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的浮世繪總給人淫艷之感?

紫衫龍王張耀武


為什麼你覺得淫豔?

因為提起浮世繪,

你總想到春畫。

眼中總看到這樣的浮世繪畫,

那自然就覺得浮世繪很淫豔嘛!

不過,

這確實也是第一個原因:

春畫,是浮世繪中的一大重要類型。

江戶時代日本各階層在幕府的階層統治下,

循規蹈矩、無從逾越,

只好在縱情尋歡上找到了宣洩口。

因此在江戶時期,

浮世繪春畫達到鼎盛。

這些春畫用比較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很多閨房場景,

所以大家難免對浮世繪就形成了淫豔的印象。

第二個原因,是浮世繪的色彩非常飽滿。

浮世繪中有很多美人畫,

我們想像一下,

如果面對兩個女孩子,

一個濃妝一個淡妝,

那濃妝的那個肯定給人的感覺更性感一些。

同理,

浮世繪中的美人圖也因為畫面的顏色濃厚,

所以多帶了一些淫豔的氣質。

除了美人圖,

大量風景浮世繪也是用線條勾勒豔麗的色塊平塗,

使畫面具有強烈的裝飾性特徵。

浮世繪的版畫不重色彩的濃淡處理、不畫出陰影,

並且採用平塗的色彩,

對造型進行歸納和簡化,

線條清晰、分明、充滿律動感。

因此,

這樣的浮世繪作品常常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衝擊,

色彩上的濃豔,

也會增加淫豔之感。

所以,你懂了嗎?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請盡情點贊和發表看法吧!


art張小玉


“飽暖思淫慾”,日本浮世繪是日本藝人“飽暖”之後的藝術創作,也許如此,某些作品給人以相當高的現世享受感,浮世繪三百年的歷史發展,一開始是健康積極的,被譽為日本“江戶時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書”,及至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由於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盛行,致使這種藝術失去了健康的內容,追求色情和低級趣味,漸漸地走向衰亡。

浮世繪的藝術,初期原為肉筆浮世繪,即畫家們用筆墨色彩所作的繪畫,盛行於京都和大阪,這個畫派開始是帶有裝飾性的。重寫實,有濃郁的本土氣息。這些大和繪師的技術成就,代代相傳,遂為其後的浮世繪藝術,開導了先路。

浮世繪,也就是主要以版畫形式描繪的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也有些作品是手繪的)。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日本民族藝術。1670年畫家菱川師宣單一墨色印刷的木版畫賣出,故被稱為"浮世繪"的創始人。


浮世繪發展到江戶時代(時間與中國的清朝相對),由於經濟的增長,城市裡首先產生一種"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作品大量印製,以供需求。肉筆浮世繪進入版畫浮世繪階段。浮世繪版畫的印刷技巧,由墨摺本,到丹繪、漆繪,用彩筆添入。真正的套色版畫“錦繪”,在1643年至1765年前後出現,絢爛多彩,代表了日本民族在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亞洲和世界藝術中,歷經三百餘年,影響深及歐亞各地。十九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無不受到此種畫風的啟發,因此,浮世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據說,印象派大師德加曾經借鑑浮世繪作品。

浮世繪木刻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形式:"繪本"和"一枚繪"。所謂"繪本",即是插圖畫本。隨著市民小說的產生,這種木刻繪本更加迅速發展。民間畫師菱川師宣便是這種"繪本"的創始人。"一枚繪",即單幅的創作木刻,尺寸大小不等,按刻制方法、套色多寡不同而分為"墨繪"、"丹繪"、"漆繪"、"浮繪"、"錦繪"、"藍繪"等品種。

浮世繪的題材極其廣泛,有社會時事、民間傳說、歷史掌故、戲曲場景和古典名著圖繪,有些畫家還專事描繪婦女生活,記錄戰爭事件或抒寫山川景物……它幾乎是江戶時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書。

