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农村大学生毕业工作了在城市定居了反而对父母不孝顺了?

幸福的3哥


我们村子里有一户农村家庭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儿子在都市里买了房子,而且儿子经常的出差到国外。平常的忙碌,使他一年到头,只有年底才回家一次。甚至有时候一年也回不去。他的父亲有一次与人在一块儿喝酒,说自己有儿子和没儿子没啥区别啊!

虽然,儿子经常往家里打钱,但是这农村的老两口,不缺钱花,他们缺的是陪伴。

在这里,亮子觉得是因为工作的忙碌导致了对父母的陪伴少了。



还有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他在城市里好不容易买了房子,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庭。但是随之而来的,房贷,车贷,还有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他根本停不下来。上班,兼职,总之,被一个“钱”字压得喘不过气来。忙忙碌碌,只为挣钱,所以身边的人也好,事也好,很多都被忽略了。

在这里,亮子觉得有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定居后,就成了房奴,其他的一切很难走进他的心。



第三个事例呢?就是有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城市里面定居了。他们能走到这一步肯定是不容易的。但随着眼界的开阔,他们与农村老家的人肯定有了很多的隔阂。这其中包括自己的父母。

而他们的另一半,也许是都市里的女孩,也许是别的县区的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自己的二人世界。那么他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来干扰他们的生活。特别是婆媳关系很难处理。

在这里,亮子觉得有的农村大学生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忽略了远方的父母。



以上,只是亮子的个人观点。但是亮子觉得现在很多在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因为一个工作忙为借口,很少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或者连个电话也不打。

其实对父母的孝顺,并不一定非要陪伴。打个电话,视频聊天,给父母快递点儿保健品,孝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只要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心里有他们,父母就是很高兴的……


亮子日志


鉴于这个话题,我来说一下现实中的例子!我邻居有三个儿子!老大高中学历,老二本科学历,老三初中毕业!老大一开始成绩不错,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辍学之后就一直在家里帮助父母种地!后来谈了女朋友,要赚钱!没办法只好学了门手艺,厨师!除了给饭店做菜,在家经常看到老大做丰盛的饭菜给父母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把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

老二一直上学,初中离开家,一直到大学毕业,差不多10年的时间都不在父母身边!只有寒暑假回来一段时间!毕业后回到我们市里上班,因为工作比较忙,偶尔回来几次!后来因为结婚要在市里买房子,父母给他凑了20万交首付!老二给外人的感觉就是对父母冷淡,一直向家里索取!

老三辍学比较早,因为不务正业,父母只好让他去部队当兵了!

我们经常听到老大的媳妇抱怨婆婆不公平,说老大那么孝顺,老二只管伸手,但是婆婆依旧给老二看孩子,而不管老大的孩子!

其实的确有一些农村大学生给人感觉不怎么孝顺父母,一是因为一直不在父母身边,对父母的感情有所变淡,二是大学生多数在城市工作,回家的次数有限,跟常伴在父母身边的兄弟对比,陪伴确实少!不管什么原因,孝顺父母都是作为儿女应尽的责任!陪伴是最长的告白!有些大学生确实需要检讨自己!


芊芷芋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个人觉得,原因有二,


一、农村的攀比之风盛行


到了大学生毕业这个年龄来说,大部分父母不像以前比谁家小孩学习成绩好,主要看谁家孩子会挣钱,谁家买新车了,在哪个城市买房了,等等。这种攀比现象尤其在每年春节期间特别严重。

本人来自农村,目前仍处于求学阶段,对这种攀比心态有所体会。平常在外跟家里电话微信沟通,也时常听父母说说谁家谁家小孩考公务员了,混得不错,谁家小孩买新车了,谁家小孩月入多少多少万。。。到春节时,亲戚之间自然也会问去年挣了多少多少,买房没,啥时候结婚等等,毕竟在大部分老家人的眼里,你是大学生啊,很优秀啊,出来应该挣得多。。。这些或多或少会对自己产生一些压力,自己能调整好心跳就好。哈哈!

<strong>

二、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

大学生毕业后刚开始参加工作,工资收入不高,而城市里吃住等消费都比较高,生活压力比较大,刚开始大部分都是基本养活自己,能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工作时间长了,等到了买房还房贷、结婚生了娃的阶段,生活上的压力更大了,虽然工资涨了,但也可能更忙了,甚至还得出去应酬,种种原因都导致农村毕业大学生围绕自己城里这个小家,而疏忽了老家。

不管怎么样,老家是根,父母是本,挤挤时间,多发发视频,尽可能常回家看看,也是每一个在外奋斗的人该做的。


加油!


