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患者有必要每年一或二次輸液通血管嗎,為什麼?

秋霜梨


說實話不知道為什麼老百姓會有這樣的觀念,認為每年輸一兩次液體可以疏通血管。可能部分人會想當然的把人體血管等同於下水道,需要定期疏通壁上的髒東西。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認為這是有用的,從專業角度講,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一年輸一兩次液體就好比一年吃兩頓好的,這樣就能強身健體了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每年去醫院輸液,一般用的都是活血化瘀類的藥物,或者擴血管藥物,比如血塞通、天麻素、曲克蘆丁等等,這些藥物的主要作用就是暫時性地擴張血管、增加循環血容量、降低血管粘稠度、改善心腦灌注。但是這類藥物作用時間一般就是6-8小時,並不是永久“通血管”的。這也是為什麼腦梗塞急性期需要連續治療半個月的原因。而且活血化瘀藥物的擴張血管和抗血栓作用均是在疾病發作後才需應用,對血管裡的陳舊血栓和粥樣斑塊,起不到任何作用。事實上,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起到像“下水道疏通劑”那樣的作用。血管壁上的粥樣斑塊,是由於血管內皮受損後,脂肪等大分子物質沉積其中,並引起一系列炎性反應,導致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當某處粥樣硬化比較嚴重聚集成團時即形成了斑塊。這些斑塊是嵌入到我們的血管壁內的,這類斑塊有的會發生鈣化,就像堅硬的石頭。如果有什麼溶劑能把它消融了,那動脈壁也就一起破損了。所以,如今對於體內血管粥樣硬化斑塊引起的疾病通常是進行支架置入使管腔擴張。比如冠狀動脈狹窄閉塞誘發的心梗,通常是安裝冠脈支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起重度狹窄也是安裝支架。

三高人群一般年齡偏大,有些人心肺功能不好,盲目的輸液會增加心肺負擔,甚至影響腎功能,輸液過快可能會誘發肺水腫。輸液本身的危害近幾年也經常被提到,首先任何藥物本身都有不良反應存在,並不是所謂的補藥,無毒無害的。其次,輸液同時會輸進去一些致熱源、細微顆粒,甚至因消毒不嚴輸進去一些致病菌,引起輸液相關的不良反應。還會因血管反覆穿刺而出現靜脈炎。

所以三高人群沒有必要每年輸液一兩次通血管,對於三高人群來說,重要的是每天的治療和預防,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按時口服降壓、降糖及調脂藥物,控制體重,保持每天的健康生活方式,比如低鹽低脂飲食,減少油膩的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多一些穀物、粗糧等補充膳食纖維,每天鍛鍊身體,戒菸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


胡洋


大家好!我是福爸,臨床營養師。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所謂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這三種慢性疾病都會大幅度的增加得心腦血管病的概率,還會導致很多其它嚴重的併發症。很多人認為三高會導致血管內垃圾堆積,造成血管堵塞。因此,如果每年能夠掛一兩次水清理清理血管內的垃圾,疏通一下血管,就能夠有效的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可惜這種想法是完全沒有道理的,輸液並不能夠疏通血管,不管輸的是什麼藥物。


高血壓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的治療主要靠口服藥物治療,配合規律的運動和合理的營養。靜脈輸液治療高血壓,僅限於用來搶救高血壓危象。一般的高血壓是不需要輸液的,輸液對於普通程度的高血壓也沒有什麼幫助。

高脂血症

血液裡過多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被老百姓認為是血管裡的垃圾,甚至是毒素。其實血管裡沒有什麼垃圾和毒素,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都是人體新陳代謝正常的營養物質。高脂血症是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遺傳、年齡、缺乏體力活動、高脂高糖飲食等,造成脂肪代謝紊亂,血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超出正常值。用於治療高脂血症的藥物都是口服藥,靜脈輸液不能降低血脂。

高脂血症會引起血粘度升高,有一些靜脈用藥確實可以降低血粘度,但是起作用的時間非常短,靜脈輸液不能長時間治療血粘度升高。治療血粘度升高的關鍵還在於長期有效的降低血脂。

糖尿病

臨床上有靜脈用藥治療糖尿病的,但是僅限於搶救糖尿病危象、酮症酸中毒等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的治療主要靠口服降糖藥物或者注射胰島素進行,當然還要配合運動療法和營養療法。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輸液對於已經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也沒有作用。目前還沒有什麼藥物能夠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只能起到穩定斑塊的作用。臨床上常用的是口服他汀類藥物,而不是靜脈輸液。