日本的那些溫柔、雅緻、精麗的女性成為浮世繪的主題。以畫美女而聞名的大師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和喜多川歌麿先後出現。東洲齋寫樂以高度的藝術性描繪出歌舞伎演員的表情變化乃至內在的性格。喜多川歌麿死後,美人畫的主流轉變為渓斎英泉的情色風格。

葛飾北齋和安藤廣重為浮世繪帶來了新的風格--風景畫。葛飾北齋受到西洋銅版畫的影響,立志風景畫的創作,他在《富嶽三十六景》及各地的名勝系列畫,均做了有個性的創新。安藤廣重在《東海道五十三次》《木曾路六十九》等以日本各地為題材的系列畫,也令人耳目一新。二人確立了浮世繪中稱為"名所絵"的風景畫風格。


老照片


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日本的江戶時代是日本封建社會的晚期,它和我國清代相吻合,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種風俗畫呢?那就是因為社會安定,經濟增長,人們衣食無憂,必然加強了精神食糧的需求,於是就催生了這樣的文化。

對日本浮世繪的評價還是頗高的。在亞洲和世界藝術中,它呈現出特異的色調與丰姿,歷經三百餘年,影響深及歐亞各地,十九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也無不受到此種畫風的啟發,因此,浮世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至於問題中所提到的問題,確實也是一種現象,因為這種藝術就是表現市井生活的風俗畫,而平常的市井生活的真實一面本就如此,因而它的表現是真實的。也容易帶給人這樣的感覺。


它的主要內容包括。社會時事、民間傳說、歷史掌故、戲曲場景和古典名著圖繪,以及描繪婦女生活,還有記錄戰爭,表現山川景物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那麼你是怎樣看的呢?歡迎留言,謝謝關注!


鐵匠的頭髮


世界上任何民族藝術的產生,都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日本浮世繪也不例外。

在日本江戶時代,大約17世紀初期到19世紀中後期,基本對應我們的清代。在這200餘年,日本國內社會穩定,資本主義萌芽也已經產生,商業和市井生活也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富麗堂皇的建築物,因為要給這些建築物上畫一些畫,做裝飾用,因此,就催生了一批畫匠,專門給建築物上畫裝飾畫,就產生了“浮世繪”。

最開始,浮世繪是畫匠用毛筆畫在牆壁上、柱子上、窗子上,後來,人們發現用毛筆畫起來費時費力,一幅畫畫完要花好多功夫,於是,刻成木板,採取印刷的方式,效率大大提高。

當改制畫法後,由於可以量產,使浮世繪大大流行起來,從當時的大城市京都、大阪向全國蔓延。

浮世繪以表現市井生活和風土人情為主,畫法簡潔、洗練,非常有“寫意性”,畫種豐富多彩,有美人繪,戲劇人物繪,花鳥繪、武士繪,歷史畫,玩具繪,等等

它們大多顏色絢麗多彩,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很快成為日本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

但隨著資本主義在日本盛行,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浮世繪的內容變得越來越低俗,喪失了那種積極而健康的內容,退化為以表現色情、性愛為主的風俗畫,即春宮繪。

在之後很長時間,春宮繪幾乎成了日本浮世繪的代名詞,給世人留下了色情、豔俗的感覺。

浮世繪作品的內容表現,主要來自於兩方面的影響,一是中國的“春宮畫”,二是日本的“情色文學”。情色小說在日本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對浮世繪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的。

情色小說以性愛為主要內容,主人公大多是妓女、舞女或大眾情人,像早期日本小說家西鶴的《好色一代女》,近松的《情死天網島》,一直到當代作家渡邊淳一《失樂園》、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等等,都離不開這樣的主題。

浮世繪的的名稱跟佛教有關,個人認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浮世繪名稱的本源。在佛教裡,“浮世”一詞指代人的生老病死和生死輪迴,以及人世經歷的虛無縹緲的過程。

