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你怎么看?

Liona·Lh


明代国防体系的崩坏,不仅因为明初朱元璋的军屯制衰落,还有其他各种原因,比如各种临时性军事行动的激增,比如倭患,后金的崛起,以及万历三大征等等。所有一切,都增加了军事方面的开支预算和管理成本。

新增军事开支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项:

1.新的边患导致必须设立新的边防军镇:1507年,火筛入侵,导致明廷决定成立固原镇。1541年,由于吉囊入侵,明廷决定成立陕西镇,原来的7个边防军镇在世纪增加到了9个,简称九边。

2.16世纪,明廷重修宣府,大同,以及蓟镇长城,由于明代死板的财政体制和工程管理体制,大部分劳役属于无偿征发,但即便如此,每英里长城的修筑费用依旧超过6000两白银,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3.战争技术的革新和演进,进而导致军队预算膨胀:从15到16世纪,火器的使用逐渐广泛,大型铸造火器需要更加复杂的工艺,更多的原料,铅弹也逐渐升级为铁弹。另外如炮车等附属装备,也需要专业的工匠来制造,这使得边镇的军事装备开支较之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有了飞速膨胀,而明朝死板的财政和预算体制无法应付。

回过头,再来看看军屯户,这种通过将士兵转化为自给自足的小自耕农驻屯的模式,朱元璋不是首创,然而问题在于,军户身份等于把军人从第一代开始,世世代代以固定身份锁死在这一小块耕地上。然而众所周知,中国农民的问题就在于,人多地少,每户收入仅为有限,平时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一但遇到天灾人祸,导致农业粮食产量极端波动,就无法糊口,除了抛售土地逃荒改业之外,别无他法,所以一旦承平日久,进入日常“治世”生活状态,军屯户就和普通农民一样,土地兼并趋势不可抑制,从而导致的问题就是,明代政府掌握的百万军户,只存在于统计账本上,可掌握的实际“军户”和每年能够收缴的军屯户赋税“子粒”越来越少,更多的土地和农业粮食收获落入了豪强地主和军官之手。

根据黄仁宇《16世纪明代的财政与税收》中的统计,明代洪武初年,全国军屯户受田达到8900万亩,出产粮食“子粒”达到2300万石,几乎与明朝初年收取的全国田赋相当,然而这个数字很可能不可靠,因为其他资料表明,朱元璋本人也说过,许多军屯田户出产的粮食“不足供半岁之食”。另外,由于土地不算私有,剩余粮食必须上缴,很多军屯户的生产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宣德年间,户部就曾上奏,屯田军户每十人,一年出产的粮食不过数百石。到了1487到1504年全国军屯户子粒收获为270万石,到了1505到1518年,这个数字就锐减到170万石左右。实际上,1570年户部前往清查九边军政屯田,发现大部分田土和军户只存在账面上,到实地一看,则是土地抛荒,完全没有屯丁耕作,很可能这些军屯户早已经逃亡改业,统计簿册上的只是一些“死魂灵”。

作为对策,户部要求落实军屯户对所耕种土地的所有权,并鼓励其开垦荒地,试图以此阻止剩余军屯户继续逃亡,鼓励其生产积极性。而在内地,军屯户的粮食产量则下降的更厉害,军屯土地往往直接被卫所出租给当地农户,或者直接卖掉。

虽然军屯政策的初衷,是希望军队能够实现口粮完全,或者部分自给自足,但是由于明代财政和后勤体系的僵化,各地军队没有一个统一的后勤制度:南京和京师的卫戍部队接受中央政府的直接补给,内地省份的卫所军队由当地州县负责补给,而北方边境军镇的口粮则是部分自己生产,部分接受来自全国的补给,如果画一张图,则当时明代疆域内,布满了密密麻麻互相交叉的各种短途补给线,极为复杂,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也无法实行统一管理,也更不用提什么效率。

