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吴国的张昭,关键时候总当妥协投降派,孙权为什么还重用他?

青刀


张昭是主降派,不是妥协投降派,仅仅是在赤壁之战,在与曹操战与和的问题上,张昭主张投降,张昭主张投降并不是因为自已贪图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保全孙氏一门,这与孙权是否重用他并不矛盾。

为什么这样说呢?先要看张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张昭是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少好学,素有名声,徐州牧陶谦征辟张昭为茂才,张昭拒绝了,徐谦觉得受到轻视,因此逮捕了张昭,张昭后来得到好友的救助而释放,陶谦去世后,张昭不计前嫌,还为陶谦撰写悼文,说明张昭心地宽容。



张昭因北方战乱,流亡到江东,因而受到孙策的重用,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成为孙策最得力的助手,当时的北方士大夫都知道江东有个张昭,而不知道江东有孙策、孙权,说明张昭有名气和影响力。

孙策遇袭重伤,临死前选择自已的弟弟孙权为接班人,而张昭则是唯一的辅政大臣,孙策临死前嘱咐张昭说: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意思是:若是孙权不能胜任的话,你就可以取代他。与刘备托孤诸葛亮如出一辙,说明张昭是一个受信任、受器重的人。



孙权即位后,尽力辅佐孙权,平定内乱,安抚士族,孙权喜欢打猎,张昭劝谏:君主不可使自身陷入危险境地,孙权默然;孙权喜欢饮酒,张昭劝谏:君主不可像商纣王那样饮酒而亡国,孙权惭愧;孙权想要外结辽东公孙渊反魏,张昭据理劝谏,气得孙权愤怒拔刀,张昭毫不畏惧,以遗诏顾命而涕泣横流,孙权没有办法,与张昭相对而泣,说明张昭至始至终是一个正直、不畏惧强权、敢于纠正君主错误而视死如归的人。

你要说张昭这样一个德高望重、正直不阿、视死如归的名士,在赤壁之战前,会为了荣华富贵而投降曹操吗?



显然我是得不出那样的结论。

那么张昭为什么要在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呢?

张昭主张投降,完全是赤壁战前的形势使然,张昭自已说出的理由是:

1、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代表朝廷,名正而言顺。

2、荆州已投降曹操,东吴赖以生存的天险长江已失去上游的屏障。

3、曹操势大,又兼并了荆州的水军,东吴无法抵挡。



而张昭没说出口的理由是:

1、八年前孙策托孤张昭时,连孙策也认为江东难守,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归顺朝廷,孙策去世后,孙策的母亲也曾经召见张昭和董袭询问能否保住江东,两人皆认为可以,而今形势与八年前完全不同,为了保全孙氏一族,张昭主张投降。

2、曹操代表的是东汉唯一的正统朝廷,在很大一部分士大夫心中,当时仍然人心思汉,归顺曹操就是统一天下,减少战乱,况且前有荆州之降,张昭主张投降。



虽然张昭主张投降,但这并不影响张昭在北方士人及江东士族心目中的地位,而孙权也一如既往地重用张昭,张昭在江东的地位无人可比,尤其是正直劝谏君主的态度和毅力。

江东经父子两代人才打造成如今局面,自孙坚以来,虽骁勇善战,但杀戮太重,前有孙坚乱杀朝廷令官,后有孙策乱杀江东士族,而且孙策也因为自已的杀戮太重而丧命,初始的江东政权给人一种乱杀无辜的印象,而消除这一不良影响,正是张昭靠着自已的影响力和孜孜不卷的努力,弥补了孙氏与江东士族紧张的关系,让孙权在江东扎下根来,张昭功不可没,而且无可替代,孙权当然要重用。



张昭是非常正直的一个人,已经达到愚忠的地步,面对君主孙权犯的错误,张昭直言不讳,刚直不阿,不达目的不罢休,孙权虽有不少问题,但无疑是个明君,张昭的存在,能够让孙权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这对孙权来说,就是一面镜子,虽然经常生气,但对于政权来说,有益无害,孙权当然要重用。

张昭到了晚年,基本上没有参与具体的政事,连丞相之位孙权也没有给张昭,不是不受重用,而是这个时候的张昭已经成为一面旗帜,一面东吴政权稳定的旗帜,张昭一生活了81岁,可谓是三国最长寿的人之一,善终。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据说东吴雄主孙策去世的时候,曾对孙权留下这样的嘱咐: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那么,这个张昭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会受到孙策如此器重和厚爱呢?