總結:靜脈輸液不能疏通血管,對於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也沒有長時間的有效治療作用。三高的治療需要長時間的生活方式的改善、戒除不良嗜好、均衡的營養,必要的時候合理使用藥物。另外,靜脈輸液是一種有創傷的治療手段,有一定的併發症和副作用,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輸液。

我是福爸,臨床營養師,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點個讚唄😜 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得更多營養健康資訊。


福爸聊營養


沒有必要輸液通血管!因為這不但沒有效果還可能提高出現出血、過敏、炎症的風險。


為什麼要輸液通血管?

很多老年朋友都會在冬天來臨的時候或者每年相近的時間到社區醫院或者小診所去輸個液,想要靠它來稀釋粘稠的血液、疏通堵塞的血管(沖掉血管上的斑塊),很多人也相信一年這麼通上1-2次能夠常年有效,可預防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但其實這些目的都達不到。


輸液不能沖掉斑塊!

斑塊是血液中的大分子脂肪嵌合進血管壁形成的凸起,通俗點講就是它是長在“血管牆”裡面的,不是遊離在血管內的活動分子。就像水管裡的水衝不掉水管壁裡面的雜質一樣,輸液帶來的那點多餘的水分是不能把它沖掉的。

另外,輸入的液體進入人體後也只是緩慢隨血液流動而已,不會像山上掉下來的瀑布一樣有巨大的衝擊力。

輸液不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

血液黏度來源於血液內部分子間的摩擦,包括纖維蛋白、血球、脂質分子等,主要是看每百毫升血球所佔的百分數和纖維蛋白原的多少。

而補液可能在輸液的時候短暫的提升血容量,但補充進去的水分去幾次廁所就沒有了,最終既不能減少血液中的分子數,也不能增加血液的總容量。就像一個帶濾網的水杯,總容積是一定的,加進去的水最終會溢出來,裡面放的塑料球仍然在杯子裡,球之間的摩擦並不會發生變化。這個“黏度”也不會變化。

另外,造成血液粘稠的因素很多,且目前認為血液黏度與中風、心梗關係尚不明確,用輸液來降低黏度從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是行不通的。

輸液並不是長期有效!

即便是輸進去了“活血”、擴張血管的有效成分,但藥物過幾天也就代謝完了,不會在身體內留存。怎麼能指望它長期有效呢?


輸液通血管可能引起不良副作用!

如果輸入了含有“活血”效果成分的藥物,還可能出現以下問題:

  • 提高出血的可能性,對正在使用抗凝藥物的人來講出現危險的可能性更大;

  • 可能引起過敏,藥物成分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 提高出現靜脈炎、交叉感染等問題的機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輸液副作用,任何輸液都可能因操作不當或意外等造成交叉感染、炎症。


小貼士:輸液通血管好處有限甚至完全沒有好處,還可能帶來出血等壞處,所以不建議非治療目的的輸液通血管!




答案明確:完全沒必要!

目前沒用任何的藥物,可將血管內導致狹窄的粥樣硬化斑塊清理掉,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

所以奉勸中老年朋友,患有“三高”,既往腦梗死、冠心病或動脈粥樣硬化的患友不要花冤枉錢,這樣做只會增加藥物副作用發生的機會,對於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完全不起作用。

