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末代皇帝的曲折人生,歷史和虛構之間的雙重選擇,史詩變遷下的靈魂悲歌,本期麥田電影院將帶您走進經典影片《末代皇帝》,看尊龍如何飾演夾縫中的末世溥儀,看大師貝爾託魯奇用西方視角重新演繹古老中國的神秘故事。

電影《大腕》裡,導演泰勒因為資金不足暈倒在片場,而他正在拍攝的那部戲恰好就是貝爾託魯奇的《末代皇帝》。於是致敬也好,戲仿也罷,馮小剛大概在用自己的視角和所謂西方觀念進行著一種另類的交流,而貝爾託魯奇,無疑被放置在了“對話”的另一端。葛優口中眾人對於皇帝的羨慕在該片裡則成了導演對於溥儀的另類同情,作為唯一被准許在紫禁城拍攝的影片,《末代皇帝》不僅讓更多中國人瞭解了這位電影大師,也為貝爾託魯奇開啟了一扇瞭解古老東方的神秘大門。

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其實瞭解導演的人不難發現,貝爾託魯奇特別擅長將一個小人物的命運或者簡單事件的發展放置在特殊的歷史階段。或許因為師從戈達爾,或許因為他自身就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你總能在他的電影裡蓄勢待發的政治熱情。《1900》裡共產主義觀念的宣洩,《革命前夕》對腐朽生活的方案,甚至《戲夢巴黎》裡對學生浪潮的細緻描摹,直到1989年的這部《末代皇帝》。貝爾託魯奇終於收起了自己的政治觀點,將影片重新回溯到敘事、色彩、光影這些電影本身的元素中來,借溥儀隨時代變遷而起落的人生,來表達每個人生來便被賦予的蒼白無力。影片像一粒石子,看似微小,掀起的卻是關於命運、政治、哲學這些宏大的人生命題。

1、波瀾壯闊的人生起伏

影片開始的時間軸被鎖定在建國之後,清王朝廢帝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被作為戰犯從蘇聯押回國內。心灰意冷的他打算在廁所了結自己的性命,卻意外地被發現救起,於是倒敘的閃回手法交代起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電影以溥儀老師莊士敦的《紫禁城的黃昏》為架構,並詳細參考了《我的前半生》等相關著作,於是我們在影片裡能看到一個和常識認知完全不同的溥儀。那個曾經充滿爭議被定為罪人的廢帝,在導演的視角里成了一個胸懷抱負卻懦弱無力,在歷史風波里被反覆玩弄戲耍的庸人。貝爾託魯奇曾說,“如果不是自己對溥儀抱有同情,就不會拍攝這部傳記電影”,影片中無數的細節似乎也一再印證著這句話。從紫禁城到天津,再從偽滿洲國到囚牢,他反抗過、掙扎過,然而他的一生註定無法像個平凡人一樣碌碌卻自由。年少時束縛他的是那堵硃紅色的宮牆,是那些早已腐朽爛透卻必須遵循的規矩,是所有人畏懼和謊言編織成的巨網,這個擁有一切的孩子卻七年都不能見到親額娘一面。他看著先皇的那些妃子們,轉身就去找奶媽喝奶,在他的世界裡所謂的母親就和宮外紛繁的世界以及短暫的童年一樣模糊。奶媽阿毛出宮時,溥儀一路呼喊她的名字,哭泣著說自己的蝴蝶飛走了。可這隻蝴蝶象徵的不是對於母愛的一種渴望和難以割捨,而是他對於所謂成長的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更意味著他皇帝身份無形的坍塌。阿毛和宮外那個紛繁的大千世界一樣,在給了他無限想象的同時也成為了一種感情的寄託。太監們扯起白布,觸摸翻滾中他獲得無盡的快樂和自由,然而那條白布卻是始終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紫禁城本就是一座圍城,宮門外的士兵好奇的向裡張望,而身在其中的人則無時無刻都渴望著逃離。

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溥儀本該像所有先人一樣被帝王的身份禁錮一輩子,卻因為歷史的變遷意外出走,儘管這種出走顯得那麼的不情願。馮玉祥軍隊武力地逼迫使他第一次發現,相比於所痛恨的紫禁城裡的禁錮,他更痛恨的是自己的弱小。他會惋惜俄國人在滿洲搶走的土地,會割發表明自己親政改革的決心,會在一場大火之後趕走1200名太監,會在議會上據理力爭要求滿洲和日本同等的地位,可到頭來他才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在歷史的洪流面前原來顯得那麼渺小和無力。天津租界裡醉生夢死、紙醉金迷的他,只能像普通人一樣用放縱去面對所謂的失意和迷茫。或許他真的相信日本人所許諾的那個充滿著夢想的“滿洲國”,又或者他從來只能跟隨命運的腳步被推著向前。

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2、光影營造的心路歷程

整部影片在光影方面的運用堪稱教科書級別,和多數電影雙重時空結構的處理一樣,導演用多種色調去區分多個時間節點,不同的光線安排也印證著人物不同時刻的內心變化。溥儀特殊的成長軌跡和人生選擇,在光影和色彩的映襯下顯得神秘而充滿魅力。

