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走进北京植物园,仿佛山村的景,田园的画,水歌的诗,一下子吸引了我,年轻了许多,步履轻盈,心情愉悦,好像到了孩提时期。满眼绿色,满眼喜悦,山山水水,高高低低,木绿草青,叶葱花红,洋溢着满园春色。高兴的我不由抒发情感,描写景致,歌颂起小昆虫来:"蝴蝶轻扑嫩花蕊,蟋蟀当歌绿草阴。蚯蚓犁田津润土,蜻蜓点水皱波纹"。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怎么也没想到,忽然冒出来一个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其实,这里原是正白旗村,周围的银杏树,每当秋后树叶金黄,加之柿子树秋后也变黄,故叫黄叶村。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字九个口,人人说无有,子路问孔子,孔子说'严上面有’。”"孔曹严华",孔子借百家姓点出了曹字。本人即姓曹,而且是丰润曹。说这话并没有攀高枝之意,也没有争什么丰润曹、辽阳曹之意,"有本事吃本事,没本事吃本分"。我妈说:"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哥们弟兄也不行,只能靠自己,靠自己长本事,靠自己两双手。"妈妈的教诲我记了一辈子,到了老了体会更深,攀缘附会没有用,有了困难,还得靠自己解决。曹雪芹不就是这样吗?有谁分给他几匙羹?穷困潦倒还是穷困潦倒。现在有人争,争得不是曹雪芹,而是争得他自己的利益。还是南阳武侯祠一联说的好,"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战友来电话,"你在丰润那么多年,还有熟人吗?""有吧!""我们准备在那儿开个红学会,你去不?"我说:"我去干啥,咱也没有研究红楼。""那你给我写封信吧!"我说,"这到可以"。那次,周汝昌去了,并给丰润写了"曹雪芹家酒"——即浭阳酒。不久,沈阳的姐夫来电话,"辽阳的电视播了,要把'假'宝玉,打回丰润去。"姐夫虽然住在沈阳,但老家是丰润的,很是关心。我笑了,"他爱打哪儿打哪儿去,都是那些文人吃饱了撑的,中国四大名著不出中国就行了呗!非得争个子午丑卯。"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其实,我从小就看过《红楼梦》,家里有一套,不知是何时的本子,谁留下来的,爷爷、爸爸大字不识,装在一个小木盒子里。母亲见了就不让看,连那小木盒子都藏了起来。文革初期"破四旧,立四新",我恐怕母亲烧了,从学校跑回家就问,"妈!咱们家那套红楼梦呢?"母亲说,"早就塞灶火坑烧了"。我急了,"妈,你烧了干啥?不行藏起来"。母亲说:"你不怕找事啦?那是黄书,翻出来批斗你。"家里的那套《红楼梦》就这样烟飞灰灭。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后来,我还是有了一套,是1972年版的《红楼梦》,基本上成了我的案头书,随时随地看。我爱写作,我爱诗词,我特别喜欢曹雪芹的写作风格,也特别喜欢曹雪芹的写作语言,总觉得他说的就是我们家乡话。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家儿,那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呢"、"在家跳蹋也没用"、"如今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就和他"、"倒不拿大"、"拔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壮呢"、"没的白打嘴现世的"、"你远远的那墙犄角儿等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再加上赵丽蓉的唐山话,"就是你发屁瞅别人",以及马季用唐山话说的《宇宙牌香烟》"闷得着",非常切合我们当地的语言。当然说北京话也行,基本上是相通的,一个语言体系。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如《贾二舍偷娶尤二姐》,"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出来"------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眷恋的情感走进了曹雪芹纪念馆,仿佛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那么亲切。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发自肺腑的心声,这是发自愤懑的呐喊。曹家卷入了争储,支持了皇八子胤禩,皇四子胤禛即位后,曹家开始失宠。雍正六年,曹頫因骚扰驿站获罪,被革职抄家。曹家在北京和江南的家产和家人都被雍正皇帝赏给了继任织造隋赫德。后来,隋赫德见曹寅之妻度日艰难,就将曹家在崇文门外蒜市口的十七间半房产和三对仆人退给了曹寅之妻。这样,年仅十三岁的曹雪芹随着家人一起回到了北京。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过贯锦衣奢靡豪华生活的曹雪芹,遭此政治倾轧,深感世态炎凉,逐看破红尘,游手好闲,不事功名,被父亲关了一阵子。后来,在右翼宗学谋了个差事,结识了英亲王阿济格后代敦敏、敦诚兄弟,仍是鄙视权贵,狂傲不羁,又把宗学里的差事丢了,穷的连城里都住不起,这才搬到了西郊乡下,也许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据介绍,1971年初,"正白旗村"有一家屋檩折裂,准备复修,收拾屋子往外搬东西的时候,床板上铁钩把西墙墙皮碰掉了一块,忽然发现碰掉的墙皮处有字,出于好奇,慢慢揭看,竟露出了一大片:"富贵途人骨肉亲,贫贱亲人亦途人,试看季子貂裘敝,举目亲人尽不亲。岁在丙寅清和月下旬偶录于抗风轩之南几拙笔学书------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真不错"等等。后来经考证,说是曹雪芹当年及其朋友写的,一是丙寅是乾隆十一年,即1746年,曹雪芹三十多岁;二是曹雪芹好友鄂比曾送给他一联,内容与墙上这联差不多;三是抹墙时先贴了一层花纸再抹的麻刀灰,看来是有意保留下来的,加之周边房屋的历史,结构,布置,古槐都符合当年曹雪芹居住的情况,故将这里建成了曹雪芹纪念馆。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我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有总比没有强,假的东西还在不断地建呢,何况这有点线索、有点依据的老屋,其实,这就是一种寄托,一种念想,感情都还是在书里呢!

