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棚房的整治,对休闲农业会有什么影响?

文兄说农


当下的农业大棚房整治,确实对已经存在的一些未经审批或自行搭建的休闲农业产生严重的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却是有利于未来休闲农业的。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的体验式消费快速增长,然而农业设施用地等政策却不能满足这种发展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采用的先发展后规范,最为著名的就是如洱海这样的事情。很多休闲农业往往以为有些关系,建了没事或听了别人的忽悠,先建再说,那么在本次整治中损失是很大的。也对这些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带来影响。但我认为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因为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要求农业的功能也逐步的多样化,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周边,农业产业对乡村和城市的支撑已经越来越从简单的生产功能,向生产保障、优质农产品提供和农业体验(休闲农业)发展,并更进一步向农业教育方向扩展。在这个过程中,对农业设施用地,农业建设用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如2018年发布的乡村振兴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到的,要完善整个乡村振兴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并出台了支持新型农业经济主体要展的若干意见。这些等本次大棚房整治结束后,将就如何支撑未来15年农业的发展制定更为可行的政策,休闲农业在这些政策落地后能够真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悠果农艺


农业大棚房的整治,对休闲农业不会有任何影响。

一、“大棚房”是假借发展农业设施之名,将种地种菜的农业设施用于居住等非农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有的在农业园区或耕地上直接违法违规建设被称为“私家庄园”,有的在农业大棚内违法违规建房,还有违规改扩建大棚看护房。“大棚房”为何屡禁不止呢?

因为城市的房价好高,“大棚房”70%以上的购买者是城市居民。城里人为了少花钱实现“田园梦”,就趋之若鹜地去买。结果,这违法基础上的“田园梦”都没能实现,还造成了损失。如果种菜,每栋大棚年收入万元左右,相比之下,卖“大棚房”的销售收入要多,一栋“大棚房”售价抵得上辛苦劳作20年,而且还是一次付清,不需后续管理,来钱快也省心。除了非法租售可获得的巨大收益外,建设大棚还能获得政府一笔补贴,因而不断有人铤而走险。这些可能就是“大棚房”为何多次整顿,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了。



二、“大棚房”多在农田上建设,住着不舒服,根本就不是休闲。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但因通风不好,往往造成棚内高温、高湿危害或造成病害发生的条件。“大棚房”所占用土地70%是耕地,周围的环境不都是很好。由于这种所谓的大棚,面积较小,塑料材料和肥料等气味非常不好,听了别人的忽悠,不能休闲还造成损失。前几天,我回答买个农村的小院养老问题,提到这种买卖不合法,大家一定要小心。要知道大棚不是人住的。

三、休闲是指大人和孩子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也就是说要有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在大棚里可能不是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由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老龄化加速等因素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对休闲农业的消费需求。随着我国法定节假和带薪休假政策的不断优化,自驾游、亲子、户外活动等短途旅游消费逐年增加,谁都知道自己要什么,住大棚一定不如住蒙古包舒服。

四、休闲农业发展提上国家日程。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若干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休闲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已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相信这种合法的风景好的场所今后会多起来。

五、到哪里去休闲呢?在我国比较能够长期休闲的区域,我看就是海南,冬天,特别是东北人在那里就是很好的休闲方式。其他可能不多,如果去农家乐,大部分都只有吃饭、喝茶、钓鱼和采摘等,游客的兴趣可能分分钟就熄灭了,一个晚上都不想住了。当天南地北的农家乐都喝到土鸡汤的时候,吸引力估计早就淡到九霄云外了。像采摘、垂钓已属低配项目。有些高端的大众消费不起。森林人家比农家乐会高端一点。现在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到山里住两天,到处走走。对一些老年人长期休闲,可以租个民房住一段时间。以后也不知道政策能不能放开,千万不要头脑发热,去买个大棚,闷死人了。


林区见闻与对话


99乡亲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每周奔波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对这个问题来谈谈我的看法当然囿于经验和学识,有可能偏颇,欢迎交流探讨~~

99乡亲很多客户是休闲农业项目的业主,最近几个月大力整治大棚房,他们的很多设施被拆除,业主们纷纷叫苦,作为一个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工作相关的参与者,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棚房为什么建的起来

