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慈禧不跑,举全国之力和八国联军强硬对抗的话,结果会如何?

小兴安岭东麓


历史不是已经有了答案了吗?


1900年,还在北京城的慈禧太后下旨公然和11国的列强开战,来啊!相互伤害啊。可是慈禧太后的一番豪情转眼间就被臣子们浇了一盆冷水,那些真正手握大权的臣子们根本不听她这个老太婆的话。


而慈禧想要利用义和团民众对于列强的仇恨,希望义和团可以为她大败八国联军,可是那会知道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瞬间打趴了义和团。再次之前义和团屡屡杀害西方列强的传教士,洋人对于他们而言就是魔鬼,不仅如此为了煽动百姓加入义和团,义和团还号称“刀枪不入”,一时间北方各地和京城都遭到义和团运动的侵扰。


而西方列强对此十分的不满,希望清政府保护这些传教士,可是清政府那里管的来,国内形势乱成一片,哪有闲工夫管理这些破事。


慈禧的想法是:利用义和团和西方列强的矛盾,索性让他们鱼死网破算了,这样不仅解决了国内义和团的暴动,同时也解决了西方列强的问题。


《宣战诏书》一出,可能西方列强也傻了,那就打吧。


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在洋枪洋炮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义和拳其实并没有多少的战斗力,说白了就是一群土匪,打仗的时候就是烧杀抢掠,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压根就没想替清政府出力,而八国联军更是不费摧灰之力就攻入了北京城。


慈禧和光绪慌慌张张逃亡到了西安。


而在东南和西南的那些大臣们,包括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不奉诏书,这个时候我们大概已经能够看得出来,此时的慈禧虽然贵为太后,虽然作为满清政权的实际领导人,其实她已经失去了全国权力的控制,这个时候中央的地方的关系已经离心离德了。


地方自保,无视中央。


慈禧不跑,怎么举全国之力?此时压根就没有人想听她的,她自己喜欢玩就自己玩啊,何必拉着大臣们和他趟这趟洪水呢?


处在历史的洪流当中,最容易出英雄,但是也最容易出狗熊。


慈禧这种愚蠢的做法就像极了一头狗熊,她有好的统治手腕,却没有对地方政权好的约束力,或者说这种约束力已经随着满清的没落而在渐渐退化。


历史总探长


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倒也是想倾举国之力硬气一把,但现实却狠狠的扇了慈禧一巴掌。



名义上,慈禧手握光绪这个傀儡皇帝,还是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慈禧已经控制不了当年她一手提拔的封疆大吏了。

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下令各地的巡抚总督出兵勤王,然而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

湖广总督张之洞说: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两广总督李鸿章态度更是嚣张,直接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像张之洞、李鸿章都是慈禧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理应唯慈禧太后的马首是瞻才对,为什么敢于直接对抗慈禧的命令,还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张之洞、李鸿章敢这么说,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本钱!

慈禧作为当时清政府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代表的是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清朝的统治阶级是谁?自然满人!

在清朝的前中期满人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汉人的士大夫很难进入权力的核心。可是到了晚清时期,曾经风光一时的八旗贵胄们已经沦为了只会抽大烟、斗蛐蛐、遛鸟的平庸之辈,慈禧不得已才会启用汉人出身的李鸿章等大臣。


这个原因,就是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敢于抗命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个已经破烂不堪的大清帝国,离开了李鸿章们还真的运转不了。

其次,已经并入膏肓的晚清政府,已经失去了对各地巡抚总督们的掌控能力。在清朝中前期,清政府引以为傲的八旗兵驻防的全国各地,能够很好的制约各地的总督巡抚。但是清朝后期,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不堪一击,倒是地方汉人武装势力兴起,比如说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等淮军、左宗棠的楚军。


换句话说,像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汉人出身的封疆大吏,他们手里有兵,而且这些兵是直接听命于他们的。

有兵还不行,还得有钱。

张之洞李鸿章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担任督抚期间,在自己的辖区内兴办实业、建立工厂。比如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而这些工厂,实际上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而不是慈禧手中。

结合以上种种原因,当张之洞、李鸿章等人认识到清政府根本无力对抗列强之后,选择了抗命。非但如戏,李鸿章等人还越过了清政府,直接和列强签订协议,避免了江南半壁被列强入侵。这就是东南互保!