而在日本文化中,把“浮世”一詞逐漸歪曲,變成了追逐放浪形骸生活,及時享樂的藉口。所以,浮世繪有了生存土壤和頑強生命力。


鴻鵠迎罡


我個人那對日本文化和歷史有一定的瞭解,浮世繪的作品產生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它主要是全面反映當時日本社會生活的狀況。作為寫實主義的一種方式,它表現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可能是高雅的,也包容了世俗的,甚至低俗的日常的生活內容,而當時日本的娛樂,包括色情文化,是比較發達的一個階段,有很多作品也把創作的視野投向娛樂方面,所以,就產生了一系列跟這個內容相關的作品。


日本的色情文化應該追溯到江戶時期。江戶時期,日本處在信仰佛教的氛圍之下,人們會覺得人生充滿苦難,萬物無常。經濟發展到一定一定時期以後,社會出現了一種對佛教文化的反動,於是更肯定現實生活,更強調要享受當下,要珍惜短暫的人生,所以,那個時期出現了一個浮世文化的時代。

人們熱情地擁抱浮世時代。很多藝術品裡面也出現了描繪日常百態的作品,名為浮世繪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描繪美景,也畫美女,更喜歡描繪男女糾纏的性愛場面,也出現了一大批色情內容的文學作品,包括《好色一代男》等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小說,成為當時流行的作品。


另外,江戶京都大阪三個大都市還出現了一種,叫做遊廊,也稱花街的場所,其實就是現在的紅燈區。它是經過徳川幕府認證同意的一套公娼的制度。當時的德川幕府選擇以管理代替禁止,來掌控性產業的發展。人們將遊女分成不同的等級,第一級成為太夫,收費很高,而且可以拒絕客人。第二等的遊女,在江戶的稱為格子,而在京都和大阪稱為天神。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貧富差異特別大,而在這種享樂在遊玩中,人們這種界限被消除了,不管是威風凜凜的武士,還是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只要有錢,都可以享受到同樣的待遇。在消費領域,財富決定了地位的高低,原來的身份地位被打破了,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一種社會需求和表現。

現在日本的漫畫作品也好,遊戲作品也好,包括現在的影視作品對於情色的東西依然保持有一種熱情,其實是從江戶時代遺留下來的一種傳統。有學者認為,浮世文化其實是通過包容通俗與高雅,日常與非常,從而創造出了充滿活力,屬於它那個時代的特殊的文化。


潮人陳益群


浮世繪,即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浮世”源自佛教用語,意為“塵世俗世”,16世紀後也指妓院、歌舞廳等享樂場所。它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是帶有突出的日本民族特色的藝術。江戶時代,又稱德川幕府時代,可以算是日本封建社會的晚期。這一時期經濟不斷增長,市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市民文化迅速發展,這被稱為“町人文化”。浮世繪最初是畫家們用筆墨色彩所作的繪畫,主要為華貴的建築作壁畫或者裝飾室內屏風。後來,隨著需求量的擴大,木刻印製興起。而浮世繪木刻主要有兩種形式:繪本和一枚繪。繪本就是給小說畫插圖,民間畫師菱川師宣是這種繪本的創始人。一枚繪是單獨創作一幅畫作木刻,更加費時,也更精美。而畫工的發揮空間也更大,根據刻制方法、套色多寡的不同有多個品種,如墨繪、漆繪、錦繪、藍繪等。浮世繪的木刻要求很高,畫、刻、印每一個環節都要互相配合,才能達到完美。而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盡的,木紋法、光澤法、雲母粉法、無色印刷法等方法使得作畫成品質量不斷提高。

浮世繪的內容非常豐富,大到社會時事、歷史典故、古典名著,小到日常情景、小說戲劇都有體現,還有風景畫。最特殊的是專描寫婦女生活的,寫實中極力表現女性美。浮世繪的顏色鮮豔,生活色彩濃郁,將當時日本市民生活中的愛情、苦難、願望等都表現得格外鮮明,被看作是研究當時日本民俗和人情世態的百科全書。如今國人的審美隨著時代有變化,且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本就不同,在看待古代日本這一文化時,自然會產生不同的文化感受。至於會有“淫豔”之感,一則浮世繪的顏色較為飽滿,非常明豔,二則浮世繪的內容本就是以日本社會底層的町人、武士、妓女等人物為主角,圖畫越傳神,你才能越確切感受到當時的風俗人情。浮世繪的藝術價值很高,特別是對歐洲的畫壇也有深刻影響。19世紀後半期,浮世繪被大量介紹到西方,西方的古典主義畫家、印象派畫家都受其啟發,對現實生活的取材,對千變萬化自然的把握等,從而促進了西方繪畫藝術的發展。