农民们流转土地时配套的设施农业用地指标是有明确限定的,总量可以说是非常有限。

要搞休闲农业,接待外来的游客,停车、厕所、休息、餐饮等都需要土地建造,但是这些必备设施加起来的用地,即使再怎么省、再怎么减也还是超过设施农业用地指标的,这是个搞休闲农业的硬伤。

一些地方管的相当严格,说不能建就不能建,国土资源部门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监控。一些地方就管的比较“灵活”,民不举官不究,只要不是太过分,比如将土地耕作层用水泥浇筑了,相关部门也不会整天盯着你要你整治。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民赚到钱地方上才有相应的收入。

并且一些农民在做休闲农业时,也是尽量规避一下政策,不硬碰红线,比如做一些架空的木屋、用木材造游步道等等,这些地面上盖物基本上是处于灰色地带,所以也就存在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发挥着游客接待的功能,支撑起了地方上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市场。


大棚房要拆,但也是横扫了一片伤及了良善

但是有些地方上做的就非常过分了,他们借着休闲农业的名,做着房地产生意的实。一些大棚里被造起了规模不小、装修高档、大量使用水泥砖瓦钢材的居住类、娱乐类设施。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人们敢于“尝试探索”的地方比较明显,最后终于积少成多、事实上占据和破坏了大量的耕地,挑战着国家的土地政策,最终引起了震怒,一刀拿下。

但是从“99乡亲”的实际工作接触来看,最近被拆除整治的大棚房,里面基本都是些建造在种植大棚里的全木结构的餐厅、一些挖池塘垒石块造起来的小体量的人造景观、一些钢架铺木做成的休闲平台、人工草皮铺好上面放上桌椅供吃饭喝茶的区域等等,当然也有动用了砖头、水泥盖的隔间之类的东西。

可能是接触的人和事、接触的客户的层面不同,像新闻里报道的那种让人惊讶的大棚房,目前本人还没遇见过,最起码当地的主管领导是不敢对下面这样的项目有而不闻、视而不见的。

所以,这次整治行动,那些敢大建大搞的人被“处理”的一点都不冤,而借着休闲农业趋势搞接待服务的普通农民业主、一线投资者,基本上也是很狠狠的伤了一回,但是政策就是政策、规矩就是规矩,不合规的被整治了,也得认。


大棚房拆了,农民们怎么想

整治行动开始后,不少业主第一时间向相关的主管领导反映了情况、进行了报损,普遍比较沮丧、有情绪、要说几声。但是和他们一起搞休闲农业、发展多元经济的领导们也是计无可施,即使有不同看法也只能放在心里,农民们对他们的抱怨也只能必须接着。

抱怨型:设施都没有了,游客来你接待?

迷茫型:那究竟怎样搞才算对?

退堂鼓:算了,种种地好了,有时间有资金做点其他的!

失望型:下次有项目、机遇什么的不要叫我,损失不起!


休闲农业的门槛高了,农民们可能会退出

目前来看,整治拆除大棚房,直接致使大量的从事农业多元化、搞农业+旅游创收的基层农民失去了经营游客的必要条件,很多项目又回到了种植园、养殖基地、果园的初始状态,这些项目的农民业主不管是长期退出也好、短期退出也罢,对休闲农业旅游接待这块基本上是无条件再经营了。

接下来搞休闲农业除了一些大资本、大企业支撑的主题性农庄;依托景区搞起来的主题性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酒店等项目有可能配套一些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的内容外,大量基层的、乡村原生的、内生的发展力量,几乎是没能力发展必要的配套,从事休闲农业经营了。

作者简介:99乡亲,生长于农村,主修哲学,从事整合营销十年。2014年至今主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市场研究、项目策划、发展规划、落地推广为主要方向,常年行走城市农村之间,对接城市消费下乡与农村资源进城,乡村振兴的亲身参与者。


99乡亲


休闲农业与大棚房整治是两个概念是很多人把两个概念给等同起来了,所谓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但是看看周围的休闲农业,哪个是以农业为主的?都是在偷换概念,与民争地,搞几十亩地,房子盖得比菜长得快,主要搞得是餐饮,周边一片空地,种几种农作物,就美其名曰“休闲农业”。真正的休闲农业,是农业形成规模,形成特色之后,带动旅游观光,才叫休闲农业。没有农业主体产业特色的所谓“休闲农业”只不过是商业化农村版而已,工商资本一拥而上,最终也是因为同质化严重,没几年就会经营不下去而淘汰的,所以整治大棚房对真正的有特色的,以农业为主体的休闲农业是没有影响的。(图片来自网络)