1569年,兵部尚书谭纶指出,纸面上,明朝全国兵员定额大概是3138300人,但实际上可能只有84万5000人。抗倭战争时期,原有南方各省卫所已经凑不出足够的军队来作战,而被迫采用了募兵制,费用也来自地方筹措,称为“提编”,到了万历三大征时期,募兵已经成为明朝军队的主力,另外由于外来白银的流入以及物价上涨,军饷也必须用白银来支付。根据统计,即使明朝全国军队维持在84万5000人,那么所有开支就需要超过2000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明朝全国年度总收入的一半,所以说,明朝军事制度的腐朽,以及发饷不利,只是明朝保守而僵化财政制度的一个侧面体现。制度设计问题,很难通过具体当事人的努力而改变。


晴天有时下猪


朱元璋是挣黄四郎的钱来养兵,崇祯挣穷鬼的钱来养兵;关键是穷鬼没了钱,中间崇祯还得通过黄四郎去挣穷鬼的钱,所以最后到崇祯手里的钱就少的可怜了。

同样是挣钱,就看你挣谁的钱?是挣穷鬼的钱还是挣黄四郎的钱。黄四郎们的人数虽然远远少于穷鬼们,但是黄四郎们的钱可不少;关键是黄四郎们一旦得了势,他们只顾挣钱,不顾穷鬼和县城得死活。

太祖朱元璋对于商人、地主、官吏这些黄四郎们可深有体会。少年得太祖朱元璋,不仅遭受了地主黄四郎们得压迫,自己一家为刘地主家打一辈子工,到头来自己得父母没有安葬之地。自己为刘地主家把小牛养成了大牛,刘地主连一根牛毛都没给朱元璋;饥荒得来临,朱元璋看到了富商们趁机哄抬粮价、贪官污吏们趁机贪污赈灾粮顺便借赈灾得名义搜刮穷鬼们得钱。

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这些人得定义很简单——黄四郎,只能当奴才得黄四郎。对于挣钱,太祖看得很开——黄四郎们比穷鬼们有钱。因此才有了朱元璋对贪官污吏得残酷刑罚,对富商得打压——商人得地位和妓女一样。大家也可以看看朱元璋是怎么整沈万三的、怎么对贪官施行剥皮法的!

到了崇祯就不一样了,崇祯当皇帝的时候。满朝都是黄四郎,而崇祯这个县长比不上县长。什么事情都要黄四郎们说了算,阉党和东林党斗来斗去,最终苦的是百姓。

征辽东税、镇压农民军的税……总之,穷鬼们已经被搜刮的连裤衩都不剩了,搜刮的都要穷鬼们的命了。关键是,这些都是崇祯通过黄四郎们去挣穷鬼们的钱,黄四郎当然不会白干——他们拿走了大部分,剩下一丢丢给崇祯,然后崇祯缺钱又得找他们去收穷鬼们得钱,这样自己不但可以又挣一笔钱,崇祯也变得越来越离不开自己。黄四郎们形成了一个搜刮穷鬼得产业闭环,还能控制一个皇帝,让皇帝来背锅,这件事岂不是很嗨皮。

可是,苦就苦了崇祯,找不到问题得关键点——应该杀黄四郎们,崇祯既拿不出钱赈灾,又拿不出钱打仗,也听不进去忠臣得谏言,也没有能屈能伸得意志(当时可以跑去南京,明朝有两个首都两套班底)。

纵观24史,凡是强悍得王朝,一般都会是免穷鬼得钱,挣黄四郎们得钱。太祖如是,现在武帝也如是。


嘟嘟读读


朱元璋所谓不耗费,一点钱粮,就养兵百万。事实上在任何王朝都是无法维持的。

只能导致军队战斗力的迅速下降。因为,安装朱元璋的计划,20-30%的士兵守城,70-80%的士兵种地。打出来的庄稼,除了上交,其他的就分给一个士兵一年12石粮食。这样明军就实现了完全的自给自足。

