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把自己的姓做国号的霸气侧漏的陈霸先!

梁武帝萧衍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做梦梦见他颍水旁的小山丘上跌到了,跌倒时还看见金佛落地白鹿环绕,于是大建寺院,还手抄『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祈求平安!岂不知,这年有个很平凡的家庭出生了一个注定不平凡的男孩。这个男孩后来改名陈霸先!

陈霸先出身低微,幼时家境说好听点就是贫寒,但是就是这个贫寒子弟却好读兵书,同时打鱼练武,兴趣广泛。长大后在乡里也算个有点能耐的人了。可能呢能耐大了,所以没有像现在大学生们打破头争取那样就做了乡间里司(就是村官)。

但有能耐的人一般都志向高远,志向高远的他岂能甘心在小地方埋没一生!

他觉得,要理想,就必须要离乡。

于是他又开始北漂——北上到京城建康,当上了油库吏(油库仓管),后来又担任了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之侄)的传教(传令兵)。

(这段经历请查阅本人以前的文章《起自微末,达于青紫,陈霸先成为陈朝的开国之君之前的坎坷经历》,在这里就不再祥诉了)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对陈霸先完全无视,只有萧映对他非常赏识:此人前程远大!

历史上唯一把自己的姓做国号的霸气侧漏的陈霸先!

陈霸先

公元540年,萧映出任广州刺史,萧映在去岭南时也自然会想到熟读兵书的陈霸先。

因此他提拔陈霸先为中直兵参军(军事参谋),把他带到了岭南。

这一年,陈霸先已经38岁。

陈霸先不负所托,一到岭南很快就平定了两个县的叛乱,萧映见他出手不凡,马上又给他升官,任命他为西江督护(西江军分区司令)、高要(今广东肇庆)太守。

随后杜僧明、周文育等人起兵反叛,围攻广州,要杀死萧映和萧谘。陈霸先一出马九又迅速平定了叛乱,生擒了叛将杜僧明和周文育。

杜僧明和周文育都有万夫不当之勇,陈霸先对他们十分欣赏,便倾心结纳,想收为己用。

也许是他天生具有领袖魅力,也许是他天生善于化敌为友,两人都被他的诚意所感化,从此对他死心塌地,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这一战,陈霸先立下大功——救了皇帝两个亲侄子的命,梁武帝对他大为赞赏,便加封他为直阁将军,赐子爵,并派画师为其画像,他想要看一看这位威震岭南的将领究竟是何许人也。

在当时,这算得上是无比的荣光——估计跟如今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差不多。

几个月后,萧映在广州病死,陈霸先亲自护送其灵柩北上,准备送回建康安葬。毕竟没有萧映对他的赏识,就没有他的今天。对萧映的知遇之恩,他永志不忘。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又把他留在了岭南!

交州叛军首领李贲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他自称越帝(越南史书称其为李南帝),国号万春,定都龙编。

545年),梁武帝下达诏命任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陈霸先返回广州,召聚将士,备办军资。陈霸先与杨日票等征讨大军于十二月抵达交州。经过三年苦战,终于除掉了以李贲为首的地方分离势力,收复了交、爱、德、利、明等数州(约今北越全境)。太清二年(548年),加授督七郡诸军事。(详情请查阅本人小作《陈霸先霸气侧漏让越南史籍第一个真正的政权领导李南帝变为罹难帝》这里不作祥诉)

历史上唯一把自己的姓做国号的霸气侧漏的陈霸先!

李南帝

梁朝能够平顶越南叛乱,重新夺回交州,毫无疑问,陈霸先是最大的功臣。

然而梁武帝除了给他加了振远将军,都督七军诸军事的虚衔外,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封赏。他依然原地踏步,继续担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连一个州刺史的职务也没有得到。

由此可见,在注重门第的梁武帝手下,一个寒门庶族要想出人头地,该有多么困难!

如果没有侯景的出现,也许陈霸先只能以太守的身份终老边疆。

然而陈霸先依然没有泄气,他依然每天练兵、读书,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他知道,永远不能在没有机会的时候放松,否则就永远都没有机会。

砒霜,对很多人来说是毒药,然而对某些人却是良药。

梁太清元年(548年)八月十日,侯景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借口起兵于寿阳,兵力约有8000人,正式揭开“侯景之乱”的帷幕。

侯景发动叛乱,对很多人来说是百年一遇的灾难;然而对已经46岁的陈霸先来说,却是他千载难逢的机会。

消息传到岭南,陈霸先马上准备率军勤王。

历史上唯一把自己的姓做国号的霸气侧漏的陈霸先!

侯景之乱

然而有人挡住了他的去路——他的顶头上司广州刺史元景仲。

元景仲本是北魏宗室,因此受到侯景的拉拢,在广州响应侯景。

陈霸先立即出兵,宣布讨伐元景仲,然而作为一个小小的太守,他手下的兵力并不多,仅有数千人,如何能打败手握重兵的元景仲?

