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常識丨古代皇帝的年號、廟號、諡號你能分清楚麼?

一、年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

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此後形成制度。我們所熟知的貞觀、開元、康熙、雍正、乾隆等都是年號。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時期,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

中國封建時期皇帝在位期間改換年號稱為“改元”,每個年號開始的一年稱“元年”。一個皇帝在位時,可以多次改元。例如漢武帝有11個年號,武則天在位21年有18個年號。也有皇帝在即位時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號,例如五代時期後梁的“乾化”年號、後晉的“天福”年號、後周的“顯德”年號。明朝以後採用一世一元制,大致上都是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因此也常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等。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誌之一。

二、廟號

廟號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另外,由於後世皇帝諡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起到蓋棺論定的功用。有的君主死後,會有多個廟號,廟號並不唯一,這是追尊、改諡等原因造成的。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顯宗、肅宗等。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三、諡號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

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褒諡,厲、靈、煬都是惡諡。政變中被推翻的稱廢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亡國君主稱末帝。

古代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總的來說,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繫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四、尊號

尊號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稱號,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等。始於秦代。

根據司馬光《司馬文正集》二十六《請不受尊號札子》記載,從唐代起,皇帝有尊號。唐以前,天子尊稱皇帝,嗣位皇帝尊稱前帝為太上皇,前皇后為皇太后、太皇太后,無其他稱號。

經典例題

1.我國古代的皇帝有廟號、諡號、尊號、年號等,“宋太祖”是( )。

A.諡號

B.廟號

C.尊號

D.年號

【展鴻解析】廟號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廟號常用“祖”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故本題選B。

2.人們對中國古代帝王的稱謂不同,有的稱年號,有的稱廟號,有的稱諡號。下列與“漢武帝”稱謂相似的是( )。

A.孝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康熙帝

【展鴻解析】在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繫在一起,漢武帝就是諡號,孝文帝也是諡號,唐太宗、宋太祖是廟號,康熙帝是年號。故本題選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