张昭属于官二代,他年少时便好学,因此,长大成人后便成了学识渊博之奇才。其声名远播后,却接二连三地拒绝了汉末政府的召唤,拒绝入朝为官。

东汉末年,中原动乱,张昭的隐居生活也遭到了破坏,无奈之下他只得和难民逃到了江南,结果被割据江南的孙策慧眼识丁发现其才华,于是拜他为长史和抚军中郎将。

孙策视张昭为心腹中的心腹,对他宠爱到了极点,一方面对他言听计从,朝中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要询问张昭的意见,另一方面对他视如亲人,不时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视张母为己母。

而张昭也没有令孙策失望,屡献良计,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杰出贡献。据史书记载,当时的荆州牧刘表想要亲自写信给孙策,以结“盟友”之势。他写完后给手下名士祢衡“审定”,结果祢衡看完后直言不讳地说:“这信写的太小儿科了,这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 由此可见,就连一向狂傲的祢衡也对张昭的才华很是认可。

总之,张昭用自己的超凡才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打造了在东吴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东吴的"谋主"。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一次狩猎,孙策被仇人所刺杀身亡,临死前,孙策让弟弟孙权继位,并给孙权留下一句遗言,14个字: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赤壁之战中,他用连环计,以少胜多,打败了号称百万雄师的曹军,名垂青史。周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孙策遗言的精准,在他“外事”的处理上无人能及。

然而,令人纳闷的是,孙策14字遗言的前一句的7个好像有出入,因为张昭并没有很好地做到了“决内事”。原因很简单,当曹操的大军压境时,做为东吴的肱股重臣,张昭并非没有帮孙权解燃眉之急,而是主动投靠曹操。

大敌当前,张昭为什么会和朝中绝大数大臣一样,主张投降论呢?

原因很简单,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所致:

第一个是内因。张昭毕竟是一名儒生,关键时刻,尤其是生死倏关的时候,难免会明哲保身、意志不坚定的时候。据史书记载,张昭曾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可以想见张昭内心深处不乏孔子"君君、臣臣"之类的正统观念,在敌我悬殊过于大的时候,张昭想以投降的方式来保持荣华富贵也不足为奇了。

第二个是外因。

孙权称帝后,截江为主,而托孤大臣张昭朝中“主谋”的地步还是无人能动。然而,张昭什么都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性格,史载"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也就是说他的性格刚直急躁,有时为了朝中事,张昭直接顶撞孙权,让孙权当着众大臣的面下不了台。

一次,孙权忍无可忍,龙颜大怒,拔出宝剑,对张昭喝道:“我要杀了你。”张昭却毫不畏惧,厉声回道:我之所以竭尽愚忠者,是没有忘记托孤顾命的重任。"

结果,孙权虽然没有杀了张昭,但却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见。而张昭也是脾气犟之人,见孙权不听自己的意见,便称病不上朝。

由此可见张昭和孙权的关系已闹到了很僵硬的地步。而曹操大军压境时,张昭顺水推舟主张降曹,自然也有私心所在,想跳出“苦海之地”,重寻“快乐老家”。

不管怎样,在赤壁之战前,张昭的主降,还是被后人一致认为是孙弱曹强,做为托孤重臣的张昭所作所为令人汗颜。这简直打了英明一世的孙策的脸。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赤壁之战中,东吴在周瑜的统筹下逆袭大胜曹军后,“主降派”的代表人物张昭非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升官发财,依然是东吴“内事”处决中的“定海神针”。

究其原因,除了张昭本身具有的超级才华外,当然还得益于雄才大略的孙策的广阔胸襟和忠厚人品。而安然享乐完后半生的张昭唯一庆幸的应该是自己遇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雄主。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曹操率水路83万大军进军赤壁,东吴上下大惊失色,张昭率领文武百官劝谏孙权投降于曹操。只有周瑜和鲁肃主张战,最终孙权听取周瑜的意见,火烧赤壁,保住了吴国的江山。赤壁之战,大敌当前,东吴的生死存亡之际,张昭作为东吴的重臣想的竟然不是誓死为国而是主张投降于敌人。

作为投降派的张昭,在赤壁之战之后为何还得到孙权的重用?

