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廟號、年號、尊號,到底都是什麼?

當我們在讀歷史相關書籍的時候,總是會看到什麼帝、什麼宗、什麼年間……之類的字樣,如果我們是一個歷史的初讀者,可能會被這些文字弄得動暈腦脹,我們總是想,直接寫這些皇帝的名字不好嗎,直接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帝啊、宗啊、祖啊、什麼幾年啊到底是什麼東西。

第一要說的是諡號。


簡單的說就是什麼帝、什麼王之類的,比如秦昭襄王、漢武帝等。其就是人死之後,後人對死者生前的品德、功績給予評價的文字。這個並不是皇帝的專屬,包括后妃、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由朝廷給他們頒發一個諡號。諡號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根據據王國維對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是,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

中國古代帝王基本都有諡號,但其中比較特別的是秦始皇和孫權,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稱自己為“始皇帝”,其實際為尊號,孫權的諡號是“大皇帝”,稱“吳大帝”縱觀中國歷史也只此一位,比較特殊。

1927年6月2日,著名學者 王國維投湖身亡, 末代皇帝溥儀“詔”諡王國維“ 忠愨”二字,墓碑上刻著“王忠愨公”。這是中國諡號制度的終點。

第二要說的是廟號。


廟號就是什麼祖、什麼宗,是皇帝駕崩後入廟時給的稱號,供奉太廟的排位。一般奪取天下之功稱為祖,治理天下之德稱為宗,比如唐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按照 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只敬七代祖先。起初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比如西漢12位皇帝只有4位皇帝有廟號,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

習慣上,唐朝以前的皇帝一般稱其諡號,唐朝以後,諡號的文字加長,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所以則改稱廟號,而不稱諡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第三要說的是年號。

年號就是什麼幾年,例如貞觀元年,乾隆六十年等。是中國 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方式。 漢武帝即位後始創年號,在此之前沒有年號,用王的諡號紀年,例如秦惠文王二年。漢武帝始創年號為 元狩。之後 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大災大難等大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年號最多的皇帝武則天為17個年號。明清之後,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所以明清之後皇帝我們稱其年號,例如洪武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康熙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第四要說的是尊號。

尊號也叫徽號,諡號和廟號都是死後才有的,尊號是可以生前使用的,尊號一般很長,因為大臣們會盡量把好的詞語都往皇帝身上加,尊號實際上就是一些華麗辭藻的堆砌,沒有實際意義。尊號起源於秦朝,秦始皇始稱“皇帝”,“皇帝”就是尊號,嗣位皇帝尊前皇帝為太上皇,尊前皇后為皇太后、太皇太后等。尊號真正開始盛行是到了唐代,尊號始於唐高宗時期,而真正的發明者是武則天。她為擴大影響自己的政治影響,實現自己皇帝夢想,開創了為在位帝后上“尊號”的先例。武則天的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世人稱則天皇帝,慈禧太后生前尊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世人稱慈禧皇太后。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叫的這些稱號都是為了好記,唐之前並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我們就叫他諡號。唐之後諡號的字數增加,每個皇帝都開始有廟號,我們就叫他廟號。明清之後,每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嫌廟號各個朝代容易記混,我們就稱他年號,便於區分。尊號我們一般不說,因為它太過繁縟,也記不住,但是像武則天和慈禧這樣的人物,我們總要稱呼點什麼,唐代的武則天沒有廟號,而以高宗皇后的名義下葬,慈禧不是皇帝,所以沒有年號,我們才稱她們的尊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