壹卉农业


乡村农村振兴是国家发展农业的一大重要方针,而休闲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一个发展途径。

现在很多的青年选择休闲农业作为创业的一个方向,能够很好的把中国传统农业向服务的方向看齐,而农业大棚房在休闲农业里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毕竟顾客去农村休闲需要休息,住宿,享受农家乐等等,需要大棚来支撑。

但是一方面,搞休闲农业的不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将农保地用在大棚建筑上,而形成违建,这是目前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另外一点就是,很多真心搞休闲农业,为国家乡村振兴发挥作用的创业者,在建大棚为休闲农业服务,国家照样一刀切的拆掉。这对于休闲农业的打击是致命,就像我们之前做的家庭农场,刚好遇上当地征收的敏感时期,所有休闲农业的不管是真心还是有意的为休闲农业而建的大棚,都是一律的拆掉,直接宣布家庭农场的失败,让用钱用心做休闲农业的我们不负重荷,不再敢碰农业。

个人觉得,政府需要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灵活政策,不要一刀切,不然休闲农业很难走突破的。






新农兄弟


“大棚房”的整治对于咱们很多农民来说可能觉得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其实这也是必不可免的。

“大棚房”本就属于违规建筑,近些年由于违规建筑所造成的的事故和损失,国家开始对违规建筑有所重视,这也是“大棚房”整治的原因。

“大棚房”到底差在哪?

“大棚房”本应该是在农业用地上边建成的,用以农业用途的,本就不存在居住的资格,而私自把农业大棚改装成“大棚房”很明显的是违法行为,正常在农村建房需要向村集体申请宅基地才可以,“大棚房”属于改农业用地为建设用地,显然是不和规定的。

另外一点就是得不到保障,有很多“大棚房”是在原有农业大棚的基础上改建的,这里就暴露了很多问题,因为以前农业大棚的建造标准并没有按照居住的建造标准来,这就导致了质量上会差很多,这样情况下改建的“大棚房”居住起来肯定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大棚房”为什么这么火?

其实原因很简单,购买大棚房的大部分都是城里人,想体验下田园生活,正好有房还有地可以种菜,可以说很符合标准了,而且价格和其他的农村庄园来比还特别的便宜,自然也就成了首选。

“大棚房”和休闲农业究竟有什么关系?

休闲农业讲究的是山水田园,感受农村的青山绿水,以获得身心的放松,但是“大棚房”显然有些牵强了,既住的不舒服,也并不能享受到休闲农业该有风采。

对于这些你有什么看法呢?


科技农场


拆一个农业大棚房,就多了一个极度贫困的人,入不落下一个贫困户背道而驰,也把农民的心拆的凉凉的,农村就是农村永远也不和城市一样,是不可置疑的。

拆拆入振兴农村格格不入是背道而驰的,古语说的好,一拆三年穷,很好的房孑就拆掉了,不浪费财利和资源,扶贫振兴不是搞华丽的外表,而是实实在在的,脚踏实地的,农林牧副鱼种养结全面发展百业才兴旺,农村才有希望


风调雨顺151446913


我想说!

现在还有几个搞休闲农业的活下来了?

有没有影响?

去调查调查~

80%以上的都拆关门了!

问有没有影响?

差不多都消灭殆尽了!!!

大棚房规定,

不允许农业有餐饮,招待的建筑设施!

来休闲的人

都是不吃不喝不休息的!

休闲农业不用农田难道用开发用地?

你用的起吗?

一群砖家!

农人看到就想用板砖拍死的砖家!


天羽3299


人人都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今后人人自危,农业发展本身就很难,现在连枝带叶一顿乱砍,谁能受的了,今后啥事都不能干也不敢干了,劳命伤财。


笑看人生158463


当初为什么不规化好、规范施行?休息观光农业10年,引入社会投资农业,使土地增值增效了。突然变脸就砸烂一切!

拆的不仅仅是大棚+房子,是拆毁了农村投资营商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