因为张昭不仅对东吴的建设赫赫有功,对孙权稳固东吴更是陈保之劳。

东汉末年,孙策当时割据江南,张昭任命为长史和抚军中郎将,负责孙策领地上的所有重要事务,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建安五年,孙策在狩猎时被刺客所伤,临死前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孙策死后,因为当时孙权不仅年少,又处于极度悲伤之中,对国家大事毫无主张,孙权作为主公,江东子弟多有不服者,江东一时处于混乱之际。而张昭不仅没有取孙权而代之,更是出谋划策稳定了东吴形势,更让孙权在东吴树立了威严。

孙策死后,张昭对外向朝廷上表,让孙权取代孙策的爵位,对内则下令让各郡县各守其职,不得慌乱。然后鼓励孙权:“作为继承人,重要的是能继承先辈的遗业,使它昌大兴隆,以建立伟大的功业。如今天下动荡不安,盗贼占山蜂起,孝廉你怎么能卧床哀伤,与常人那样去放纵个人的感情呢?”孙权听后,在张昭的搀扶下亲自上马,检阅军队,鼓舞士气,众人无有不服。

张昭不仅帮助孙权稳固江东,孙权上位之后,张昭对江东的建设更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权在最初接管江东时,因根基未稳,导致一些不服的人勾结在一起,图谋造反,张昭亲自帅兵平叛了黄巾余党起兵,攻破豫章贼帅周凤。在政治上,张昭又辅助孙权安抚百姓,东吴逐渐稳定下来。

赤壁之战,张昭对位孙权的托孤大臣,主张投降,其实是有情可原的,毕竟当时曹操率领83万大军,而东吴本身就弱小,军队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对抗曹操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还不如,投靠朝廷,保卫东吴呢!虽然最后,孙权没有听取张昭的意见,但孙权也不会因为这次张昭主降而记恨张昭,毕竟张昭对自己,对东吴有恩,况且张昭也是位难得的人才,赤壁之战后,仍然为东吴做出很大贡献的。

大家好,我是:搞笑扒,关注我,解密更多三国,欢迎转发和留言说出你认为孙权为何会重用主张招降派的张昭。


中国分享好文


那是因为你没有了解张昭的过去。张昭不是最关键的时候投降,他不是真心的投降,如果他真心的投降的话,孙权会留着他吗?三国演义对张昭矮化的很厉害。


你知道张昭的身份是什么?孙权的老师。而且张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孙策时期,整个北方只知道江东有一个张昭却不知道有一个孙策,从这里可以看出张昭的声望。


他跟周瑜两个人带头拥孙权继位,换句话就是说文张昭武周瑜这样才保证了孙权顺利的从孙策手中接过班。所以张昭他是立下天大的功劳。以至后来东吴的群臣进去的时候拜孙权,出来的时候拜张昭。

张昭这个人很刚直,你应该知道孙权这个人是很幽默,或者说是很反复无常的。他是一个儒生,所以经常劝孙权这样那样,常常把孙权折腾哭了,孙权也拿他一点办法没有,你想一想有哪一个帝王被自己的臣下折腾的哭了,最后没有杀他,死了之后还素服凭吊。


张昭的地位在东吴没有第二。孙权对他比较反感,但是却不敢不尊敬。张家在东吴,也是大族。这个才是真正张昭


知常容


张昭是孙策托孤的重臣,相当于刘备的诸葛亮。虽然张昭和诸葛亮从名气上差了不少,但真正的历史上,刘备托孤是跟着孙策学的。

据《吴历》记载,孙策临终前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后来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的话跟这个简直如出一辙。而张昭,也为东吴劳心费神了一辈子。



孙权刚接手父兄的基业时,刚刚19岁,孙策手下的很多人对他有些不服气。张昭亲自扶孙权上马,又列兵让孙权视察。众人见张昭对孙权如此尊重,才跟着顺服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张昭在东吴群臣和将士心中的地位。

公元232年,公孙渊在辽东反魏,向孙权要求内外合应,共同打击曹魏。孙权很高兴,但张昭持反对并提出理由。不过,孙权还是派人去了辽东。张昭生气于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就不再上朝。孙权一怒之下,让人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表示他永远不必出门了。张昭毫不示弱,用土从门内将门堵住,表示他永远不打算出门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张昭的预测正确。孙权派人去请张昭上朝,但张昭不肯来。孙权抹不开面子,下令用火烧张昭的家门,想以此逼他出门。谁知张昭依然不出来。孙权觉得无趣,又让人把火又扑灭,自己则在张昭家门前站了很长时间,一直不走。后来,张昭的儿子看不下去了,连搀带扶,把老爹从家里拉出来,跟孙权才算和解了。



张昭在东吴的实际地位有目共睹。一个人,不在于地位高低,只要一心为国,总会受人尊敬。而张昭所谓的妥协投降,前提是保存东吴实力。他是一心为东吴好,为孙权好,孙权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不管张昭怎样,都一直得到重用。