但是,一个士兵,一年才12石粮食,还经常拖欠,工资更是没有。就靠这么一点粮食,怎么养活一家老小?衣服,蔬菜,鱼肉等等全家,各种生活当中的吃穿住行,都要靠这一年的12石粮食,还经常拖欠几个月,甚至几年。

明朝士兵三年,才发一次衣服和鞋子,每次去边关换班,都要自筹粮食和服装。甚至为了凑行装银子,卖掉妻女。因此,到了明朝中期就开始发军饷,毕竟,命令军卒“冒锋镝,蹈白刃”,冲锋陷阵,没有“厚糈丰犒”,怎么能让军卒奋力而战呢?到了后期,卫所士兵已经完全丧失战斗力,田地都被豪强军官侵占。

屯田士兵们交不出粮食,守城士兵长期就连那一点粮食都领不到。逃亡的逃亡,沦为农奴的沦为农奴。明朝就只能靠招募雇佣兵了,那个钱粮的消耗,也就急剧增长了。所谓:“大约行间用一步军,岁费十金,用一马军,岁费二十金,此寻常防御之概也”。

如果打仗,还要加钱,而且还要给口粮,安家费等等。到了万历以后,明朝将领开始招募家丁,也就是亲军部队。给予他们十倍的工资,只盼着他们可以奋勇作战,其负担可想而知。


深度军事


这是因为明朝初期,中后期的军队招募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朱元璋开始采用屯田制度,让军队自养自足

;到了明英宗时期,明英宗在大太监王振的忽悠下,御驾亲征,最后在土木堡之变中,20万大明精锐军队全军覆没,国家的核心军队没了,担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决定采用募兵制,快速补充大明的军队力量,从此明王朝后期的军队主要就采取募兵制度,但募兵制也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崇祯发不出军饷有两个重要原因:国库的钱不够军队花;天灾人祸。

募兵制,与现在的招募军队方式极其其相似,就是出钱从民间招募强壮的男性,这种募兵制度的出现,是明王朝为了应对危机时的必要选择。

明英宗被瓦刺掳走了,京师震动,只有大臣于谦敢于出面,抵抗住了软弱的皇室宗亲、大臣的逃跑政策。这时,瓦刺大军继续进攻大明朝,首都京城就有可能被攻打下了,而京师的精锐军队又被明英宗坑完了。

在这种情况下,担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只有采用募兵制了,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就是这个道理,强壮的劳动力来当兵,给你发银子,干的好,就重重有赏,这部队的战斗力自然就强太多了。

果然,募兵制的效果极其好,大明的军队一下子扩充了不少,战斗力也强了不少,瓦刺的多番进攻都被成功抵御,于是,募兵制度也就保留下来了,成了明王朝招募兵源的重要方式。

但是募兵制,在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关键原因只有一个:国库的钱不够军队花。这也是崇祯发不出军饷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strong>但募兵制度的基础,是国库有充足的银两来供部队消耗啊。自明朝建国开始,朱元璋就给天下赋税定了一个总数,不准后代的君王随意增加赋税。于是,这就为后世的君王收取更多的赋税带来了一个原则性问题,如何从民间捞取更多的赋税、就成了君王发家致富的头号障碍。

所以,明朝政治上的一大弊端就出现了:国弱民强,国家财政收入太少,完全不够养活军队、庞大的官吏机构,相反一部分老百姓富得流油、却不用交多少税

。于是,明朝一旦遇到了比较厉害暴躁的皇帝,老百姓就比较惨,如万历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财富开支,就直接派宦官到民间强征赋税,国库那点钱根本不够自己用啊。这也是明朝灭亡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另外大家也知道明朝的水性,大宦官带头搞坏朝廷风气,如王直、魏忠贤之流,再加上内阁大臣、军队将领的贪腐,如首辅严嵩之流,国库的钱本来不多,又有人贪腐,那最后留到士兵上的军饷又有多少呢?这种情况,一直到了崇祯时期依然如此。

