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比“信、布”,谋欺曹操的三国第一“孝子”

勇比“信、布”,谋欺曹操的三国第一“孝子”

马超,字孟起,西凉扶风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汉末西凉豪雄马腾之子,武艺高强,勇力绝伦,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猛将,在《三国志》中与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并列一传,《三国演义》中和关、张、黄、赵并称为五虎上将。

勇比“信、布”,谋欺曹操的三国第一“孝子”

▲马超勇武著称于世,有剑术”出手法“,掌法”西凉掌“和家传的飞挝绝技流传于世。

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一统天下,发动了对孙刘联军的征伐。为避免关中局势有变,保证后方不失,曹操派谋士张既劝说西凉诸侯马腾入朝为官。马腾应允,但为保不测,他带着小儿子马休,马铁入京,留下马超守凉州,割据“三辅”,屯兵于槐里,震慑曹操,使其不敢轻动。

稳定了后方的曹操亲自率军,号称百万之众,南下江东与孙权会猎,一路势如破竹,荆州刘琮望风而降,却因北人善骑不善乘船和水土不服之故,在赤壁被周瑜、刘备联军设谋击败,百万曹军被赤壁之焰烧的伤亡过半,溃不成军。

勇比“信、布”,谋欺曹操的三国第一“孝子”

▲赤壁之战是三国三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另两场为”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

曹操败军回师江陵,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马超的西凉大军又如芒刺在背,于是立即自还北方,以镇局势。

建安十六年,历经赤壁大败的曹操雄心不减,在休养生息之后,派遣钟繇、夏侯渊率军出河东,征伐汉中张鲁。然曹军路经西凉,以马超为首的西凉军阀都一致认为这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于是马超联合关中诸将,汇集十万军马起兵反曹。刘雄鸣不从马超反曹之议,被其率军击溃,只得投靠了曹操。其时马腾仍在京中为质,马超为怕诸将以为自己心意不定,便与韩遂言:”我可放弃京中为质的父亲,以韩遂大人您为父,大人也该放弃自己的儿子,以我为子。“此言一出,韩遂及众将皆知马超的决心,于是以韩遂为都督,率领关中联军屯聚于渭河、潼关,建列营寨,以抗曹军。

勇比“信、布”,谋欺曹操的三国第一“孝子”

▲马超不顾父亲安危,仍然起兵,甚至与韩遂言称以其为父,可见马超的冷酷和为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曹操知晓关中震动,马超、韩遂反叛,马上先派曹家宿将曹仁前往抗敌,并交代曹仁关西兵精悍有兼之马超勇猛,不可轻易与战,要坚壁固守,等待援军。

曹仁固守营寨,马超、韩遂不能进军,后曹操率领中原大军亲自西征,因忌惮西凉兵之威和马超之勇,亦不敢贸然进攻,在潼关与关中联军对峙。曹军驻扎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马超闻听后对韩遂献计,让关中军在渭河北岸据守,曹军粮食不多,不到二十天,曹军只能撤军,别无他法。但韩遂却认为曹军渡河未果,应当“半渡击之”,遂不从马超之谋,率军前往阻击,却被早有准备的曹操挫败。

勇比“信、布”,谋欺曹操的三国第一“孝子”

▲马超不但有勇,亦有谋略。曹操得知马超据守渭河之计后,曾言:”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马超虽然勇悍,于渭水大显神威,杀得曹操败逃。但时日一长,关中诸将军心不齐,又被曹操遁过渭河到渭南,连战失利。马超、韩遂在不得已之下下书曹营,割地求和,曹操以贾诩之计假意和解,先是在阵前与韩遂攀谈,之后又写了一封涂改伪招安信给韩遂,引起马超猜疑,离间关中联军之心。

马超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与韩遂越发不睦,关中联军的军阀们也是相互猜疑。曹操趁此机会,在渭南一带发动大决战,联军大败,成宜、李堪等战死。曹操乘胜一路追击到安定,正欲撤军回河间平叛,谋士杨阜上言:“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曹操从之,自己亲自撤兵回许昌镇压,留下夏侯渊、张郃把守要隘,防御马超。

勇比“信、布”,谋欺曹操的三国第一“孝子”

▲夏侯渊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是马超的大敌。

潼关一败,曹操就将京中的马腾一众斩首示众,夷其三族。马超率领余众攻占冀城,处决了刺史韦康,又击败了率军前来交战的夏侯渊,使其撤军回长安,两年不敢西进。

击败曹军后,马超以冀城为根据地,割据陇上,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马超纵横天下,少有抗手,却不顾父亲、兄弟和族人性命,性情冷酷,故此不得人心。在马超去攻打于卤城起兵的杨阜和姜叙时,赵衢、尹奉反叛马超,偷偷占据冀城,紧闭城门,杀害了马超在城中的妻子和孩子,竖旗降曹。马超听闻冀城已失,马上回军,但却攻城不下。恼羞成怒的马超随即率军袭击历城,尽洗城中百姓,将杨阜、姜叙在历城的族人全部杀害,杨阜与宗祖昆弟七人在战场上围攻马超不敌,兄弟六人被其杀死,杨阜身披五创,犹然死战。

勇比“信、布”,谋欺曹操的三国第一“孝子”

▲姜叙之母痛骂马超:“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夏侯渊援军赶到后,马超无据可守,进退狼狈,一代西凉战神就此失去了争霸天下之力,只得先依附汉中张鲁,后又投奔入蜀的刘备,在蜀中郁郁而亡,死时年仅4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