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天把為子女犧牲了多少掛在嘴邊是一種什麼心理?

李加洪


簡單來說,是一種內疚感控制的心理。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在做功課,媽媽在旁邊做家務,並不時停下來敲敲自己的背,神情有些痛苦。孩子站起來說,媽媽我來吧。這時媽媽就會說,不用,只要你聽話,媽媽累點沒關係,因為媽媽做的一切都是為你。

這時候,孩子就只好埋頭努力做功課,因為他的心裡有了內疚感。為了逃避這種讓人不舒服的內疚感,他就必須去報答那個使他內疚的人。但是他想幫媽媽幹活的念頭已經被剝奪了,於是他只能想,我要為了媽媽努力學習。

孩子為了迴避內疚感做出了努力學習的行動,而父母就這樣控制了自己孩子的行為——孩子去做功課了,這就是內疚感控制。內疚感控制的結果往往是,孩子經常性地去做取悅或者報答你的事情,而不是原本就是他想去做的事情。這個因為內疚而去做功課的孩子,他似乎顯得很乖很聽話了,但事實上,他學習的動機已經不單純了,而是內疚感控制下,“為了媽媽”所做的行動,而不是他自己想要去學習。

你或許因為孩子聽話而心裡舒服了,但他已經失去自己了,因為他已經沒有空間去做自己了。

如果父母一直以“為孩子犧牲了很多”來激發孩子的內疚感,那麼孩子便會一直處在在內疚與逃避內疚的怪圈中,處在“內疚控制中”,一直在做許多自己不願意,卻必須去做的事情。而孩子的人生本質就因此發生變化:本來是自由追求快樂的過程,現在成了逃避內疚,變成逃避痛苦的過程,整個行程都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宛若背上沉重的十字架,沒有快樂可言。

所以,不要人為地給孩子製造內疚感,尤其是本不屬於他的內疚感。即使你犧牲了很多,那也不應該讓孩子為此買單。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他自己,也才能重新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by 胡慎之


胡慎之心理


不要你錢,那要什麼?除了錢,當然是感情了,也許你對他們的關心有點少了吧。

比如說一個定居國外的子女,聽起來風光,其實其中滋味自己明白,很多佛系的人,對物質生活並沒有太大攀比,而比較注重家庭體驗。

當然也有給你一種家庭責任感的思想,你如果遇到挫折可以打電話給他們,他們給你疏導疏導情緒,畢竟都聽說現在人壓力大,很可能在沉默中崩潰。給你說說為你的犧牲好讓你知道他們有多稀罕你,錢的話你在外面用錢的地方比他們老兩口要多。他們錢夠花,所以堅決不要你錢。

有的人喜歡要錢,有的人喜歡要一些心意的禮物,好拿出去也收一波羨慕,你給錢他們總不能換一萬個說法經常誇你寄錢吧!?

最後,和你反覆強調付出,也許是想要你幫助下你的親人吧,畢竟你如果在外面混的開了,你給你的家族小後生提點一下,讓你的家族能多個渠道提升一下。你的的錢並不能讓一個家庭有出路,

不管是什麼原因,你在家庭的責任和依賴間找到平衡,不用亂猜。有家庭的關心並不一定是要你付出,你不要壓力大。



我的嬌萋十八歲


這是典型的情感脅迫。

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宣洩自己的壓力。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壓力的轉移。當然有這種行為的家長,很多時候會利用情感進一步脅迫子女。

這種表達,也有可能是對子女某些方面表現不滿意的一種宣洩方式。他們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子女的失望。

總之,這是典型的壓力轉移行為。


JIN老師的深刻心理


有種心理學上稱之為“控制錯覺”,即,人們傾向於把外面世界看成是有組織的、有序的、可控的,然後高估自己對局面的控制能力——就算你的理性知道這不可能,你仍然會下意識地這麼做。


亞里士多德叔叔


恨鐵不成鋼卻又無可奈何的焦急心理。


夏天119200126


我感覺父母一方面想表述自己對孩子的愛,為了自己的孩子做什麼都願意,想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苦心,要好好學習好好發展;另一方面也想表述他們其實也很辛苦,需要關係和呵護,希望孩子長大後多理解和陪伴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