读史坊


首先先和题主唱两个反调吧,其一,题主说张昭关键时候总妥协当投降派,但所谓的张昭能说得上话的关键时候貌似只有赤壁之战前与曹操的战和问题吧;其二,逻辑文史姨认为孙权对张昭只是尊敬由于种种原因他对张昭还谈不上重用,甚至说是有些不信任。

首先说下张昭为什么主和。首先我们知道刘协是一张十分好用的牌,曹操控制了刘协就常常以朝廷的名义东征西讨,汉室虽然名实存亡,但一些有扶汉之心的势力多少还是会受到曹操的影响的。张昭虽为孙家服务,骨子里对君臣的礼数还是十分在乎的,所以他觉得如果去和曹操抗衡就有种和朝廷抗衡的感觉。另一方面。江东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自然不怕曹操的旱鸭子士兵们,但曹操收编里刘琮的水军,就有实力攻打江东,与其和他拼个两败俱伤,不如我们先投降朝廷,再做定夺。

历史上张昭提出的是暂时降汉以让曹操放松警惕,并非小说里纯粹是投降派的样子(或许正是因为他有个投降曹操的记载,罗贯中才会赤裸裸的忽视他吧)。而身为老臣自然没有年轻人那样爱冒险,所以张昭的建议也并非不可取。不过年轻一辈的鲁肃、周瑜是坚决的主战派,当然结局也是以东吴的胜利而结束。

张昭对于孙策而言是绝对意义上的东吴第一谋士,但在孙权手下貌似就没那么不可获取了。张昭作为长辈,和东吴的一干老臣辅佐新君,自然是想让孙家万世流传下去,所以有时候说话会很直。可别觉得孙权这个人很好糊弄,他也可是个多疑嗜杀的主,比如说虞翻就因为多次直言而被贬,张昭说话更直更难听,虽说孙权不会杀他,但多少和他有了代购,后来孙权任命丞相时就果断放弃了张昭而选取了顾雍。

所以说张昭在孙权心里充其量只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长辈,虽说忠言总是逆耳的,但张昭多次“低情商”般的不给孙权面子,也不能怪孙十万不重用他了。


内事不决问步练师,外事不决问谁?


逻辑文史游


张昭字子布,我感觉张昭是个讨厌战争过度喜欢和平的人,孙策死后很多人想让大乔带孩子领江东,但是张昭却私下极力的劝走了大乔母子。后赤壁之战张昭带头请和投降,但是这孙权不是刘备对于投降谁都无所谓,他怕江东到他手里失去,所以对于张昭暂时性求和是肯定不愿意的。这一点我感觉张昭不如王佐之才荀彧,当初袁绍也是曹操十倍人马但是荀彧却主战又用激将法让各位将军热血沸腾力求一战。

后刘备要为关羽张飞报仇张昭又让孙权暂时性投魏。赤壁之战没有求和胜利了,刘备七十万大军被陆逊击败跟魏曹丕毫无关系。这两次张昭的决策失误我感觉也是人老心也老了。虽然以前有张昭辅助孙策留名江东等,但是到孙权时一次赤壁之战投降彻底让孙权对他:刮目相看:最终丞相位置落他人之手。


桀骜不驯放浪不羁的我


首先张昭这个老头子是东吴方面,也就是江东地区各大家族的一个代表,江东地区有四大家族,我们去看东吴的那些文官,实际上算来算去也就那几个姓氏,其中张家就是代表之一。

相比较于孙权来说,张家才是东吴地区土生土长的本地派。

孙权的父亲孙坚是长沙太守也就是他一开始是在长沙地区的,长沙属于荆州,跟东吴的江东地区挨不上界!在孙策彻底统一江东之前,张家实际上已经开始投降之前的那些主人了,孙策在统一江东的时候,由于考虑到自身实力的原因,还有当时北方的威胁,孙策并没有把这些家族彻底的屠杀殆尽,这也就造成了孙策和江东各大家族的实力,就相当于是孙策是一个武林盟主,实力远大于其它各大家族,其他各大家族,除非一起合力把孙策给推下去,否则孙策就是老大。

当然,孙策一死,孙权手里面的权利就开始下降,然后这个时候各大家族也开始蠢蠢欲动。孙策一开始靠武力压制他们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什么威胁了,此时此刻,孙权只能够依靠权术来平衡各大家族。

所以说对于张昭来讲,和孙权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主仆之间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合作伙伴嘛,大家就是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是咱俩利益相一致的时候,我帮你利益,如果不同的时候我不帮你,当然孙权也是一个很人呐,到最后等它快死的时候,整个东吴各大家族的权利已经被削弱的不成样子了!

