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來,5旬農村婦女照料6位老人,有時還要忍受老父親杖打


安徽嶽西溫泉鎮牌坊村汪玉紅孝敬、照顧老人的事蹟,在當地傳為佳話。汪玉紅是嶽西縣溫泉鎮牌坊村梅衝組一位普通農家婦女。32年來,她悉心照料與自己及丈夫沒有血緣關係的三位老人和孃家奶奶、父母親,被周邊村民譽為“最美婦女”。在當地,提起汪玉紅,大夥兒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汪玉紅於1990年結婚,婚前,父親曾特別告訴她對方是被抱養的,爺爺奶奶和父親身體都不好,婚後家庭負擔可能會很重。但她卻說,誰家都有老人,誰都有年邁的一天,不能把贍養老人當作負擔。

事實果然是這樣,爺爺上了年紀後,身體一直衰弱,奶奶患老年痴呆症,父親有腦血栓、精神病,特別是爺爺常年臥病在床,經常咳血,一咳就是好幾天……面對眼前的現實,汪玉紅端飯送水,不厭其煩,沒有一句怨言。

有人告訴汪玉紅,老人的病可能會傳染。但她說,“伺候老人就像一碗水,一碗水端好了他就是幸福的人,一碗水傾斜了他就會變成可憐的人”,患病難,特別是患病的老年人更難,更需要細心照顧。

每天早上,她安頓好三個老人,再送年幼的孩子上學。每天起早貪黑,從沒有叫過苦喊過累。買一點好吃的,先孝敬老人,再滿足孩子,然後才輪到自己。

丈夫心疼她,讓她對自己好一點,她卻說,要讓老人多吃一口,自己來日方長。 為了維持全家人的生活,汪玉紅省吃儉用,所有的愛都傾注在老人身上。

2005年2月,爺爺又重病纏身,臥床不起,丈夫在合肥美的冰箱廠上班,照顧三個老人的擔子全壓在汪玉紅一個人的肩上。她每天往返兩公里,到鎮上給爺爺買回鮮牛奶,一勺一勺地喂爺爺喝,這條路汪玉紅一走就是五個月。

2005年8月,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擔任過村大隊書記、89歲高齡的爺爺儲佩銘老人去世,臨終前,他拉著汪玉紅的手含淚地說:“我能活到這麼大的歲數全虧你,有你這樣的孫媳婦真是我的福分。”

2006年3月,汪玉紅59歲的父親去世。奶奶受不了其丈夫、兒子先後離去的打擊,精神發生異常,夜不能寐,經常大聲哭叫。有一次,老人弄傷了胳膊,汪玉紅把她送到就近的湯池鎮衛生院,寸步不離地守候。奶奶出院後,留下了後遺症,行走更加困難。她乾脆搬到奶奶的房裡和老人一起睡。奶奶一夜小便10餘次,一次次要去接,不慎弄溼了被褥就得換。2006年臘月,奶奶去世,享年90歲。


五年裡,三個與自己及丈夫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的相繼生病離世,1800個日日夜夜,都是汪玉紅在操勞。“太苦了,但都過去了。”回憶起過去的這些年,汪玉紅面帶笑容,好像這一切都發生在別人身上。都說血濃於水,但在汪玉紅的眼裡,情卻濃於血。

婆家爺爺奶奶和父親去世了,大家都以為汪玉紅可以歇歇了,可她又擔起了贍養娘家父母的重任。2014年9月,汪玉紅娘家父親汪發祥在瓦房屋頂翻蓋時摔下來,胸部以下癱瘓。聽到這個消息,汪玉紅毅然辭去在合肥的工作,回到蓮雲鄉騰雲村燕窩組的孃家,肩負起照顧父母親的重任。每天,給老人做飯,洗衣服、服侍汪發祥吃喝、大小便,給他按摩、翻身等。

汪發祥的大小便得通過體內插管排除。汪玉紅說,管子裡面開始變黃時,就要給父親喂水喝,否則,管道就有可能出現炎症、堵塞等,到那時就很麻煩。為了讓父親睡得暖和一些,汪玉紅在汪發祥的床上放置了熱水袋,可是,汪發祥不能動彈,熱水袋長時間在一個位置,將他的腳燙傷,令汪玉紅很難過,此後,她更加小心。


每天,汪玉紅給汪發祥洗臉、擦洗身體,保持床上清潔。雖然如此,但床上總是難免出現血跡等髒物,年老體衰且脾氣暴躁的父親稍一不如意就會拿起柺杖打人。她悉心照料,耐心伺候,老人發脾氣,她也不生氣,從來沒向別人訴說過苦楚,街坊鄰居看在眼裡,贊在心裡。汪玉紅的丈夫對她贍養老人這件事非常支持,每次到城裡辦事,都會問問兩位老人需要什麼,儘量滿足老人需求。

“妻子照顧我的爺爺奶奶、養父就像對待親爹親孃,我對岳父岳母好一點也是應該的。”面對困難,夫婦倆沒有後悔,他們說,難關挺一挺就過去了,只要老人們能夠安享晚年,自己苦點兒,算不了什麼。他們認為,只有懷著一顆熱心善心,才能真正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汪玉紅始終如一真心對老人,如此感人的孝舉,讓我們敬佩。”提及汪玉紅照顧老人的事,鄰居儲女士感慨。儲女士說,一般的家庭受到有這樣的遭遇,早就垮了,但汪玉紅卻撐了下來。農閒的時候,汪玉紅去鄰居家串門,稍微多坐一會,父親就會在家喊。“該回家了,他見不到我就著急。”汪玉紅笑著說。


據悉,32年過去了,在1968年出生的汪玉紅手上先後護理過六位老人。長年照顧老人也讓汪玉紅落下了胃病和腦供血不足的疾病,但她依然堅強勇敢。在汪玉紅的感染下,家庭環境的薰陶下,汪玉紅的兒子儲江也養成了孝老愛親的好品格。32年來,汪玉紅的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很多村民都把她作為教育孩子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