國家人文歷史


江戶時代(1603——1868年)稱花街柳巷為“浮世”,因此描繪花街柳巷的版畫便被稱為“浮世繪”。不過,雖然“浮世繪”經常被視為“春畫”,但兩者並不等同。“浮世”有時也泛指社會的風俗民情、世間百態。浮世繪也不僅是版畫,儘管大多數是版畫。以下,我從三方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敘述一下浮世繪的產生。實際上,“浮世繪”在室町時代已經萌芽。當時,隨著城下町的發展,出現了工商業者集群,形成了頗有經濟實力的町人階級,他們具有不同於武士和宮廷貴族的特殊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們生活方式的文學藝術作品,紛紛問世。有關他們的故事的文學作品,紛紛問世。1608年,木阿彌光悅和角倉素庵為《伊勢物語》繪製了插圖。那種“物語”被稱為“墨摺”,即配有黑白版畫插圖的故事。也就是說,“浮世繪”最初是作為“插圖”問世的。

其次,我敘述一下浮世繪的代表人物。“浮世繪創始人”是菱川師宣。他的作品,如《小夥與姑娘》《美人回首圖》,既以可視的形式敘述故事,又以誇張的形式把握習俗,通俗易懂,栩栩如生地描繪了花街柳巷女性美的形象。隨著“插圖”不斷展現魅力,之後,沒有文字敘述、僅有插圖的“繪本”也開始流行。再後,單張的畫——浮世繪,開始流行。必須強調的是,浮世繪是以日本風俗為題材的日本美術的代表。但是,正如江戶時代的各種文化形式均受到中國明清文化的影響一樣,按照日本學者谷信一的說法,“浮世繪版畫,也同中國版畫具有密切關係”。例如,菱川師宣的《繪本風流絕暢圖》就是中國《風流絕暢圖》的“山寨版”。

浮世繪產生之初,日本有“東師宣,西祐信”的說法,即關東有菱川師宣,關西有西川祐信。他倆作品的題材存在明顯差異。按照著名畫家白倉敬彥的說法,“師宣描繪的色戀世界,是以武家為背景;而祐信所描繪的,則屬町家社會的色戀樣貌。”

菱川師宣的作品幾乎都是黑白的,而深受西川祐信影響的鈴木春信,則以彩色為主,五彩斑斕的“色戀”版畫,瞬時席捲江戶浮世繪世界。鳥井清信、奧村政信、石川豐信、鳥居清滿、鈴木春信、喜多川歌麿,繪製了許多彩色浮世繪,題材也日益集中於“美女圖和花街柳巷”、“演員畫和歌舞伎”,等等。

葛飾北齋和安藤廣重,為浮世繪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他倆分別繪製的《富士山36景》和《東海道53次》,不僅拓展了浮世繪的題材,而且在明確的美術自然觀的基礎上對構圖和色彩進行了很好的調和。

最後,我敘述一下“日本的浮世繪總給人淫豔之感”的主要原因。江戶時代,“花街柳巷”日趨繁榮的重要原因,是獲得了法律的保障。1617年3月,江戶幕府頒佈了通稱“元和五條”的遊女町管理令,規定:(一)遊女町只能設於幕府規定的地區。(二)遊女町只准白天營業,客人滯留不得超過一晝夜;(三)遊女不可穿著奢華;(四)遊女町管理者享受其他町管理者同等待遇;(五)如發現形跡可疑者必須向官方舉報。同年,幕府今天東京人形町一塊長寬各約220米、長滿幼小蘆葦的溼地“葭原”用以建設遊廓。因“葭”和“吉”同音,都讀“よし”,因此後來改稱“吉原”。吉原是獲得官方批准的“花街柳巷”。除此之外,還有非官許的花街柳巷,即被並稱為“四宿”的東海道上四個“宿場”(旅館):品川宿、新宿、千住宿、板橋宿。正因為有著如此豐富的“浮世”的創作題材,浮世繪的繁榮也就成了題中應有之義。江戶時代,原本就是“繁榮娼盛”的時代。


