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與“廟號”原來是這樣來的,他的諡號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諡號是封建時代的皇帝、大臣、士大夫等重要人物死後,後人根據他們生前的事蹟和功過給予的稱號,含有褒善貶惡的意思,其實是又添了一個別名而已。帝王的諡號是由大臣們議定的。而且長短字數不定,或一兩字,或二十餘字,字數不定,情況較為複雜。

諡號制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諡。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得到廣泛認同。

文、武、景、烈、昭、穆等都是表示褒揚的諡號,如周武王、漢武帝等;靈、厲、煬等是表示批評的諡號,如周厲王、隋煬帝;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質帝、衝帝、少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懷、慰、哀等是表示哀憐的諡號,如楚懷王。亡國君主稱末帝。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臣子的諡號是由朝廷賜予的,如諸葛亮諡號“忠武”,岳飛諡號“武穆”;還有一些諡號是由親友、門人給予的,如陶淵明諡號“靖節”、陳寔諡號“文範先生”,這些被叫做私諡。

廟號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裡奉祀時的名號。一般是開國的皇帝稱祖,後來的繼承者稱宗。


“諡號”與“廟號”原來是這樣來的,他的諡號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廢止於周朝到秦朝時期,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如漢高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等等。最初非常嚴格,按照功德的標準而定,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唐朝以後,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