京紅居街“有氧街區”開放,老人孩子有地兒去

閱讀空間 資料圖

地下室變身公共空間

翔峰大廈的地下二層曾被隔成大小不一的隔間出租。2016年,這些群租房被徹底清退。如今這片空間已成為服務空間:整潔、明亮、頗有設計感,還安裝新風系統,各項便民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背靠著服務檯就是一大片免費閱讀空間。百餘平方米的“書香時刻”閱讀區內,居民可在這裡盡興閱讀。與之相鄰的“漂流書屋”“漂流玩具店”兩個公益項目,是專門為小朋友們開闢的繪本分享區、玩具分享區,小朋友只要捐贈一本圖書或一個玩具,就可以成為這裡的永久會員,分享更多繪本和玩具。

兒童活動區和老年課堂裡,居民也是絡繹不絕,各得其樂。此外,“有氧街區”還設計出琴房、舞蹈室、早教室等,大的百餘平方米,小的僅十多平方米。

問需於民 共建共享

紅居街社區常住居民上萬人,是附近規模較大的社區。自翔峰大廈地下群租房騰退改造後,究竟要搭載哪些服務項目,街道社區就問計於民。近3000份問卷一統計後,答案就來了——大夥兒反映最集中的就是“一老一小”問題。

紅居街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朱穎一直參與居民需求的摸底,她說社區常住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明顯,失獨、空巢等問題較多,早教、幼托、課後託管等也都是居民呼聲最強的。摸準了居民需求,街道社區就照方抓藥,把“一老一小”這“兩頭”人群當成重點服務對象。

“有氧街區”採取的是共建模式,即街道租下地下空間,轄區內企業投資、建設、運營,社區居委會、社區團體也都參與進來,擰成一股繩兒為居民提供服務。

分時共享 “三償”服務更多樣

“有氧街區”由第三方提供服務,怎麼長期持續下去是關鍵。這一點,就需要運營方實現盈利平衡。據介紹,“有氧街區”服務將分時段、分項目採取有償、低償和無償三種服務模式。

最基本的社區服務,如社區黨建活動,為社區文化團體提供訓練場地、藝術指導,舉辦各類社區文藝、科普、志願者、健康講座等公益活動,都是無償使用的。

而對成年人藝術培訓、早教、課後託管等服務,則按照略高於成本價的方式定價,即所謂的“低償”。而對一些聲樂、舞蹈、器樂培訓等,則採取市場化定價方式。“有氧街區”負責人黃河大致算了一筆賬,如果把這“三償”服務結合起來,既能滿足居民不同層次的服務需求,同時也能讓運營方適當盈利,讓服務能持續開展下去。

從服務時間段來說,上午9點到下午4點這些時間,絕大部分場地都向居民免費開放。到晚上時段,運營方可利用這些空間做一些聲樂、舞蹈、美術、機器人編程等盈利性非學科培訓項目。這樣就能做到對地下空間的分時共享,充分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