我身邊的患者、朋友甚至親屬,不少中老年人,每年去醫院輸液一到兩次,認為就像我們應用的“下水道清潔劑”一樣,這些藥物可以溶解血管壁上附著的“髒東西”,達到血管疏通的目的。其基本使用的藥品通常包括:銀杏注射液、丹參注射液、水蛭素注射液等,而這些藥品的基本功效都是活血化瘀,通脈養心(擴張冠脈血管、腦血管和/或抗凝、抗血小板的作用)。對於祖國的中醫中藥,我絕不否定其治療價值。但我們也要注意到:任何這些藥品的說明書上均未註明可溶解血管壁的粥樣斑塊的治療作用!其發揮藥效主要針對的是擴張血管和抗血栓(這裡應該指的是新鮮血栓和減少血栓形成),而這兩點作用均是在疾病發作後才需應用(擴血管和抗凝的藥物作用時間均較短,通常藥物代謝出體內後,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平時輸注則起不到預防疾病發生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至今沒有為我們有效疏通血管的“清潔劑”呢?因為我們動脈壁上的粥樣斑塊,是在血管內壁損傷時,侵入到我們血管壁內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脂等物質,它們堆積在血管壁內,當血管內壁癒合後,它們便激化並最終形成了堅硬的粥樣斑塊。也就是說,這些斑塊是嵌入到我們的血管壁內的。我們外科手術時,無論是做那部分的血管(冠狀動脈、頸動脈、胸主動脈、腹主動脈),祛除陳舊粥樣斑塊的唯一辦法就是連同動脈壁的內膜一同剝除掉(動脈內膜剝脫術)。但動脈內膜剝除掉後,因血管失去了內膜的潤滑作用,很容易形成血栓,再次引起血管堵塞,因此外科醫生也是在萬不得已(嚴格把握手術指徵)的情況下,才會為患者實施此類手術。而現代科學生產的藥物,則無法透過血管壁只溶解粥樣斑塊(事實上,慢性的粥樣斑塊堅硬如石頭,密度很大,如果什麼溶劑能把它消融了,那動脈壁也就一起破損了)。

總之,目前我們尚無藥物能夠根治動脈粥樣硬化。我們為患者通常開具的處方藥物:阿司匹林、他汀類降脂藥物、氯吡格雷等藥物可有效延緩斑塊的形成,但要堅持規律及規範用藥,長期使用才能展現效果。而臨床應用的尿激酶、蚓激酶、r-TPA等藥物可溶解新鮮血栓,屬急救用藥,有引發出血的風險,需在醫生的嚴密監控下方可應用。而一年輸幾次液試圖疏通血管的治療方式,即無效,還會引發可能出現的過敏、微血栓(藥物雜質引發),甚至出血或肝腎衰竭等重大併發症,萬萬不應作為預防或治療手段!


心血管守護者貢鳴說


三高患者是不需要每年一或二次輸液通血管的。所謂三高患者,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一類特殊人群。三高的患者,容易造成動脈硬化甚至狹窄,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屬於心腦血管的高危人群。這類人群的確需要做好心腦血管病的預防工作,具體包括:1、口服降脂、降壓、降糖藥物,控制好血脂、血壓、血糖。2、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減低心腦血管的發病3、符合條件的應用他汀類降脂藥,穩定斑塊。

至於每年一至兩次的輸液,是中國特色,一般輸的是丹參、血栓通等活血化瘀藥物。首先,中藥在心腦血管病的治療中只是輔助治療作用,真正發生急性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病的急性血管閉塞事件,單靠中藥是肯定不行的,主要還是靠急診溶栓(尿激酶、t-TPA等)治療,抗凝(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這些西藥治療。任何一個國家的心腦血管疾病指南中均未將這些中藥列為心腦血管病的主要治療或預防藥物。其次,即使這些藥物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些幫助,但是就像吃飯一樣,今天吃了,明天肯定還是要餓,還要吃飯,單靠一次輸液就像預防半年甚至全年的心腦血管病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後,盲目輸液可能存在液體中的微小粒子損害血管的情況,反而會加速血管的病變。

國家衛計委也看到了這個問題,現在很多城市都嚴格限制門診輸液,國家醫保也基本將臨床上幾乎所有的靜脈中藥列為限二級醫院以上應用,就是防止一些診所過度盲目輸液的現象發生。


所以三高人群,要想預防血管的堵塞,在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堅持長期口服藥物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醫患家


臨床中經常會遇見“三高”的患者要求“衝血管”,並說每年“衝血”兩次能夠避免血管疾病的發生。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現在是“衝血”的主要藥物是改善循環、活血化瘀的藥物,這類藥物能夠擴張血管、稀釋血液,改善因為血液粘稠、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等原因造成的供血不足,從而緩解胸悶、頭暈、乏力等症狀。

但是,因為這類藥物的作用時間很短暫,也就是藥效時間很短,不能保持長久的治療效果。所以,雖然看起來經過“衝血”,病情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實際上僅僅是緩解了臨床症狀,對疾病的病因沒有多大的治療效果。並且在長時間輸液的過程中,因為藥物純度的問題、輸液中操作的問題、患者體質的問題等原因,可能出現輸液反應、輸液性心衰、輸液性脈管炎等不適,均可能給患者身體帶來傷害甚至威脅。

對於有些疾病,像心肌梗死等,因為疏通血管可以緩解症狀,可能給患者帶來一種錯覺,病情在減輕。可能對自己的病情不能夠足夠的重視,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可能會造成疾病的加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