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年少的背景交代,觀眾很少能在畫面裡見到自然光的照射,大多時候都是小溥儀被孤單的放置在皇宮的陰暗處。慈禧封他為萬年皇帝時,整個大殿都被夕陽的餘暉籠罩,陰森可怖中充滿著孩童的想象,大概也象徵著清王朝的日薄西山。老師莊士敦的出現則照亮了溥儀內心深處每一寸的角落,知識的灌輸,視野的開拓,莊士敦不僅打開了他認識這個新世界的大門,更成為第一個用平等視角在和他作交流的人。於是鏡頭裡出現的不僅僅只是密閉的宮門,我們在其中看到了更多空曠的場地、空間以及從前他不曾有過的些許自由。光影也從此時漸漸變得明朗起來,整個場景都顯得充滿生機和希望。到大婚時溢出鏡頭的紅大概準確描述了溥儀那時的心境,新婚、親政,婉容的出現大概掃去了他年少時所有的陰霾,也讓意識到原來在這所有安排好的宿命之下他還有自己做選擇去掌控人生的餘地。庫房的大火大概是全片最後一段色彩豔麗的場景,他趕走了所有的太監,像個真正的皇帝一樣掌控著自己的皇宮。整部影片的前半段都充滿著一種豔麗而奇幻的色彩,這是導演對於東方國度的神奇想象,也是對於溥儀此時境遇的另類寫照。

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然而天津的輾轉逃避,偽滿洲國的傀儡身份,以及後半生的牢獄生活,觀眾再也看不到那樣明亮的光線和色彩,深沉冰冷的藍色和灰色則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色調。婉容吸毒和日本人囚禁利用的事實在陰冷色調之下顯得格外殘酷,此時的溥儀一邊陷入虛無復國的假想無法自拔,另一邊則又對傀儡的現狀極度不滿。

作為開始敘事的時間軸,牢獄階段的色調則充斥著接近黑白的灰色。既有現在時的意味在其中,也象徵著末代皇帝身份的落差和心態的轉變。晚年的溥儀漸漸看透一切,於是整個光影的色調便開始趨於緩和,這時的鏡頭往往更像一幅油畫,在一片祥和之中慢慢推開。相較於偽滿洲國的暗淡和少年意氣風發時的炙熱,晚年的心態和處境或許讓他更好的接受了自己也接受身邊的一切。

3、歷史背後的人物剪影

陳沖飾演的婉容或許是影片裡另一個在歷史中迷失掉的個人,17歲少女情竇初開的年紀被嫁入宮中,面對著那個比他小很多的皇帝卻陷入愛情。那段忘情的吻戲大概讓觀眾感受到了少男少女懵懂情慾的美好,可對情慾的迷戀也為將來婉容深陷鴉片埋下伏筆。一路跟隨溥儀輾轉天津、滿洲,看著曾經貴為帝王的丈夫原來天性懦弱而無力改變。於是偷情、懷孕、吸毒,曾經這個高貴的皇后自甘墮落的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犧牲品。川島芳子的引誘只是一條符合歷史印證的線索,而這背後是她內心世界的崩塌和對現實生活的恐懼。她吃花的鏡頭也印證著自己的一生,華貴只是表象,這背後苦果還是要自己來嘗。當那個牙齒髮黃、面色蒼白、顫顫巍巍的瘋婆子和曾經擁有銀鈴笑聲、美麗面容、花季一般的皇后同時被放置在一部電影的不同時空裡,事實的殘酷由此可見一斑。

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每一個人的成長曆程都會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而溥儀則成為了一個完全被時代洪流裹挾著的玩偶,現實中的他甚至比電影裡更加顛沛流離也更加悽慘。根據退位的條約,他本該享受著外國元首的待遇,紫禁城裡的一切也該為他私產。然而在那個動盪混亂的歷史節點,或許沒有什麼是合理和應該。末代皇帝的身份和意義似乎佔據了他人生全部的解釋,強制性的成為了他一生的印記。於是孤獨的童年、閉鎖的宮廷、荒唐的愛恨,這些普通人生命裡都會有的過程,都在歷史的宏大主題裡顯得無關緊要。

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影片最後一個片段實在頗有玩味,面對被紅衛兵抓住遊街批鬥的獄長,溥儀佝僂著身子弱弱替他申辯:“同志,這肯定是個誤會!我認識這個人,他是個好人!”然而激情湧動的群眾並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這個歷經歲月的老人被狠狠地推在地上。身份的轉換和落差,似乎從生到死貫穿了他的一生。當他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重新回到金鑾殿取出那隻蛐蛐的時候,符號和象徵的意味得到了最大化的凸顯。這世上不會有存活百年的蛐蛐,卻有歷經多個亂世的皇帝。蛐蛐更像是一種假想出的意象,意味著成長的喪失和歲月的輪迴。歷經世事滄桑的溥儀放出的絕不僅僅是隻蛐蛐,更多代表的是對束縛他一生執念的一種釋然和放下。宏大的歷史或許終於被放下,敘事重新又迴歸、落腳到溥儀作為個體的直白描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