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取消限购?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限制,中国城市格局迎来新变化


间接取消限购?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限制,中国城市格局迎来新变化


中央一小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步。

昨天傍晚,发改委发布官方红头文件——《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说到:大城市要加速打破户籍制度的壁垒,在不同城市间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当然,文件也旗帜鲜明的指出,要重点助力农民工洗脚进城,以及帮助有学历的人落户大城市。

目的很明确,就是中央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给“零门槛落户”时代的到来提供助推器。

毫无疑问,在这影响上亿人的大决策背后,无疑是一场大洗牌。它既是现阶段中国既有城市发展格局的大洗牌,也是中国社会底层运行逻辑的大洗牌。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红头文件背后,命运与之息息相关的中国楼市更是暗流涌动。

有人说这份文件的出台是中国四十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此番说法是否言过其实先按下不表,但可以肯定的是,发改委的这一纸宣言无疑勾勒出了中国未来政策的发展脉络。


间接取消限购?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限制,中国城市格局迎来新变化


户籍壁垒强势破冰,大城市零门槛落户开始提速

根据发改委文件,政策发展指向了四个方向: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四个方面重点任务。

首先来看第一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文件中,与之配套的政策是——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文件是这么说的: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也就是说,除了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之外,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放宽落户限制。

说一千道一万,传递出来的政策深意只有一个:在城镇化日趋深入的当今,户籍城镇化也要与之同步。

再通俗一点来说,高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户籍壁垒彻底破冰。

从2000年-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36.22%上升到了58.52%,但是我国的城市户籍率,两者相差18.87%。

这个人为制造出来的现实割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农村人口被限制迁移到城市,城乡的二元割据造成了事实上的结婚看户籍高彩礼;很多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养老金标准的不统一,更是直接造成了社会矛盾。

于产业而言,这也造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粮食价格便宜,工业消费品贵,用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再加之广袤的农村劳动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力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浪费。

故而早在2016年,中央就明确要求,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年均转户1300万人,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5%。

可以预见到的是,随着各个城市落户门槛的放开,零门槛落户”必然主流趋势,在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户籍将不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门槛。


间接取消限购?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限制,中国城市格局迎来新变化


中国城市格局大洗牌,城市集群必将成为主流11

与之一同而来的,是城市格局的大洗牌。

在发改委的文件中,还提出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两个方向。

什么意思?说穿了,这是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路线的争议做出了政策回应。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一直有两种路线之争。一种是发展大城市,一种是就地城镇化发展中小城市,两种路线打架很厉害。

而这一次发改委提出的加快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好,还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也罢,都旗帜鲜明的宣告了:

中国自古以来的限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思路,成为了历史。

这一点,发改委文件也明确说明了:中心城市未来将在城市圈规划、运作中将发挥“牵头”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将正式步入2.0时代,即全面推进大城市发展的新时代

这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成渝都市圈就是例子。

此外,这次上面还首次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一些中小城市走向破败将成为必然。

大胆断言一下,三四五线城市已经基本没有啥翻盘机会了,未来大批人口会继续向省会转移。所以,相当一批村镇被废弃,只是时间问题。

以往中国在农村都是主张小农经济,但这样不能形成产业。解局君认为上面要收回土地、集中生产、以此带来更大的财富。

而放开户籍就是一个机会。随着农民进城,又会形成巨大的购买力,拉升很多产业,来继续推动城市高速发展。

这样既可扩大内需、又可以整合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间接取消限购?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限制,中国城市格局迎来新变化


对楼市影响几何?

众所周知,楼市的长期发展需要人口支撑,有了人口才能带动消费、消化楼市库存。

中国楼市从2017年调控至今,已经2年多了,房价也回落很大。

虽然上面又提出了因城施策,但是不能改变楼市大局。同时,未来一段时间,楼市监管还是主基调。

所以解局君认为:户籍松绑是对楼市是一个重大利好,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剧楼市的分化。

从政策上看,人口越少的城市户籍制度松板的越快越彻底,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基本没有松绑,因为一线城市不缺人才。

这说明上面是要让四五六线小城市的人往二三线楼市走。

结合此前二三线城市的抢人大战就不难理解了,虽然户籍松绑让这些承认的抢人政策变成了一纸空文,但是说明上面一直要保留一二三线城市,逐步淘汰四五六线小城。

从二三线城市的城市群,甚至说再搞出几个一线城市来,也不无可能。

而且这次上面重点强调了哈长、长江中游、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天山北坡、滇中两个边疆城市群的发展。

显而易见,这些地方都是很有潜力的发展区域,多是二三线城市集中地。试想,人都集中发展了,四五六线城市还有人嘛?

回到主题,有人就有一切。户籍决定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所以大城市楼市有支撑,小城市人走茶凉,最后加剧楼市分化。

其次,户籍松绑既然是利好,最高兴的人肯定是刚需一族。

在限购的时候,很多毕业大学生、高精尖人才、甚至连农民工兄弟都有购房需求,但是各种门槛限制,社保三年、学历、职业……

后来一些城市落户松绑之后,吸引了大批人才,比如西安一年就抢了40万人才。

由此可见,户籍限制是影响刚需落户的关键因素。

但是放松户籍也不是说什么人都要或者是多多益善,城市肯定喜欢人才落户,而人才就是大学生群体嘛。

现在户口变得分文不值了,等于向大众打开了大门。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有思想、有追求,肯定选择机会多、社会公共资源丰富的一二线城市了。

而大批刚需的进场一定会带来住宅的刚需,楼市的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带更多就业机会,那个人会放弃这个机会呢?

最后,上面此举标志着楼市发展从抢增量人口转为了开发存量人口。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上面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开始先到的办法是开放二孩,但是尝试了三年,发展效果不好。

所以上面转变思路,从存量人口上做文章,稳住楼市。

所以上面提出了加速城镇化、让一亿人进城,鼓励一些城市抢人……

本质上就是这个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