對於“三高”而言,最重要的是積極進行生活幹預和藥物預防治療,減緩病情的進展,減少併發症的出現,增加患者的生命質量。

生活幹預基本大同小異,主要是:1.低鹽低脂飲食,合理飲食,營養均衡。2.增加有氧運動,控制體重。3.戒菸戒酒,至少要戒菸限酒。4.保持心情舒暢,心態平和。5.定期予以體檢,根據自身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對於高血壓來說,在生活方式的干預下,常選用的藥物有: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利尿劑和 β 受體阻滯劑五類。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或者藥物聯合。

對於高血脂來說,在生活方式的干預下,常選用的藥物有:主要有他汀類、貝特類,還有煙酸類、膽酸整合劑、普羅布考、泛硫乙胺、ω-3脂肪酸等等。

對於高血糖來說,在生活方式的干預下,常選用的藥物有:磺脲類促泌劑、非磺脲類促泌劑、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SGLT-2抑制劑、胰島素製劑、GLP-1受體激動劑,以及中成藥等等。

對於“三高”急性血管併發症,溶栓治療是首選。同時,溶栓治療的有效性是值得肯定的,可以有一半的患者可以最終獲益。因此,進行溶栓治療是有效的“衝血”但是這種治療要有極其嚴格的適應症和時間窗。平常使用的“衝血”沒有明確的臨床受益,不建議使用。


注:圖片均下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用戶108431445035


三高患者確實是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動脈粥硬化性心血管問題,很多情況都是栓塞性的疾病,如心血管的堵塞,腦血管的堵塞等問題,但血管絕對不是下水道,血管裡面有垃圾,拿生理鹽水或葡萄糖輸液每年通一痛,涮一涮,血管裡的垃圾,血管壁上的垃圾就能清除掉,這種看似有道理的“科學”謠言,真的害人不淺!

輸液並不能疏通血管,清除血管垃圾

人體血管內的“垃圾”,主要是代謝不良積累的脂質,這些脂質,容易沉積於血管壁,引起炎性反應,破壞血管壁內膜的光滑性,血管壁內膜被破壞後,變得粗糙,又更容易截留脂質和其他血液中的纖維素,血小板等物質,甚至可能會逐漸的形成斑塊,使血管變得狹窄,增大的阻力又會使血壓升高,血管壁壓力增大,又會使血管逐漸失去彈性,硬化程度不斷加重,這就是動脈硬化發生的原因,和斑塊及栓塞形成的原理。

將外源性的液體輸入到閉合的血管中,既不能有助於脂質的轉運和代謝,也不能修復血管內壁,更不會也不能將斑塊沖洗下來(要是沖洗下來,反而更危險,斑塊隨著血液流動,到了血管較細的地方……,真是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輸液通血管的說法,雖然不知道緣何而來,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昏招”。

輸液除了不能通血管以外,在不需要輸液的情況下,隨便輸液,還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問題,有人說,又沒加其他藥物,只是輸的生理鹽水,能有什麼問題?輸液本身就是一種高風險的醫療手段,輸液,輸液器具的無菌及熱原清除情況,輸液環境的衛生情況,輸液人員的專業度和操作情況,輸液時對於輸液為止的消毒情況,各個環節,如果有一個環節造成汙染或感染,引起的重大不良反應,可能都是人體所不能承受的,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輸液不能通血管,輸液不能通血管,輸液不能通血管!

三高人群做什麼有效保護心腦血管

其實說到底也很簡單,就是遵醫囑,有效的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該長期用藥就長期用藥,合理的選擇藥物控制三高的同時,生活上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蔬菜,少吃大魚大肉,多吃五穀雜糧,少吃精米白麵,飲食控制好量,在加上持之以恆的,適當強度的運動鍛鍊,控制好體重,拒絕肥胖,戒菸限酒,戒除焦慮,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這些都是有效的控制三高的生活調理。

總而言之,有效的藥物控制,加上均衡的膳食營養,堅持不懈的體育鍛煉,樂觀積極的心態,加上良好的睡眠,這幾樣加起來,比什麼每年輸兩次液通血管,要靠譜不知多少倍了!


李藥師談健康


一、輸液通血管只侷限於急性血栓嗎?

