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的是因為忠誠而不奪取政權?其實不然,有這方面原因

在三國後期,人才凋敝,像曾經的曹操、關羽、張飛等人紛紛離世。而作為蜀漢和魏國,只留下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得力骨幹。然而,同樣是當朝的實際統治者,諸葛亮卻落得家破人亡,人才凋敝,而司馬懿卻實現了統一三國,人才濟濟。這是為什麼呢?

諸葛亮真的是因為忠誠而不奪取政權?其實不然,有這方面原因

其一,這是由於二人的性格決定的。司馬懿作為魏國後來者居上的大才,他最能做到的就是隱忍。此外,司馬懿能夠學會籠絡人才,對人寬厚,因此,許多魏國大將和賢良之輩紛紛投入他的門下。這才讓司馬懿和他的兒子擁有了鄧艾、鍾會等等諸多人才。因此,在和外敵對抗中,憑藉這些人才才一步一步走向巔峰。而諸葛亮卻不同,他清心寡慾,獨善其身。雖然自身有很大才能,卻和別人不能融入到一起。以至於能夠在他麾下效勞的才能之輩不多。

諸葛亮真的是因為忠誠而不奪取政權?其實不然,有這方面原因

其二,是由二人的理想抱負決定的。司馬懿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的志向是奪取天下,而諸葛亮的目的只是為了匡扶漢室,為大漢效勞。就從這個角度來看,諸葛亮必然不能像司馬懿那樣奪取天下,成就霸業。

諸葛亮真的是因為忠誠而不奪取政權?其實不然,有這方面原因

其三,諸葛亮並沒有像司馬懿那樣的功勞。為什麼這麼說呢?諸葛亮在與司馬懿對陣中,諸葛亮幾乎沒有一場戰爭佔得優勢,而司馬懿不同,他不僅保住了大魏的疆土,而且手握大權。因此司馬懿有能力也有理由奪天下,而諸葛亮卻沒有功勞,也不敢有野心去奪取政權。

諸葛亮真的是因為忠誠而不奪取政權?其實不然,有這方面原因

當然,這只是小編的看法,各位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