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多次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究竟什么来头?鲁智深都以此为荣

水浒中笔墨最多的鲁智深,在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章里面就提到,原名鲁达的他最初在老种经略府下当差,任提辖的官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军官,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被派遣来到小种经略相公帐下当差。而鲁智深对于自己曾在种经略府下当差是很骄傲的,自报家门时,也会说上一句:洒家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

水浒多次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究竟什么来头?鲁智深都以此为荣

不仅如此,梁山上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们,从来都是对朝廷口出不屑的,但是在提到“老种经略相公”的时候也是以一种尊敬的口吻提到他,前面也说了,鲁智深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提起的时候也是以在他手下当差为荣。像梁山上的汤隆也以曾经在他手下负责锻造武器盔甲为荣。那么,这“老种经略相公”到底是什么来头,让梁山好汉们如此敬仰。

老种经略相公是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的真实人物,根据历史资料推测,老种经略相公应该是北宋的种师道,他的祖父种世衡,伯父种谔,弟弟种师中皆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最初他在宁夏地方做文职官员,因为此人有勇有谋,后来改做了武职官员。

水浒多次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究竟什么来头?鲁智深都以此为荣

种师道任武职官员,统帅西北边州,保护边疆的安全,抵御外来的侵扰,立下了不少战功。他的弟弟种师中就是水浒传中的小种经略,当种师中被派遣到渭州做经略时,老种经略便支遣在军中任职提辖时间比较久,有经验的鲁智深前去协助他管理军中事物,可以看出鲁智深还是比较深得老种经略的重用。

我们知道,北宋末年,朝廷昏庸,外敌侵扰,边境民生不得安宁,尤其是西面的西夏,北面的蒙古,还有西北方向的辽,经常骚扰北宋边境,甚至有侵入北宋都城的可能。种师道作为河北与宁夏一带的静难军节度使,以及京畿河北制置使需要时刻担任着防御外敌的重任。

水浒多次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究竟什么来头?鲁智深都以此为荣

种师道带兵很有谋略,面对金兵入侵已经到达河南荥阳,当时敌军驻扎在此地让宋朝廷内人心惶惶,众人拿不定主意,种师道却有一道自己独特的作战策略,他率领部队浩浩荡荡向前出发,并沿路扩散军队阵势浩大,可达数百万,让金军摸不着头脑,又不敢轻易出兵进攻宋都城,并且种师道大张旗鼓的散布消息,最后竟让敌军向北退扎营地,加强防卫,不得到处游荡骑射。

种师道此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京城守备的压力,回到京城后,宋钦宗召开宴席为种师道凯旋归来庆祝,席间宋钦宗询问种师道对金、辽的态度,与二国议和如何,其实种师道不愿议和,他认为只要宋朝廷提供给军马足够的粮草,就能击退金军,可当时宋钦宗已经派人前去议和,并送上宋的金银财物,牛羊珍膳,这让边境的金辽二国迅速发展扩大,为以后攻打宋奠定了基础。

水浒多次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究竟什么来头?鲁智深都以此为荣

后来,金辽不断侵犯宋,朝廷派小种经略迎战,并收复了寿阳、榆次等地,当宋朝廷以为金辽害怕了,让小种经略相公帅兵乘胜追击,全部歼灭,奈何小种经略在杀熊岭战死。种师道听到消息,一口血吐出来也气绝身亡了。一代英雄也就此沉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