除了以李鸿章为首的汉人封疆大吏隔岸观火之外,当时很多的百姓对于列强入侵其实也是无动于衷的。

虽然当时义和团运动是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但对于其他很大一部分底层民众来说,对于洋人的入侵相当漠然。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军舰沿着珠江北上,和清军的战船交战,珠江沿岸站满了围观的百姓,他们可不是来帮助清军的,而是来看热闹的。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当地的老百姓反而是帮八国联军引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也!大清国是满人的大清国,和底层百姓毫无关系!

慈禧这个时候想倾举国之力,已经不可能了!


小镇月明


一,慈禧不跑,就会亡国。

1,打是打不过的,强硬对抗就是满清直接灭亡。就像美国打萨拉姆,扶植新的傀儡政府。

2,当时的情况就是慈禧跑了,北京没有政令了,形成权利真空,李鸿章被联合推出,将要成为中国新的代言人了,潜逃的慈禧要歇菜。

二,慈禧跑是对的,这是战略纵深。

1,八国联军也就几千人,而中国这样大,找是找不到的。结果八国联军进北京城,没找到慈禧也懵逼了。

2,八国联军找不到慈禧,也就没有索赔对象。这时候慈禧在西安喘过气了摆手说“我在这儿”,同时命令李鸿章去找洋人谈判,于是清朝又开始苟延残喘。从此李鸿章成了世人眼里的卖国贼。



郑之刚教练


这个问题……慈禧皇太后表示:全国太重,她真的举不起来。

1900年是20世纪的开局之年,对于全世界而言也是一个迈向新纪元的一年。然而对于清朝而言,1900年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在这一年,大清最高统治者慈禧皇太后一反常态,强硬地向11国列强宣战,并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八国联军侵占天津,气势汹汹地扑向北京之时,慈禧皇太后却带着光绪西逃西安,俨然没有了宣战时期的强硬做派。

而更有意思的是,当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打开清军的军械库时,却发现军械库中存放的武器比八国联军的部分武器都先进。要是清军拼死抵抗,可能八国联军不会如此轻易地取得胜利。

那么为何慈禧皇太后要选择西逃而不是坚守?如果慈禧皇太后固守北京,抵抗八国联军入侵,历史会如何改写呢?静夜史认为如果慈禧皇太后不选择西逃,那么她的结局只能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清朝当时面临的内外环境,根本就不允许发动全国的力量来抵抗外来入侵。当时慈禧太后面临的内外因素决定了她只能选择走为上策:

1、汉族官僚势力的壮大

汉族官僚势力的发迹,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

由于太平天国席卷南方半壁,清朝在南方的统治基础被扫荡一空,为了维护统治,清朝不得不打破传统满汉官员任命的禁锢,大力起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系列汉族官僚。

这些汉族官僚在得到清朝的知遇之恩后,前赴后继,最终消灭太平天国,稳固了清朝的统治。

但是,汉族官僚始终无法和清朝做到推心置腹。

一方面,起用汉族官僚本来就是清朝在内忧外患之下无奈的权宜之计,在稳固了清朝统治后,满族统治者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想方设法削弱汉族官僚,重新巩固满族官僚的地位,这种努力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另一方面,汉族官僚相比于满族官僚而言,素质更高且更具有长远意识,他们的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为清朝带来了近代化的曙光。在技术革新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开始逐步苏醒,这使得他们和民众对于满族统治者开始越发不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崛起的汉族官僚和传统的满族势力矛盾愈发激烈,这种斗争到1900年终于“开花结果”。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逵,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先后与列强达成协议。在列强和清政府发动战争时保持中立,史称“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可以看成是汉族官僚对清朝长期以来压制汉族官僚政策的一次有力反击。

“东南互保”的出现,意味着慈禧不可能号令全国的力量,特别是东南地区汉族官僚的势力。因为清朝后期汉族官僚成为清朝统治阶级的中流砥柱,没有汉族官僚的支持,清朝的一切抵抗都是徒劳。

