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這麼評價過一位華人:“如果這位中國人的商業帝國實現第二次轉折,世界上就不會有微軟了,我可能如今只是在某個地方做教師或者律師了。”

這位被比爾蓋茨如此高看之人,名叫王安。

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王安,80年代身家超20億美元,被稱為“電腦大王”,美國富豪榜排名第五位,曾被頒發總統自由勳章。在當時,美籍華人王安,在電腦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時至今日,微軟、蘋果在呼風喚雨,而它們的老大哥王安電腦公司,卻早已銷聲匿跡。

王安於1920年出生於上海,曾在桂林山地研究無線電通訊設備,為抗日戰爭做貢獻。後來抗日勝利,他被公派到美國學習,後考入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曾在上學期間想去IBM兼職,結果面試時因為自身是中國人,慘遭面試官羞辱,“IBM是美國最好的企業,不適合你,你應該去汽車修理廠試試”。受到侮辱的他又回到了哈佛繼續讀書,只用3年就拿到了應用物理專業碩士和博士兩個學位。

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簡單介紹一下IBM:IT公司,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又稱萬國商業機器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全球僱員 30多萬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稱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簡稱IBM。

(對於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作者對此有9年的處理經驗,招人難、留人難、股權分配、合夥人制度等等等等,如果讀者您對此方面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問題,都可以關注作者並私信作者,作者會對您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還可以無償為您提供一份作者經過幾年經驗整合編輯的《員工動力工具包》,如果對此有興趣或者有問題,請私信作者一句“工具包”,作者會立刻對您進行回覆哦!)

後來他被“電腦之父”霍華德.艾肯招入了計算機實驗室,他在實驗室學習了很多知識,同時自身的才能也逐步綻放,當時因為“Mark I”(世界第一臺大型計算機)太大太沉了,急需小巧一些的存儲設備,當時霍華德團隊研究好久都不能解決,可王安僅加入不到一個月,就成功找到了解決方案並研究出了磁芯存儲器。在此後20年磁芯存儲器都是計算機的主要部件,可以說當時的王安就已經打開了一個時代的大門。隨後霍華德提出為王安升職加薪,可王安卻選擇了離開,他心裡想著,自己是中國人,他要為這三個字爭口氣。

1951年,王安拿著600美元的啟動資金租了個車庫,王安實驗室正式成立。

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當時王安只賣一款產品——磁芯,而每一個磁芯,都是王安自己手工加工完成。就因為這個磁芯,IBM又主動聯繫王安,讓王安去兼IBM高級顧問,王安答應了之後發現,其實IBM只不過是想要磁芯的技術罷了,甚至IBM開價,250萬美金買此專利。想到實驗室急缺資金,王安答應了,可誰想到,IBM發現只有他們一家想要這個專利,沒有競爭對手,又把價格降到50萬,甚至在最後交易的時候,又砍了10萬,相當於最後這項劃時代技術,只被賣出40萬美元。IBM最後留給王安的,是支撐他實現自己靈感的40萬啟動資金,與刻骨的恨意。

1955年,王安計算機公司成立。

有了資金,王安的靈感一項項的被研發出來紙孔式記錄儀、自動打字機...其中還包括了1964年問世的“洛賽”臺式電腦。它是現代電腦的雛形,功能強大、操作簡單,還能在上面編程。問世後很快在各大企業間普及,華爾街成批的換上了“洛賽”。

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在洛賽的帶動下,王安電腦營收激增,2年翻了3倍,1967年銷售額達到690萬美元。因為擴張速度過快,王安決定發行股票來償還債務,上市當天,12.5美元的發行價當天就攀到40美元!王安事後曾說過“當時我們的資本淨值大概為100萬美元,僅僅過了一夜,資本總額就達到了大約7000萬美元”。