在一般人看来,太难,比上天还难。

但在陈霸先看来,容易,比上床还容易。

陈霸先只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元景仲勾结贼人,阴谋叛逆,朝廷命曲江公萧勃为新任刺史,大军马上开到!

这句话犹如原子弹一样威力巨大,一下子把元景仲从朝廷重臣变成了非法逆贼,从人人敬畏变成了人人不齿,从重兵拱卫变成了众叛亲离,其部下很快就一哄而散,元景仲成了光杆司令。

眼看大势已去,元景仲走投无路,无奈只能自缢而死。

陈霸先率部进驻广州,并迎接原定州刺史萧勃(梁武帝的族侄)为广州刺史。

接着他又平定了始兴郡(今广东韶关)等地的多处叛乱,声势大振。

随后他驻军于始兴,招兵买马,准备北伐,当地豪杰侯安都前来归附,后来他成为陈霸先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

然而萧勃对一心只想割据岭南,因此不仅不支持他,反而对他百般阻挠。

萧勃甚至写信骂他:你小子真是不识时务,吃地沟油的命,操宰相的心!

衣服穿了不适要扔掉,女人对自己不忠要甩掉,上司对自己不好当然也要毫不犹豫地炒掉,陈霸先下定决心撇开萧勃,重新为自己找一个领导。

找谁呢?

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把宝押在实力最强的湘东王萧绎身上。

于是他派遣使者去江陵与萧绎联络,表示愿意受他节度。

有人入伙,萧绎当然求之不得,他立刻加封陈霸先为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公元550年正月,陈霸先在始兴正式宣布起兵勤王,讨伐侯景。

历史上唯一把自己的姓做国号的霸气侧漏的陈霸先!

起兵勤王

此时的赣粤一带,军阀四起,土匪遍布,陈霸先想要打开北上的通道,谈何容易?

刚翻过大庾岭,陈霸先就遇到了第一个拦路虎,南康(今江西南康)土豪蔡路养和他的两万兵马。

两军在南康城外相遇,随即爆发了一场恶战。

蔡路养的妻侄萧摩诃年仅十三岁,骁勇无比,史称其“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

激战中陈军猛将杜僧明的坐骑被萧摩诃击伤,杜僧明坠马倒地,被敌军团团围住。

千钧一发之际,陈霸先亲自率军杀到,救出杜僧明,还把自己的战马送给他,杜僧明信心大振,再次率数十人冲入敌阵,所向披靡。

萧摩诃再勇敢,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挡住陈军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徐度等骁将的轮番冲击,最终蔡路养全军覆没,小将萧摩诃则被陈霸先收降。

随后,陈霸先乘胜进驻南康城。

此时,已经暗中投靠侯景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了大皋口(位于今江西吉安)。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李迁仕专门派人去征召自己的下属高凉(今广东高州)太守冯宝。

冯宝的妻子冼英(史称冼夫人),世为当地俚人(据说就是现在的壮族)首领。她对自己的丈夫说:李迁仕故意装病不肯勤王,却大肆招兵,还大量打造武器,一定是要图谋不轨,他这次召你去,肯定是要拿你做人质胁迫我们出兵。陈都督这个人天纵英才,当世无人可比。此行他必能平贼。咱们应该联络各地的朋友,多多出钱出粮,支援他成就大业。

冯宝和 冼夫人假意应招到了大皋口后随即对李迁仕大打出手,李迁仕猝不及防,哪里抵挡得住,只好仓皇逃往宁都(今江西宁都)。

大皋口很快就被冼夫人占领,随后她迎接陈霸先进城。

有了冼夫人和其他岭南地方豪强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陈霸先如虎添翼,半年后,他攻占宁都,擒斩李迁仕,随后遣使向萧绎报捷。

萧绎改封陈霸先为江州刺史,命他沿赣江继续北上,向江州进军。

因为萧绎现在迫切需要他的支援。

历史上唯一把自己的姓做国号的霸气侧漏的陈霸先!

侯景

这段时间,萧绎和侯景在长江中游正打得难分难解。

陈霸先于大宝二年六月发兵南康,沿赣江北下。八月,陈霸先准备与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

陈霸先发兵南康时,梁国战局发生了转变,萧绎部下大将王僧辩、胡僧祐、陆法和等,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击败侯景主力,任约、宋子仙被擒,侯景从攻势转为守势。

大宝二年(551年)七月,侯景废梁简文帝萧纲,立梁豫章王萧栋为帝。十月杀萧钢,十一月又废萧栋自立为帝。

在侯景称帝仅仅三个月以后,也就是公元552年2月,王僧辩率大军顺流而下,与沿赣江北上的陈霸先在白茅湾(今江西九江东)会师。由此开始了王僧辩与陈霸先相亲相杀的一段缘分!也开始了灭侯景,击北齐,定四方,争霸天下的波澜壮阔的帝王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