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沒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家長的過度育兒,作用往往適得其反

剛出生的嬰兒像一株剛破土而出的幼苗,需要全家的細心呵護。很多家庭都對新生命的降臨萬分期待,準媽媽們也在分娩之前學習很多育兒知識,準備在寶寶出生以後大顯身手。

但在寶寶的日常護理中,家長們很容易出於對寶寶的關心,而出現一些過度育兒現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度育兒現象到底有哪些?

寶寶沒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家長的過度育兒,作用往往適得其反

現象一:寶寶睡覺全家禁聲,害怕寶寶被吵醒

小於剛剛升級做了媽媽,目前還在月子中,在醫院住了三天,自己和寶寶都沒得到好的休息,尤其是寶寶,經常被來看望的親戚和晚上每兩小時就查一次房的護士吵醒。

回家之後,小於要求全家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禁止大說話和來回走動,有一次,寶寶在睡覺,丈夫回家關門的聲音大了還被小於說了一頓,從此全家都不敢在寶寶睡覺時發出大的響動。

寶寶沒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家長的過度育兒,作用往往適得其反

但是小於的做法非但沒有奏效,似乎還起到了相反的效果。進入月子後期,寶寶對聲音變得異常敏感,窗外風吹葉子的聲響,輕輕的關門聲都會讓寶寶從睡夢中驚醒。而小於也不再次加強警戒級別,全家對此都苦不堪言,卻也無可奈何。

但是,寶寶對聲音的敏感,有時卻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長幫助寶寶養成的。寶寶一旦習慣了在安靜的環境中入睡,換到嘈雜的環境便會容易被吵醒,久而久之,就變得越來越敏感。其實寶寶天生有適應環境的能力,除了夜間的深度睡眠需要保持安靜之外,白天的睡眠,家裡人適當的走動,合理的聲音分貝都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區分白天和黑夜,也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不同的環境。

寶寶沒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家長的過度育兒,作用往往適得其反

現象二:很多病不是凍出來的,而是熱出來的

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寶寶因為年紀小,不會表達關於冷熱的訴求,所以寶寶的穿衣增減都由家長代勞。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寶寶會凍著,所以給寶寶穿很多衣服。

但給孩子穿的多,真的能避免孩子感冒嗎?實則不然,增衣的速度比降溫的速度快,孩子身上的衣服過多,很容易出汗,且汗液都黏在皮膚上,不宜揮發,更容易患上感冒。

孩子的新陳代謝比成年人快,活動頻率也比成年人大,所以更容易出汗和怕熱,孩子衣物的增減原則跟大人一樣即可,不必過多的給孩子增加衣物。中國有句俗語說,要想孩子保平安,要帶三分飢與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寶寶沒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家長的過度育兒,作用往往適得其反

現象三:添加輔食過於教條

寶寶出生6個月之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輔食的添加是一門學問,很多媽媽本著對寶寶負責的原則會提前做功課。

有的媽媽擔心孩子腸胃嬌弱,不能消化塊狀或條狀的輔食,孩子快一歲了,仍沒有給孩子添加手指食物,還是給孩子吃泥狀的輔食。其實孩子的腸胃沒有我們想的嬌弱,只要遵循輔食添加的由稀到幹,由細到粗,由軟到硬,由淡到濃,循序漸進逐步增加的原則,每次添加新的食物品種之後,適應幾天,如果寶寶沒有表現出身體異常,就可以添加新的食物了。在適當的月份給孩子添加手指食物可以鍛鍊孩子的抓握能力、牙齒的咀嚼能力、自主進食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寶寶沒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家長的過度育兒,作用往往適得其反

另外一些媽媽在輔食添加的問題上有些教條主義,嚴格按照某月齡添加某種食物的順序進行添加,不會根據孩子的情況變通。然而,並沒有相關證據顯示,按照特定的輔食添加順序添加輔食對孩子有好處,當然,我們不反對按照書本來,但是每個孩子對於某些食物的接受程度不一樣,按照孩子的生長髮育狀況來添加輔食,比一味的教條主義更加適合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能做的除了悉心照料之外,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適應世界的機會,孩子沒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在安全範圍內的放手,會讓我們更加驚喜的看到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