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吳國的張昭,關鍵時候總當妥協投降派,孫權為什麼還重用他?

青刀


張昭是主降派,不是妥協投降派,僅僅是在赤壁之戰,在與曹操戰與和的問題上,張昭主張投降,張昭主張投降並不是因為自已貪圖榮華富貴,而是為了保全孫氏一門,這與孫權是否重用他並不矛盾。

為什麼這樣說呢?先要看張昭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張昭是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自少好學,素有名聲,徐州牧陶謙徵辟張昭為茂才,張昭拒絕了,徐謙覺得受到輕視,因此逮捕了張昭,張昭後來得到好友的救助而釋放,陶謙去世後,張昭不計前嫌,還為陶謙撰寫悼文,說明張昭心地寬容。



張昭因北方戰亂,流亡到江東,因而受到孫策的重用,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成為孫策最得力的助手,當時的北方士大夫都知道江東有個張昭,而不知道江東有孫策、孫權,說明張昭有名氣和影響力。

孫策遇襲重傷,臨死前選擇自已的弟弟孫權為接班人,而張昭則是唯一的輔政大臣,孫策臨死前囑咐張昭說:若仲謀(孫權)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意思是:若是孫權不能勝任的話,你就可以取代他。與劉備託孤諸葛亮如出一轍,說明張昭是一個受信任、受器重的人。



孫權即位後,盡力輔佐孫權,平定內亂,安撫士族,孫權喜歡打獵,張昭勸諫:君主不可使自身陷入危險境地,孫權默然;孫權喜歡飲酒,張昭勸諫:君主不可像商紂王那樣飲酒而亡國,孫權慚愧;孫權想要外結遼東公孫淵反魏,張昭據理勸諫,氣得孫權憤怒拔刀,張昭毫不畏懼,以遺詔顧命而涕泣橫流,孫權沒有辦法,與張昭相對而泣,說明張昭至始至終是一個正直、不畏懼強權、敢於糾正君主錯誤而視死如歸的人。

你要說張昭這樣一個德高望重、正直不阿、視死如歸的名士,在赤壁之戰前,會為了榮華富貴而投降曹操嗎?



顯然我是得不出那樣的結論。

那麼張昭為什麼要在赤壁之戰前主張投降呢?

張昭主張投降,完全是赤壁戰前的形勢使然,張昭自已說出的理由是:

1、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代表朝廷,名正而言順。

2、荊州已投降曹操,東吳賴以生存的天險長江已失去上游的屏障。

3、曹操勢大,又兼併了荊州的水軍,東吳無法抵擋。



而張昭沒說出口的理由是:

1、八年前孫策託孤張昭時,連孫策也認為江東難守,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歸順朝廷,孫策去世後,孫策的母親也曾經召見張昭和董襲詢問能否保住江東,兩人皆認為可以,而今形勢與八年前完全不同,為了保全孫氏一族,張昭主張投降。

2、曹操代表的是東漢唯一的正統朝廷,在很大一部分士大夫心中,當時仍然人心思漢,歸順曹操就是統一天下,減少戰亂,況且前有荊州之降,張昭主張投降。



雖然張昭主張投降,但這並不影響張昭在北方士人及江東士族心目中的地位,而孫權也一如既往地重用張昭,張昭在江東的地位無人可比,尤其是正直勸諫君主的態度和毅力。

江東經父子兩代人才打造成如今局面,自孫堅以來,雖驍勇善戰,但殺戮太重,前有孫堅亂殺朝廷令官,後有孫策亂殺江東士族,而且孫策也因為自已的殺戮太重而喪命,初始的江東政權給人一種亂殺無辜的印象,而消除這一不良影響,正是張昭靠著自已的影響力和孜孜不卷的努力,彌補了孫氏與江東士族緊張的關係,讓孫權在江東紮下根來,張昭功不可沒,而且無可替代,孫權當然要重用。



