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滦州志》里记载,曹妃甸附近海域有海滨七铺:柳尖铺、佳火铺、高尚铺、南草基铺、林鹊铺、河旺铺、黑沿河铺。曹妃甸当地渔民口中对此另有一种说法,自东向西分别为:柳尖铺、高尚铺、老堡、林鹊铺、嘴东、南堡、北堡。其中,柳尖铺即为现在的西河(溯河)码头,距曹妃甸岛较近,驻地渔民最多,按方位和规模被称为第一铺。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海滨七铺

曹妃甸海域曾是整个渤海湾的毛虾盛产地,早先樯张网、架子网布满潮滩,蔚为壮观。柳赞因柳尖铺得名,柳尖铺又因盐卤毛虾闻名,又被称为“卤虾铺”。囿于当时不能鲜储运输,捕来的毛虾只能用大粒子盐腌制先做处理,其余加工成了虾油、虾酱。早先的柳尖铺,家家户户用苇草夹成的篱笆院里,排布着队列似的整齐的虾酱缸,少的几百只,多的有上千。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西河码头

曹妃甸海域毛虾质地优异,别处不能相比,因此用当地毛虾酿造的虾酱赫赫有名,口口相传成了品牌,被外地人标识为“甸后儿虾酱”。商贩们推着小推车卖到铁道北、天津卫,大宗货物用船只卖到辽宁、山东等地,运抵货栈马上被抢购一空。早先时候,山东青岛、烟台、营口等地沿海居民,吃着煎饼,就着大葱,蘸上一口“甸后儿虾酱”,乃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假如做一次异地寻访,没准会有上年岁的老人仍对“甸后儿虾酱”存有记忆。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毛虾繁殖能力强、一年两生,因为个体小、游泳能力弱,适于在风平浪静的海域随波逐流。曹妃甸海域有几道沙杠做天然屏障,内海里风平浪静,又有多条河流入注,陆源物质丰富,造就了毛虾栖息、繁殖不可复制的独特环境,因此“甸后儿虾酱”不仅能量产,而且品质优异,一度蜚声整个渤海沿海地区。做出的虾酱呈粉红色,细腻如豆沙,尝一口,鲜香在口齿中久久流转,当地人称其为“味儿长”,又称假如出了曹妃甸海域这“瓢”水,味道就差一个等次了。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虾酱

早先,毛虾除了制作虾油虾酱之外,还能加工成海米——当地叫“芥头米”,价格昂贵,普通人家消受不起。偶有富足人家专门请了技艺精湛的“把头”,做一点儿“心头好”解馋。流程是把有庭(有籽)的雌虾淡水煮熟,捞出后再用咸水速煮,晒在油场(泥质)中晒多半个日头,最后放入布袋摔打,再用木锨扬场分离。其中,煮虾的火候儿、晒的干湿度、摔打的力道需仔细拿捏,虾皮与虾身才能完好分离,不致破碎。雌虾比雄虾个儿大,最大者盘卷如铜钱大小,乃海鲜干货罕见珍品,假如闭眼细细品味,睁开眼时那感觉如醍醐灌顶。

随着现代捕捞装备技术的先进,不只曹妃甸,各地的毛虾产量已不如从前,价格因此逐渐攀升,按鲜毛虾市价做成的虾油、虾酱,单只成本价也得五十元以上一斤。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毛虾被称为海货中的“钙王”,既实惠又卑微又亲和,而且能轻易改变食物路径。烙韭菜菜盒子不放毛虾,那是在吃草。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韭菜盒子

熬酸菜、冬瓜汤、煮馄饨时放入毛虾,您品味的不只是家常,而是“海鲜靓汤”。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馄饨

还有,毛虾摊鸡蛋、炖鸡蛋糕堪称绝配。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炖鸡蛋糕

不经意间,现在饭店里的虾酱炒饭逐渐流行。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虾酱炒饭

特别是初春时节,“水子”更不能错过。煮熟、晒干后好像只剩一层皮的,叫虾皮。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不经过晾晒的,当地人称其为“水子”,吃起来沁人的鲜,软糯中还带有一丝特殊的甘甜。

「舌尖上的曹妃甸」别拿毛虾不当海鲜

别拿毛虾不当海鲜,小小毛虾也有春天。

- END -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关于曹妃甸

曹妃甸区官方发布

曹妃甸发布

网址:www.caofeidian.gov.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