2、都城北京根本守不住

慈禧皇太后向11国宣战的底气,并不是来自于叶赫那拉氏骨子里流淌的血性,而是风起云涌的义和团运动。

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慈禧皇太后,天真地以为依靠刀枪不入的义和团,真的可以抵抗列强的入侵,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但是现实狠狠的打了这位皇太后的脸,义和团运动不仅没有起到抵御列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削弱了清朝的国防力量,例如义和团在聂士成英勇抵抗八国联军入侵时,杀光了聂士成的一家老小。

而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义和团更是作鸟兽散,全然没有了当初疯狂涌入北京的豪迈气概。

所以对于慈禧皇太后而言,义和团是绝对靠不住的。而且无论是依靠哪种势力,清朝都不可能守住北京。

在海洋经济到来之前,北京面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有非常好的防御性。但是当西方殖民者从海上纷至沓来,靠近海洋的北京就变得非常危险。一旦天津失守,则意味着北京旦夕可下。

从这一点上来看,想要守住北京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而清朝面对的问题似乎还不止这些,先不说此时汉族官僚在东南搞了一个令清朝措手不及的“东南互保”,就是在传统的清朝盟友蒙古地区,清朝也基本失去了立足之地。

清朝后期为缓解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清朝在蒙古地区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由于罔顾蒙古地区的社会现实,这导致蒙古上下更加不满。而此时沙俄势力趁机向蒙古地区渗透,为其罪恶的“黄俄罗斯”计划铺路。

在八国联军大举入侵清朝之时,沙俄势力从新疆、蒙古和东北方向大举南下,制造了一系列屠杀惨案,并几乎占据了整个长城以北地区,“黄俄罗斯”计划在事实上已经实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不可能和元朝一样北逃到蒙古高原或者东北地区。在当时北方被列强占据,南方又不听号令的情况下,北京几乎成为没有任何纵深的孤城,是绝对不可能守住的。而且由于南北东方向的巨大威胁,慈禧只能选择向西逃跑。

3、清军不可能取得胜利

清朝晚期一系列的战败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武器再先进,如果没有人的操控,说什么都是扯淡。八国联军发现的清军军械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慈禧面临的问题比武器更加尴尬和严重。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之时,昔日麻木愚昧的底层民众,毫无意外没有雄起,没有拿起武器对抗侵略者。但是他们也没有闲着,很多人踊跃参加了为八国联军提供后勤补给的运输队。更有甚者,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时,很多人为八国联军充当向导,为八国联军架梯,所谓“扶梯者众”。北京就在这样的局面下,轻易地被八国联军攻克。

我们在感叹当时的国人麻木愚昧时,应该看到当时的民众并没有形成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而造成这种“胳膊肘往外拐的”情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朝长期以来奉行防范和压制汉人的政策。

由于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因此为了维护其统治,清朝颁布了一系列反动的措施。包括:“八旗+绿营”的驻防制度、“八股文+文字狱”的思想奴役制度以及“保甲+民族隔离”的人身控制制度。

通过清朝的有效治理,广大民众彻底变得愚昧麻木,自私自利。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民众帮助八国联军打清朝,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民众的愚昧麻木,清朝不愚昧麻木的高层同样难以指望,“东南互保”的出现,充分说明清朝末期清朝末期,统治者高层内部的倾轧已经十分严重,而在八国联军侵华前六年,甲午战争也是因为清朝内部的相互倾轧,导致了最后的战败。

从本质上来说,满族统治者一直以来都是不得人心的,这一点他们心知肚明,因此他们才会疯狂的打压汉族官僚,疯狂地推行愚民政策。

应该说这种措施毫无疑问在和平时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旦面临内忧外患,特别是八国联军侵华这样的战争,<strong>这种做法就只能导致众叛亲离。


所以慈禧如果固守北京,其下场只能比崇祯更惨,因为八国联军不同李自成,慈禧将成为侵略者的战利品。

而慈禧一旦被列强处死,清朝也就寿终正寝,我国会提前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届时列强瓜分我国的局面将会再次上演,我国民族危机将会更加严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慈禧太后不跑,跟八国联军死磕???

这能叫个问题吗?死磕的结果,就是磕死呗!

实际上,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慈禧根本做不到“举全国之力”,她顶多也就是“举半国之力”,因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地方大员们,纷纷让慈禧玩蛋去!