張昭是非常正直的一個人,已經達到愚忠的地步,面對君主孫權犯的錯誤,張昭直言不諱,剛直不阿,不達目的不罷休,孫權雖有不少問題,但無疑是個明君,張昭的存在,能夠讓孫權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這對孫權來說,就是一面鏡子,雖然經常生氣,但對於政權來說,有益無害,孫權當然要重用。

張昭到了晚年,基本上沒有參與具體的政事,連丞相之位孫權也沒有給張昭,不是不受重用,而是這個時候的張昭已經成為一面旗幟,一面東吳政權穩定的旗幟,張昭一生活了81歲,可謂是三國最長壽的人之一,善終。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據說東吳雄主孫策去世的時候,曾對孫權留下這樣的囑咐: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那麼,這個張昭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會受到孫策如此器重和厚愛呢?

張昭屬於官二代,他年少時便好學,因此,長大成人後便成了學識淵博之奇才。其聲名遠播後,卻接二連三地拒絕了漢末政府的召喚,拒絕入朝為官。

東漢末年,中原動亂,張昭的隱居生活也遭到了破壞,無奈之下他只得和難民逃到了江南,結果被割據江南的孫策慧眼識丁發現其才華,於是拜他為長史和撫軍中郎將。

孫策視張昭為心腹中的心腹,對他寵愛到了極點,一方面對他言聽計從,朝中幾乎所有重要的事務都要詢問張昭的意見,另一方面對他視如親人,不時登堂拜見張昭的母親,視張母為己母。

而張昭也沒有令孫策失望,屢獻良計,為孫策打平江東做出了傑出貢獻。據史書記載,當時的荊州牧劉表想要親自寫信給孫策,以結“盟友”之勢。他寫完後給手下名士禰衡“審定”,結果禰衡看完後直言不諱地說:“這信寫的太小兒科了,這是想要讓孫策帳下的孩童讀嗎,還是想要讓張子布看?” 由此可見,就連一向狂傲的禰衡也對張昭的才華很是認可。

總之,張昭用自己的超凡才能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打造了在東吳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東吳的"謀主"。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一次狩獵,孫策被仇人所刺殺身亡,臨死前,孫策讓弟弟孫權繼位,並給孫權留下一句遺言,14個字: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周瑜的才華大家有目共睹,赤壁之戰中,他用連環計,以少勝多,打敗了號稱百萬雄師的曹軍,名垂青史。周瑜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孫策遺言的精準,在他“外事”的處理上無人能及。

然而,令人納悶的是,孫策14字遺言的前一句的7個好像有出入,因為張昭並沒有很好地做到了“決內事”。原因很簡單,當曹操的大軍壓境時,做為東吳的肱股重臣,張昭並非沒有幫孫權解燃眉之急,而是主動投靠曹操。

大敵當前,張昭為什麼會和朝中絕大數大臣一樣,主張投降論呢?

原因很簡單,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影響所致:

第一個是內因。張昭畢竟是一名儒生,關鍵時刻,尤其是生死倏關的時候,難免會明哲保身、意志不堅定的時候。據史書記載,張昭曾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可以想見張昭內心深處不乏孔子"君君、臣臣"之類的正統觀念,在敵我懸殊過於大的時候,張昭想以投降的方式來保持榮華富貴也不足為奇了。

第二個是外因。

孫權稱帝后,截江為主,而託孤大臣張昭朝中“主謀”的地步還是無人能動。然而,張昭什麼都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性格,史載"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也就是說他的性格剛直急躁,有時為了朝中事,張昭直接頂撞孫權,讓孫權當著眾大臣的面下不了臺。

一次,孫權忍無可忍,龍顏大怒,拔出寶劍,對張昭喝道:“我要殺了你。”張昭卻毫不畏懼,厲聲回道:我之所以竭盡愚忠者,是沒有忘記託孤顧命的重任。"

