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草民間用它治療腎結石,相關研究報道卻很少,是蚜蟲的寄主!

刺莧Amarantus spinosuts L.

英文名稱:Spiny Amaranth Theorny Amaranth

這種草民間用它治療腎結石,相關研究報道卻很少,是蚜蟲的寄主!

形態特徵:成株 莖多分枝,有時帶紅色,株高30- 10釐米。葉互生具長柄,菱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常有細刺,基部楔形,全緣,兩側有2刺,刺長5- 10毫米。 圓錐花序腋生和頂生,一部分苞片變成尖刺,一部分呈狹披針形。花被片5片。雄蕊5枚,花柱2-3枚。

這種草民間用它治療腎結石,相關研究報道卻很少,是蚜蟲的寄主!

幼苗:子葉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全緣,基部楔形,具長柄;下胚軸很發達,紫紅色,上胚軸極短,亦呈紫紅色;初生葉1片,互生,闊卵形,先端鈍,具凹缺,基部寬楔形,有明顯葉脈,具長柄; 後生葉與初生葉相似;自第二後生葉其先端凹缺的中央有一小尖頭。

這種草民間用它治療腎結石,相關研究報道卻很少,是蚜蟲的寄主!

識別要點:初生葉互生, 上胚軸光滑無毛:植株葉腋有1對刺:種子周緣呈帶狀,黑褐色。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 草本。苗期4-5月份,花期7-8月份,果期8 -9月份。胞果邊熟邊裂,散落種子於土壤中。

這種草民間用它治療腎結石,相關研究報道卻很少,是蚜蟲的寄主!

分佈及危害:生於路旁、荒地及農田,部分小麥、棉花、蔬菜等農作物受害較為嚴重,是硃砂葉蟎、蚜蟲、菜粉蝶的寄主。

這種草民間用它治療腎結石,相關研究報道卻很少,是蚜蟲的寄主!

利用價值:刺莧為莧科莧屬植物刺莧 ( Amaranthus spinosus L) 的全草,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陝西等地。刺莧甘、涼,歸肺、肝二經,具有涼血止血,清利溼熱,解毒消癰等功效。在閩西民間被廣泛用於腎結石的治療,排石效果好,治療週期短。目前,國內外對刺莧的藥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鎮痛、利尿、退熱、改善免疫、降血糖、保肝、抗瘧、抗菌、抗氧化等方面,未見有關於刺莧排石活性的實驗研究報道。

這種草民間用它治療腎結石,相關研究報道卻很少,是蚜蟲的寄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