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絕唱——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

最近娛樂圈熱鬧的不像話。

永遠的絕唱——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

恐怕很少有人會關注到這條舊聞:

永遠的絕唱——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

對於貝託魯奇,中國人最熟悉的還是他執導的傳記片《末代皇帝》。

永遠的絕唱——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

不知應該是表揚,還是應該羞愧。

一位意大利導演,拍出了比中國人自己拍還要好的末代皇帝。

並且在1987年就已經拍出來了。

永遠的絕唱——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

許多國人不喜這段歷史:矇昧,醜陋,落後。

或許會因此不喜《末代皇帝》所展現的觸目驚心的現實。

但,這就是真實。

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一生傳奇且悲情:三歲登基,六歲退位,在皇城中長大,青年極盡奢華,中年顛沛流離,老年窮困潦倒,一生見慣世間百態。

貝託魯奇用219分鐘(電視版)還原了這位皇帝的一生。

永遠的絕唱——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

影片用倒敘的方式,通過溥儀的回憶與自述,過去時與現在時的交織,對比出這位末代皇帝的某種意義上的悲劇。

在這裡,他不是遙遠的皇帝,當剝開種種加在他身上的標籤後,溥儀只是一個被命運推動,一直都無法選擇自己生活的可憐人——然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傳記電影的優勢在於主角的經歷足夠跌宕起伏,本身就是一個豐滿的故事。而這也是它的劣勢:從什麼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又需要選擇到底要從主角一生的經歷中摘取哪些瞬間,既能公正的評價主角,又能有創作者自己的角度。而觀眾也將會從影片中收穫自己的感悟。

拍起來容易,拍好,很難。

而《末代皇帝》更為難得的是導演是一位意大利人。

永遠的絕唱——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

在初中歷史課本中,溥儀的名字伴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出現的。作為一個歷史中的失敗者,溥儀永遠都在承擔歷史中不光彩的那部分,尤其是他後期被日本扶持當上傀儡皇帝,更是為他的“罪行”再添一筆。

但實際呢?

《末代皇帝》透過中國近代社會變遷最激烈的一段歷史,從“人”這個角度,還原一個被硬推到歷史舞臺上的人的一生。

雖然導演作為西方人對那段中國歷史展現的角度略有差池,但《末代皇帝》作為一部傳記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絕對配得上所有對它的表揚。而作為中國人,我們也會感受到,時代的悲劇,某種意義上也是人的悲劇。溥儀作為廢帝,他所經歷的種種比普通人更曲折,更激烈,但悲劇的色彩也就更濃烈。

永遠的絕唱——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

如果人的一生之中有一定要看的電影,《末代皇帝》絕對是其中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