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明代的東林黨是歷史上最具爭議的政治團體,認同東林黨的觀點認為東林黨是忠良救國義士,但也有人認為東林黨盲目進行黨爭且無視社會現實。東林黨對於明朝歷史的影響,由於受到了兩種極端的觀點左右,導致東林黨這個明朝重要的政治派系的歷史面目往往過於模糊,而東林黨本身也成為了後期歷史上最受汙名化的政治派系之一,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番,東林黨真實的歷史臉龐。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首先東林黨的主要構成群體是江南士大夫集團,最初的發起者是退居民間講學的顧憲成,由於顧憲成的聲望,許多江南名流之士與其聯合,而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這些政治派系對於張居正所主持的考成法,考成法是官員的一項考核制度,在歷史上有明顯的兩面性特點,而正是考成法造成的影響,導致了天下士大夫對於考成法的抵制。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一般的歷史觀念認為,東林黨起源於士大夫對於考成法的抵制,所以其實東林黨是完完全全的反改革勢力,但是綜合來看,並不完全如此,導致考成法與天下士大夫為敵的一個首要原因在於,考成法對於個人權威的壟斷,首先考成法包含了大量的輿論限制措施,其次是指標化導致官僚體系過於高壓化,比如關於死刑指標等制度就導致了張居正時期的地方司法過於嚴苛,劉臺之死就是士大夫階級對於反對考成法所造成的影響,但是考成法之後的明朝政治並未放開對輿論的控制,在這個情況下東林黨以反輿論壓制的面目出現在歷史當中。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東林黨在形成之後,其經濟基礎在於江南地區,江南士大夫本身與江南地區的諸多產業關係密切,導致東林黨在地緣政治上傾向於江南,而東林黨在朝中取得優勢之後,對於江南地區的影響也非常巨大,而這個時期主要的政治爭端核心是關於朝廷的礦稅之爭,而皇權的反制措施則是國本之爭。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萬曆時期的礦稅繁重,而且為了萬曆為了扶持宦官勢力,加大了宮廷開銷,開始大興土木,於是在礦稅問題上形成了自身的爭端,而萬曆皇帝關於改立太子之事,則是打算在繼承人問題上實現皇權壓制,於是東林黨與皇權在之後的關係逐漸開始惡化。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東林黨的起因在於顧憲成為首的東林八君子集團,在張居正去世之後,張居正的所屬政治勢力遭受到了打壓,於是這個階段皇權與東林黨處於合作狀態,但隨著國本之爭的出現,皇權開始向宦官體系放權,魏忠賢得以崛起,而最終作為宦官體系的代表,魏忠賢無法實現與東林黨之間的調和,於是就以宦官體系開始碾壓東林黨所屬的官僚體系,導致魏忠賢開始鎮壓東林黨,東林黨事件也就成為了明代中後期重要的政治事件。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此後東林黨勢力遭受重大打擊,直到崇禎時期剷除魏忠賢之後,才得以再次進入政治核心,但是崇禎帝的改革舉措卻並未成功奏效,反而是刺激了地方反抗勢力的崛起,於是東林黨在此階段再無新的歷史作為。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民間多有觀點認為東林黨是造成崇禎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但崇禎十七年時間的最終政治失誤是個多方面的政治原因,不能因為東林黨保護了江南地區的經濟,就認為東林黨與江南地主階級完全同流合汙,畢竟東林黨的話語權在歷史當中被誇大了,東林黨的本質是一股參與中國官僚體系的反專制力量,卻長期陷入與皇權的鬥爭。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以中國歷史的大局面為角度,東林黨是具有鮮明的反專制色彩,如果能夠與皇權形成平衡,會很有效的改善明朝後期處於失控的皇權專制。

誤國之罪?汙名化爭議背後,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政治團體

但歷史無法假設,最終東林黨的歷史成就有著很大的侷限性,在古代歷史當中曇花一現,處於組織結構分散,卻被帝王視為大患,反而後來遭受到了強烈的汙名化,被人視作腐敗官僚體系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