但是至少在张昭活着的时候,那个时候,东吴各大家族之间,仍然保持权力的制衡。

不过这件事情如果说到曹操进攻过来的话,那对于张钊来讲,自然是不希望将中的土地再发生战争了,发生战争以后,我的田地,我的给我打工的那些农民,还有我的那些下人,如果死伤惨重了,我的家族产业又受到损失了吗?这个时候谁陪我这笔钱?再说了,如果我这个时候带头反抗曹操,曹操跟孙权之间实力的差距,谁都看得出来,如果曹操赢了,最后跟我,算这笔总账的时候我到底该怎么说?

所以每次曹操打过来,张昭都是主和派,(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孙策在死的时候才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是主管内政的,东吴游个说有什么政治?上面不懂的事情问张昭就可以,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权利问题,尤其是孙策的家人是否能够站在东吴的最高的权力的位子上的这个问题时,张昭是不会替你考虑的,你必须去问周瑜这个拜把子兄弟。


漩涡鸣人yy


张昭原本是中原人士,避乱于江东。他可不是简单人物,是文武全才,一直受到孙策的信任和重用。

孙策能够在江东创业成功,离不开张昭的辅佐。当时孙策在前线四处征战时,把文武众事都委任给张昭负责,让张昭坐镇后方,掌管内外军事和所有内政。以至于吴人大多只知道张昭,不知道孙策。

张昭不光善于处理内政,还善于处理军务、统领军队,曾经多次领兵作战。

孙策临终前,更是把江东文武众事以及弟弟孙权,都托付给张昭。当时内忧外患,叛乱不断,孙权的亲属中有人勾结曹操,有人被暗杀。张昭带领群僚立辅孙权,硬逼着哭泣不已的孙权巡视军队,处理政务,很快稳定了局势。在周瑜以赴丧为名带领军队进入京城时,张昭以大局为重,将一部分权力交给了周瑜,两人共掌众事,共同辅佐孙权,避免了孙吴内乱。

公元208年夏,曹操率领二十万军队,大举南下,刘琮俯首。荆州十万军队尽归曹操所有,其中有五、六万精良的水军,并且曹操与孙吴共有了长江天险。曹操给江东写信,号称八十万,声称与孙权会猎于江东,实际是威逼孙权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张昭认为江东打不过曹操。为了孙权及其手下的安危,也是为了江东免于战火,张昭力主归降曹操。但是鲁肃、周瑜主张坚决抵抗,并且周瑜认为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有信心击败曹军,这符合血气方刚的孙权的意图。

此时,正好诸葛亮渡江面见孙权,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辞,也认为曹军必败,且声称江东、荆州、曹操三足鼎立之势可成,说动孙权建立了孙刘联盟。双方组建了以刘备为统帅的孙刘联军,并果真在赤壁之战中一举大破曹军,迫使曹操退回北方。事实证明张昭此前的投降论调是可笑的。但尽管如此,张昭在江东将士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无可撼动。

公元212年,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阮瑀给孙权写信道:“若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此时周瑜已去世,刘备已入蜀,曹操大军云集濡须。阮瑀代表曹操写了这封威逼利诱的信,要求孙权除掉张昭,进攻刘备。可见张昭也是令曹操颇为头疼的人物。

后来孙权设置丞相职位时,大家都推荐张昭担任。但由于张昭性格耿直,常常让孙权下不了台,孙权对此颇为忌惮,没敢让张昭担任。

最后,张昭告老退位,上交了自己的部属,改任为辅吴将军,职位仅次于丞相,进封娄侯,食邑万户。赋闲在家后,为《左传》和《论语》写注解。


红色星河


张昭是文武双全的大才,张昭从小就饱览群书,十六岁就举了孝廉,年纪轻轻就和当时的名士王朗齐名。

孙策在江东创业,就亲自出请张昭出山来辅佐自己,把当时的军事内政都交给张昭处理,而张昭也不负众望,把方方面面治理的井井有条。当时吴国人民都称呼张昭为“仲父”由此可见张昭的名气之大。

后来孙策被害,临终时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年纪虽轻,有才干,有气魄,但孙权羽翼未丰,张昭尽心协力的辅佐孙权,帮助孙权度过这一时期。

张昭虽然在关键时刻总做妥协投降派,但是不可否认张昭在孙权心里占有较大的分量。而且张昭确实是根据当时的局势来做分析,未尝没有道理。

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