隨後他又將目光放到了白領身上。在當時,美國白領們使用的還是老式打字機,辦公效率很慢,於是他開始研究辦公系統。1971年王安推出1200型計算機,1976年,在1200型計算機的基礎上推出了WPS。在辦公領域,無疑是扔進去了一枚炸彈,就像用習慣了諾基亞的人卻忽然看到了蘋果手機一樣,通過這款產品,人們可以看著屏幕,在上面編輯文本,還有檢索功能,這在當時簡直不可思議。

據當時報道,時任IBM的董事長因為心肌梗塞住院,在報紙上偶然看到此消息後對助手大發雷霆,怪其沒有早點通報消息,一通大罵後當場暈倒在地。

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1976年,全美推廣WPS,上至白宮下至小企業全部用上WPS,當年王安電腦營收超1億美元。

就這樣王安電腦在七八十年代一路擴張,成為電腦界霸主。王安還忘不掉當初IBM給自己留下的屈辱,同時也自豪如今的自己已經可以正面抗衡IBM,王安曾在報紙上打出廣告“試試我們的產品,忘了IBM”

1986年,是王安最輝煌的一年,美國政府就世界範圍內美軍空軍基地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公開招標,王安擊敗包括IBM在內的所有科技企業,拿下了4.8億的合同。

1986年7月,他被選為全美最傑出的12位移民之一,位列榜首,從里根總統手上接過了“總統自由獎章”。這個獎章,自1963年頒獎以來一共只有3位華人獲得過。

1986年10月,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還受到了鄧先生的接見。

隨後,王安入選美國發明家名人堂,成為與愛迪生齊名的發明家。

1986年王安電腦營收超30億美元,個人身家20億美元,美國富豪榜排名第五,是當之無愧的華人首富。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為華人狠狠的爭了一口氣。

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但誰也想不到,王安電腦如流星般閃耀的同時,也同樣如流星般短暫。而毀了王安大半輩子心血的,就是另一個時代的開拓者——史蒂夫.喬布斯。

喬布斯的蘋果一直致力於個人電腦的開發,可王安則認為“搞個人電腦?聞所未聞的荒唐事”。因為判斷錯誤,導致接下來幾年王安電腦並沒有參與進個人電腦的競爭中,而IBM則在此已經先行一步。後來驚覺自己判斷失誤的王安急忙投入精力研發個人電腦,很快研發出了比IBM速度更快更好的個人電腦,當所有人都以為王安將再領風騷時,王安又走錯了一步:敵對IBM。

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在當時IBM憑藉先發優勢,早就在個人電腦領域培養了一大批兼容自己設備的廠商,而王安放不下之前在IBM受的辱,產品拒絕兼容IBM。在當時的情況,完全可以說跟IBM對著幹,就是跟整個市場對著幹,失去先機的王安電腦公司這一輪較量慘敗。王安電腦公司猶如雄獅遲暮般,逐漸走向沉寂。

1988年,由於身體原因,王安把企業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王烈。與王安相比,王烈就差的多了,一點成績沒有,完全不能服眾,接手企業第一年就虧損4.24億美元。眼見新的掌舵人如此不堪,公司儲備的人才與眾多精英高管紛紛離開。1988年,無奈的王安只得請職業經理人管理公司,但很遺憾,因為王烈之前一系列的錯誤操作,已經讓公司失去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商業帝國迅速坍塌。

這位華人,差點逼得比爾蓋茨去做教師,最終卻敗於喬布斯之手

1990年,王安因食道癌,在馬薩諸塞州立總醫院帶著強烈的悲涼與不甘去世,享年70歲。

2年後,王安電腦公司正式向美國聯邦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一代傳奇就此落幕。

(對於員工管理與團隊打造,你是否苦於找不到方法?作者從事企業管理諮詢、團隊激勵、團隊建設9年時間,有不少案例和經驗,提供招人、留人、激勵人等問題的解決方案,如果有問題歡迎來諮詢作者。

另外,作者9年總結整理出了一套《企業管理工具包》(包含:企業管理八大經;中高層激勵工具:股權激勵模型、合夥人協議等;基層激勵工具:八大提成制度、績效、晉升、員工價值觀評價系統等)

只要關注作者以後私信“工具包”三個字,即可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