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被楚霸王尊为亚父,最后却被项羽撵走,为什么?

首先我们按照时间轴捋一捋,项梁起兵,范增已经七十多岁了,不久,项梁率会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为反秦斗争的主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当时正直陈胜吴广兵败被杀,项梁商议挽救时局的方针和策略,范增来得正是时候,献的第一计就是找到楚王后代,扶立楚怀王,让楚地人心得到安定。之后项梁兵败被杀,他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了项羽的最主要谋臣,在范增的支持帮助下,项羽杀掉了宋义,打赢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之后进入关中,接手被刘邦灭了的秦国,归楚后又辅助项羽对刘邦作战,基本上每战必胜,后来陈平利用项羽的多疑和自大成功离间项羽和范增之后,范增就受到项羽的猜疑,并被项羽削夺了兵权,范增愤然弃官告老还乡,在半路上病发而亡。这是整个时间轴,那么从整个时间轴,我们来捋一捋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范增被楚霸王尊为亚父,最后却被项羽撵走,为什么?

范增影视图

第一阶段:父亲+师傅,由于范增年过七旬,投靠项梁时,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今天就是干爹的意思,古代百善孝为先,孝是很重的,说明那时候项羽从内心上已经非常尊敬这位老者了。

第二阶段:父亲+盟友,巨鹿之战前,宋义是主将,项羽和范增都是副将,项羽杀了宋义,是得到了范增的支持的,不然军队就乱了,因此这时候,二者是齐心协力,共同抗秦的盟友。

第三阶段:父亲+军师,体现在巨鹿之战以后,直到鸿门宴,范增设计杀刘邦,但是项羽犹豫不决,最后让刘邦逃跑了。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时候,两人已经开始有了分歧了。

第四阶段:父亲+君臣,这阶段主要是在项羽分封18路诸侯王以后,自封为西楚霸王以后,范增已经是作为臣子了,接着和刘邦就行了楚汉之争,直到被猜忌,愤愤而离开。这时候项羽和范增关系已经破裂了,那为何破裂,说明项羽实际上是不信任范增的。项羽信任项家的所有亲戚,但是对这位“亚父”却不信任,为何?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亚父”在项羽羽翼丰满的时候已经有名无实了,只是表达尊重,并不表达信任。也从侧面看出来此时的项羽在20多岁就经历这么多大风大浪,最后达到人生巅峰,已经非常骄傲了,内心已经不需要有人来管他了,因此关系破裂是必然的。

经历四个阶段,最后看到的是是项羽的一步步成长,成功,也是对范增关系的一步步疏远并最终破裂的故事。

范增被楚霸王尊为亚父,最后却被项羽撵走,为什么?

鸿门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