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標題】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作者】廬江書院恩平房後裔何卓平

【發佈】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媒體矩陣


弘揚中華文化,承傳民族孝道。

我新會、開平、恩平何家的姓氏,從姬、韓到何……

據說:始自黃帝軒轅氏,長於姬水,以姬為姓。到周武王,他稱姬發,至武王的兒子叔虞被封於唐城,仍稱姬唐叔虞。直到叔虞的十一世萬祖,捍衛周釐王有功,受封於韓原,又至十四世厥祖(韓國成為當代七雄之一時)始易姬為韓姓。再又到叔虞的三十一世孫韓瑊公,他是韓末釐王之子(釐王另一孫子王安,被秦滅了韓國),被稱為公族大夫。秦並韓後,瑊公攜妻姜氏夫人隱居安徽江東鄉要津,造舟以渡行人。一天,天氣嚴寒,瑊公泊舟於江畔,這時秦兵巡視過來盤問姓名,瑊公戲指冰冷河水曰:姓此。巡役不悟復問,姓河?瑊公點頭,巡役遂登記為河氏而去。後來,得知此役是秦吏所遣,密令索尋六國遺族欲以誅滅。瑊公大驚歎道:“吾家能得免刀鋸之禍,是河字之功。然姓氏當以人附丁口,豈可似水氾濫無歸”。故隨之其後裔便姓何。韓瑊公便成為我族系何氏的初祖。南雄珠璣巷昶公是瑊公的41代玄孫,北宋何慄是瑊公的第五十世玄孫(即叔虞的第80代玄孫),慄祖與兄棠祖弟矩祖同登宋徽宗政和五年進士,世稱何家三鳳。慄祖進士第一,狀元及第,官拜尚書右僕射,天下兵馬大元師,為國獻身時年僅三十九歲。慄祖德配趙氏,宋室公主,生二子,長字雍,次子熙。雍公的二世子太郎,諱德光,字天貴,號逸南,隨宋高宗南下,定居新會鶴邊。太郎公八世子秋澄祖,遷入恩平。秋澄祖即是慄祖的第10代玄孫,是瑊公的59代曾孫,又是叔虞的89代高曾孫。

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與秋澄祖翁先後進入恩平聖堂良西的何源翁的後裔,一起上溯到遠祖西周年代,才是兩兄弟,姬燮(後裔80世慄祖)與姬滿(後裔79世源祖),同是叔虞的兒子。大來兩房人,滿祖房叔虞的第11世孫勉公(已在東周初,因晉被韓、趙、魏瓜分,)國亡遂遷江淮間。12世孫念公,定居河南桐柏。l8世孫瑞公遷江西豫章。20世聖功(助淮南王劉安鎮守福州,九個兒子自贛閩),已被福建的民眾譽傳為何任俠(有何家九仙之說)。故聖功便是源祖房的何姓初祖。聖功與瑊公相差10代。可見聖功是最早的何氏初祖之一。何源(來遠、清甫、文懿)是聖功的第60世孫,宋徽宗政和五年與慄祖叔侄同登進士(有叔侄同榜美譽)。源祖時任廣東念一宣教,適金兵入寇,道路不通,亦隨宋高宗南渡,遂至古岡(即開平水口龍塘)見山水秀麗,風氣由鍾,故在此定居,立村繁衍,成為何氏龍塘系的始祖。後來源祖的第八世以後子孫觀晏、玄清、維周、世安、泰老、清市等先後遷入恩平。2007年源、澄兩房合編《恩平何氏族譜》完成後,併購建一座命名為源澄堂大廈。從此,恩平何氏源澄堂便成為何源、何慄叔侄兩房支系的懇親聚會,敦睦宗誼,崇祖敬宗,弘揚祖德,行善好施的平臺。也是村與村,姓與姓,內與外,民與政之間溝通的橋樑。

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右一作者何卓平與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文史部長何四珠合影)


其他省市還有許多是叔虞的後裔,稱允公何修是何氏初祖,也有稱庶公為初祖。允公、庶公,是王安翁的兒孫。正如上述講的大來兩房人,故無疑各房世系各有自已的何氏初祖。

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右一作者何卓平與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會長何金德在一起)


全國曆史記載,由別姓氏改入何姓或賜封姓何的事例很多,這使何姓血統複雜起來,但也不同程度地擴大了何姓的族群,為何姓成為中華民族百家姓中大姓之一。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世界何氏一家親,中華民族一家親。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溯源、認祖、睦族,一家親。

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左三作者何卓平與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部分班子成員合影)

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何家姓氏的緣由及恩平何氏的簡介

【整理發佈】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及媒體矩陣,圖文提供“廬江書院恩平房後裔,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顧問何卓平”,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轉發保留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