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容易騙到你的癌症謠言!一起來看看真相

這些年來,大家稍有留意就會發現,身邊的癌症患者越來越多了。甚至可以說, 大概每個人都有親戚、朋友、熟人患癌。

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它曾經那麼遙遠、那麼罕見,可如今怎麼就變得如此稀疏平常?

是因為現代生活的忙亂無序嗎?是因為空氣汙染、環境改變、食品不夠綠色天然嗎?

其實都不是。癌症發病率的上升最重要的原因是壽命增加,可以說只要活得夠長,每個人都會患癌。

癌症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其發生概率指數性地歲年齡增加。比如乳腺癌概率,在30歲左右的女性中是1/400,而在70歲左右的女性中,每9人中就會有1人患乳腺癌。

在古代社會,人們長期受到肺結核、霍亂、天花、麻風病、鼠疫、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威脅,很多人還沒得癌症,就死掉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長壽的人本來就稀少,即使他們患癌,也無人在意。

只有當所有的“人類殺手”被消滅,癌症才會成為普遍現象。

癌症,可以說是因為人類壽命的延長,而暴露出的疾病。

同時,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了癌症的診斷能力,比如當年X線照片,能檢測出早期乳腺癌,大幅提升了“乳腺癌的發病率”。

因為癌症的發病率上升,癌症從罕見變為普遍,人們對於癌症的恐懼有增無減,關於癌症的謠言也層出不窮。

今天整理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更新的關於癌症的謠言和真相分享給大家。

1、癌症病人泡熱水腳,容易引發腫瘤轉移

癌症病人不能泡熱水腳、洗熱水澡?

Excuse me ,這是什麼奇葩理論?

原來,這位網友是一位癌症患者,平時愛運動,運動後有泡腳 、 洗熱水澡的習慣。有一天看到一個養生博主說:癌症患者不宜運動,也最好不要泡熱水腳,洗熱水澡。因為,運動、泡腳、泡澡會加快 血液循環,從而加速腫瘤細胞血行轉移的風險!

這又是一個看似有道理卻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個人猜測。

腫瘤轉移一般是通過血行,淋巴,局部播散,因此,穿刺和手術,有引發轉移的風險。

血流速度加快會引發腫瘤轉移嗎?

血流的速度由心率決定,那麼,心率與 腫瘤轉移有關嗎?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研究文獻證實腫瘤轉移與心率快慢有關。

有沒有人研究過腫瘤轉移與心率的關係呢?也許有,可是結果是陰性的,陰性的結果發不了論文,所以到目前,我們還沒看到此類文章。

因此,可以認為,腫瘤轉移與心率無關。患癌的朋友們放心運動,放心泡澡泡腳吧。

2、得了癌症就是死刑嗎?

答案:不是。

在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癌症死亡率已經穩步下降。一些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甚至高於90%。

男性中18種最常見癌症中的11種顯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色素瘤,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結腸/直腸癌,食道癌,腎癌,喉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其中肺和支氣管癌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女性中20種最常見癌症中的14種表現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膀胱癌,乳腺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食管癌,膽囊癌,腎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口腔癌和咽,卵巢和胃。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據是基於大量研究的結果。作為個體的癌症患者來說,能活多久以及是否會死於這種疾病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癌症的類型,是否得到有效治療以及自身的整體健康狀況等等。

3、吃糖會讓我的癌症惡化嗎?

答案:不會。

雖然研究表明,癌細胞消耗的糖(葡萄糖)比正常細胞多,但沒有研究表明,吃糖會使癌症惡化,或者如果停止吃糖,癌症就會縮小或消失。

但是高糖飲食可能導致肥胖,現已證實肥胖會引起某些癌症的風險增加。

美國癌症研究院證實肥胖與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胃賁門癌、肝癌、腎癌、多發性骨髓瘤、腦膜瘤、胰腺癌、結直腸癌、膽囊癌、乳腺癌、卵巢癌、甲狀腺癌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4、人造甜味劑會導致癌症嗎?

答案:不會。

研究人員對人造甜味劑(糖替代品)糖精(Sweet'NLow®,SweetTiter®,NectaSweet®)的安全性進行了研究包括: 甜蜜素、阿斯巴甜、 乙酰磺胺酸鉀、 三氯蔗糖。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他們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除了甜蜜素之外,所有這些人造甜味劑已經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銷售。需要按照國家使用範圍和用量標準正確添加。

5、癌症會傳染麼?