結果,孫權雖然沒有殺了張昭,但卻沒有聽取他的意見,還是堅持自己見。而張昭也是脾氣犟之人,見孫權不聽自己的意見,便稱病不上朝。

由此可見張昭和孫權的關係已鬧到了很僵硬的地步。而曹操大軍壓境時,張昭順水推舟主張降曹,自然也有私心所在,想跳出“苦海之地”,重尋“快樂老家”。

不管怎樣,在赤壁之戰前,張昭的主降,還是被後人一致認為是孫弱曹強,做為託孤重臣的張昭所作所為令人汗顏。這簡直打了英明一世的孫策的臉。

然而令人稱奇的是,赤壁之戰中,東吳在周瑜的統籌下逆襲大勝曹軍後,“主降派”的代表人物張昭非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升官發財,依然是東吳“內事”處決中的“定海神針”。

究其原因,除了張昭本身具有的超級才華外,當然還得益於雄才大略的孫策的廣闊胸襟和忠厚人品。而安然享樂完後半生的張昭唯一慶幸的應該是自己遇到了孫權這樣的明君雄主。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張昭,字子布,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前,曹操率水路83萬大軍進軍赤壁,東吳上下大驚失色,張昭率領文武百官勸諫孫權投降於曹操。只有周瑜和魯肅主張戰,最終孫權聽取周瑜的意見,火燒赤壁,保住了吳國的江山。赤壁之戰,大敵當前,東吳的生死存亡之際,張昭作為東吳的重臣想的竟然不是誓死為國而是主張投降於敵人。

作為投降派的張昭,在赤壁之戰之後為何還得到孫權的重用?

因為張昭不僅對東吳的建設赫赫有功,對孫權穩固東吳更是陳保之勞。

東漢末年,孫策當時割據江南,張昭任命為長史和撫軍中郎將,負責孫策領地上的所有重要事務,幫助孫策平定江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建安五年,孫策在狩獵時被刺客所傷,臨死前對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孫策死後,因為當時孫權不僅年少,又處於極度悲傷之中,對國家大事毫無主張,孫權作為主公,江東子弟多有不服者,江東一時處於混亂之際。而張昭不僅沒有取孫權而代之,更是出謀劃策穩定了東吳形勢,更讓孫權在東吳樹立了威嚴。

孫策死後,張昭對外向朝廷上表,讓孫權取代孫策的爵位,對內則下令讓各郡縣各守其職,不得慌亂。然後鼓勵孫權:“作為繼承人,重要的是能繼承先輩的遺業,使它昌大興隆,以建立偉大的功業。如今天下動盪不安,盜賊佔山蜂起,孝廉你怎麼能臥床哀傷,與常人那樣去放縱個人的感情呢?”孫權聽後,在張昭的攙扶下親自上馬,檢閱軍隊,鼓舞士氣,眾人無有不服。

張昭不僅幫助孫權穩固江東,孫權上位之後,張昭對江東的建設更是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孫權在最初接管江東時,因根基未穩,導致一些不服的人勾結在一起,圖謀造反,張昭親自帥兵平叛了黃巾餘黨起兵,攻破豫章賊帥周鳳。在政治上,張昭又輔助孫權安撫百姓,東吳逐漸穩定下來。

赤壁之戰,張昭對位孫權的託孤大臣,主張投降,其實是有情可原的,畢竟當時曹操率領83萬大軍,而東吳本身就弱小,軍隊人數更是少之又少,對抗曹操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還不如,投靠朝廷,保衛東吳呢!雖然最後,孫權沒有聽取張昭的意見,但孫權也不會因為這次張昭主降而記恨張昭,畢竟張昭對自己,對東吳有恩,況且張昭也是位難得的人才,赤壁之戰後,仍然為東吳做出很大貢獻的。

大家好,我是:搞笑扒,關注我,解密更多三國,歡迎轉發和留言說出你認為孫權為何會重用主張招降派的張昭。


中國分享好文


那是因為你沒有了解張昭的過去。張昭不是最關鍵的時候投降,他不是真心的投降,如果他真心的投降的話,孫權會留著他嗎?三國演義對張昭矮化的很厲害。


你知道張昭的身份是什麼?孫權的老師。而且張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孫策時期,整個北方只知道江東有一個張昭卻不知道有一個孫策,從這裡可以看出張昭的聲望。


