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清明只是一個節氣而不是節日,但曾叫琉球的沖繩除外

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來演變成節日,成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從唐代清明節形成以來,清明節就成為中國人紀念祖宗,追思古人的重要日子,掃墓、踏青春遊也成為清明節的重要習俗。

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尤其是自唐代以來,唐文化被日本大量引進傳播,使得日本“唐風洋溢”。一些節日文化也傳入日本,如端午、七夕和重陽等,雖然習俗有所變化,看仍可見中國文化的影子。

但是日本人卻沒有清明節。

準確地說,清明在日本只是一個節氣,而不是一個節日。

在日本,清明只是一個節氣而不是節日,但曾叫琉球的沖繩除外

琉球王國

但是,有一個地方是例外,這個地方是沖繩。

沖繩,曾經叫琉球。

我們先來看看為何日本不過清明節。

在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最強的唐朝,但凡當時中國大的節慶日——如上已、端午、重陽等都已傳到日本,但為何清明卻沒有被日本引入呢?

寒食節發展到唐代已經十分流行,除了禁火外,寒食結束後的賜火習俗,即皇宮在寒食結束日一定要舉行起火儀式,新火起後,皇帝將火賜給近臣。

《寒食》詩有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燕子斜。日暮漢宮傳蠟燭,清煙散入五侯家。”描寫的就是皇帝賜火給大臣的習俗。

此外到了唐代寒食上墓、拔河、蹴鞠、打鞦韆、鬥雞卵等習俗或遊戲都已經出現,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拔河、蹴鞠、打鞦韆等遊戲是被日本人引入的,但是寒食和掃墓卻有意識地被日本人排除掉。

日本人只引入清明節氣,而沒有引進清明節日,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寒食的某些習俗與日本文化不兼容。

在日本,清明只是一個節氣而不是節日,但曾叫琉球的沖繩除外

日本盂蘭盆節

日本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穢的觀念。

穢,簡單說即不潔。

那些事為穢事?人死、產,六畜死、產,吃肉以及改葬,傷胎、懷妊、月事、失火,埋葬等都是穢事。

有穢的觀念,就有另一個觸穢的觀念。

總之,在那個時候的日本人觀念中,穢無處不在,人們要避免觸穢。

寒食節或者說清明節中的火與墓都是日本人極力想避免的穢事。

所以清明在日本僅僅是個節日,而沒有變成一個節日。

但是日本是有著可以視為“清明節”的節日——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源於佛教,時間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中國也稱為“鬼節”,“中元節”等。

盂蘭盆節在日本又稱“魂祭”、“燈籠節”等,是日本人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不過現也變成家庭團圓歡樂的節日。

因為曆法的緣故,日本現在的盂蘭盆節是陽曆的八月十五左右。

在日本,清明只是一個節氣而不是節日,但曾叫琉球的沖繩除外

盂蘭盆節

每年陽曆8月13日至15日左右,日本全國各地都會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這也是日本法定假日。在外地工作的人們也都紛紛回到家鄉去祭奠祖先,以至出現所謂的“民族大移動”,場面有些類似我國每年的“春運”。

中國是從梁朝(502年~557年)起開始舉行盂蘭盆節的活動的,稍晚一些的日本飛鳥時期(592年~694年)盂蘭盆節傳入日本。

隨著佛教在日本的傳播,盂蘭盆節越來越深入人心,尤其是尊佛派官員在朝堂上戰勝排佛派,佛教在日本大盛起來。

著名的聖德太子(574~622年)在位時,儘管他開始向中國學習,但是也大力推行佛教,日本出現了佛教文化興旺的局面,盂蘭盆節也隨著佛教的傳入而推行起來。

在日本,清明只是一個節氣而不是節日,但曾叫琉球的沖繩除外

日本盂蘭盆節

所以強大的宗教信仰力也使得清明習俗在日本受到了冷遇,日本在唐代大量引進中國文化的時候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習俗在日本已經被盂蘭盆節捷足先登了。

日本人對盂蘭盆節極為重視,是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很多地方一般都會放假一週左右,稱之為“盆休”。

在盂蘭盆節期間,日本人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先祖。同時也去附近寺廟祭拜,有的地方還會穿上傳統服裝,走街串巷,邊走邊跳舞蹈。

在日本,清明只是一個節氣而不是節日,但曾叫琉球的沖繩除外

琉球的位置

但是日本有一個地方是例外的。

這個地方便是沖繩。

日本全境只有沖繩島過中國清明節,沖繩人也會在清明節這天通過掃墓等活動來祭祀祖先。

沖繩,中國稱之為琉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