答案:一般來說,不會 。

唯一的情況是在器官或組織移植時,癌症可以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接受曾患有癌症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可能使受捐者 將來 發生移植相關癌症的風險增加。因此,要儘量避免使用有癌症史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

癌症可能由某些傳染性病毒 (例如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PV))和細菌(例如幽門螺桿菌)引起。雖然病毒或細菌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它們引起的癌症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因此,預防以上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可以預防相關癌症。

比如積極接種HPV疫苗、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吃魚生(預防肝吸蟲病)等。

6、我的態度是否決定了患癌的風險及預後?

某些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癌,這是真的嗎?

迄今為止,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表明一個人的“性格”與他或她患癌症的風險有關。癌症患者有時會感到悲傷、生氣或氣餒,這是正常的。

積極態度的人更有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狀態,科學地運動和良好的情感支持有助於應對癌症和治療。

而心理壓力過大、態度消極灰暗的人,可能在各個方面影響到癌症的發展和治療。

一些調查數據顯示,當癌症患者壓力過大時,會產生無助感或絕望感,這些反應與較高的死亡率相關,這可能是因為消極情緒使得他們不積極求醫、過早放棄或不遵守科學治療、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放任自己 吸菸,暴飲暴食、飲酒等 有關 。

7、癌症手術或腫瘤活檢,會導致癌症在體內擴散嗎?

答案:手術或穿刺導致癌症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可能性極低。

按照標準程序,外科醫生會使用特殊方法並採取措施來防止癌細胞在活檢或手術中擴散。例如,如果他們必須從身體的多個區域移除組織,他們會在每個區域使用不同的手術工具。

8、手機會導致癌症嗎?

答案:不會。

電磁頻譜顯示所有可能的電磁能頻率,它的範圍從極長波長(極低頻率曝光,如電源線)到極短波長(X射線和伽馬射線),包括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

分界線左面都是對人體沒有致癌性的非電離輻射,而右邊是明確為致癌因素的電離輻射。

癌症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 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是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不會破壞DNA的,因此不會引起基因突變。

真正可能致癌的是高頻電磁場(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它們可以破壞DNA,從而引起癌症。

9、有沒有可以治癒癌症的草藥產品?

敲黑板!!!中國的癌症患者和家屬尤其要注意此條!!!

雖然有些研究表明,替代或補充療法(包括一些草藥)可能有助於應對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但是目前為止沒有一種草藥產品能夠有效治療癌症。

事實上,一些草藥產品在化療或放射治療期間服用甚至可能有害,因為它們可能會干擾這些治療的效果。癌症患者應該諮詢自己的主治醫生以及權威的中醫,是否可以在治療期間使用補充和替代療法,包括維生素和草藥補充劑。

10、如果家人患有癌症,我也可能患上癌症嗎?

答案: 不一定。

癌症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只有約5%至10%的癌症是因為遺傳。在具有遺傳性突變基因的家庭中,多個家庭成員通常會患上相同類型的癌症。這些癌症被稱為“家族性”或“遺傳性”癌症。

其餘90%至95%的癌症則是因為個人一生中發生的基因突變引起的,這些突變是因為細胞衰老和接觸環境有害因素(如菸草煙霧和輻射等)的自然結果。這些癌症被稱為“非遺傳性”或“自發性”癌症。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遺傳性致癌突變基因?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評估,下面的列表包括一些可用於基因檢測的最常見的遺傳性癌症綜合徵,每種綜合徵中突變的基因,以及最常與這些綜合徵相關的癌症類型。

但需要說明的是,即使家族中存在癌症易感突變,也不一定意味著每個遺傳突變的人都會患上癌症。

11、止汗劑或除臭劑會導致乳腺癌嗎?

答案:不會。

到目前為止,最新的研究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止汗劑和除臭劑中常見的化學物質與乳房組織的變化有關。

12、染髮劑的使用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表明個人染髮劑的使用增加了患癌症的風險。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經常暴露於大量染髮劑和其他化學產品的理髮師和理髮師可能會增加患膀胱癌的風險。

13、多吃抗癌食物就可以防癌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食補食療,有些食物還被冠以抗癌防癌的標籤,大蒜、土豆、地瓜這些淳樸的食物都榜上有名,廣泛流傳的謠言鼓勵大家多吃這類食物。

這些謠言事實上缺乏科學依據,更何況,人體攝入營養物質成分的平衡對於機體內環境的穩定至關重要,單一的食物種類容易造成營養失衡。

14、微波爐熱食物會致癌?