风清扬-逍遥子


我觉得孝顺不孝顺就是跟家教有关系,农村出来的也有很多人对老家父母这边特别孝顺,就是家教好,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耳听目染,如果父辈对他的上一辈跟孝顺的话,就是表率,做儿女的将来无论取得任何成就,也是会很孝顺的,不但是农村,城里也是如此,家教好的话,孩子都会孝顺的。

当然也有些农村出来的,从小感觉吃苦多了,后来去城里工作,定居,对家乡这边亲情就淡了,我是觉得,不能忘根的,尤其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绝对不能忘了,百善孝为先,对父母不孝顺的人绝对不能结交的。





龙城大新


幸福的3哥:

晚上好!

你的提问,现时我又阅读了一次,感悟不对劲,说白了是不着边际。

当然,不孝顺的,我也听说过,只能说极小数,抑或个别的。

可是,我身边这极小数的,抑或个别的,并不是不孝顺父母。而是工作上的因素,而是家庭上的因素,而是一时激动顶嘴了父母,而是……

现在的农村父母,生活条件,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大多数不缺钱,倒是盼望儿女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自己。

特别是生病住院,看到有的儿女回来细心陪护照顾,而自己的儿女陪上几天,交上住院费用,请人照顾护理,随后一走了之,去忙自己的工作……难道这是不孝顺吗?!

我想:不能说不孝顺,是因为工作脱不了身,况且只有那么几天假,没办法。做父母的要理解,要支持儿女,不能拖儿女的后腿,更不能嗤之以鼻“说不孝顺。”

我相信:儿女虽不在父母身边,100%会与医生通电话,了解情况;100%会每天与父母通电话,问这问那,说好些没有和按时吃药……难道也是不孝顺吗?!

我肯定:每个儿女,特别是读了大学的,皆知道父母含辛茹苦,送自己读书不容易,让儿女结婚和带孙儿孙女不容易,只要有点思想的人,100%会孝顺父母,只是孝顺的程度有所不同。

个别不孝顺的,不是精神有问题,就是父母有错的地方,儿女耽耽于怀,怀恨在心,这是不对的。就算有过错,要懂得释怀,因为父母给予你生命,哺育你不易,要知恩感恩。

……

孝顺父母,天经地义。。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担当,还是一种义务。


喜欢看看书


农村的孩子能读完大学,己经很不容易了。因为他们说父母是农民。收入不高,我艾儿上大学吋学杂费八千元。当时上学拿了八千五。又在学校贷了三千。毕业前她自己靠打工把贷款还了。现在定居在省城。放假就回来看我,挺孝顺的。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压力比不上大学的压力大。因为城市己成了他们的家。消费高,混的朋友圈也都是他们的同学和同事。房子,车子,孩子己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来。父母除了能给他们带孩子外,别的帮不上忙。念完大学,再娶媳妇。己淘空了父母大半辈的血汗钱,买房父母拿不出多少钱,都是孩子慢慢还,所以说,年轻吋都想自己的孩子有本事,走出去,在外面有个体面的工作。到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又想着孩子在家天天伺候你。这可能吗?他的工作,家庭都不要了。孝顺的,应该把父母接到身边。这就形成了一个现象,念大学的在外边的沒有在家的孩子孝顺。此时的父母真是心碎了。为什么捧的越高的孩子越不孝顺。


张素红154


你好,我是高老慢,孝敬的标准不一样,每个家庭需求的也不一样。经济条件不好的,给父母钱叫孝敬,经济条件好的,可能每天陪伴在身边叫孝敬。

题主这个问题反应了一个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农村大学生,之所以考大学,有文化,去城里工作和生活,那是他们的父母教育出来的,是因为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没有外边花花绿绿的世界丰富多彩,寒窗苦读十余年,是为了离开农村这个家,希望子女和后代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


所以去了城市里,上大学,毕业工作,定居。但,当农村孩子融入了城市里的生活,他们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

他们也必定为了不被这个圈子淘汰而努力拼搏,这一定会占用很多时间,而恰巧这个时间中,父母想他们的孩子了,想聊天或者做好吃的想让孩子回来吃,或者身体不舒服了等等。孩子怎么办?抉择吧!城市里,公司里,节奏不会因你而停止。

于是,出现了题主说的不孝敬。

农村孩子考大学,到城里工作,本来起点就低,想留下来,想成为优秀的人不被淘汰,就一定会比城市里的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才行,否则没有关系,没有钱,没有背景,在现在这个社会,能混下去吗?能吗?