他跟周瑜兩個人帶頭擁孫權繼位,換句話就是說文張昭武周瑜這樣才保證了孫權順利的從孫策手中接過班。所以張昭他是立下天大的功勞。以至後來東吳的群臣進去的時候拜孫權,出來的時候拜張昭。

張昭這個人很剛直,你應該知道孫權這個人是很幽默,或者說是很反覆無常的。他是一個儒生,所以經常勸孫權這樣那樣,常常把孫權折騰哭了,孫權也拿他一點辦法沒有,你想一想有哪一個帝王被自己的臣下折騰的哭了,最後沒有殺他,死了之後還素服憑弔。


張昭的地位在東吳沒有第二。孫權對他比較反感,但是卻不敢不尊敬。張家在東吳,也是大族。這個才是真正張昭


知常容


張昭是孫策託孤的重臣,相當於劉備的諸葛亮。雖然張昭和諸葛亮從名氣上差了不少,但真正的歷史上,劉備託孤是跟著孫策學的。

據《吳歷》記載,孫策臨終前對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後來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的話跟這個簡直如出一轍。而張昭,也為東吳勞心費神了一輩子。



孫權剛接手父兄的基業時,剛剛19歲,孫策手下的很多人對他有些不服氣。張昭親自扶孫權上馬,又列兵讓孫權視察。眾人見張昭對孫權如此尊重,才跟著順服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張昭在東吳群臣和將士心中的地位。

公元232年,公孫淵在遼東反魏,向孫權要求內外合應,共同打擊曹魏。孫權很高興,但張昭持反對並提出理由。不過,孫權還是派人去了遼東。張昭生氣於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就不再上朝。孫權一怒之下,讓人用土封住張昭的家門,表示他永遠不必出門了。張昭毫不示弱,用土從門內將門堵住,表示他永遠不打算出門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張昭的預測正確。孫權派人去請張昭上朝,但張昭不肯來。孫權抹不開面子,下令用火燒張昭的家門,想以此逼他出門。誰知張昭依然不出來。孫權覺得無趣,又讓人把火又撲滅,自己則在張昭家門前站了很長時間,一直不走。後來,張昭的兒子看不下去了,連攙帶扶,把老爹從家裡拉出來,跟孫權才算和解了。



張昭在東吳的實際地位有目共睹。一個人,不在於地位高低,只要一心為國,總會受人尊敬。而張昭所謂的妥協投降,前提是保存東吳實力。他是一心為東吳好,為孫權好,孫權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不管張昭怎樣,都一直得到重用。


讀史坊


首先先和題主唱兩個反調吧,其一,題主說張昭關鍵時候總妥協當投降派,但所謂的張昭能說得上話的關鍵時候貌似只有赤壁之戰前與曹操的戰和問題吧;其二,邏輯文史姨認為孫權對張昭只是尊敬由於種種原因他對張昭還談不上重用,甚至說是有些不信任。

首先說下張昭為什麼主和。首先我們知道劉協是一張十分好用的牌,曹操控制了劉協就常常以朝廷的名義東征西討,漢室雖然名實存亡,但一些有扶漢之心的勢力多少還是會受到曹操的影響的。張昭雖為孫家服務,骨子裡對君臣的禮數還是十分在乎的,所以他覺得如果去和曹操抗衡就有種和朝廷抗衡的感覺。另一方面。江東有長江天塹作為天然屏障,自然不怕曹操的旱鴨子士兵們,但曹操收編裡劉琮的水軍,就有實力攻打江東,與其和他拼個兩敗俱傷,不如我們先投降朝廷,再做定奪。

歷史上張昭提出的是暫時降漢以讓曹操放鬆警惕,並非小說裡純粹是投降派的樣子(或許正是因為他有個投降曹操的記載,羅貫中才會赤裸裸的忽視他吧)。而身為老臣自然沒有年輕人那樣愛冒險,所以張昭的建議也並非不可取。不過年輕一輩的魯肅、周瑜是堅決的主戰派,當然結局也是以東吳的勝利而結束。