答案:不會

毫無疑問,剩飯剩菜營養成分比新鮮菜飯大打折扣,一些食物可能會變質,產生有害物質,也可能會有病原微生物滋生。

微波爐熱食物只是一種物理加熱方式,對於營養物質成分的影響與其他高溫加熱方法並無明顯區別,沒有證據表明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更容易致癌。

患者處於腫瘤早期還是晚期是腫瘤患者和家屬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有些患者在確認是晚期腫瘤後,就放棄了積極治療。

但晚期腫瘤並非沒有治療價值,事實上,大多數晚期腫瘤患者可以通過治療提高生活質量。

現在也有藥物可以控制晚期腫瘤的發展。通過治療, 部分患者病灶縮小, 部分患者能帶瘤生存,還有部分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改善,這些都是晚期癌症患者治療的價值所在。甚至於在未來,隨著醫學的進步,腫瘤會有徹底治癒的機會。

16、化療不但殺死癌細胞,還會殺死正常細胞?

化療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療可能損害正常細胞的說法也經常人們被提及。化療藥物對於骨髓造血和肝腎功能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患者能否接受化療必須經過專業醫師評估。

很多癌症患者被這種言論主導,因為擔心更大的身體損害,放棄接受化療。

實際上,在專業醫師評估後,化療作為現今腫瘤治療的有效方法,對於機體的不良影響遠遠小於其腫瘤治療作,是利大於弊的。

17、吃素可以防癌?

無論素食還是葷食,合理搭配飲食,不要偏食和挑食,保持身體營養物質均衡,才是身體健康的關鍵,如果聽信吃素可以防癌的謠言,導致身體營養失衡,反而會造成各種疾病。

18、“純天然無公害”

大家總是覺得人工的東西不好,天然的東西就好。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古代的毒藥毒草都是天然的,不都有毒嗎?

講個現在公認的有毒中草藥——馬兜鈴酸。

很多中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而它對肝腎的毒性之大,超乎過去想象。

最初意識到馬兜鈴酸的毒性,是因為一種號稱天然的減肥藥。當時,比利時突然有一群女性莫名其妙就出現了急性腎衰竭,後來一研究發現她們都在吃一種中草藥減肥,吃得太多了。而那種中草藥被發現含有馬兜鈴酸。因此還有一個特有的名字來命名這種病,叫做“中草藥腎病”。

除了大劑量的馬兜鈴酸會造成腎衰竭外,小劑量的馬兜鈴酸會引起基因突變,引發肝癌。

馬兜鈴酸是現在世界上已知的化合物裡面引起突變最多的物質之一,甚至超過了吸菸。

現在馬兜鈴酸造成的突變能夠通過基因檢測發現,也就是說一個癌症患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確定,他的癌症是不是因為吃了含馬兜鈴酸的藥物引起的。

中國是肝癌的高發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國。這裡面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國是乙肝大國,而更加不幸的是,在中國,很多人為了保肝去吃中草藥,而這些中草藥正好含有馬兜鈴酸……

最近的一些研究發現,中國的肝癌患者裡有很大一部分攜帶了馬兜鈴酸突變。

19、酸性體質致癌

首先要告訴大家,酸鹼體質理論的創造者已經被美國政府起訴被判賠償鉅款。

創立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偽科學之一——“酸鹼體質理論”的這位美國“大師”: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被法庭判決賠償癌症患者高達1.05億美金。

11月2日,在美國聖地亞哥法庭上,他因為勸說一位癌症患者放棄化療,採用自己獨創的所謂“鹼性療法”治療,最終導致該患者癌症病情發展到 4 期,而被判決繳納1.05億美元的鉅額罰款。

他的這套理論耳熟能詳,傳播甚廣。

他鼓吹人的體質有酸鹼性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

想要健康,必須保證身體的鹼性環境。

而事實上,體質根本沒有酸鹼之分。 生命必須在一個相對穩定pH(酸鹼度評價指標)環境下維繫,正常情況下在7.35-7.45之間(常用7.4作為正常參考值),按照pH等於7來判斷,這個範圍略微偏鹼,但體液既不能小於7.35(向酸性發展),也不能大於7.45(向鹼性發展)。

20、餓死癌細胞

這個理論是說癌細胞生長很快,特別愛吃糖,所以我們不要吃東西,餓死它。

這理論通俗易懂似乎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便能辨別出來:不吃東西能餓死癌細胞,正常細胞也會被餓死啊!