崇祯发不出来军饷的最后一个关键原因:天灾人祸。这是崇祯发不出军饷的第二个原因。<strong>

崇祯时期,明朝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气候时期,即明朝小冰河时期,中国整个的气温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大涝,冬天就是冷的要死。于是,明朝北方大旱,造成大面积饥荒,接着又是大面积的瘟疫,

《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这场自然灾害,对明朝的晚期社会造成巨大动荡,百姓流离失所,都没人种田、做生意了,国家哪里还要税收啊?明朝经历的小冰河时期特殊气候,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岁七夸父


朱元璋的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得益于“军屯”。

因为任何军队都是需要粮饷的,但是不从国家财政出,不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就只能军队自给自足了。在朱元璋时代,这种做法的收益极高。因为元末明初,社会上拥有大量流民和荒芜的土地。但是需要别人去将这两个资源整合,整合得好,你的收益就是有资格做皇帝。

这不是朱元璋的发明,也不是刘基的发明。中国历史上,“军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比如三国时期曹操就搞过“军屯”和“民屯”,得黄巾寇民百万,青州军数万,在豫州打下了争霸天下的基础。后世大规模的建设兵团,本质上都是“军屯”的一种形式。

“军屯”最大的好处在于将人力资源规划到了极致。

大明士兵战时打仗,农时种地,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不给国家添负担。这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明初朱元璋曾经将这种军屯规模做到了270万。这相当于朱元璋不花钱替大明朝养了一支200多万的常规部队。

“军屯”效果这么好,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肯定不会放过。于是他把“军屯”作为一个固定制度给延续下去,兵源构成以“世兵制”为主。

所谓“世兵制”,和我们现在的农村户口,集体户口有类似之处,不过大明的比较变态,那就是“军户”、“民户”、“匠户”。其中“军户”属于“都督府”管理,“民户”才属于户部管理,“匠户”属于工部管理。因为在朱元璋的逻辑里,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你没出生,我就给你规定了职业,提供了工作。属于你这辈子是当兵的,那么你的世代以后都是当兵的。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这些都是顶替父职参的军。

“军屯”的最大优势在朱元璋时代大放异彩。但是把军屯作为和平时期一个国家的常备军事力量,必然劣势会逐步暴露出来。

首先军队的主业是为了打仗的,而一帮种地的农民,真的到了战时,是否还有能力作战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朱元璋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用“卫所制”把“世兵制”里的“守兵”和“屯兵”从功能上做了区分。所谓卫所制,军队的最小单位是10人1队的小旗,50人为总旗,112人为百户所,1120人为千户所,5600人为卫。所以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实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就是“军屯”的另一个变种,毕竟人家也是大明建州卫的。后来伟人用了两个字总结适合战争时期的最合理制度叫“兵民”。

其次随着时间的转移,随着一些制度的破坏,利益链条和潜规则的丛生,整个军屯制度就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为长时期不打仗,所以需要的守军越来越少,而屯军就成了守军将领的佃农,而守军将领开始大规模侵占“军垦”土地,成为事实上的大地主。反正这里由我们军队自己说了算,朝廷想管也管不着。

再次由于一开始的这种“军屯”规模就比较庞大,所以一旦支撑“军屯”的“世兵制”出了问题,无法进行直接有效地改制。

所以只能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做修补,做补充。又逐渐往募兵制和征兵制开始发展。但是这对于大明朝廷无疑是个噩耗。因为他长期不需要自己“养”军队,所以此刻要自己养军队,他没有物质和制度的准备。无论募兵还是征兵,那都需要朝廷提供粮饷。原来的“军屯”产出朝廷拿不到,现在“养”兵,需要朝廷出钱。要知道北宋一直被骂“弱兵”,每年的“养”兵费用还占到朝廷收入的80%。关键是钱花下去,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依然上不来,因为当官的又把目光盯向朝廷的钱袋子了。所以吃空饷,杀良冒功,谎报战功等等,在大明屡禁不绝,无非就是想跟朝廷要点军费。而大明朝是出了名的“穷”朝廷。所以只能往老百姓身上转嫁,明末“三饷”(辽饷、剿饷与练饷)搞得大明人心丧尽。