張昭對於孫策而言是絕對意義上的東吳第一謀士,但在孫權手下貌似就沒那麼不可獲取了。張昭作為長輩,和東吳的一干老臣輔佐新君,自然是想讓孫家萬世流傳下去,所以有時候說話會很直。可別覺得孫權這個人很好糊弄,他也可是個多疑嗜殺的主,比如說虞翻就因為多次直言而被貶,張昭說話更直更難聽,雖說孫權不會殺他,但多少和他有了代購,後來孫權任命丞相時就果斷放棄了張昭而選取了顧雍。

所以說張昭在孫權心裡充其量只是一個值得尊敬的長輩,雖說忠言總是逆耳的,但張昭多次“低情商”般的不給孫權面子,也不能怪孫十萬不重用他了。


內事不決問步練師,外事不決問誰?


邏輯文史游


張昭字子布,我感覺張昭是個討厭戰爭過度喜歡和平的人,孫策死後很多人想讓大喬帶孩子領江東,但是張昭卻私下極力的勸走了大喬母子。後赤壁之戰張昭帶頭請和投降,但是這孫權不是劉備對於投降誰都無所謂,他怕江東到他手裡失去,所以對於張昭暫時性求和是肯定不願意的。這一點我感覺張昭不如王佐之才荀彧,當初袁紹也是曹操十倍人馬但是荀彧卻主戰又用激將法讓各位將軍熱血沸騰力求一戰。

後劉備要為關羽張飛報仇張昭又讓孫權暫時性投魏。赤壁之戰沒有求和勝利了,劉備七十萬大軍被陸遜擊敗跟魏曹丕毫無關係。這兩次張昭的決策失誤我感覺也是人老心也老了。雖然以前有張昭輔助孫策留名江東等,但是到孫權時一次赤壁之戰投降徹底讓孫權對他:刮目相看:最終丞相位置落他人之手。


桀驁不馴放浪不羈的我


首先張昭這個老頭子是東吳方面,也就是江東地區各大家族的一個代表,江東地區有四大家族,我們去看東吳的那些文官,實際上算來算去也就那幾個姓氏,其中張家就是代表之一。

相比較於孫權來說,張家才是東吳地區土生土長的本地派。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長沙太守也就是他一開始是在長沙地區的,長沙屬於荊州,跟東吳的江東地區挨不上界!在孫策徹底統一江東之前,張家實際上已經開始投降之前的那些主人了,孫策在統一江東的時候,由於考慮到自身實力的原因,還有當時北方的威脅,孫策並沒有把這些家族徹底的屠殺殆盡,這也就造成了孫策和江東各大家族的實力,就相當於是孫策是一個武林盟主,實力遠大於其它各大家族,其他各大家族,除非一起合力把孫策給推下去,否則孫策就是老大。

當然,孫策一死,孫權手裡面的權利就開始下降,然後這個時候各大家族也開始蠢蠢欲動。孫策一開始靠武力壓制他們這個時候已經不存在什麼威脅了,此時此刻,孫權只能夠依靠權術來平衡各大家族。

所以說對於張昭來講,和孫權之間的關係不單單是主僕之間的關係,而是合作伙伴的關係。合作伙伴嘛,大家就是利益之間的關係,就是咱倆利益相一致的時候,我幫你利益,如果不同的時候我不幫你,當然孫權也是一個很人吶,到最後等它快死的時候,整個東吳各大家族的權利已經被削弱的不成樣子了!

但是至少在張昭活著的時候,那個時候,東吳各大家族之間,仍然保持權力的制衡。

不過這件事情如果說到曹操進攻過來的話,那對於張釗來講,自然是不希望將中的土地再發生戰爭了,發生戰爭以後,我的田地,我的給我打工的那些農民,還有我的那些下人,如果死傷慘重了,我的家族產業又受到損失了嗎?這個時候誰陪我這筆錢?再說了,如果我這個時候帶頭反抗曹操,曹操跟孫權之間實力的差距,誰都看得出來,如果曹操贏了,最後跟我,算這筆總賬的時候我到底該怎麼說?

