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十集:王允能用貂蝉吕布杀了董卓,为什么最后却身亡?

吕布和董卓二人关系紧张,在凤仪亭之后并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吕布和董卓二人反目,用王允的话说是大局已定。但要想让吕布下杀掉董卓的决心,还与需要一根导火索,就是王允和陈宫的劝说。


《三国》第十集:王允能用貂蝉吕布杀了董卓,为什么最后却身亡?

原著中,劝说吕布杀董卓的只有王允一人,而新《三国》加入了陈宫,让二人一起策反吕布。这样的处理是一举两得。在陈宫角色的角度上来说是省笔。原著中陈宫辗转再三才归降了吕布,为了不繁复,直接在此处交代了陈宫下落。就王允策反吕布的桥段来说,陈宫的加入,则是给这场策反增加了可看度。

劝吕布时,陈宫先反激吕布,教他脱离董卓自己干一番事业;后来再告诉他杀董卓是助贼兴汉,这是晓之以义,是于公;王允则处处拿貂蝉来刺激吕布,先说貂蝉被董卓霸占,是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又说吕布杀董卓,就会和貂蝉厮守终生,这是晓之以情,是于私。二人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对吕布劝说,最终让他下定了杀董卓的决心,不可谓不妙。但是二人的劝说的两个方面相比,王允“于私”的部分,起到让吕布下决心的作用更大些。


《三国》第十集:王允能用貂蝉吕布杀了董卓,为什么最后却身亡?

董卓死,而曹、刘、孙即出,所以这一集本是《三国》剧情中的次要部分,可是本集起伏不定,反复转瞬,情节倒是跌宕的紧。

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王允要杀董卓,先恭敬如臣子,再献绝代佳人,最后请董卓称帝,与之越多,则杀之越快。

”上帝要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董卓死前,已经猖獗至极了。他先许王允为开国功臣,后许吕布为世子,在许貂蝉为贵妃。谁想物极必反,淫威董卓,转瞬之间被开国功臣叱喝为贼、又死于世子方天画戟之下,曝尸惨死,这不是极而祸吗?


《三国》第十集:王允能用貂蝉吕布杀了董卓,为什么最后却身亡?


《三国》第十集:王允能用貂蝉吕布杀了董卓,为什么最后却身亡?


王允一直受董卓欺凌,又被董卓逼迫喝了人血,人伦尽失。忠心汉室,却忍受汉庭之权威丧尽,心中有汉之先帝,却救献帝不能;身为汉室忠臣,中兴朝堂无望,精神上的痛苦,常人不能够理解啊!而后,苟且如献义女与董卓做阴谋,卑鄙到离间太师温侯而图大功。而今振臂一呼,杀贼建功,以至坐在了昔日董卓,来日曹操的相座,这不是祸及而福吗?


《三国》第十集:王允能用貂蝉吕布杀了董卓,为什么最后却身亡?

吕布杀董卓,即成了私情,又全了大义,而日后下邳城中,因贪恋貂蝉不他顾,丢了大业,失了性命,吕布杀董卓,吕布得貂蝉,福兮?祸兮?


《三国》第十集:王允能用貂蝉吕布杀了董卓,为什么最后却身亡?


王允杀董卓而成功,为何摄国政就丧命?材器而已,王允之材,只能担当如献连环计般的策士,出谋划策、阴谋诡计,是其所长;而摄国政即是当了宰相,宰相与策士不同,身为宰相,心胸要博大,是非之念不能过于偏颇,否则办事情因喜恶而偏废,就难正视听了。《人物志》中,宰相者称为”清节家“,无是非之情,是清;进退有度,是节。有此二者,才做得了合格的宰相。

而王允并无清节家般的格局才器,他心中,只有大汉,忠汉者为是,篡汉者为非。因厌恶董卓,则过于憎恨李、郭;操之过急,杀之太切,最终导致二人以死相搏。王允刚成之功,毁于一旦,即便是无长安之乱,难保王允不死于曹操、袁绍之手。忠也王允!愚也王允!赞也王允!叹也王允!


《三国》第十集:王允能用貂蝉吕布杀了董卓,为什么最后却身亡?


(人生一世,白驹过隙,我等除了慎终追远,鉴古及今;更要知道时不我待,岁月蹉跎。—— 赵忠祥老师走好!)

董卓为《三国》一引,上引曹操联军伐董,下引曹操功伐徐州。上引以曹操为主笔,接下来的徐州之战,也是曹操为主笔,由曹操引出刘备和孙策。三国纷争,才正式展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