老慢是个儿子,也是个父亲,老慢知道父母养育孩子有多么含辛茹苦,但,这孩子来到这个人世间,他有追求好日子的权利,我们做父母的也有让他们获得好日子的义务,不然为什么把孩子生下来?


我们辩证的看问题,做儿女的,在外边上大学,打工,谈恋爱,结婚,定居。好,特别好,你好,你爸爸妈妈才高兴。不论你们怎么对待爸妈,爸妈也最爱你,无条件的爱你。

你心里知道这个逻辑吧?那么,闲暇时间,有那打王者荣耀的时间,去陪妈妈视频几分钟,跟爸爸聊聊天。你宽裕就给他们点零花钱,不宽裕,你爸妈还会给你点。买啥都不重要,给爸妈的,是一份心意。爸妈不会真的认为你不孝敬,爸妈是惦记你,是想知道你过得挺好,你爸妈给你打电话,其实可能真有困难,但他们不愿意说,他们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


你呀,做个计划吧,爸妈年龄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你得想着一年带二老去体检一次,最起码三年也得去体检一次,宝贝还能走,多出去旅旅行,别等走不动了,离开我们了,遗憾终身。

全身体检也不贵,便宜的地方一千多块钱一个人,贵的地方也就几千块。你每天理财,存十块钱,一年就3600。去用心爱爸爸妈妈吧,他们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


高老慢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不孝顺父母只跟你是不是善良有关系,如果你本性善良,你对周围的人都是充满爱和关心的,更不用说是生你,养你长大的父母了,怎么可能不好呢?没有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对全世界都温柔以待,就是对父母很糟糕,不孝顺,虐待父母的,也从没听说过,除非他的善良都是假装的,如果本来很善良的人不孝顺父母,这逻辑推理也说不通啊!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善良是你的本性的话,她是很难改变的,那些悲天悯人的品行基本都是先天性的,她可能来自于你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果你的父母是个十分善良的人,也对他们的父母很孝顺,很难教育出不孝顺,不善良的孩子的!

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善不善良跟你是不是受到高等教育没有任何关系,高文化也不一定有高素质,品行也不见得很端正,文化水平相对低些的农民也不见得没素质,不善良,反而往往农村的人更加纯朴善良一些。

我的高中同学考上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留北京了,也在那儿通过努力买了房子,在那安家落户了。他母亲是个半语,就是说话不是很全的人,他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供应他上大学已经实属不易,开始谈了个女朋友,嫌弃他父母是农民,又老实巴交,所以不让他回来,也不准他管自己的父母,最后他不得不分手,现在找了个我们当地人,也是大学毕业留北京的,把父母都接过去了,偶尔回来走走亲戚,同学聚聚。

当然有些从农村出去的人会十分在意自己的出生地,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不安,攀比虚荣心里严重,觉得父母是农民,感觉丢人现眼,不愿意回农村,也不愿意让父母跟他住,或者不孝顺父母,还是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如果父母对他从小到大有个正确的三观教育,他不会如此这般的。

至于说不孝顺的人都来自于农村大学生,我真的听的很不舒服,哪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不要地域黑,或者身份黑,这样非常不客观,也让人听了觉得可笑。

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生,父母养的,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我们的父母也不能,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父母,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这是人世间最为公平公正的事情,所以无论出身如何?来自何方?我们要永远记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农村黄豆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当你老了何为孝?

现在的生活压力大,毕业之后,找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然后还房贷,还车贷,有了孩子,孩子的奶粉钱,唉!每天拼命的工作,对父母的陪伴就少了,有时很长时间都不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里陪父母,还要和妻子说今年回我的父母家,明年去岳父母家!

希望,身为儿女的都常回家看看!




农业农村小农民


这个问题,应该从多方面考虑,或许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也可能是忙的没时间了吧。

大家都知道农村长大的孩子,一般都有个想法,想住进大城市,生活在大城市。当你在城市买了房子、车子,我想农村的孩子一般都不是全款吧!每个月要还车贷,房贷,真的是压力山大!并不是说不愿意孝顺父母,真的是压力大,没有时间。

还有一种人,他可能真的是对父母不孝顺了!

定居大城市,享受了城市的灯红酒绿。接触的人可能都是一些有能力,有经济的人,而父母生活在农村,难免会有一些纯朴的农民气息。一些人就开始嫌弃父母了!时间久了,也就变得不孝顺了。

无论是生活的压力,还是对生活的追求,父母把半辈子都给了你!人不能忘本,对父母孝顺一些吧!不要到最后后悔,父母在,家就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