所以每次曹操打過來,張昭都是主和派,(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孫策在死的時候才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張昭是主管內政的,東吳遊個說有什麼政治?上面不懂的事情問張昭就可以,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權利問題,尤其是孫策的家人是否能夠站在東吳的最高的權力的位子上的這個問題時,張昭是不會替你考慮的,你必須去問周瑜這個拜把子兄弟。


漩渦鳴人yy


張昭原本是中原人士,避亂於江東。他可不是簡單人物,是文武全才,一直受到孫策的信任和重用。

孫策能夠在江東創業成功,離不開張昭的輔佐。當時孫策在前線四處征戰時,把文武眾事都委任給張昭負責,讓張昭坐鎮後方,掌管內外軍事和所有內政。以至於吳人大多隻知道張昭,不知道孫策。

張昭不光善於處理內政,還善於處理軍務、統領軍隊,曾經多次領兵作戰。

孫策臨終前,更是把江東文武眾事以及弟弟孫權,都託付給張昭。當時內憂外患,叛亂不斷,孫權的親屬中有人勾結曹操,有人被暗殺。張昭帶領群僚立輔孫權,硬逼著哭泣不已的孫權巡視軍隊,處理政務,很快穩定了局勢。在周瑜以赴喪為名帶領軍隊進入京城時,張昭以大局為重,將一部分權力交給了周瑜,兩人共掌眾事,共同輔佐孫權,避免了孫吳內亂。

公元208年夏,曹操率領二十萬軍隊,大舉南下,劉琮俯首。荊州十萬軍隊盡歸曹操所有,其中有五、六萬精良的水軍,並且曹操與孫吳共有了長江天險。曹操給江東寫信,號稱八十萬,聲稱與孫權會獵於江東,實際是威逼孫權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張昭認為江東打不過曹操。為了孫權及其手下的安危,也是為了江東免於戰火,張昭力主歸降曹操。但是魯肅、周瑜主張堅決抵抗,並且周瑜認為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有信心擊敗曹軍,這符合血氣方剛的孫權的意圖。

此時,正好諸葛亮渡江面見孫權,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辭,也認為曹軍必敗,且聲稱江東、荊州、曹操三足鼎立之勢可成,說動孫權建立了孫劉聯盟。雙方組建了以劉備為統帥的孫劉聯軍,並果真在赤壁之戰中一舉大破曹軍,迫使曹操退回北方。事實證明張昭此前的投降論調是可笑的。但儘管如此,張昭在江東將士心目中的地位依然無可撼動。

公元212年,曹操的司空軍謀祭酒阮瑀給孫權寫信道:“若能內取子布,外擊劉備,以效赤心,用復前好,則江表之任,長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觀。”此時周瑜已去世,劉備已入蜀,曹操大軍雲集濡須。阮瑀代表曹操寫了這封威逼利誘的信,要求孫權除掉張昭,進攻劉備。可見張昭也是令曹操頗為頭疼的人物。

後來孫權設置丞相職位時,大家都推薦張昭擔任。但由於張昭性格耿直,常常讓孫權下不了臺,孫權對此頗為忌憚,沒敢讓張昭擔任。

最後,張昭告老退位,上交了自己的部屬,改任為輔吳將軍,職位僅次於丞相,進封婁侯,食邑萬戶。賦閒在家後,為《左傳》和《論語》寫註解。


紅色星河


張昭是文武雙全的大才,張昭從小就飽覽群書,十六歲就舉了孝廉,年紀輕輕就和當時的名士王朗齊名。

孫策在江東創業,就親自出請張昭出山來輔佐自己,把當時的軍事內政都交給張昭處理,而張昭也不負眾望,把方方面面治理的井井有條。當時吳國人民都稱呼張昭為“仲父”由此可見張昭的名氣之大。

後來孫策被害,臨終時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年紀雖輕,有才幹,有氣魄,但孫權羽翼未豐,張昭盡心協力的輔佐孫權,幫助孫權度過這一時期。

張昭雖然在關鍵時刻總做妥協投降派,但是不可否認張昭在孫權心裡佔有較大的分量。而且張昭確實是根據當時的局勢來做分析,未嘗沒有道理。

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