实际上大明缺钱从嘉靖年间就开始暴露出来了,但是嘉靖爱面子,懂得“养猪”致富,喂肥严嵩,然后“杀”了过年,这样保暖了自己的小私欲。但是到了万历年间的时候,经过张居正的“一条鞭”改革,给“一穷二白”的大明朝廷多多少少积攒了点家底,最后被“万历三大征”给掏个精光。

到了崇祯时期,表面看起来是内忧外患,本质还是大明朝无法平衡的财政收支体系出了大问题。

这就好比今天的有些大企业,总资产看起来特别吓人动辄百亿,高管工资一年上千万,但是都死在了那区区千万的现金流上了,到最后大家都在抱怨高管们不拿钱出来救公司,在抱怨CEO在开发项目和公司管理上用人不当。事实上,每个王朝的末期都差不多,皇帝的合作伙伴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谁也不愿意割肉和让渡权益来平衡朝廷运转。而此刻的李自成也好,皇太极也罢,他们都是创业者,本来就一无所有,所以他们只要有一点点收益,就会激发出无限的斗志。这些是崇祯没法比的。

辽东对于崇祯就是一个永远也填不完的坑。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砸进去,任何收益没有不说,动不动后金还给来京师打劫一把,吓得自己六神无主。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投错了一个项目,成了“资金黑洞”,关键想停掉这个项目止损,还无法实现。于是为了填补这个“资金黑洞”,不得已把整个公司拖下水,不断搞内部摊派,闹得员工起来罢工,陷入死循环,最终导致公司倒闭,董事长跳楼自杀。而辽东军队诸如“关宁铁骑”就是那个项目的投资团队,他们也有一套制度,那就是享受着大明的待遇,拿着大明的资金去投资(打仗),然后得到的收益自己按照小团体的等级制度进行瓜分,并不用上缴给大明朝廷。

但如果是在明初朱元璋时代,朝廷不需要提供“辽饷”,所谓辽饷由大明辽东各卫的屯垦自筹。那么大明就不需要承担承担这一年几百万两的额外银子。民间自然也没有变乱,自然就更没有“剿饷和练饷”雪上加霜了。


炒米视角


一句话:再好的政策,如果一成不变,也会变坏!朱和尚的军屯政策就是如此。


土地兼并的盘中餐

明朝建立后,社会财富被大洗牌,跟随朱元璋的第一批创业者获得财务自由。社会稳定发展,富人越来越有钱,穷人的财富越来越稀薄,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马太效应。就和前几年有钱人喜欢买房一样,明朝有钱人喜欢买地!

刚开始地还是蛮多的,但有钱人,也可称为既得利益集团就如同光吃不拉的貔貅,只买进土地,绝不会卖出土地,所以社会上可以用来买卖的土地越来越少。视财如命的人们把贪婪的目光盯向的军户们的土地。皇亲、豪族,官府就如凌迟的刀片将大明边疆养育士兵的土地片片割尽!

军队将官吃空饷

明太祖朱元璋贫农出身,而且是三代贫农,所以对贪官污吏是从骨子里恨透了,所以大家就别指望朱和尚会懂高薪养廉的道理。有明一朝公务员工资就是历史上最低之一,而就是这样的薪水偶尔还会内部克扣。所以真的要分文不贪,就只能像海瑞一样,一年中吃次肉都会成为新闻!

十年寒窗为的是什么?别说报效国家,如果连父母妻女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国家,所以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会变的方法弄银子,而边军军户的长官和将军就也把手伸向了军户!军户受不了欺压跑了,也不会上报,而是用逃跑士兵的名义吃着空饷。

既得利益集团这只貔貅和吃空饷的吸血鬼经过二百年的努力,终于在崇祯朝把大明这个庞然大物弄得濒临死亡!