圖:葛飾北齋的《富士山三十六景》之一景。


馮瑋


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來回答。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日本的浮世繪。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平民繪畫,發源地在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也稱為江戶繪。什麼叫浮世?就是指不是陰曹地府,也不是過去,現世,未來,而是現在的世界,,特別是好色味道很重的俗世的事情。所以浮世繪的主題就是當時社會風俗,從官府(幕府)到各種色情場所的各種風俗。

當時的木板繪畫發達,所以浮世繪的繪畫者都是描寫當時柳巷人

氣的“花魁”,以及歌舞伎的演員,或者風景,以及與時代相符合的風俗。這裡要補充的就是花魁就是江戶色情場所吉原的遊女中位階最高的遊女(大夫),當時江戶遊女人數近萬名,但花魁只有數人。

畫家在描寫日常的風俗的同時,畫家間也存在競爭,如僅僅描寫美人,風景,風俗的話,

浮世繪繪畫師的生活很難完成,所以現在發現,很多大師在描寫江戶的各種風景的同時,也在利用

浮世繪繪製春畫,數量要遠遠超過一般的題材,當時這種題材的浮世繪只能作為一般平民的收藏,而不是大量的公開流行,直到近世,這些畫才被重新發掘,到世界各地展出,特別是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的展出,使得日本浮世繪另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說明,這些畫師如果不在畫的內容與題材上下功夫,浮世繪也不能吸引江戶民眾的追捧,在男性為主的江戶,淫豔是吸引眼球的最好武器,幾乎所有的畫師都在畫中有這樣的痕跡流露。


橋本看日本


“浮世繪”,顧名思義,描繪的是普通市民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所以其中有大量的色情內容也就不奇怪了。

日本自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以來,對內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對外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只保留長崎口岸與中國、荷蘭(因為荷蘭人信奉新教,並不像天主教那樣有在日本傳教的熱情)、朝鮮通商。可以說江戶時代的日本,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所以,這一時代的市民文化就像中國的明代後期一樣,逐漸蓬勃發展起來。浮世繪,就是這種市民文化的成果。

浮世繪是一種木版畫,脫胎自書籍的雕版印刷工藝。由於帶插圖的讀物越來越受歡迎,就出現了只有圖片的“繪本”。起初有一部分手繪本,後來為了大量銷售,改用刻本。浮世繪的題材極其廣泛,有社會時事、民間傳說、歷史掌故、戲曲場景和古典名著,等等。為了迎合普通人的感官需要,自然就產生了大量的色情內容。(與之可以相提並論的,是明代後期的暢銷書《金瓶梅》的出現,都是市民階層文化需求崛起的表現)


直江信綱


日本的浮世繪,以其特殊的用筆技法與綺豔大膽的用色、香豔奢靡的人物場景而著稱於世。

眾所不知道的是,日本的浮世繪,並不是什麼日本獨創的東西,它不過是充分吸收了中國唐代的藝術表現精華,衍生出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呈現於大眾世野罷了。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中國唐代的人物繪畫,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僅僅是浮世繪,其實日本傳統的書畫裝裱風格,看起來花花綠綠,豔麗異常,其實也是受到唐王朝的影響,潛移默化之中一直延續到今天。


很多日本保留到今天的東西,比如建築,石燈籠,茶道等等,無一不是受到唐宋時期的影響。相比日本很好地保存下來我們祖先的精華,作為一箇中國人,反而有很多人不認識不瞭解自己祖先曾經的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