在急性血栓形成中,確實有溶栓的治療方法,也就是通過血管輸入溶栓藥物,使得血栓溶解的一種方法。比如常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以及急性腦梗死的溶栓,都是溶栓的常用方法。但是這種輸液使得血管暢通的情況僅僅只侷限於急性血栓的形成,而且具有一定的時間窗,超過一定的時間範圍,即便是有血栓形成,溶栓的方法也不能夠再繼續使用。對於這種急性的血栓形成,因為其一旦超過一定時間便有不可逆的損害,所以急性溶栓的方法雖然有危險,但和溶栓所獲得的好處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價值!所以輸液通血管只侷限於急性血栓的形成。


二、正常人群可以輸液通血管嗎?

有許多老年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會定期進行輸液通血管,這種方法靠譜嗎?答案是——正常人群不需要輸液通血管。這種定時、定期、定季節進行輸液疏通血管的方法,不僅沒有好處,還會有一定的風險!比如發生靜脈炎、靜脈栓塞,甚至因為輸液不當發生急性心衰的可能,所以正常人群沒有必要定期、定時、定季節進行輸液疏通血管。

三、三高患者應該怎樣預防血管堵塞?

最好的治療是預防,血管堵塞也是如此。三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患者最容易發生的相關併發症,便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堵塞。怎樣預防這種血管堵塞呢?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進行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干預,是預防三高患者發生血管堵塞的最好的方法。

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你。


心健康


“三高”的發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輸液治療最多一至兩週,而藥物在體內總是會被代謝掉的,不足對機體每天的代謝活動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就像下水管堵了,找管道工疏通管道只能解一時之堵,不去除堵塞的原因,隨時還會發生堵塞是一個道理。

比如血糖的升高,最根本的原因是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發生了問題,飲食攝入不合理是血糖來源過多最大的主因,而長期缺乏運動對血糖的消耗過少,兩方面加在一起導致了血糖的升高。而血糖的升高又增加了胰島細胞的負擔,長此以往受到損傷甚至死亡,胰島素分泌發生障礙,血糖便降不下來成為終生病,這不是靠輸幾天液就能解決的。

再比如高血壓的發生,主要是心臟的收縮功能異常,導致血液輸出量增多,同時血管發生了動脈硬化導致彈性下降,不能容納更多血液而使壓力升高,如果飲食吃的過鹹血液的滲透壓升高,組織細胞中的水分會進入血液,使血液總量增加而加大血管的壓力。這些也不是通過輸液能改變的。

還有血脂的升高,根本原因在於機體脂代謝的機制發生的問題,比如代謝酶的活動降低或是增強,都是與平時機體整個狀況緊密相關的,幾天的輸液不能改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異常。

它上所述,對“三高”的干預治療,輸液起不到長期的效果,相反輸液畢竟是一種有創的手段,可能對機體帶來不良的影響。其實,舉個或許不恰當的例子,舞臺上想有風光的表現,依靠的是平時積累,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因為現在我國大部分公立醫院已經停止了門診輸液,經常有不少中老年病人主動到急診室問我:大夫,我想到你這裡打點活血藥來疏通血管行不?”或者有人會問:“大夫,我是老三高患者,你這裡有xx(活血中成藥)嗎?我想買點帶回去讓診所醫生打?……可見在我國很多中老年人群之中,尤其是心腦血管病,三高患者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好辦法”:一年中輸兩次液能疏通血管”的說法,我想大部分醫生在門診遇到一些人要求輸液來預防腦血管疾病。這種輸液預防真的對心腦血管病患者有作用嗎?


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定期輸液並不能所謂的疏通血管,預防血管堵塞。 因為血管堵塞儘管大部分是突然發生的,但它的發生病理基礎往往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

而人們所熟知的定期輸液用的一般多是活血化瘀中藥注射劑,或者擴血管藥物的西藥,其作用機理是暫時性地擴張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改善腦灌注,可以起到短暫的治療作用。這類藥物一般作用時間是6到8小時,並不可能永久“疏通”血管,預防腦中風。而這些藥物輸入進血管後,很可能不僅起不到預防作用,還會出現諸如:①增加出血風險②輸液反應③肺水腫 ④靜脈炎⑤過敏反應⑥醫源性感染,也許很多朋友還記得幾年前幾種活血中藥注射劑出現致命的過敏反應的例子!




因此,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針對心腦血管,三高等慢性病均需要按時服藥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以及針對病機,改善症狀,同時還需要合理調整飲食,適當鍛鍊身體,戒菸等,這才能真正防治血管堵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