当北京的那封所谓的“宣战诏书”传达给南方各省的总督们的时候,第一个知道消息的李鸿章立刻意识到——大难即将临头!他马上命令自己的学生,上海的铁路大臣,邮电部尚书盛宣怀:按住诏书,严格保密,不要下发!

李鸿章随即与南方各省的总督巡抚们联系,得到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的支持。李鸿章的态度是:“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认为这次贸然的宣战行为,很有可能导致列强联手进攻,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各省督抚们对比表示认同,于是以李鸿章为首,南方的封疆大吏们纷纷向北京表示:“我们认为您的这道命令是在义和团的劫持下发出的,因此我们不敢遵从”(此逆诏也,粤不奉诏)。

李鸿章等人联手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表示绝不遵从北京命令与列强开战,同时也要求列强军队不得进入东南互保各省。这个条约使得中国大半尤其是上海免受战火,功劳尤甚。

当时中国的军队虽然总数将近有百万之多,但是大部分都掌握在这些地方实力派手里,他们不动,慈禧谈何“举国之力”啊?

何况慈禧就算能调动举国之力也没用,她手里能用的上的兵,也就是那几万“武卫军”而已:

(武卫军历史照片)

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太后深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决心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于是组建了“武卫军”,用来巩固京师。袁世凯也被纳入武卫军体系。包括聂士成、董福祥等人的地方军队也被纳入武卫军。装备远好于普通八旗绿营等,单兵武器就是著名的98K毛瑟步枪,重武器还有马克沁重机枪,步兵炮等等。

但是除了他们以外,清朝基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武装力量了。全国的八旗兵绿营兵,已经腐败的连老百姓都打不过了,更不要提上战场打仗。

旧有的湘军、淮军,在慈禧分化瓦解的政策下,已经崩溃。湘军早就被拆分,淮军在甲午战争中基本被日军消灭,清朝除了四五万武卫军以外,可以说没有任何战斗力。

从照片上都能看出来所谓的“精锐”武卫军的精神面貌,也只不过是比普通的八旗兵好一些而已。相比于在殖民地战场上久经战阵的八国联军来说,依然不堪一击。

而且清朝内部并不团结。武卫军的首领聂士成一直很鄙视义和团,认为义和团是“拳匪”,因此双方过节很深。在于八国联军交战时,聂士成的武卫前军居然要前面抵抗八国联军。后面还要抵抗义和团!因此腹背受敌,很快败下阵来,聂士成本人牺牲,残部溃散后后来成为了北洋张勋的班底。

聂士成部是清朝武卫军的主力,他一死,其他的部队更是完全溃散。主要是清军一直以来都是兵无斗志,完全靠将领的强制命令行事,将领一死自然全部溃散。无纪律与严重的腐败注定了清军必然失败,与装备无关。实际上当时的清军装备与八国联军并无差距,一些精锐清军的装备甚至比八国联军还好。

如果慈禧坚持留在北京,无非就是下一个崇祯——君王死社稷。可惜她哪里有崇祯的气节,估计投降的可能性很大,至于联军杀不杀她,哪就不好说了。

另外,八国联军战争还导致另一个意料不到的后果,就是武卫军中的大部分部队都被消灭,只有山东的袁世凯独善其身。导致在之后的十几年里袁世凯的北洋军成为了清军的唯一精锐,为他后来逼迫清帝退位奠定了基础。


小约翰


慈禧如果不跑,那只有等被捉的份了,事实证明,慈禧出逃还是比较正确的选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慈禧为什么举不了全国之力?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西方列强借助取缔义和团的借口决定武力入侵清政府。

本来想向万国宣战的慈禧太后真到动刀动枪的时候傻眼了,整体汉族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清政府“划清界限”,成立“东南互保”,名为自保,实际上差点自立,打得慈禧的老脸是啪啪的。

要是一个两个汉族地主阶级官员还真就不敢扎片,关键是东南互保的阵容太豪华了,他们包括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除此之外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亦支持东南互保。

清廷一共8位总督,加入东南互保的就有4个,袁世凯是准直隶总督,四川总督还在观望,这些人凑一块,那还不得上天。

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说的一句话最有代表性“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就连跟慈禧都要穿一条裤子的李鸿章也表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当时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

其实,东南互保玩的尺度比我们教科书上介绍的还要大,参加东南互保的官员在磋商的时候,甚至提出了“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的李鸿章大总统案。

最后也就是这帮大臣信心不足,李鸿章等人岁数又太大,老来当一个乱臣贼子也没意思,因此还是倾向于保住清廷。

以全国之力能对抗了八国联军吗?