曹雪芹的好友敦诚不也写诗安慰过他吗,"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人到难处,穷困潦倒,那也得挣扎着活呀!曹雪芹从一个贵族公子沦落为贫民百姓,晚年过着"卖字鬻画"的穷困生活,使他对这个社会的种种黑暗与罪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家庭败落的命运,现实生活的体验,社会兴衰的感悟,高层士族的接触,都奠定了他创作的基础,都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曹雪芹不甘寂寞,不畏疾苦,不辞辛劳,"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体会的多么深刻,披露的多么透彻,分析的多么精辟,可有些人偏偏要往里钻,特别是前些年,为了当官,档案造假花样百出,刚十一二岁,就参加了工作,字还不会写呢,就有了大专文凭,真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要好,须是了。"《好了歌》真可谓经典,一下子戳到了痛处。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哀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近几年,有多少高官锒铛入狱,还不都是为了一个权、一个钱。仓颉造字,"金"字加双 "戈"早就告诫了人们,钱是好东西,饥了是一顿饭,冷了是一件衣,"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秦琼卖马"" 杨志卖刀"。钱又是腐蚀剂,谁要是贪婪无餍,行贿受贿,钻到钱眼里去,必将遭到"双戈"的惩罚。人作孽,不可活,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曹雪芹一开篇就告诫我们,"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体会多么深刻。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毛主席说:"《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红楼梦》也是一面镜子,"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人生悲哀、世态炎凉、社会颓废、官场博弈------你自己对照去吧!一个个都会有各个的影子。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参观完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感触很深,也写出拙诗来。"黄叶置身植物园,碑林见证月台前。遒龙独卧宅门口,绿染香庐任笔宣。""云锦西山绿锁门,情痴幻海静思深。白天竟做红楼梦,笔走惊雷黄叶村。"

特别是又去游樱桃沟,在大元宝石旁,见到了那棵竟然长在岩石上的古柏。据说,曹雪芹经常来这里,就是受了这"石生木,木缘石"奇观的启发,萌发出"木石前盟""木石姻缘"的创作灵感。又因这一带出产一种黑色石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写出了"黛玉"。当然,这都是后人分析推论的,是不是如此也难说。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

不过,我又写出诗来:"云岭力拔岩上柏,水源轻挽鹿精灵。木石演奏红楼曲,血泪著书黄叶情。归隐侍郎言退谷,修行部长建园庭。樱桃绿帐幽深雅,游客缤纷飘彩虹",赞美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这个环境还真是不错,便于休闲消遣,要不然曹雪芹写出这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深邃,艺术精湛——闻名世界的《红楼梦》。

九口 2019-2-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