在中國20%到30%的患者最後是被餓死的。在美國營養支持是癌症治療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希望大家以後也不要盲目地相信餓死癌細胞這件事情,癌症病人真的更要吃好吃飽。

21、死於癌症治療的人比直接死於癌症的人還多

網上的謠言總是這樣一個斬釘截鐵的結論,卻沒有任何關於關於這個結論的文獻依據和出處。

事實上,隨著醫學的進步,癌症的五年生存率越來越高,很多癌症比如乳腺癌,都可以作為慢性病管理。

睪丸癌治癒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不到70%提高到現在的96%;而化療將患癌症兒童的治癒率從20世紀60年代的大約25%提高到現在的75%。

22、抗氧化劑是抗癌能手

維生素C大概是最有名的抗氧化劑了。你或許聽說過它能抗感冒、抗癌,這種說法的提出者是諾貝爾化學獎及和平獎雙料得主鮑林。

然而,美國著名的梅奧診所隨後的臨床試驗否定了維生素C可以治療癌症的說法。近年來還有研究指出,維生素C可能干擾一些化療藥物的藥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也指出,尚無科學證據或重要研究可以證明維生素具有防治感冒的作用。

除了維生素C,另一些抗氧化劑的潛在危害也隨著研究的深入漸漸清晰。《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的研究表明,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不僅不能降低吸菸者肺癌的發生率,反而大幅增加了肺癌發生率。另一個美國的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得到了類似的結果:攝入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 A 會增加肺癌發生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近年來,《柳葉刀》等一些權威醫學期刊陸續發表了不少研究,表明有些抗氧化劑對於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癌症不僅沒有一丁點防護作用,反而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危害後果,增加患病風險和死亡率 。

人體生命活動是複雜又相對穩定的。抗氧化劑聽起來很美,但是多種抗氧化劑之間也要維持某種平衡才能發揮功效,況且在實驗室中有效不能完全等同於在人體內也有效。關於自由基和抗氧化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目前的發現也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複雜的生命活動參與其中,擅自打破機體維持的平衡可能並不明智。

好多人問過,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等膳食補充劑, 我們的觀點一向就是:對於平時生活規律、飲食均衡的人群,在沒有因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導致營養不良或各種慢性病的情況下,是完全不用額外服用膳食補充劑的。

23、聽到各種癌症謠言,怎麼分辨?

所有的醫學謠言都有共性,那就是缺乏足夠的可信依據。

這裡所謂的依據,不是指某個專家所言,某個電視臺的節目,或者某個親朋好友的經驗,而是發表在正規科學期刊上的文章,有真實有效的實驗數據、臨床實驗結果、專業的科學調研分析。

在自媒體發達的今天,看一篇醫學科普文章是否靠譜,要注意看其結論性的文字是否有參考文獻支持。

總之要多查資料,這些資料必須是由專業的網站、科學期刊書籍、專業人士提供,而不是廣告或道聽途說。

最後,要再次提醒大家,得了癌症千萬不要恐慌,現今腫瘤的檢出率不斷提高,很多癌症被查出時,還是早期,而早期腫瘤的治癒率是相當高的。

即便是中晚期的腫瘤,也不要灰心,隨著醫學的進步,過去曾經被判“死刑”的腫瘤,現在也有了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

最重要的是,要去正規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並且遵循醫囑。

在中國,同樣的癌症,其生存率遠低於美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患者依從性差,不遵醫囑。雖然大家一生病就會去醫院,但是有些人對醫生的話卻將信將疑,總覺得醫生要賺錢“害人”。

還是那句話,三甲大醫院門庭若市,醫生個個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醫院效益好得很,醫生收入比你想象得高,大家都非常珍惜這份工作,沒人有那功夫去騙你,也沒人會冒著失去職業前途的風險賺你那點錢。

每一位醫生都經過十幾年的醫學教育,經歷過無數同樣類型的病人,如果你不信醫生,卻偏要信那些沒有經過任何醫學科學訓練的遊醫神棍、朋友圈微商、街坊鄰居,那麼真的沒人能幫你了。

關注“大方醫生”,收穫健康知識

如有感興趣問題,請評論區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