可惜了崇祯,命不好吧,当了末代皇帝!


瓦尔登的船夫


关于朱元璋用军屯养兵,崇祯却无钱发军饷问题,比较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元末明初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朱元璋建国开始就利用根据地筹饷,建立卫所军屯制度。这在当时是有利的措施。军队粮饷大多依赖军屯解决。但是不用百姓一粒粟解决军饷的说法出自朱元障之口,无非是赞扬自己推行的卫所军屯制。在明代前期和中期问题不大,万历之后,边患渐多,流动作战又多又大,军屯制度弊端渐显问题。万历三大征,基本耗尽国库积蓄,正税之外屡次加征军饷,特别是明后期,边饷、辽饷开征,连民间也无积蓄。这与明前期和中期大不同。不存在卫所完全自给,还要依赖户部统筹才行。明初、中期各卫所维持本地治安,军屯收入大体可自给。从三大征开始,到九边防御、辽东战事和内地平叛时期,军饷自给已落空。明代改革很少,初期创军屯直至明亡未改。

二、中后期军户逃亡,军屯收入减少。明代军户制度僵死不变,军户负担过重,许多军户弃屯逃亡,兵员减少,屯粮减少。无战事卫兵员骤减三、二千人。原设计每卫5600人,都不足编。永乐初期垛集山东沿海七卫,改名屯田捕倭军,七分耕种,三分值守。这种调整适合当时和平环境。明中后期北境设九镇,辽东卫所宻布。洪武时最多内外卫多达300余处,嘉靖后北方加大屯兵,沿海或加卫所或加兵丁,负担很重。军户负担加重,导致逃亡更多。军屯收益远不及民户。由军屯优势渐成劣势。亦兵亦农变成非兵非农。大量集中用兵,卫所土地撂荒,军屯弊端明显。但朝廷并没有改革旧制,军队没有专业化,原本设计的亦兵亦农屯田兵制,不再适应明后期的集中用兵。

三、军屯制降低军人素养,种地不及农民,打仗不及专业军人。因为这种半军事化组织,朝廷用兵时需从各卫所抽调拼凑,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很少有强兵劲旅出显。闽浙倭患依靠戚继光带兵前往,连修长城也得戚继光去。明代后期军队战力很低。对辽东用兵和对内平叛浩浩荡荡出征,却一触即溃。李自成乘荒灾而起,10多年间势成燎原,陷北京亡大明,并非军事上有多少优势,是明廷失人心和军人无能所致。几百万军队内不能平乱,外不能御敌。

四、关于崇祯缺饷问题,原因不在军屯。大量用兵时期,即是内卫和边卫,只要有战事基本都集中朝廷用兵,军屯荒废。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农民起义烽火连天,北方省份大多卷入,起义军所到搜刮一空,官府没法征赋征粮。自崇祯元年至明亡莫不如此;二是万历以来国库亏空,寅征卯粮用兵支出越来越多,国空民穷;三是贵族繁盛,宗室权贵占据大量资源,减少朝廷收入;四是崇祯11年开始,全国灾害持续至明亡,江北省份赤地千里,流寇流民遍及大半中国,越剿越多;五是内外用兵空前增加,军费支出浩大。在天灾人祸叠加的情况下,收入减少而支出翻番。权贵们的捐赠也成杯水车薪。崇祯缺粮少钱是自然的。比不得明初,也比不得万历及以前。天灾人祸等多重打击,摧毁了明朝大厦。

况且崇祯等死要面子,无力回天却内外开战,连一点战略迂回都不敢想,只能败亡。死得悲壮,于事无补。

总之,崇祯一朝,有可憐之处,也有可恨之处。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假设都没有用。崇祯背锅也是必然的。有人说魏忠贤若在,外可退兵,内可筹饷。完全是不顾史实,胡说八道。崇祯初年,内乱未成气候,外患未成燎原,日子艰苦,未致亡国。应该是天灾人祸和历史积弊三重叠加摧毁大明风雨飘摇的朝廷。