首先,我们应该来看一看八国联军的实力,一直到当年八月,八国联军共集结了两万来人,其中日本出兵八千,俄军出兵四千八,英军出兵三千,美军出兵二千一,法军八百。

从这个情况来看,联军的人数也并不算多,然而,就是针对这不足两万人的攻势,中国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有人说,清政府特别窝囊,在对抗八国联军的时候甚至还在用大刀,其实拿大刀的是义和团,真正的清兵都是拥有火枪的,在武器上并不比八国联军差多少,马克沁重机枪1883年被研发出来后,仅仅四年之后,中国金陵制造厂就能仿制出来,所以,不要小瞧了清朝的武器研发。

清军和列强在武器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重火力上,当时袁世凯在小站练的新军,实力也很强,只不过被袁世凯调到山东,参与了东南互保。

正因为如此,八国联军才敢于两万多人就从天津向北京进发,没有军舰的洋人,要是在陆地上跟清军对战,即使清军会伤亡惨重,但是剿灭两万人应该还不成问题的。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中,至始至终最露脸的就是中国神奇的义和团组织,号称能够九天揽月,下海捉鳖,却没有杀死几个洋人,义和团多厉害呢?清军大将聂士成十分看不上义和团,认为义和团只会祸国殃民,恩,其实他的观点还是很正确的,打洋人义和团的确不行,但是在聂士成死守天津的时候,义和团因为和聂士成有矛盾,所以偷袭其后方,这就是爱国义和团。

义和团也好,东南互保也罢,都代表慈禧根本没有能力将全国之力合成一股绳,在外敌入侵的时候,窝里斗才是本领!


史论纵横


你问的就有问题!试想,慈禧统治中国达47年,这近半个世纪里,如果慈禧有所作为,西方列强能打进中国吗?他们敢打中国吗?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小日本是侵华的主力,派出的第五师团共2万人,俄罗斯1.3万人,英国1.2万人(大部印度人,少部澳大利亚人),法国3000人(全是来自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人),美国3000人(全是菲律宾殖民军),德国1000人,奥匈帝国500人,意大利80人。

就是这样的一个八国联军,把一个自大的大清朝,打的近乎亡国。

什么原因?中华民族有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慈禧的无能,毁了一个中华民族!

试想,统治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如果不失去民心,打那么几个烂鬼,还用举全国之力吗?


沧海147659137


答:结果就是军阀割据会提前到来。

把时间拨回到1900年,你会发现慈禧当时真想举全国之力一劳永逸解决和列强的恩怨情仇,这也是她与列强宣战的原因。

那么,慈禧为啥有这个野心呢?

慈禧可不是冲动之举,她是有根据的。

第一,民心可用。

清朝与列强的多次战争中,大清的子民是以吃瓜群众的身份出现的。在历次战争中,战区百姓在遭受流离失所之苦的同时,有时候也能苦中作乐,到战场边看洋人痛击清军。出现这一幕是非常可悲的,但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对平民的剥削和压迫,让老百姓变得冷漠。而洋人把曾经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打的屁滚尿流,无疑等于帮助老百姓出了口恶气。就这样,才出现了清军被击退时,当地老百姓连连欢呼的奇葩事件。有时候搞的洋人们都一阵阵懵逼。

1900年的这次战争却不一样。

当时由于洋人和老百姓的冲突不断,让老百姓们决定和清军联合起来共同完成这场方队帝国主义的战争。就这样,华北地区的老百姓组成义和团与清军并肩作战,破天荒的站到了大清一方,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改变。假如4万万百姓同心协力保大清,洋人就不足为惧了。

第二,清军的纸面战斗力还不错

自从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意识到必须编练新式军队才能抵御列强的入侵,所以命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到1900年,小站新军已达数万。这支军队借鉴了德军的军事制度,装备了大量火炮、机枪,工资也高,在袁世凯的努力下还杜绝了腐败现象,其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不输于当时的列强远征军。

除了袁世凯编练的新军,京师的精锐也装备了大批先进武器,虽然战斗力如何不知道,最起码表面看上去还不错。

另外,战争爆发后各省也能派出数十万大军勤王。这些军队加到一起,对付几万八国联军还是没问题的。

以上两点,让慈禧有了打败列强的信心。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战争打响后满清实力最强的东南各省不予出兵,竟然玩起了东南互保。而袁世凯的数万新军也没有开赴京城,反而躲得远远的。

(东南互保及慈禧逃走路线)

结果战争变成了京津地区与八国联军的战争,列强虽然劳师远征,可大清也无兵可调。而京津地区的驻军战斗力堪忧,在面对列强攻击的时候,大多望风而逃,很少有敢于正面阻击的。

至于义和团,既没有洋枪洋炮,又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虽然勇敢却难以抵消战术上的不足。

于是,慈禧只好逃走了。。。。

假如按照题主所说,在这种不利情形下慈禧还要调动东南各省出兵,这样的命令照样会被无视。慈禧还能强硬到哪去,如果以抗旨不遵之罪惩罚各省大员,那大家就撕破脸了,将会提前进入军阀割据。

就是这样!


历史风暴


虽然清军在武器装备上与八国联军齐平,甚至略深一筹,但终究与近代化军队相距甚远。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终于决定建立一支新军,完全按照德制。并且在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上也有所提高,从1895-1899年,天津海关武器输入提高8倍,武卫军,神机营采用大量西式装备,并配有速射机枪和各式大炮。

天津大沽口炮台是19世纪末世界最强的堡垒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请德国工程师改造大沽口炮台,配置着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堡垒炮,外加四艘鱼雷舰。

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政府在直隶地区的军队有11.3万,淮军、毅军、新军、甘军、神机营、虎神营,以及地方团练,义和团等等。相比之下,八国联军2万人左右。

清军又是本土作战,有后勤保障。

这么好的条件,最终却节节败退,签订《辛丑条约》。

虽然,清军在武器装备上与八国联军不相上下,甚至略胜一筹,但清军由于军事制度上的缺陷,最终还是输了。

比如指挥系统的混乱,经常会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作战命令,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清军消息已经延迟。

没有合格的军官,缺乏战争素养。

清军后勤保障混乱,尤其体现在清军武器种类繁多,机动性能差。

清军士兵训练依旧是落后,虽然德式训练,却仅学的皮毛。

如果慈禧不西逃,最后的结局很有可能依旧是清朝战败,光绪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执政。不过,如果慈禧不西逃,老北京可能不会遭遇庚子国变的历史浩劫。


五味社


有网友问:如果慈禧不跑,举全国之力和八国联军强硬对抗的话,结果会如何? 其实在八国联军战争当中,清朝已经是举国之力了。

在平津参战的武卫军已经是整个清王朝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武卫军唯一没有参战的就是袁世凯的7000人,其他的5万人都已经在战场上。清军在北京训练的八旗洋枪队,虎神营也已经参战。

清军在东北训练的八旗和地方洋枪队4万人,也都已经参战了。可以说清朝最精锐的十万多陆军,有90%都已经参战。另外还动员了数十万义和团参战,这已经是1900年,清朝可以动员的最强力量。

在东北的4万精锐力量,在17万俄军的打击下,经过4个月激战,已经全军覆没。在平津地区的武卫军和虎神营,在杀伤2600多联军以后,也全部失败。到慈禧开始逃跑的时候,清军还保留的有作战能力的部队,不过2万-3万人。就是抽调上来,也不是5万八国联军的对手。

在抗战时期的华北战役,日军侵占华北,日军参战1个师团又3个旅团,实际兵力不到4万人。

第29军在平津的部队包括,第37师,下辖4个旅,第38师下辖4个旅,第132师下辖4个旅。第143师下辖3个旅。另外还有1个骑兵师,2个独立步兵旅,1个特务旅和2个独立骑兵旅,十万大军。

从7月25日,日军正式发动进攻,到7月31日,平津就失守了。整个战役,日军阵亡127人,负伤384人。

1900年的平津战场,清军洋枪部队6万对战5万八国联军,从5月28日一直激战到9月初,杀死对手2600多人。在东北,清军4万洋枪部队也与17万俄军对战,坚持了4个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