左说春秋


时也势也,这就是民心的差距。

朱元璋在刚刚起兵的时候,那可以说与崇祯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仅靠一些农民,一穷二白而去反抗强大的元朝政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民心所向,当时元朝政府腐朽黑暗压迫的人民已经无法生活下去。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养兵百万而不耗费一粒军饷?就是因为他带领着的人是人民自发自愿的。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奋斗,为自己而抗争。

崇祯为什么老是缺军饷呢?第1个原因是因为当时吏治腐败,各级官员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基本上把大明朝廷都抽空了。第二,崇祯年间天灾人祸不断,粮食有的年头基本上是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根本就没有能力再去耗养巨大的军队支出。

当时的朝廷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士兵们只是为了战斗而战斗。朝廷发军饷他们就战斗,朝廷不罚钱,他们就和盗贼没有什么区别。崇祯为了让那些士兵为他战斗,就必须想方设法给他们发军饷,但是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没有足够的直接去发巨大的军饷数额。所以他老是缺军饷。

一言以蔽之。朱元璋率领的军队基本上都是为自己而战斗,每个人都想推翻元朝的保证,迎来一个新时代,所以他们是为自己而战,没有军饷他们也心甘情愿。

然而崇祯时代的士兵们,他们只是为朝廷而战,当时朝廷已经无法再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了,所以他们的关系已经不是鱼和水的关系,而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老板给钱我就给你干活。老板不给钱,那基本上真想让那些士兵干活是不可能了。

这就是朱元璋与崇祯的最大区别。朱元璋把自己当作起义士兵中的一员。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战士们也把它当做领头的大哥,而不给他去讨价还价。所以朱元璋时代虽然条件很苦,但是最后赢得了胜利。而崇祯却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皇帝,士兵们只是他维系统治的工具,当然利用工具是要付出代价的,而纯真的代价最开始是军饷,日益腐败的明王朝哪里去弄这些巨额军饷呢?







旧事旧人历史说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自然是有他的智慧。

打败了元朝,明朝刚立,朱元璋的大明帝国都是一点一点的打下来的,他自然知道兵多将广的道理,因此没有像宋朝那样重文轻武,而是兵多将广。

但是,养的兵虽多,却没有用老百姓的一粒粟,自称朕养百万兵,不用一粒粮。

难道,他养兵不用花钱吗?

不,花钱,是他专门把一些土地设为兵田,收的税赋来养兵。

崇祯时期,已经到了大明王朝危亡之际了。

大明王朝在崇祯时期,国库空虚,奸臣当道,危若巢卵。

此时,根本国库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发兵饷。

有人会问,那朱元璋那时设置的兵田呢?

天灾不断,藩王割据,毫无收成。

时代不同,两个皇帝无从比对,但是崇祯和朱元璋比起来还是少了些气魄和能力,当然崇祯是个好皇帝勤于政务,但已经无力。



读史和诗


任何制度都有其优劣性。老朱的卫所制一开始挺好的,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减轻了普通老百姓的负担。但无论多好的制度都是具体到人来执行。到了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这里面也包括卫所的军田。老朱定下的规矩,当官的工资特别低,能混个糊口就不错了。所以明朝当官的就没几个不贪钱的。武官就靠传统,喝兵血。什么克扣军饷,虚报人数等等。这就导致了卫所军不是作战积极性不高,就是没有什么战斗力。能打仗的都是武官的私军,比如戚家军,辽东铁骑。戚继光凭着张居正的关照,军饷给的足足的。戚家军打仗能不玩命吗?同样的辽东铁骑,不光给钱,还分地。战利品基本就是坐地分赃,从不上报朝廷。这比“保家卫国”实在多了。到了崇祯时期,能打的也是这些私军。可是在十几年东挡西杀的过程中,这些将领和他们的私军都消耗殆尽。明朝也就随之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